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蛔虫,猪蛔虫,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rDNA)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文献综述

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1](2018)在《我国人源蛔虫和猪源蛔虫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为研究人蛔虫和猪蛔虫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 r DNA)的遗传变异,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人蛔虫和猪蛔虫分离株ITS-1 r DNA序列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将获得的序列用Clustal X 1.83程序进行比对分析,再用Phy ML 3.0程序中的最大似然树法(ML)绘制种系进化树。本结果显示,人蛔虫和猪蛔虫的ITS-1 r DNA序列长度分别为447~448 bp和447~451 bp;人蛔虫和猪蛔虫ITS-1 r DNA序列的差异性为0.4%~1.6%。种系发育树表明,人蛔虫和猪蛔虫分离株位于两个不同分支。本研究结果支持人蛔虫和猪蛔虫可能为同一个种不同基因型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吕锋骅,韩洁,林岿璇,陈万东[2](2011)在《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浙江和福建沿海潮间带的6个采样点各随机选取2个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样品,以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获得了ITS-1序列.通过比对发现,该序列内存在一个长度为17 bp的插入/缺失片段和一个结构为(GA)3(GGGA)2(GA)4~6的微卫星DNA,这2个结构是造成等边浅蛤ITS-1序列在个体基因组内及个体之间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在个体基因组内的变异与相同采样点个体之间的变异无显着差异(P>0.05),而与不同采样点个体之间的变异差异显着(P<0.05),因此在种群水平的研究中是有效的分子标记.系统发生关系重建的结果和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均显示等边浅蛤的ITS-1序列各单倍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庄丽,包怀恩,杨明[3](2006)在《我国西部地区六省九地牛带绦虫的分子鉴别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1)的序列测定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自我国西部六省九地牛带绦虫标本的rDNAITS1区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这六省九地是否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并进一步探讨传统牛带绦虫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及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在分类学上是作为牛带绦虫的亚种,还是作为一种新种更合适。材料来源:本实验西藏拉萨,新疆乌什,广西融水、宾阳,贵州都匀、从江,云南西双版纳七地标本均采自当地疫区。70%酒精保存。内蒙古标本由内蒙古医学院馈赠。云南大理标本由大理医学院杨毅梅老师馈赠。方法取牛带绦虫成虫标本孕节23片,酚氯仿法提取DNA,PCR法扩增rDNAITS1片段,并纯化、克隆此片段后作序列测定。利用BioEdit,clustalx,PHYLIP,Treeview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PCR扩增产物均为800bp左右。系统发育树共有两支主干:广西宾阳、融水标本和云南大理标本先形成一支,然后和贵州都匀标本汇合组成第一支主干:新疆乌什标本和贵州从江标本先形成一支,然后和西藏拉萨标本、内蒙古标本和云南西双版纳标本汇合共同组成另外一支主干。以上两项研究结果说明:广西融水、宾阳牛带绦虫标本与贵州都匀,云南大理牛带绦虫标本基本一致,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而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西双版纳牛带绦虫标本与贵州从江牛带绦虫标本基本一致,为传统牛带绦虫。结论 1.广西融水、宾阳,云南大理,贵州都匀四地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新疆,西藏,内蒙古,贵州从江,云南西双版纳五地存在传统牛带绦虫。2.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在分类学上作为亚种较之作为一种新种更合适。(本文来源于《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9-20)

