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刘思景,郑臣校,李绪松,郑雨中,黄志全

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刘思景,郑臣校,李绪松,郑雨中,黄志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折愈合,叁期治则,机制研究

骨折叁期治则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景,郑臣校,李绪松,郑雨中,黄志全[1](2018)在《中医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60只)和对照组(90只),其中一期治疗组、二期治疗组、叁期治疗组分别为30、20、10只,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特制骨锯建立骨折模型,其中治疗各组均采用本院自制中成药行中医叁期治疗,阳性对照组给予接骨七厘水溶液治疗,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采用蒸馏水灌胃治疗。比较各时间段每组见效情况。结果 (1)术后8 d,一期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见效情况(11只VS 9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见效情况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见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9 d,二期治疗组见效情况(14只)明显优于一期治疗组(12只)、阳性对照组(11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见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治疗组见效情况优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见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57 d,叁期治疗组见效情况优于二期治疗组,二期治疗组见效情况明显优于一期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治疗组见效情况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治疗组见效情况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见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骨折端各类骨痴组织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x)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中医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的各种组织均有不同的应用效果,并且较其他形式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采取中医叁期治则值得积极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高国庆[2](2009)在《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 mRNA表达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骨折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的特点为“年轻化、复杂化、高度致残化”。骨折已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而骨折的修复与愈合一直是骨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上,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因此中医治疗根据骨折后症候学特点将骨折分为叁期:早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该治则即为中医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对于骨折的治疗乃至中医骨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已成为现代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然而对于骨折叁期治则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则很少。中医骨折叁期治则仅是基于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尚缺乏实验等方面的科学依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研究骨折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指导骨折治疗,丰富骨伤科学内治法,具有重要意义。先期实验已经应用大鼠骨折模型进行蛋白质水平研究,并且初步证实了骨折分期治疗的必要性。从基因水平揭示骨折叁期治则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次实验已经对骨生长因子VEGF和BMP-2,从X线评分、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面证实了骨折叁期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治疗组。为进一步揭示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其分布及表达规律及时间相,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揭示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科学性,指导骨折的临床治疗,推动中医骨科治疗的快速发展。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与骨折模型选用新西兰家兔,健康,雄性,体重2±0.5 kg;在桡骨中下段1/3处,造成3mm完全横断骨折。2.2随机分组将14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5只,分别为叁期组(中药叁期治疗组)、一期组(中药一期治疗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叁期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叁组文中统称中药组。每个小组再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组5只。2.3干预方法将中药制成含生药5g·ml~(-1)的浓缩口服液,灭菌后装瓶冷藏备用。分早晚2次,灌胃。根据量效反应确定实验最佳用药剂量为2倍等效剂量。根据骨折愈合分期方法与家兔骨折局部组织学变化,将家兔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叁期:早期即术后1-7天;中期即术后8-28天;后期即术后29-56天。叁期组根据“中医骨折叁期治疗”原则,分叁期治疗:早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选用加减肢伤一方;中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选用加减肢伤二方;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选用加减肢伤叁方。一期组将骨折的早期、中期与后期合并为一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选用肢伤一方、二方与叁方加减方。阳性药组全程给骨折挫伤胶囊水溶液。模型组给予和实验组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2.4标本处理术后第3、6、9、14、28、42、56天每组随机抽取一小组家兔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左侧桡骨标本为观察对象,将标本固定、脱钙。2.5原位杂交检测骨折标本FGF-2mRNA,TGF-β_1mRNA。2.6图像及数据分析对骨折端骨干细胞、骨小梁、内骨膜、外骨膜、纤维骨痂组织各取两个高倍镜视野,对阳性表达细胞进行MOD值测定。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3.1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与叁期组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表达MOD值变化3.1.1各组骨干细胞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42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56天:组间无差异。