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善杨苏萍(通讯作者)陈海燕乔爱萍莫晓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患者预防心脏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06例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方式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结果:实施放疗护理后,绝大部分患者对放疗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恐惧和焦虑水平下降、心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持续时间明显减少,除了4例患者由于其它并发症不能坚持治疗外,其它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整个放疗过程。结论:有效准确的护理配合可以改善胸部肿瘤术后放疗患者心理应激水平,减少心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心脏损伤;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27-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ive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heartinjuryafterradiationtherapyofthoracictumor,andtoprovidereferenceforclinic.Methods106casesofthoracictumorpatientsinthecourseofradiotherapytotakeaseriesofactivenursingcare.ResultsAftertheimplementationofradiationtherapy,mostofthepatientshadasignificantlyreducedknowledgeaboutradiation,fearandanxietylevels,heartinjuryandothercomplications,but4patientscouldnotpersistintreatmentbecauseofother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effectiveandaccuratenursingcarecanimprovethepsychologicalstresslevelinpatientswithbreastcancer,reducetheoccurrenceofheartinjuryandothercomplications,isthekeytoensurethesafetyofpatientsand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treatment.
【Keywords】Breastcancer,radiationtherapy;Heartinjury;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随着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有关放疗致心脏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胸部放疗后所致的心脏毒性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受照射的心脏范围越大,其心脏副作用越明显[1]。因此临床上需要对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监测心脏受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胸部肿瘤术后放疗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及时准确给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信息,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给予针对性干预,保证患者安全。2013年~2014年我们将在我科住院的胸部肿瘤放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监测及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106例,按照肿瘤类型分为左肺癌组42例,左乳腺癌组31例,食管癌组33例。106例患者均经过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106例术后全部均为初次接受放射治疗,照射25次为1个疗程,5次/周。
1.2方法
1.2.1心电图技能培训专家讲座:心电图相关知识及心电图的阅读相对于护理人员,是相对比较弱的一面。为此,我们对本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心电技能的强化培训,提高护士对心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阅读判断能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邀请心电诊断科医生讲座有关心电图基本知识,导联线的正确连接、影响心电图诊断的干扰因素、放疗患者出现异常的心电图波的一些特征[2],比如房室性早搏的心电图判断,S-T段改变等。分组训练:由心电技能操作比较熟练、资历比较高的护士担任组长,负责对本组护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强化和提高培训效果。
1.2.2患者及家属放疗前的健康教育因为大部份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知识不了解,都会心存恐惧,担心对身体的伤害、副作用所带来的躯体痛苦等。采用医护合作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放疗的相关知识,讲解放疗的原理、副作用及效果。医护合作教育的优势,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这些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3],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肿瘤患者心理压力都较大,护士可以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独立功能,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解除焦虑、恐惧、悲伤等情绪。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4],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使其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转移对不良反应的注意力。家属同步教育,让家属能够主动配合,给予生活及心理上的支持,避免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心率变异改变、降低对放射线的耐受程度。
1.2.3放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心电监护的配合:放射性心脏损伤的评价方法较多,动态心电图、X线、心肌酶学、血清心肌钙蛋白、心脏内膜活检术及放射性核素检查等方面追踪观察[5]。为了能及时发现心脏损伤,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动态心电图的监护,检查各导联连接是否准确、防止导联脱落、定时查看并记录心率、心电图波,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更应该加强心电图监测的观察,如果发现有心电图有异常改变,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治疗方案,如常规放疗可以调整为调强放疗,因为调强放疗比常规的放疗对心脏的损伤性更小[6],为调整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心脏损伤的症状观察: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如果表现为胸痛、发热,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等,应警惕是否已经发生急性心包炎,及时汇报医生,进一步核实病情,采取急救措施。急性心包炎通常是在心脏照射后的数周内出现。
用药观察和护理:研究发现很多药物可以对早期或迟发的放射损伤起到防护作用[7],如乙酮可可碱及生育酚联合应用;氟伐他汀;依那普利、地尔硫等,介绍定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讲解药物的副反应,使用乙酮可可碱时,需要观察是否有消化道症状、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使用依那普利时注意观察血压情况,是否有消化道症状及呼吸道症状,用药期间监测白细胞计数,必要时给予停药处理。
1.2.4出院指导放疗后心脏损伤有急性和慢性心脏毒性作用,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定期回医院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防止病情恶化。
2.结果
通过放疗前教育及放疗期间的密切护理配合,问卷调查并进行前后对比,本组患者及家属对该治疗方法及作用的知晓率由原来的30%提高至80%,患者恐惧、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106例患者中有102例能够顺利完成放疗疗程。
3.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知晓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放疗效果。
放射线心脏损伤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心脏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8],换言之,胸部放疗患者心脏损伤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有效措施,为临床放疗提供指导性的监测,使放疗对人体损害最小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抗肿瘤效果。
【参考文献】
[1]CutterDJ,DarbySC,YusufSW.Risksofheartdiseaseafterradiotherapy.TexHeartInstJ.2011(38):257-258.
[2]覃晓波,张琴,杨苏萍等.肺癌和乳腺癌调强放疗致动态心电图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5):1840-1842.
[3]赵卫红.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2014,28(1):337-338.
[4]沈镇宇,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8—233.
[5]魏西军.放疗致心脏损害的病理基础.科技资讯.2010,18:234-235.
[6]杨海明,杨苏萍,彭旭等.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心脏放射线受量及动态心电图改变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报,2014,11(11).
[7]臧爱民.王坤杰.放射治疗导致心脏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251-253.
[8]王淑莲.放疗晚期心血管损伤[J].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02-21.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13550055-3-14);广西卫生厅重点课题计划项目(桂卫重2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