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支架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可固定于车内的支架座、承托手机的重力挂钩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还包括转盘以及控制部件,转盘分别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连接并且通过转盘的旋转带动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控制部件包括电机和控制板,电机的转轴上设有连接件,电机通过连接件与转盘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可通过手机支架上的控制部件带动支架座内的转盘旋转从而将手机夹紧于支架座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并且通过该控制部件实现手机支架的自动化夹紧和松弛过程,保证智能手机在支架座上的稳固性,避免车内环境的颠簸导致的手机由支架座上滑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可固定于车内的支架座、设于所述支架座的竖直方向用于承托手机的重力挂钩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架座转动的转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带动所述转盘旋转的控制部件,所述转盘分别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转盘的旋转带动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控制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可固定于车内的支架座、设于所述支架座的竖直方向用于承托手机的重力挂钩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架座转动的转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带动所述转盘旋转的控制部件,所述转盘分别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转盘的旋转带动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控制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的齿轮,所述转盘中央设有连接孔,于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连接齿,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齿之间啮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的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由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支架座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的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旋转的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可供所述红外感应开关监测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容纳空间的前盖和后盖,所述转盘和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重力挂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由所述容纳空间的竖直方向的底部伸出,所述左夹持臂的一端和所述右夹持臂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由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方向两侧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座内还设有固定于所述后盖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放置槽,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且沿所述第一放置槽水平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连接所述左夹持臂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左夹持臂的右侧设有嵌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的第一凸起,通过旋转所述转盘使得所述左夹持臂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水平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连接所述右夹持臂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夹持臂的左侧设有嵌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二弧形槽内滑动的第二凸起,通过旋转所述转盘使得所述右夹持臂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水平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放置槽,所述重力挂钩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挂钩与所述导向架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重力挂钩可在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功能的增加,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完全取代导航仪,成为开车时的必备工具。同时,在驾驶汽车时,为了方便使用智能手机,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手机支架适用于车内环境使用。而目前车内的重力手机支架基本都是通过重力转换成夹紧力而夹紧手机,但是由于车内环境的特殊,时常出现颠簸的情况,这使得重力手机支架底部的重力挂钩松弛,使得夹紧手机两侧的夹紧力也消失,从而手机很容易从支架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重力手机支架通过重力转换成夹紧力时,由于车内颠簸导致手机支架松弛导致手机摔落的缺点,提供一种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可固定于车内的支架座、设于所述支架座的竖直方向用于承托手机的重力挂钩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相对于所述支架座转动的转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座内部可带动所述转盘旋转的控制部件,所述转盘分别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转盘的旋转带动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座内的电机和控制所述电机的转轴转动的控制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盘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的齿轮,所述转盘中央设有连接孔,于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连接齿,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齿之间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件的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由所述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支架座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件的控制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旋转的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支架座上设有可供所述红外感应开关监测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座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容纳空间的前盖和后盖,所述转盘和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重力挂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由所述容纳空间的竖直方向的底部伸出,所述左夹持臂的一端和所述右夹持臂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由所述容纳空间的水平方向两侧伸出。

具体地,所述支架座内还设有固定于所述后盖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放置槽,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设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且沿所述第一放置槽水平移动。

具体地,所述转盘上设有连接所述左夹持臂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左夹持臂的右侧设有嵌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的第一凸起,通过旋转所述转盘使得所述左夹持臂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水平移动。

具体地,所述转盘上设有连接所述右夹持臂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右夹持臂的左侧设有嵌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二弧形槽内滑动的第二凸起,通过旋转所述转盘使得所述右夹持臂在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水平移动。

具体地,所述导向架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放置槽,所述重力挂钩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