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表达呈叁峰曲线。中药组同时出现高峰,叁期组峰值最高。模型组高峰出现晚峰值低。3.1.2各组骨小梁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28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42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和阳性药组,p<0.01。术后56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高峰出现晚但峰值高。3.1.3各组内骨膜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天: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天: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14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28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与叁期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一期组在术后9天出现高峰。阳性药组成双峰曲线,在术后28天出现高峰。3.1.4各组外骨膜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9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术后56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叁期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呈单峰曲线,术后9天出现最高峰。阳性药组呈叁峰曲线,术后9天出现最高峰。一期组呈叁峰曲线,术后28天出现最高峰。3.1.5各组纤维骨痂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3.2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与叁期组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_1mRNA表达MOD值变化3.2.1各组骨干细胞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6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42天: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56天:组间无差异。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呈双峰曲线,叁期组出现最高峰早,且峰值高。3.2.2各组骨小梁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6天:组间无差异。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术后14天: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一期组、阳性药组、叁期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各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叁期组在9天出现高峰,峰值高。在术后14天,一期组出现高峰,叁期组出现高峰早,持续时间长。3.2.3各组内骨膜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42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p<0.05。3.2.4各组外骨膜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14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术后6-28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3.2.5各组纤维骨痂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术后28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叁期组、阳性药组、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4结论(1)中药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说明中药干预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2)骨折叁期治疗在不同组织表达都有促进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作用。这是骨折叁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3)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的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有不同的作用,根据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施以相应治则的分期治疗较不分期治疗对于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显示中医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4)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分别针对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采用相应的中药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是比较科学的骨折分期治疗方法。5创新点(1)发现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特征目前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研究,均是研究骨痂中FGF-2mRNA,TGF-β_1mRNA的定量变化。揭示不同组织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特征的研究,未见报道。(2)阐明骨折叁期治疗对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作用目前仅对VEGFmRNA和BMP-2mRNA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有过研究,通过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变化情况,揭示骨折叁期治则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9-06-02)

徐颖鹏[3](2007)在《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日益增多,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呈现出发病年轻化、伤势复杂化、高度致残化的特点,而其中骨折最常见。骨折的发生率迅猛增加,骨折严重程度、并发症也显着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促进骨折的修复、加速骨折愈合一直为骨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其中骨折叁期治则是中医骨折内治法的指导原则。它的提出对统一骨伤界对骨折治疗的认识、规范骨折临床治疗方案、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对于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方剂、单味中药,或强调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等。多是从中药对骨折愈合全过程或对某一类细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于分阶段用药治疗骨折的研究鲜见报道,系统的骨折叁期治疗研究则更少。为了研究骨折叁期治疗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前期进行了这方面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发现各中药治疗组对FGF-2表达高峰出现较提前,高峰持续时间增加,叁期治疗组有高于一期治疗组的趋势。因此对骨折进行分期辨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机制与促进骨折局部FGF-2表达有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骨折叁期治则的作用机理,我们设计了本次实验。