张朝云,包怀恩,杨明,郎书源[4](2005)在《云贵两省叁地带绦虫的分子鉴定——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PCR-RFLP方法对rDNA-ITS1片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云贵地区是否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并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方法。方法取贵州都匀株(DY)、贵州从江株(CJ)、云南大理株(DL)带绦虫及台湾株(TW)成虫标本,剪取孕节,抽提DNA,PCR扩增rDNA-ITS1片段,分别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MspI、CfoI、AluI、RsaI对扩增片段作酶切分析。结果PCR产物经AluI、RsaI酶切后,TW、DL、DY和CJ株RFLP图谱一致;经MspI、CfoI酶切后,TW、DL和DY株RFLP图谱一致,CJ株显着不同。结论1)DL和DY株与TW株同属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而CJ株是传统牛带绦虫;2)rDNA-ITS1的PCR-RFLP分析方法简便,可以用于带绦虫的分类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林瑞庆,董世娟,胥楚雄,黄维义,宋慧群[5](2004)在《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DNA多态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地区的片形吸虫虫株为研究对象 ,经PCR扩增出了ITS 1部分基因片段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方法 ,并结合序列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区片形吸虫ITS 1DNA的多态性。不同地区的样品经SSCP分析 ,显示 3种带型 ,第 1种为大片形吸虫的带型 ,第 2种为肝片形吸虫的带型 ,第 3种为 2种带形的混合带型。广西区样品和大部分贵州省样品属于大片形吸虫带型 ;四川省、黑龙江省和部分贵州省样品为混合带型 ;南京市和甘肃省样品为肝片形吸虫带型或混合带型。测序结果表明 ,根据ITS 1基因的序列变异位点可区分 2种片形吸虫 ;表现为混合带型的样品在变异位点具有多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ITS 1片段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以区分大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 ,同时也证实 ,在我国除了这 2种片形吸虫外 ,还可能存在着“中间型”的片形吸虫(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技》期刊2004年07期)

谢可鸣[6](1997)在《血吸虫r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内的重复序列含有Chi样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扩大了以往的研究,对血吸虫核糖体DNA(r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的种间及种内变异及重复序列中可能的重组诱导位点的鉴定进行了研究。 对5株曼氏血吸虫、1株马格里血吸虫和1株梭形血吸虫以及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梅氏血吸虫各株的ITS1序列进行测定,并与以往的测序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马格里、曼氏和梭形血吸虫的ITS序列重复(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97年01期)

周毅,邹喻苹,洪德元,周骏马,陈受宜[7](1996)在《中国野生稻及栽培稻核糖体DNA第一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 PCR技术从产于我国的 3种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的 2个亚种中特异地扩增和测序了 r DNA的第一转录间隔区。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药用野生稻 (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 (O.granu-lata)和栽培稻的两个亚种 (O.sativa ssp.indica,O.sativa ssp.japonica)的 ITS1序列为 1 93bp、1 94bp、2 1 8bp、1 94bp和 1 94bp,它们的 G/ C含量为 69.3%~ 72 .7% ,序列中位点趋异率为 1 .5%~ 1 0 .6%。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和简约性分支分析的结果表明 ,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两个亚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药用野生稻与普通野生稻和与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的相似性都为 82 % ,说明它与 AA基因组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疣粒野生稻与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两个亚种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它在稻属中可能是一个系统地位较独特的类群。以 ITS1序列构建的 3种野生稻和 2个栽培稻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前人用同工酶、叶绿体 DNA、线粒体 DNA和核 DNA资料重建的稻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1996年10期)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浙江和福建沿海潮间带的6个采样点各随机选取2个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样品,以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克隆和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获得了ITS-1序列.通过比对发现,该序列内存在一个长度为17 bp的插入/缺失片段和一个结构为(GA)3(GGGA)2(GA)4~6的微卫星DNA,这2个结构是造成等边浅蛤ITS-1序列在个体基因组内及个体之间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在个体基因组内的变异与相同采样点个体之间的变异无显着差异(P>0.05),而与不同采样点个体之间的变异差异显着(P<0.05),因此在种群水平的研究中是有效的分子标记.系统发生关系重建的结果和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均显示等边浅蛤的ITS-1序列各单倍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参考文献

[1].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我国人源蛔虫和猪源蛔虫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8

[2].吕锋骅,韩洁,林岿璇,陈万东.等边浅蛤(Gomphinaaequilatera)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庄丽,包怀恩,杨明.我国西部地区六省九地牛带绦虫的分子鉴别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1)的序列测定及分析[C].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4].张朝云,包怀恩,杨明,郎书源.云贵两省叁地带绦虫的分子鉴定——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

[5].林瑞庆,董世娟,胥楚雄,黄维义,宋慧群.片形吸虫第一内转录间隔区DNA多态性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2004

[6].谢可鸣.血吸虫r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内的重复序列含有Chi样位点[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7

[7].周毅,邹喻苹,洪德元,周骏马,陈受宜.中国野生稻及栽培稻核糖体DNA第一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J].植物学报.1996

标签:;  ;  ;  ;  ;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论文-靳元春,李芬,刘进辉,刘梦婷,吴昌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