具体地,所述重力挂钩与所述导向架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重力挂钩可在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通过手机支架上的控制部件带动支架座内的转盘旋转从而将手机夹紧于支架座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并且通过该控制部件实现手机支架的自动化夹紧和松弛过程,保证智能手机在支架座上的稳固性,避免车内环境的颠簸导致的手机由支架座上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的主视图下的分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的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手机支架、10-支架座、11-前盖、111-装饰板、112-充电线圈、12-后盖、13-导向架、131-第一放置槽、132-第二放置槽、14-开口、15-复位弹簧、20-重力挂钩、30-左夹持臂、31-第一凸起、40-右夹持臂、41-第二凸起、50-转盘、51-连接孔、511-连接齿、52-第一弧形槽、53-第二弧形槽、60-控制部件、61-电机、611-电机转轴、62-控制板、621-第一开关、622-第二开关、70-连接件、8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100,该手机支架100可以被固定于车内,作为车载手机支架使用,也可以固定在桌面等需要固定手机的地方作为日常放置手机的支架使用。具体地,该手机支架100包括可固定于车内的支架座10、设于支架座10的竖直方向用于承托手机的重力挂钩20和水平方向相对设置的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该手机支架100中的支架座10底部的重力挂钩20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承托手机,而设置于支架座10两侧的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用于夹持手机,从而保证手机位于支架座10上的稳固性。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手机支架100为车载手机支架。在支架座10的背面设有固定件80,通过该固定件80可以将整个支架座10固定于车内空调扇叶片上,实现支架座10在车内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支架100还包括设置于支架座10内部可相对于支架座10转动的转盘50以及设置于支架座10内部可带动转盘50旋转的控制部件60,转盘50分别与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连接并且通过转盘50的旋转带动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通过该控制部件60控制转盘50的旋转,通过转盘50的旋转带动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手机支架100的自动化操作过程,即通过控制部件60实现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的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移动的自动化操作过程。当控制部件60带动转盘50实现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相向移动时,手机支架100可以夹紧智能手机,并将智能手机固定于支架座10上。当控制部件60带动转盘50实现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相背移动时,手机支架100可以松开手机,从而承托在重力挂钩20上的智能手机由支架座10中取出。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支架100中的控制部件60包括固定于支架座10内的电机61和控制电机61的转轴611转动的控制板62,电机61的转轴611上设有连接件70,电机61通过连接件70与转盘50传动连接。控制板62可以控制电机61的转轴611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而设置在支架座10内的转盘50与电机61的转轴611同步运动,当转轴611正向转动时,该转盘50随着转轴611正向转动;当转轴611反向转动时,该转盘50随着转轴611反向转动。而转盘50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将会直接影响该转盘50连接的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向或者相背移动。因此,通过该控制部件60即可实现对支架座10上的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夹紧和松弛的自动化控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架100,可通过手机支架上的控制部件60带动支架座10内的转盘50旋转从而将手机夹紧于支架座10的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并且通过该控制部件60实现手机支架的自动化夹紧和松弛过程,保证智能手机在支架座10上的稳固性,避免车内环境的颠簸导致的手机由支架座10上滑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控制部件60的电机61上的连接件70为设置于电机61的转轴611上的齿轮,转盘50中央设有连接孔51,于连接孔51内壁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连接齿511,转盘50与转轴611通过齿轮与连接齿511之间啮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部件60与转盘50之间通过齿轮啮合实现电机61与转盘50之间的同步传动过程。而该连接件70还可以是设置在转轴611上的摩擦轮(图中未示出),该摩擦轮套设于转轴611上,并固定于转盘50的连接孔511处,也可实现电机61与转盘50之间的传动连接。当然,该连接件70还可以是设置在转轴611上的传动轮(图中未示出),通过传动带(图中未示出)将传动轮和转盘50之间进行连接,实现转轴611与转盘50之间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该控制部件60的控制板62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61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621和用于控制电机61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622,支架座10上设有开口14,第一开关621和第二开关622由开口14处延伸至支架座10外侧。通过设置在控制板62上的第一开关621和第二开关622即可实现电机61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在实际控制手机支架100时,仅需通过触碰第一开关621或者第二开关622即可自动化夹紧或松开手机。