采用家兔桡骨中下1/3处3mm骨质缺损的动物模型,应用组织学、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骨折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和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各种组织VE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做初步探讨。2材料与方法研究设计类型:采用双因素一元析因设计方案。2.1实验动物及建立骨折模型新西兰家兔140只,于双侧桡骨中下1/3用特制骨锯造成3mm完全骨质缺损的动物模型,不作任何固定。术后用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14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每组35只。分别为中药叁期治疗组(简称叁期组)、中药一期治疗组(简称一期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简称阳性药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小组5只家兔。2.2干预方法2.2.1给药方法本实验所用的基本方剂是采用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正骨学》和《骨伤科学》中的肢伤一方、二方及叁方。叁期组按照中医骨折叁期治疗原则及家兔桡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将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叁期,早期为术后1~7天,相当于血肿机化演进期,给予肢伤一方;中期为术后8~28天,相当于原始骨痂形成期,给予肢伤二方;后期为术后29天以后,相当于改造塑型期,给予肢伤叁方。一期组将骨折愈合过程不分期,给予肢伤一方、二方与叁方的综合加减方(一期方)。阳性药组将骨折愈合过程不分期,给予骨折挫伤胶囊水溶液。给药剂量为家兔对人等效剂量的两倍,每日分两次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3标本处理术后第3、6、9、14、28、42、56天每个实验组随机抽取一小组家兔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左侧桡骨标本为研究对象,经固定、脱钙、包埋等程序后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骨折愈合不同时间点骨痂VEGF因子及其mRNA表达情况。采用显微图像采集系统对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切片骨折断端附近的骨干细胞、骨外膜、骨内膜、血肿、纤维骨痂、软骨骨痂、骨小梁、小梁间组织及骨髓组织各取两个高倍镜视野,并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对这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测定。2.4统计分析应用SA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每种组织阳性表达细胞MOD值的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每个时间点数据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α=0.053结果3.1中药对骨折愈合作用的组织学研究4从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评分结果来看,叁个中药治疗组在术后大部分时间点组织学评分均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骨折愈合过程中平均得分模型组最低。叁期组平均得分最高,与其它叁组相比差异非常显着,p<0.01。同时一期组和对照平均得分也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79和0.059,接近显着性差异界限,增大样本量后差异会更加显着。在骨折愈合的时间上,各中药治疗组未见明显提前,但从肉眼观察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骨折愈合后期骨痂质量及成熟程度较模型组好,倘若增加观测时间点及提高样本量,各中药治疗组和模型组在愈合时间上的差异可能会出现。叁期组在术后9天~42天大部分时间点得分均最高。说明叁期治疗能够显着提高骨折中后期骨痂得分,促进骨折愈合。因此,中药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叁期治疗对于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更强。3.2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干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皮质骨在骨折后,从初级到次级哈氏系统,从哈佛氏管到板层骨,以致于哈佛氏系统和板层骨中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均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骨折后4天,近骨折端骨皮质表面外环板及哈佛氏系统的骨细胞变形增大,颜色加深,排列紊乱。哈佛氏管逐渐增粗变形,至骨折第14天时哈佛氏管已明显扩大,并分别穿过内外环板进入髓腔及到皮质外。骨折4周前后,主要表现为皮质骨中的管道增生。约在骨折5、6周,皮质外及断端间血管管道周围开始形成骨细胞。有些细胞又各自形成不典型的新哈氏系统及骨小梁。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干细胞VEGF及mRNA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可以促进骨干中的血管再生,促进哈氏管塑型改建。叁期组在促进骨折早期和后期VEGF及其mRNA的表达上更佳。3.3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外膜VEGF表达的影响从骨折后6天开始,骨外膜开始增厚,骨外膜内层的骨原细胞增生肥厚,逐渐形成骨样组织和软骨。骨外膜VEGF表达区域主要集中在骨膜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骨皮质表面的破骨细胞上。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外膜VEGF及mRNA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叁个中药治疗组VEGF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叁期组在术后6~56天大部分时间点VEGF表达均最强。3.4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膜VEGF表达的影响术后3天即可见到骨内膜增厚,最早在术后6天,骨内膜已有少量类骨组织形成,并且迅速增长,在术后9天已有部分标本骨髓腔内充满新生骨小梁,说明骨内膜在骨折愈合中具有显着的作用。在骨内膜的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炎细胞中均可见到VEGF阳性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膜VEGF及mRNA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叁期组在骨折愈合的3~14天VEGF及mRNA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其它叁组,叁期组对骨折愈合早中期骨内膜VEGF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促进内骨痂形成。3.5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VEGF表达的影响骨折后的血肿中均可见明显的VEGF表达,主要集中在血肿机化后的网状纤维组织和血肿中的炎细胞中。术后六天开始血肿中的表达VEGF的网状纤维组织中开始出现钙质沉积。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骨折后6~14天血肿中VEGF及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叁期组VEGF及mRNA的表达最高。3.6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纤维骨痂VEGF表达的影响术后3天即可见到个别标本骨折端有成纤维细胞的聚集,术后9天绝大部分标本骨折端均有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增加,逐渐形成连接两骨折端的纤维骨痂,纤维骨痂中某些纤维细胞增粗,核仁变大,并逐渐钙化,逐步形成类骨组织。