动态干扰电和音频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动态干扰电和音频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一、动态干扰电与音频电对比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钟婉华[1](2021)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对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以期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确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因慢性或长期运动损伤致慢性腰肌劳损并就诊于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提取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核心肌群训练+针灸)和针灸组,每组30例。联合组采用桥式运动、侧桥运动、飞燕式训练核心肌群,并针刺取穴:以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为主,采用针刺进行治疗;针灸组仅采取同上针刺取穴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的疼痛程度(VAS)、功能障碍程度(ODI)以及腰椎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ADL)、腹背肌耐力测试、临床体征积分以及疗效评定各组量化指标的变化,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对联合组、对照组两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基线情况(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ODI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ADL评分、腹背肌耐力评分、临床体征积分经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各项参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都具有可比性。1.VAS评分对比: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治疗后组间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在缓解患者的痛疼方面优于针灸组。2.ODI评分对比: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治疗后组间OD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在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方面优于针灸组。3.腰椎活动度评分对比:经 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治疗后组间腰椎活动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在患者腰椎活动度改善方面优于针灸组。4.ADL评分对比: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治疗后组间ADL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差异不显着。5.腹背肌耐力评分对比:腹肌耐力评分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肌耐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背肌耐力评分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背肌耐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腹背肌耐力提升方面均优于针灸组。6.临床体征积分比较:经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组内比较均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积分方面较针灸组好。7.临床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较针灸组高,且疗效更佳。8.一个月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各项评定指标与治疗后相比较,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结论:1.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症状、功能活动、腰椎活动度、腹背肌耐力以及临床体征方面的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均优于针灸组。2.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便,一个月随访期内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莫凯祺[2](2017)在《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有粘连性改变的慢性腰肌劳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的验证该方法在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课题将60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随访,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一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都有良好疗效,两组疗效水平相当(P>0.05);第二疗程后,治疗组显愈率86.6%、有效率96.6%,对照组显愈率66.7%,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病情改善程度较治疗结束时增加,对照组病情改善程度较治疗结束时下降;第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的病情改善程度与第3个月随访时相当(P>0.05),对照组的病情改善程度比第3个月随访时降低,治疗组疗效和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的治愈率60.0%,有效率93.3%,复发率3.33%,对照组治愈率6.67%,有效率53.3%,复发率33.3%。结论: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有确切效果,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后,对该病近期和远期疗效有显着提升和维持的作用,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起效、疗效稳定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于维涛[3](2017)在《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临床中采用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所取得的即时疗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进而为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提供客观的证据,综合评价火针在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中所具有的医学及经济价值。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60名试验者,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火针组)3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组)30例。疗程上,两组均隔天治疗一次,共治疗3周,同时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观察治疗一次后,3周后,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火针与普通针刺的即时效应、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的不同。经过统计学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疼痛症状积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具备可比性。在每次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症状积分,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1.VAS评分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两组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发现,在治疗一次后,三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及时止痛疗效及近期止痛疗效优于对照组。2.疼痛症状积分评分在缓解腰部疼痛和改善腰部活动上,在治疗一次后,三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火针组在及时、近期缓解腰痛和改善腰部活动上优于对照组,但是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疗法在缓解腰部疼痛和改善腰部活动上长期疗效相当。3.综合疗效方面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火针组的疗效质量更高。结论通过研究可见:火针与普通针刺均能有效的缓解患者腰部的疼痛,显着改善腰部的功能和恢复腰部活动范围。但两组在缓解腰部疼痛和改善腰部活动范围的起效速度上是不同的,在采用火针治疗一次后,三周后,即可以显着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腰部活动能力,而普通针刺则效果不令人满意,可见火针的即时和近期止痛,及时和近期改善腰部活动功能上强于普通针刺;一疗程后的一个月随访,两组均能长期保持疗效,且疗效相当,可见在远期疗效上,火针和普通针刺相当。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上,火针与普通针刺对比,火针的即时效应、近期效应更加突出,且具备长期止痛,长期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效应。比较两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总有效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火针在总体疗效上强于普通针刺。