当然,设置在支架座10内的控制部件60的控制板62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机61旋转的红外感应开关(图中未示出),支架座10上设有可供红外感应开关监测的开口。即,通过控制板62上的红外感应开关也可直接实现手机支架100的自动化夹紧或松开手机。而该感应装置并不仅限于红外感应装置,还可以是重力感应装置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支架100的支架座10包括相互拼接形成容纳空间的前盖11和后盖12,转盘50和控制部件6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重力挂钩20的一端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由容纳空间的竖直方向的底部伸出,左夹持臂30的一端和右夹持臂40的一端均设于容纳空间内并由容纳空间的水平方向两侧伸出。前盖11的前侧还设有充电线圈112以及装置板111,使得该手机支架100同时还可以兼顾无线充电设备,增加手机支架100的功能性。而转盘50和控制部件6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实现对重力挂钩20、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移动的自动化控制。重力挂钩20的一端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并由容纳空间的竖直方向的底部伸出,左夹持臂30的一端和右夹持臂40的一端均设于容纳空间内并由容纳空间的水平方向两侧伸出。重力挂钩20由容纳空间底部伸出的部分形成承托手机的底部,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由容纳空间伸出的部分形成夹持手机侧边的两边,从而由三面对手机进行有效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手机支架100的支架座10内还设有固定于后盖12上的导向架13,导向架13上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放置槽131,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设于第一放置槽131内且沿第一放置槽131水平移动。该导向架13固定于后盖12上,并且在容纳空间内分隔转盘50和控制部件60,其中转盘50设置于前盖11和导向架13之间,控制部件设置于后盖12和导向架13之间。在导向架13上的第一放置槽131保证了在转盘50的转动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左夹持臂30、右夹持臂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转盘50上设有连接左夹持臂30的第一弧形槽52,左夹持臂30的右侧设有嵌于第一弧形槽52内且可在第一弧形槽52内滑动的第一凸起31,通过旋转转盘50使得左夹持臂30在第一放置槽131内水平移动。并且,转盘50上设有连接右夹持臂40的第二弧形槽53,右夹持臂40的左侧设有嵌于第二弧形槽53内且可在第二弧形槽53内滑动的第二凸起41,通过旋转转盘50使得右夹持臂40在第一放置槽131内水平移动。在转盘50上设置了第一弧形槽52和第二弧形槽53,两条沿中心对称设置的弧形滑槽,在左夹持臂30靠近转盘50的一侧设置了第一凸起31,在右夹持臂4040靠近转盘50的一侧设置了第二凸起41,并且该第一凸起31设置在第一弧形槽52内,第二凸起41设置在、第二弧形槽53内。当转盘50被控制部件60带动旋转时,位于第一弧形槽52内的第一凸起31会随第一弧形槽52的弧形轨迹和转动方向而沿着水平方向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位于第二弧形槽53内的第二凸起41会随着第二弧形槽53的弧形轨迹和转动方向而沿着水平方向向右或者向左移动,进而形成了左夹持臂30和右夹持臂40之间水平方向上的相向或者相背移动。

具体地,如图1所示,设置在支架座10内的导向架13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放置槽132,重力挂钩20设置于第二放置槽132内。该第二放置槽132使得重力挂钩20始终保持竖直方向上设置。而该重力挂钩20可以直接设置于第二放置槽132内与导向架13固定连接。也可如图1所示,该重力挂钩20与导向架13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15,重力挂钩20可在第二放置槽132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通过该复位弹簧15可以在手机支架100取下手机时,通过复位弹簧15向上移动恢复初始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手机支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2117.X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299332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4M 1/04

专利分类号:H04M1/04;B60R11/02

范畴分类:39A;

申请人:周桂鹤

第一申请人:周桂鹤

申请人地址:321400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东方镇靖岳村马鞍山中心66号

发明人:周桂鹤

第一发明人:周桂鹤

当前权利人:周桂鹤

代理人:张娜

代理机构:4443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手机支架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