在纤维骨痂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细胞以及纤维结缔组织中有VEGF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骨折后14~28天纤维骨痂中VEGF及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叁期组对于对于VEGF mRN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7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骨痂VEGF表达的影响术后9~42天,在骨外膜区可见大片由透明软骨区域,有大量透明软骨胞浆或基质中可见VEGF阳性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骨折后软骨骨痂中VEGF及mRNA的表达促进作用,叁个中药治疗组对于软骨骨痂VEGF表达的促进作用相差不多,但在术后28~42天一期组VEGF及mRNA表达较低。3.8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小梁VEGF表达的影响从术后6天开始,内骨外膜中的纤维母细胞开始显着增粗,分化成骨母细胞和软骨母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类骨组织和软骨骨痂,类骨组织在进一步形成编织骨,形成骨小梁。软骨骨痂发生毛细血管的侵入和钙盐沉积,逐渐形成骨小梁。部分骨小梁的骨细胞胞浆里可以观察到VEGF阳性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术后大部分时间点骨小梁中VEGF及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术后14~42天,叁期组则对术后各个时间点骨小梁VEGF表达均有促进作用。3.9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小梁间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以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形成的骨痂非常脆弱,需要经过骨改建才能使之恢复成熟骨的形态,并适应新的功能需要。骨改建是一个相当长过程,是一个骨吸收——沉淀的过程,主要由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单核细胞、骨细胞和衬细胞也参加和调节骨改建过程。术后14到56天,在骨小梁间的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髓样组织中均有VEGF阳性表达。从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来看,各中药治疗组对术后14~56天各个时间点小梁间组织中VEGF及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叁期组在术后42~56天对小梁间VEGF表达促进作用非常明显。3.10中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髓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骨髓具有诱导成骨的能力,在术后个时间点均可见到骨髓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主要在骨髓血管内皮、间充质细胞、网状纤维以及炎细胞等组织。VEGF表达在术后两周内表达较高,两周后VEGF表达开始逐渐下降。各中药治疗组在骨折后大部分时间点VE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叁期组对骨折愈合早期和后期骨髓VEGF表达促进作用较明显。4结论1)中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的表达,这可能是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2)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的VEGF表达有不同的作用,根据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施以相应治则的分期治疗较不分期治疗对于VEGF表达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显示中医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3)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分别针对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促进相应部位的VEGF表达,叁期治则是较好的骨折分期治疗方法。5创新点1)研究了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VEGF表达量的变化特征。目前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研究多为骨痂组织VEGF表达的定量,对各种不同组织中VEGF表达分别进行定量研究未见报道。2)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骨折叁期治疗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了骨折叁期治疗对骨折愈合促进作用的机制。目前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味药和单一方剂,对于骨折叁期治则的研究较少。通过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来研究骨折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作用未见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7-04-01)

潘贵超[4](2007)在《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X线及BMP-2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繁荣,骨折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各种原因发生的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存质量,如何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科届研究的热点问题。中药治疗骨折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因其经济简便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是目前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核心和精髓,祖国医学根据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证侯与病理组织学变化规律将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叁期—早期、中期与后期,根据不同时期辨证治疗,从而提出骨折叁期治疗,成为现代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但是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提出是基于前人经验的总结,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药物作用机制仍停留在宏观、模糊的水平。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骨伤科的骨折治疗特色与优势,使中医药现代化走向世界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既往对骨折叁期治则的研究极少,而且多为临床疗效的初步粗略观察,均是与模型组或成药之间的比较,从基因水平揭示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作用及其机制系统的实验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折局部各种组织骨生长因子BMP-2、BMP-2 mRNA,观察骨折叁期治疗、一期治疗及阳性药物治疗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长因子表达及分布规律的影响,从分子水平阐明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中医骨折治疗的最佳分期方法,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为中医药治疗骨折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根据,指导骨折的治疗。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及建立骨折模型新西兰家兔140只,于双侧桡骨中下1/3用特制骨锯造成3mm完全骨质缺损的动物模型,不作任何固定。术后用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14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每组35只。分别为中药叁期治疗组(简称叁期组)、中药一期治疗组(简称一期组)、模型对照组(简称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简称阳性药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小组5只家兔。