薛庆华[4](2016)在《通督正脊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通督正脊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比较通督正脊术与电脑中频电疗仪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评价其在治疗本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提供临床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将63例符合慢性腰肌劳损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用SPSS17.0医学统计软件随机分为通督正脊术组(治疗组)32例和电脑中频电疗仪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通督正脊术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3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观察指标,采用SPSS17.0医学统计软件做统计学处理,对通督正脊术和电脑中频电疗仪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组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内VAS评分比较,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3个月末,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内临床症状比较,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3个月末,组间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内临床体征比较,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临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且疗效相当;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3个月末,组间临床体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运用通督正脊术与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通督正脊术在提高患者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比电脑中频电疗仪更为显着。

缪哲[5](2016)在《中医推拿结合运动康复方法干预治疗腰肌劳损疾病疗效观察研究》文中指出腰肌劳损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腰部受伤之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充分休息,或者是由于长期反复的用力不当、疲劳过度所引起的一种腰部疾病。腰肌劳损是一种在医学临床上的多见病与多发病,在临床检查时,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只有腰部局部的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我国年少年患腰肌劳损疾病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因为该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容易复发,所以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本研究是在总结国内外对于治疗腰肌劳损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上,结合专业特点,分别运用传统中医推拿及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单一中医推拿的方法,对总共54例病例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研究,说明运用传统中医及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腰肌劳损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目的:运用传统中医手段与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及单一推拿治疗的方法,对54例病患进行疗效观察与研究,证明两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比单一推拿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腰肌劳损疾病上更有效果。方法:经过严格的纳入、排除,选定54名病患,运用传统中医手段与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单一推拿治疗的方法分别进行治疗,并在治疗4-6个月后,对选取病患进行回访,对病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运用传统中医与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对27例病患进行治疗后,治愈率达到81%,有效率达到100%,运用单一传统治疗的27例病患治愈率为74%,有效率为93%,4-6个月的跟踪回访后发现,前者的复发率为11%,后者的复发率为30%。结论:运动传统中医及运动康复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对于治疗腰肌劳损疾病有效方法,治愈率、有效率高,且没有负作用,效果好于运用单一传统推拿的治疗手段。

王杰青[6](2013)在《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腰肌劳损是由于长期、反复的用力不当或疲劳过度、休息不好致使腰肌疲劳,或受伤而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复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临床检查又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只有局部的压痛,是一种累积型慢性病变。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中青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该病因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且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治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研究是在总结国内外对腰肌劳损治疗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特点,运用推拿及运动康复对腰肌劳损治疗的疗效,经观察治疗后疗效说明,推拿结合运动康复对腰肌劳损有明显效果。目的:通过对80例腰肌劳损患者运用推拿治疗,并结合运动进行康复的疗效分析,客观的评价了推拿结合运动对治疗腰肌劳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80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推拿结合运动治疗和康复,经过严格纳入、排除、剔除,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分析,并在治疗后四个月、五个月、六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推拿结合运动康复对腰肌劳损的治愈率可达73.75%,总有效率高达95%。在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改善的疗效评价中,这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疼痛、腰背肌肌力、心理以及生活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治疗没有副作用,安全可靠。在四、五、六个月的随访,病情复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结合运动对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曾燕[7](2013)在《夹脊穴和背俞穴排刺治疗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排刺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第一侧线与普通针刺选穴治疗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在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对两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选择更加快捷、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2名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辩证为血瘀型),依据中西医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排刺夹脊与背俞穴组)和对照组(一般针刺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方法为:在腰部两边分别选取最痛点(阿是穴),并以该点相水平的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上的对应点为中心,分别在两条经上进行排刺;对照组依据教科书《针灸学》上来进行选穴(双侧肾俞、膈俞、腰痛点、大肠俞,委中、阿是穴)。