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黎秀林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黎秀林

惠州市惠城区城乡规划建设局516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与工程建筑领域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现状,并就这些现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造价;信息化;共享;数据

运用工程造价软件、网络进行工程概预算或工程招投标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推进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化建设。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依托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获得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仍较为落后。因而,应深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

1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就是通过对纸质文档的人工整合,这种工作模式极其原始,工作效率非常之低下,经常出现这边信息还没整理出来,那边的信息又错过的情形。而工程造价管理化管理就是摒弃过往纸质化人工信息整合的弊端,将以往的工作信息通过信息科技将其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来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施监控和精确化管理。这种理念的提出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日常信息管理工作变得方便快捷,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暴露的问题较为突出,无疑逐渐成为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新瓶颈。归结起来,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升级的关键在于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其实仅仅引入系统对整个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要有效的指导和协调,需要针对各个单位的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只有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才能高效的运转。

1.2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现在许多单位特别重视“应用软件”,却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程数据资料的积累已经十分丰富,但却是分散的、独立的、封闭的、非共享的系统,导致“信息孤岛”,大量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信息化管理建设基础较为薄弱

就目前而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需要许多适合其业务的专业性信息设备、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库,但是这些大多数要么不成熟,要么就还在开发过程中。这说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基础非常薄弱。

1.4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手段落后,采样点少,收集的信息量小,收集时间长,信息更新滞后,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真实反映造价信息实际动态。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分类标准,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质量难以提高。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也缺乏专业的依据和衡量标准,从而导致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1.5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网络系统有待完善

现有的信息网系统存在功能比较单一、数据不够丰富、数据更新缓慢等缺点,网站仅仅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显得较为表面,对各种信息的网络收集、分析、发布还不全面。正因为没有创建成一个有效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系统,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收集工程造价管理所必须的人材机市场价格,工作效率不高。

1.6人员素质较差

许多单位的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差,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等方法落后,信息收集时间长,收集量较少,信息处理随意性大,很难反映信息造价的真实动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进程。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2.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国性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体系

加大力度去充实内容,增加功能,提升综合技术性能。在加强国家和省一级工程造价网站的同时,逐步向地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建筑企业、设计单位、咨询机构辐射。或自办网站,或提升网上作业能力,逐步形成全国性的跨地域、跨行业的,适应建筑市场需要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系统。

2.2做好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标准化。研究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将各类信息划分为文字型、数据型混合型,制定信息交换协议、存取格式标准及规程,实现信息处理便利、快捷,杂而不乱。

信息合理分类。将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分为: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建材供求信息标准规范、文件刊物、建设信息、服务台、电子公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构不同以网页和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以两种形式组合来表现信息内容。提高信息质量。将采集的信息筛选再加工,去伪存真、系统化数据化,并持之以恒地建立一批实用的数据库。是工程造价信息网的有效运行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2.3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

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涉及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等领域知识,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需要一批懂信息技术和造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解决信息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形成以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同时,还要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建设、意识教育、技术培训等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2.4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措施,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把信息化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加强建设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制定信息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规范和网络设计技术规范;编制全国统一的建设工程工料机数据分类与编码、工程项目分类标准,为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2.5加快推进工程造价软件和网络的发展

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开发工程造价资料应用管理程序,提高工程造价资料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条件,实现各部门、行业相关信息的发布、获取、收集、分析的网络化,不断拓展信息交换的范围,提升信息交流的速度,增加信息交流的数量。积极推行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国家工程造价信息网与各省造价信息网联网,方便用户查阅各省市的数据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造价信息网的效率。

2.6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必须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要紧紧围绕着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这个主要目标来开展。为了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必须掌握信息资源。许多有远见的领导者都已感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亦必将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造价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优化造价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造价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造价决策支持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孙艺,李玉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269.

[2]吕彩萍.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

标签:;  ;  ;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黎秀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