2.2干预方法本实验所用的基本方剂是采用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正骨学》和《骨伤科学》中的肢伤一方、二方及叁方。叁期组按照中医骨折叁期治疗原则及家兔桡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将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叁期,早期为术后1~7天,相当于血肿机化演进期,给予肢伤一方;中期为术后8~28天,相当于原始骨痂形成期,给予肢伤二方;后期为术后29天以后,相当于改造塑型期,给予肢伤叁方。一期组将骨折愈合过程不分期,给予肢伤一方、二方与叁方的综合加减方(一期方)。阳性药组将骨折愈合过程不分期,给予骨折挫伤胶囊水溶液。给药剂量为家兔对人等效剂量的两倍,每日分两次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3标本处理术后第3、6、9、14、28、42、56天每个实验组随机抽取一小组家兔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出双侧桡骨标本,在同一条件下拍摄CR片,根据断端边缘、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分别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记分。再取左侧桡骨标本经固定、脱钙、包埋等程序后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骨折愈合不同时间点骨痂BMP-2因子及其mRNA表达情况。采用显微图像采集系统对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切片骨折断端附近的骨折端骨干细胞、外骨膜、内骨膜、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软骨骨痂、骨小梁、小梁间组织及骨髓腔组织各取两个高倍镜视野,并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对这些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MOD)进行测定。2.4统计分析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骨折愈合过程中X线肉眼评分结果和骨痂各种组织阳性表达细胞MOD值的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α=0.053结果3.1模型组、一期组、叁期组与阳性药组骨折愈合过程中影响X线肉眼评分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术后6天: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3.2模型组、一期组、叁期组与阳性药组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表达MOD值变化3.2.1各组骨干细胞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一期组与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9—42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一期组与阳性药组表达呈叁峰曲线。模型组高峰出现的早,但峰值低。中药组同时出现高峰,叁期组峰值最高。3.2.2各组骨折端血肿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6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9—14天各组无差别。阳性药组表达呈一双峰曲线。叁期组与一期组高峰比阳性药组提前3天,模型组高峰出现早,但峰值低,叁期组峰值最高,叁期组提高了峰值水平。3.2.3各组外骨膜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与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模型组与一期组呈一双峰曲线。一期组高峰出现的早但峰值低,叁期组术后14天出现高峰,峰值显着高于模型组。3.2.4各组内骨膜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与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术后42天:阳性药组与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叁期组、阳性药组与一期组呈一双峰曲线。一期组高峰出现的早但峰值低,叁期组与阳性药组同时出现高峰,叁期组峰值显着高于其他各组。3.2.5各组骨髓腔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一期组与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一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阳性药组有高于一期组的趋势。术后14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与阳性药组呈叁峰曲线,一期组与模型组表达呈一双峰曲线。各中药组高峰比模型组提前5天,叁期组峰值显着高于模型组,术后9—42天叁期组一直持续较高水平,说明叁期组提高了峰值水平,并延长了高峰持续时间。3.2.6各组软骨骨痂BMP-2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与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1;叁期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42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表达曲线呈一双峰曲线,一期组、叁期组与模型组高峰同时出现,阳性药组无高峰出现。叁期组峰值极显着高于模型组,叁期组提高了峰值水平。3.3模型组、一期组、叁期组与阳性药组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 mRNA表达MOD值变化3.3.1各组骨干细胞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有高于一期组与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各中药组都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28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有高于一期组和阳性药组的趋势。阳性药组呈一双峰曲线,叁期组与一期组表达呈一叁峰曲线,中药组均同时出现高峰,比模型组提前了5天,并显着提高了峰值水平,叁期组峰值最高。3.3.2各组骨折端血肿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一期组与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6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术后9天,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与一期组表达呈双峰曲线。叁期组与一期组同时出现高峰,但叁期组峰值最高,其他组无高峰。3.3.3各组外骨膜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各中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有高于一期组的趋势;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表达呈一叁峰曲线,阳性药组与一期组呈一双峰曲线,叁期组与阳性药组同时出现高峰,比一期组提前5天,叁期组峰值显着高于模型组。3.3.4各组内骨膜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有高于一期组的趋势,P>0.05;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有高于阳性药组的趋势;术后14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与一期组表达呈叁峰曲线,叁期组高峰比一期组提前了3天,叁期组峰值有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叁期组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长。3.3.5各组骨髓腔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叁期组与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叁期组与一期组表达呈叁峰曲线,阳性药组表达呈双峰曲线。叁期组与一期组比阳性药组提前5天出现高峰,叁期组峰值显着高于模型组。