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资料搜集,并进行评价。结果:(1)62名患者中有2例因其自身原因而中断治疗,其余60名患者全部完成治疗;(2)两组患者的性别、工作性质、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P>0.05说明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对比;(3)两组治疗前VAS、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的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前病情相当,具有可比性:(4)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均减低,与治疗前积分进行组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取得疗效,两组疗效之间有差异;(5)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得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排刺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及普通针刺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均能减低患者的VAS、症状积分,体征积分,两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2.排刺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法针刺范围更窄更集中,且效果更明显,是一种更加简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优于普通针刺法;3.两组针刺选穴法均是安全的。

张宝娟[8](2012)在《温针灸结合八段锦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温针灸结合八段锦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并与单纯温针灸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证实温针灸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及八段锦对其复发的预防作用,并试图对八段锦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将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温针灸结合八段锦训练组(以下简称试验组)30例,温针灸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随访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评分(VAS)与治疗前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组合组及对照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从而证实温针灸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治疗结束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初步证实八段锦训练具有预防慢性腰肌劳损复发的作用。

罗小兰[9](2011)在《1.5TMRI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1.5TMRI常规扫描在诊断慢性腰肌劳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取40例临床诊断腰肌劳损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对比,以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其中3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可见到条状18例、线状5例、片状7例长T1、长T2信号影,STIR呈明显高信号影,边界较清楚,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变5例,另1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浅筋膜层未见异常信号影,30名健康志愿者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于T1WI、T2WI及STIR序列未见异常信号影,30例患者腰背部异常信号灶的T2抑脂序列信号强度与30例健康志愿者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1.5TMRI常规扫描能发现慢性腰肌劳损的异常信号灶,特别是皮下浅筋膜层的异常信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鑫[10](2011)在《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肘部重力按摩法与口服独一味胶囊药物治疗对腰肌劳损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来探讨肘部重力按摩法对于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病例:分为两组共60例患者,为吉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的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全部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药新药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诊断标准诊断并纳入观察病例。本次课题的观察方法是把60名腰肌劳损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与比对研究。治疗组采用肘部重力按摩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口服独一味胶囊药物进行治疗。两组的疗程均是10天,并对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组与独一味胶囊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后的疗效比较和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组的30例患者:治愈为8例(26.6%),显效为13例(43.3%),有效为9例(30.1%),无效为0例,总有效率达100%;独一味胶囊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为3例(10.0%),显效为7例(23.3%),有效为16例(53.3%),无效为4例(13.3%),总有效率86.6%。结论:对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组与独一味胶囊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疗效的统计学分析,证实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得到以下结论:肘部重力按摩法与独一味胶囊治疗对腰肌劳损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组疗效优于独一味胶囊治疗组疗效。

二、动态干扰电与音频电对比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态干扰电与音频电对比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概述
        1.1.2 解剖生理基础
        1.1.3 病因病机
        1.1.4 发病机理
        1.1.5 现代医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1.2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2.1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概述
        1.2.2 中医病因病机
        1.2.3 中医辨证
        1.2.4 中医的治疗方法
    1.3 核心肌群训练的认识
        1.3.1 核心肌群训练的相关概述
        1.3.2 核心肌群训练的国内外现状
        1.3.3 核心肌群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区别
        1.3.4 核心肌群训练的作用
    1.4 运动康复方法的设计原则
        1.4.1 个体差异原则
        1.4.2 循序渐进原则
        1.4.3 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2 诊疗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或剔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样本量估计
        2.3.2 分组方法
        2.3.3 器械准备
        2.3.4 治疗方法
        2.3.5 观察指标
        2.3.6 观察时点
        2.3.7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基线分析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病程
    3.3 测量指标的变化分析
        3.3.1 两组病例VAS评分对比
        3.3.2 两组病例ODI评分对比
        3.3.3 两组病例腰椎活动度评分对比
        3.3.4 两组病例ADL评分对比
        3.3.5 两组病例腹背肌耐力评分对比
        3.3.6 临床体征积分比较
        3.3.7 临床疗效比较
        3.3.8 两组病例1个月后随访结果比较
