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以及电池包,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阻燃层,所述壳体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对应的模组对应区域,所述模组对应区域包括与所述电池模组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的多个区域;所述阻燃层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模组对应区域上。由此,通过壳体本体和阻燃层配合,能够使上壳体具有足够的防护、防火性能,可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也可以降低上壳体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减小上壳体的重量,同时,还可以简化上壳体的生产工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1),所述壳体本体(1)上具有与所述电池包(20)的电池模组(201)对应的模组对应区域(11),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包括与所述电池模组(201)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的多个区域;阻燃层(2),所述阻燃层(2)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1),所述壳体本体(1)上具有与所述电池包(20)的电池模组(201)对应的模组对应区域(11),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包括与所述电池模组(201)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的多个区域;
阻燃层(2),所述阻燃层(2)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设置在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为柔性阻燃层(2)且粘附在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所述阻燃层(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通过喷涂阻燃漆形成、或者所述阻燃层(2)为碳纤维布或玄武岩纤维布或云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包括:中通道(13)、连接在所述中通道(13)左侧的左隆起部(14)和连接在所述中通道(13)右侧的右隆起部(15)、连接在所述中通道(13)后端的后侧高隆起部(16)、连接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16)后面的后侧低隆起部(17),其中所述左隆起部(14)、所述右隆起部(15)、所述后侧高隆起部(16)和所述后侧低隆起部(17)构造为所述模组对应区域(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包括:第一阻燃层(21),所述第一阻燃层(21)分别设置在所述左隆起部(14)和所述右隆起部(15)上,所述第一阻燃层(21)为云母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包括:第二阻燃层(22)、第三阻燃层(23)和第四阻燃层(24),所述第二阻燃层(22)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16)的前壁且由所述中通道(13)左右间隔开,所述第三阻燃层(23)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16)的顶壁,所述第四阻燃层(24)分别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1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2)包括:第五阻燃层(25)和第六阻燃层(26),所述第五阻燃层(25)设置在所述后侧低隆起部(17)的顶壁,所述第六阻燃层(26)设置在所述后侧低隆起部(17)的后壁。
10.一种电池包(2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以及具有该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关键零部件。电池包的上壳体一般设计起到密封和防护的作用。其防护作用除了通常的机械防护,防止不接触内部零部件外,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池包内部或者外部的火情蔓延,即内部着火殃及电池包外部车辆及成员安全,或者车辆起火,蔓延至电池包内部,导致电池包内电芯、电池模组起火爆炸,使得危险情况加剧。
相关技术中,一般电池包的上壳体材料主流趋势是采用钣金、冲压铝板、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片状模塑料)、碳纤维等材质,这几种材质基本均具备较高的阻燃性能,但是成本或者重量居高不下,使得不能成为最理想的上壳体制造材料。当然有部分设计采用塑料材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或者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材质复合其他阻燃剂尝试制作上壳体,但阻燃性能基本上达不到理想状态,或者是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可以解决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生产成本高和质量过大问题,也可以解决电池包使用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阻燃层,所述壳体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对应的模组对应区域,所述模组对应区域包括与所述电池模组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的多个区域;所述阻燃层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模组对应区域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设置在所述模组对应区域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为柔性阻燃层且粘附在所述模组对应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模组对应区域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所述阻燃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通过喷涂阻燃漆形成、或者所述阻燃层为碳纤维布或玄武岩纤维布或云母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本体包括:中通道、连接在所述中通道左侧的左隆起部和连接在所述中通道右侧的右隆起部、连接在所述中通道后端的后侧高隆起部、连接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后面的后侧低隆起部,其中所述左隆起部、所述右隆起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和所述后侧低隆起部构造为所述模组对应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包括: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左隆起部和所述右隆起部上,所述第一阻燃层为云母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包括: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和第四阻燃层,所述第二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的前壁且由所述中通道左右间隔开,所述第三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的顶壁,所述第四阻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后侧高隆起部的左侧壁和右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阻燃层包括:第五阻燃层和第六阻燃层,所述第五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后侧低隆起部的顶壁,所述第六阻燃层设置在所述后侧低隆起部的后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通过壳体本体和阻燃层配合,能够使上壳体具有足够的防护、防火性能,可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也可以降低上壳体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减小上壳体的重量,同时,还可以简化上壳体的生产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