3.3.6各组软骨骨痂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中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42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与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一期组表达呈一双峰曲线。叁期组与一期组高峰同时出现,比模型组与阳性药组高峰提前了14天,叁期组与一期组峰值极显着高于模型组,阳性药组峰值显着高于模型组,叁期组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叁期组提高了峰值水平。3.3.7各组小梁间组织BMP-2 mRNA表达各组间比较显示:中药组都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有高于阳性药组的趋势。术后14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高峰同时出现,表达呈一双峰曲线,叁期组提高了峰值水平。4结论1)中药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BMP-2、BMP-2 mRNA表达,说明中药干预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2)骨折叁期治疗在不同组织表达都有促进BMP-2、BMP-2 mRNA表达作用。这是骨折叁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3)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的BMP-2、BMP-2 mRNA表达有不同的作用,根据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施以相应治则的分期治疗较不分期治疗对于BMP-2、BMP-2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显示中医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4)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分别针对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采用相应的中药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BMP-2、BMP-2 mRNA表达,是比较科学的骨折分期治疗方法。5创新点1)从蛋白质和基因水平揭示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BMP-2、BMP-2 mRNA表达特征骨折愈合是个复杂的过程,有多种组织参与并且相互联系,目前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BMP表达的研究,均是研究骨痂中BMP的定量变化,因此不能反应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种组织的变化特征。揭示不同组织BMP-2、BMP-2 mRNA表达特征,未见报道。2)从基因水平骨诱导方面揭示骨折叁期治则的部分作用机制目前对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味药和单一方剂,对于骨折叁期治则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BMP-2 mRNA表达变化情况,揭示骨折叁期治则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7-04-01)

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研究背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骨折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的特点为“年轻化、复杂化、高度致残化”。骨折已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而骨折的修复与愈合一直是骨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促进骨折愈合治疗上,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在于辩证论治,因此中医治疗根据骨折后症候学特点将骨折分为叁期:早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该治则即为中医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对于骨折的治疗乃至中医骨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已成为现代中医药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然而对于骨折叁期治则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则很少。中医骨折叁期治则仅是基于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尚缺乏实验等方面的科学依据,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研究骨折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指导骨折治疗,丰富骨伤科学内治法,具有重要意义。先期实验已经应用大鼠骨折模型进行蛋白质水平研究,并且初步证实了骨折分期治疗的必要性。从基因水平揭示骨折叁期治则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次实验已经对骨生长因子VEGF和BMP-2,从X线评分、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面证实了骨折叁期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治疗组。为进一步揭示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其分布及表达规律及时间相,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揭示中医骨折叁期治则的科学性,指导骨折的临床治疗,推动中医骨科治疗的快速发展。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与骨折模型选用新西兰家兔,健康,雄性,体重2±0.5 kg;在桡骨中下段1/3处,造成3mm完全横断骨折。2.2随机分组将14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5只,分别为叁期组(中药叁期治疗组)、一期组(中药一期治疗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叁期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叁组文中统称中药组。每个小组再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组5只。2.3干预方法将中药制成含生药5g·ml~(-1)的浓缩口服液,灭菌后装瓶冷藏备用。分早晚2次,灌胃。根据量效反应确定实验最佳用药剂量为2倍等效剂量。根据骨折愈合分期方法与家兔骨折局部组织学变化,将家兔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叁期:早期即术后1-7天;中期即术后8-28天;后期即术后29-56天。叁期组根据“中医骨折叁期治疗”原则,分叁期治疗:早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选用加减肢伤一方;中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选用加减肢伤二方;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选用加减肢伤叁方。一期组将骨折的早期、中期与后期合并为一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选用肢伤一方、二方与叁方加减方。阳性药组全程给骨折挫伤胶囊水溶液。模型组给予和实验组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2.4标本处理术后第3、6、9、14、28、42、56天每组随机抽取一小组家兔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左侧桡骨标本为观察对象,将标本固定、脱钙。2.5原位杂交检测骨折标本FGF-2mRNA,TGF-β_1mRNA。2.6图像及数据分析对骨折端骨干细胞、骨小梁、内骨膜、外骨膜、纤维骨痂组织各取两个高倍镜视野,对阳性表达细胞进行MOD值测定。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3.1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与叁期组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表达MOD值变化3.1.1各组骨干细胞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42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56天:组间无差异。