    3.4 安全性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研究背景及思路
    4.2 慢性腰肌劳损的取穴依据
    4.3 核心肌群训练方法的选取
    4.4 临床疗效评价与相关分析
        4.4.1 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4.4.2 测量指标的分析讨论
    4.5 结论
    4.6 安全性结果
    4.7 本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
    4.9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
    1.8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
        1.8.1 不良事件记录
        1.8.2 不良事件处理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1.2 治疗观察法
        2.1.3 比较分析法
        2.1.4 数据统计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分组方法
    2.4 治疗操作
        2.4.1 推拿手法
        2.4.2 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疗法
        2.4.3 疗效观察
    2.5 疗效评定
        2.5.1 一般项目
        2.5.2 观察指标
        2.5.3 疗效评定标准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3.3 治疗前病情量化评分比较分析
    3.4 治疗前情况小结
    3.5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3.5.1 治疗后VAS评定的相关对比分析
        3.5.2 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相关对比分析
        3.5.3 治疗后症候积分(症状+体征积分)的相关对比分析
        3.5.4 治疗结束时综合疗效的相关对比分析
        3.5.5 治疗后第 3、6 个月随访情况对比
        3.5.6 治疗后第6个月随访时的总疗效对比分析
    3.6 小结
4 讨论
    4.1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相关认识
        4.1.1 内虚为本,外感外伤为诱因
        4.1.2 气滞血瘀是慢性腰痛的关键病机
    4.2 现代医学对腰肌劳损症的认识
        4.2.1 腰肌劳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析
        4.2.2 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与一般慢性腰肌劳损的区别
    4.3 推拿的作用以及机理探讨
        4.3.1 中医推拿治疗对本病的作用机理
        4.3.2 现代医学中推拿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
    4.4 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疗法的运用
        4.4.1 阿是穴的相关理论
        4.4.2 阿是穴在治疗中的意义
        4.4.3 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的疗效分析
        4.4.4 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疗法的安全性评价
    4.5 心得
5 问题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慢性腰肌劳损的西医研究概况
        1.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1.2 西医治疗
    1.2 慢性腰肌劳损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中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2.2 中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证候分型的认识
        1.2.3 中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标准
        2.1.6 脱落标准
    2.2 实验观察
        2.2.1 观察指标
        2.2.2 疗效评价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及样本量
        2.3.2 操作步骤
        2.3.3 不良反应
        2.3.4 统计学方法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1 临床纳入病例情况
        2.4.2 一般情况比较
        2.4.3 研究结果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讨论
        3.1.1 火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3.1.2 穴位选择依据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结语
    4.1 结论
    4.2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4)通督正脊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不良反应记录及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判定
        2.6 质量控制
        2.7 随访方式
        2.8 统计分析
        2.9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两组病例完成情况
        3.2 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的比较
        3.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3.4 两组病例总体疗效的比较
        3.5 两组病例首次治疗后VAS评分的比较
        3.6 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3个月末随访中医证候积分和的比较
        3.7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2 治疗结果
        4.3 通督正脊术
        4.4 电脑中频电疗仪
        4.5 导师对本病的诊治经验
        4.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中医推拿结合运动康复方法干预治疗腰肌劳损疾病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选题依据及目的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腰肌劳损的中医疗法
        1.4.3 腰肌劳损的西医疗法
        1.4.4 腰肌劳损的运动康复方法
        1.4.5 病因分析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文献资料法
        2.2.4 实验法
        2.2.5 统计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设计
    3.2 实验过程
        3.2.1 推拿治疗
        3.2.2 运动康复
        3.2.3 疗效观察
        3.2.4 腰肌劳损患病程度判断
    3.3 治疗情况
        3.3.1 治疗前患者情况
        3.3.2 治疗后患者情况
    3.4 分析
        3.4.1 推拿结合运动对腰肌劳损的治疗作用
        3.4.2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的机制
        3.4.3 运动处方对腰肌劳损康复的作用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实验情况
    4.2 病例检验情况
    4.3 结论
    4.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一
    问卷二
    问卷三
    问卷四
    问卷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6)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腰肌劳损的中医疗法
        2.1.1 中药内服
        2.1.2 中药外敷
        2.1.3 中药熏洗法
        2.1.4 推拿法
        2.1.5 拔罐疗法
        2.1.6 电疗
        2.1.7 针灸
    2.2 腰肌劳损的西医疗法
        2.2.1 药物治疗
        2.2.2 封闭治疗
        2.2.3 物理疗法
        2.2.4 手术疗法
        2.2.5 综合疗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3.1.6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治疗观察法
        3.2.4 比较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设计
    4.2 研究过程
        4.2.1 推拿治疗
        4.2.2 运动康复
        4.2.3 疗效观察
        4.2.4 疼痛程度判断
    4.3 研究结果
        4.3.1 治疗前患者情况
        4.3.2 治疗后患者情况
    4.4 讨论
        4.4.1 引起腰肌劳损的原因分析
        4.4.2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病因分析
