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电站定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变电站选址,全寿命周期成本
变电站定容论文文献综述
童买成,黄子珍[1](2018)在《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电网布局,节省电力投资,对变电站选址定容方法进行优化。通过综合非线性规划方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首先建立考虑全寿命周期(LCC)的变电站规划模型,然后采用非线性规划遗传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际算例表明,非线性规划遗传优化算法比传统遗传算法寻优能力更强,能快速得出全局最优解,实用性强。(本文来源于《广西电力》期刊2018年06期)
卓结彬,史文迪,朱亚东,钟志祥[2](2018)在《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以所需费用和供电隶属关系变更次数最小为目标的多阶段多目标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变电站建设费用、变压器购置费用和网络损耗费用,还满足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的潮流约束、容量约束、供电半径约束以及逻辑约束条件。为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采用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所用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电气》期刊2018年08期)
陈浩,王健[3](2018)在《基于差分粒子群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易陷入局部最优,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后期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差分粒子群算法(different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EPSO)将二者进行混合优化,提高群体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并应用于配电网变电站规划。在变电站选址数学模型中结合Voronoi图来确定变电站供电范围和规划容量,继而校验变电站实际负载率,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搜索效率。通过某市城区远期规划实例验证得知该算法正确有效,可以满足城区配电网的规划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曹文斌[4](2018)在《朝阳燕都新城66千伏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朝阳市的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朝阳市将在燕都地区建设新城区,同时建成一批工业园区和许多大型企业投产,朝阳市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将会大幅度增长。这对朝阳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进行了燕都新城选址定容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燕都新城66千伏变电站建设的背景和前期规划。介绍了朝阳燕都新城建设新变电站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变电站建设的设计依据和原则,最后介绍了燕都新城的电源建设情况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燕都新城电网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变电站选址优化所需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单介绍。介绍了变电站位置优化所用到的遗传算法,进而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理论。此外,介绍了以最小投资费用为目标函数的变电站选址数学模型,并介绍了在进行选址的前期工作;对燕都新城已有变电站和即将新建的变电站进行分析,确定新站选址定容的数学模型中各个参数值,采用遗传算法获得新变电站的最优地点,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变电站的两处待选站址。最后,构建了朝阳燕都66千伏变电站选址定容初选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影响变电站选址定容的用地性质、交通状况、施工条件、地质地形等地理信息因素,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初选方案进行评选,最后得出朝阳燕都66千伏变电站选址定容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3-01)
徐兢浩[5](2016)在《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的力度越来越大。由于大规模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配电系统由原来单一电能分配的角色转变为集电能收集、传输、存储和分配于一体的新型交换系统。新形势下如何保证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议题。变电站选址定容作为配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未来配电网的网络结构。良好的变电站规划结果,可以节省配电网建设及运维成本,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提高运行效率。针对于变电站选址定容过程,本文结合全寿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同时适用于变电站站内设备、线路的详细数学模型,将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项目初始投资、运行成本、维护、故障以及设备废除遗弃等多项费用指标之和作为总体经济目标,再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该目标的最小值作为选址定容的最优方案。同时,本文研究了萤火虫算法,并对GSO、FA进行了性能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方差参数改进的方式对FA算法进行了改进,使之尽快跳出局部最优,使FA算法的寻优效果再次提升,并在典型测试函数上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的优质特性。本文将改进后的萤火虫算法和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给出了变电站选址定容新模型的求解具体流程,在算例中通过几组方案的对比验证了新模型在优化求解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在算例中,引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的情况,通过计分析,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可以节约变电站建设成本,容量配置更优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6-03-01)
林卓琼,彭显刚,刘艺,祖凯涛,林利祥[6](2015)在《基于K-均值聚类粒子群算法的变电站定容选址》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电站定容选址的优化问题,建立了以变电站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不仅考虑变电站投资、馈线投资和网损维护等可量化费用,还将状态变量约束以罚函数形式计入目标函数中,使变电站定容选址模型更具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粒子群的智能算法对其进行求解,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早熟的缺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电力》期刊2015年11期)
路兴平[7](2015)在《浅析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变电站选址定容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粒子群算法改进对变电站选址定容的应用做出了浅析。(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5年18期)
曹琳洁[8](2014)在《联合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制约,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分布式发电技术具有用地省、投资小、资源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在电力系统尤其是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快速推广。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比例的大幅增加,其不可避免产生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可靠性、继电保护、规划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配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能有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考虑分布式发电源接入下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配电网规划的基础即变电站选址定容入手,研究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本文在分析分布式电源主要特点及对配电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全周期寿命成本理论,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变电站上级输电网、下级输电网、变电站设备、分布式电源的初始投资、运行维护成本、故障损失、废弃费用;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对变电站上、下级输电网初始投资以及运行维护成本进行了修正,确定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含分布式电源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目标函数,并得到了电气约束条件,并将电气约束条件以及地理约束条件作为惩罚因子用以修正目标函数。其次,本文提出采用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对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求解,该算法具有自适应的收缩扩张系数,能根据寻优函数本身自适应调节寻优速度,加速寻优过程,同时能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选取Voronoi图理论对各变电站供电范围进行自动划分,进而实现含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求解。最后,采用具体算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可对的含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进行有效优化,含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可节省大量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可有效缓解经济发达区域变电站站址选择困难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4-06-01)
李娜,李永刚,周庆捷,刘剑[9](2014)在《考虑DG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变电站选址定容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模型,并将分布式电源(DG)引入到该模型,同时考虑变电站的上级电源供电线路、下级供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原始投资、运行、维护费用、停电费用,废弃成本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安装、运行维护费用。以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考率地理因素和电气因素,将不可建站区域和违反约束条件的方案以罚函数的形式加入到目标函数中,协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运用Voronoi图划分供电区域,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算例分析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可行性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4年09期)
汪臻,盛四清,周庆捷[10](2014)在《不确定环境下配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中不确定信息的描述和处理是规划的突出难点,重点考虑负荷不确定性、变电站造价和线路造价不确定性以及电价不确定性对该问题的影响。针对不确定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采用随机模糊模拟技术将其影响计入模型。模型中同时考虑了地理信息因子、变压器损耗和停电损失费用。提出基于混沌迁移知识的差分文化算法,设计4种空间知识引导变异操作,并根据进化代数动态调整知识迁移间隔,利用混沌序列对迁移单元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迁移知识的有效性。最后选址实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4年03期)
变电站定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以所需费用和供电隶属关系变更次数最小为目标的多阶段多目标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变电站建设费用、变压器购置费用和网络损耗费用,还满足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的潮流约束、容量约束、供电半径约束以及逻辑约束条件。为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采用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所用算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电站定容论文参考文献
[1].童买成,黄子珍.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研究[J].广西电力.2018
[2].卓结彬,史文迪,朱亚东,钟志祥.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模型研究[J].电工电气.2018
[3].陈浩,王健.基于差分粒子群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J].电力工程技术.2018
[4].曹文斌.朝阳燕都新城66千伏变电站选址定容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5].徐兢浩.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6].林卓琼,彭显刚,刘艺,祖凯涛,林利祥.基于K-均值聚类粒子群算法的变电站定容选址[J].陕西电力.2015
[7].路兴平.浅析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变电站选址定容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
[8].曹琳洁.联合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9].李娜,李永刚,周庆捷,刘剑.考虑DG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
[10].汪臻,盛四清,周庆捷.不确定环境下配电网变电站选址定容[J].电力建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