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表达呈叁峰曲线。中药组同时出现高峰,叁期组峰值最高。模型组高峰出现晚峰值低。3.1.2各组骨小梁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28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42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和阳性药组,p<0.01。术后56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高峰出现晚但峰值高。3.1.3各组内骨膜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天: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9天: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14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28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与叁期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一期组在术后9天出现高峰。阳性药组成双峰曲线,在术后28天出现高峰。3.1.4各组外骨膜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9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术后56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叁期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呈单峰曲线,术后9天出现最高峰。阳性药组呈叁峰曲线,术后9天出现最高峰。一期组呈叁峰曲线,术后28天出现最高峰。3.1.5各组纤维骨痂FGF-2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3.2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与叁期组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_1mRNA表达MOD值变化3.2.1各组骨干细胞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6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1。术后9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与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42天:叁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术后56天:组间无差异。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p<0.01。叁期组呈双峰曲线,叁期组出现最高峰早,且峰值高。3.2.2各组骨小梁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6天:组间无差异。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术后14天: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一期组显着高于阳性药组,p<0.05;一期组、阳性药组、叁期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各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叁期组在9天出现高峰,峰值高。在术后14天,一期组出现高峰,叁期组出现高峰早,持续时间长。3.2.3各组内骨膜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9天: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42天:阳性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一期组,p<0.05。3.2.4各组外骨膜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3-14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一期组、阳性药组的趋势,p>0.05。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术后6-28天:叁期组有高于模型组的趋势,p>0.05。3.2.5各组纤维骨痂TGF-β_1mRNA表达各组间MOD值的比较显示:术后14天: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叁期组显着高于一期组,p<0.05。术后28天:一期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一期组,p<0.01。各组平均值比较显示: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术后14天:叁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药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8天:叁期组、阳性药组、一期组极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4结论(1)中药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说明中药干预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2)骨折叁期治疗在不同组织表达都有促进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作用。这是骨折叁期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3)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的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有不同的作用,根据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施以相应治则的分期治疗较不分期治疗对于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显示中医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4)中医骨折叁期治则分别针对骨折愈合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采用相应的中药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是比较科学的骨折分期治疗方法。5创新点(1)发现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特征目前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研究,均是研究骨痂中FGF-2mRNA,TGF-β_1mRNA的定量变化。揭示不同组织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特征的研究,未见报道。(2)阐明骨折叁期治疗对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的作用目前仅对VEGFmRNA和BMP-2mRNA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有过研究,通过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变化情况,揭示骨折叁期治则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参考文献

[1].刘思景,郑臣校,李绪松,郑雨中,黄志全.中医叁期治则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2].高国庆.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mRNA,TGF-β_1mRNA表达调控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3].徐颖鹏.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4].潘贵超.骨折叁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X线及BMP-2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标签:;  ;  ;  

骨折叁期治则论文-刘思景,郑臣校,李绪松,郑雨中,黄志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