        4.4.3 现代医学对腰肌劳损的认识与分析
        4.4.4 西医对发病机理的认识
        4.4.5 腰肌劳损的症状特点
        4.4.6 腰肌劳损的临床表现
        4.4.7 推拿结合运动对腰肌劳损的治疗作用
        4.4.8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的机制
        4.4.9 运动处方对腰肌劳损康复的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附件八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夹脊穴和背俞穴排刺治疗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剔除、脱落与中止观察标准
        1.6 解决剔除及脱落病例的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3.1 穴位选取
        2.3.2 针具选取
        2.3.3 操作方法
        2.4 盲法
        2.5 技术路线
        2.6 疗效观察方法
        2.6.1 疗效观察指标(临床证候疗效积分)
        2.6.2 疗效判定标准
        2.7 质量控制
        2.8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事件观察
        2.9 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
        2.9.1 资料整理
        2.9.2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试验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比较
        3.2.1 年龄比较
        3.2.2 性别比较
        3.2.3 病程比较
        3.2.4 职业分布比较
        3.2.5 治疗前两组疼痛等级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各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
        3.3.1 治疗前后两组VAS积分比较
        3.3.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3.3.3 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积分比较
        3.4 试验组及对照组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分析
        3.6 依从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探讨
        2.1 病因病名
        2.2 病理改变
        2.3 发病机理
    3. 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腰痛的探讨
    4. 目前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
        4.1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治疗
        4.1.1 单个方法
        4.1.2 两种方法结合
        4.1.3 综合疗法
        4.1.4 其他疗法
        4.2 腰肌劳损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4.2.1 封闭疗法
        4.2.2 口服西药
        4.2.3 手术治疗
        4.2.4 物理疗法
    5. 关于本次实验研究的讨论
        5.1 为什么选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立题背景)
        5.2 目前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总结及本研究立题依据
        5.3 为什么选取阿是穴附近的华佗夹脊穴及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穴位进行针刺
        5.4 为什么用排刺法
        5.5. 选穴优点及应用价值
        5.6. 结果分析
总结
致谢
问题与展望
    1. 本次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
    2. 关于本次实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量表
    附录3

(8)温针灸结合八段锦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中止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1.7 不良事件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样本量
        2.2 针刺方法
        2.3 八段锦训练方法
        2.4 随访
        2.5 试验过程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2 试验结果
        3.3 随访结果
    4 典型病例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1.1 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
        1.2 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
        1.3 慢性腰肌劳损与肌力的关系
        1.4 慢性腰肌劳损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
    3 慢性腰肌劳损的中医治疗进展
        3.1 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进展
        3.2 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进展
        3.3 外敷法
        3.4 传统医疗体操
        3.5 其他疗法
    4 存在问题
    5 试验指标
        5.1 关于观察指标 CODI
        5.2 关于观察指标 VAS
    6 结果探讨
        6.1 结果分析
        6.2 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1.5TMRI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疾病诊断
    3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4 扫描方法
    5 影像学评估
    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观察结果与分析
    1 两组可行性分析
    2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本病的病因
    2、本病的病理生理
    3、本病的诊断标准
    4、本病的MRI诊断价值
    5、本病的治疗
    6、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腰肌劳损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腰肌劳损的认识
    3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4 结语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与标准
    3 治疗结果
讨论
    1 腰部生理解剖结构
    2 腰肌劳损的发病机理
    3 中药治疗机理
    4 手法治疗机理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四、动态干扰电与音频电对比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钟婉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研究[D]. 莫凯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3]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D]. 于维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通督正脊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 薛庆华.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6(11)
  • [5]中医推拿结合运动康复方法干预治疗腰肌劳损疾病疗效观察研究[D]. 缪哲.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研究[D]. 王杰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7]夹脊穴和背俞穴排刺治疗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 曾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8]温针灸结合八段锦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研究[D]. 张宝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9]1.5TMRI对慢性腰肌劳损的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D]. 罗小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肘部重力按摩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 李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动态干扰电和音频电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