所述电池包与上述用于电池包的上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没有盖住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与阻燃层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壳体10;
壳体本体1;模组对应区域11;中通道13;左隆起部14;右隆起部15;后侧高隆起部16;后侧低隆起部17;
阻燃层2;第一阻燃层21;第二阻燃层22;第三阻燃层23;第四阻燃层24;第五阻燃层25;第六阻燃层26;
电池包20;电池模组20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和阻燃层2。壳体本体1上可以具有与电池包20内的电池模组201对应的模组对应区域11,模组对应区域11可以包括与电池模组201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的多个区域。阻燃层2可以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模组对应区域11上,例如:阻燃层2可以只设置在一个区域上,也可以设置在多个区域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全部区域上。
其中,对于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阻燃性设计担心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池包20外部火源导致电池包20上壳体10燃烧后使电池包20内电芯暴露在火焰中,引发电芯燃烧或者爆炸;二是电池包20内部意外发生起火或者高温引燃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危及车辆及成员安全。基于此,电池包20内部需要重点防护、防火的位置主要是电芯附近,在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设计时主要考虑对电芯周边部位进行重点防火,其他部位按照满足一般防火要求进行设计即可。
具体地,本申请的上壳体10制造材料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上壳体10主体材料可以是PP+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tripolymer-三元乙丙橡胶)或者是PC复合其他材质。上壳体10的材料阻燃性能满足一般车辆所需指标即可,无需满足电池包20所需的高指标要求。本申请通过把阻燃层2设置在至少一部分模组对应区域11上,能够使阻燃层2分布在电芯、电池模组201的上方及周边,可以使上壳体10具有足够的防护、防火性能,从而可以防止电芯燃烧或者爆炸,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通过在上壳体10的部分区域设置阻燃层2,能够减少上壳体10的制造材料,可以降低上壳体10的制造成本,也可以减小上壳体10的重量,从而可以实现上壳体10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简化上壳体10的生产工艺,从而可以提升上壳体10的生产效率。
由此,通过壳体本体1和阻燃层2配合,能够使上壳体10具有足够的防护、防火性能,可以提升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也可以降低上壳体10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减小上壳体10的重量,同时,还可以简化上壳体10的生产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层2可以设置在模组对应区域1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需要解释的是,阻燃层2可以只设置在模组对应区域11的内表面上,也可以只设置在模组对应区域11的外表面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模组对应区域1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本申请优选在模组对应区域11的内表面上设置阻燃层2,如此设置能够使阻燃层2的设置位置更加合理,可以提升上壳体10的防火性能,从而可以避免电池包20起火,进而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层2可以设置为柔性阻燃层2,而且,阻燃层2粘附在模组对应区域11,这样设置能够把阻燃层2稳固地设置在上壳体10上,可以防止阻燃层2从上壳体10上脱落,从而可以保证上壳体10的工作可靠性,并且,由于阻燃层2具有柔性,如此设置能够使阻燃层2适应上壳体10的复杂曲面及边缘,可以使阻燃层2更好地贴在上壳体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模组对应区域11可以形成有凹槽,凹槽可以用于设置阻燃层2,这样设置能够起到优化上壳体10结构的作用,可以将阻燃层2可靠地装配在凹槽内,凹槽能够对阻燃层2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阻燃层2受到损坏,从而可以延长上壳体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层2可以通过喷涂阻燃漆形成、或者阻燃层2为碳纤维布或者玄武岩纤维布或者云母片。其中,碳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的阻燃耐温性好、质量轻,这样设置能够提升阻燃层2的工作性能,也能够进一步减少上壳体10的重量,还能够使得上壳体10的主体壁厚减小,并且,也能够起到增强上壳体10结构的作用,可以对电池模组201及电芯实现重点保护,同时,碳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碳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能够适应上壳体10的结构筋及边缘等特征,可以使碳纤维布、玄武岩纤维布更好地贴在上壳体10上。
并且,云母片具有很好的隔热阻燃的作用,将云母片设置在模组对应区域11,能够实现上壳体10的壳体本体1材料阻燃性指标降低的工作目的,可以使壳体本体1材料厚度降低,也可以实现上壳体10整体阻燃防火的目的。同时,阻燃漆一般用于建筑工程,起到防止火势蔓延,阻挡火焰的目的,通过在上壳体10上喷涂阻燃漆,可以使上壳体10具有防护、密封、阻燃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壳体本体1可以包括:中通道13、连接在中通道13左侧的左隆起部14和连接在中通道13右侧的右隆起部15、连接在中通道13后端的后侧高隆起部16、连接在后侧高隆起部16后面的后侧低隆起部17,其中,左隆起部14、右隆起部15、后侧高隆起部16和后侧低隆起部17构造为模组对应区域11,需要说明的是,阻燃层2可以设置在左隆起部14、右隆起部15、后侧高隆起部16和后侧低隆起部17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上,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电芯附近具有足够的阻燃层2,可以防止电池包20内部的火蔓延至电池包20外部,也可以防止电池包20外部的火蔓延至电池包20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燃层2可以包括:第一阻燃层21,第一阻燃层21可以分别设置在左隆起部14和右隆起部15上,第一阻燃层21可以设置为云母片,如此设置能够使左隆起部14和右隆起部15具有很好的隔热阻燃作用,可以对与左隆起部14、右隆起部15相对应的电芯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燃层2可以包括:第二阻燃层22、第三阻燃层23和第四阻燃层24,第二阻燃层22可以设置在后侧高隆起部16的前壁且由中通道13左右间隔开,第三阻燃层23可以设置在后侧高隆起部16的顶壁,第四阻燃层24可以分别设置在后侧高隆起部16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这样设置能够使后侧高隆起部16具有很好的隔热阻燃作用,可以对与后侧高隆起部16相对应的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扩大阻燃层2的设置面积,从而可以提升上壳体10的防火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燃层2可以包括:第五阻燃层25和第六阻燃层26,第五阻燃层25可以设置在后侧低隆起部17的顶壁,第六阻燃层26可以设置在后侧低隆起部17的后壁,如此设置能够使后侧低隆起部17具有很好的隔热阻燃作用,可以对与后侧低隆起部17相对应的电芯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进一步扩大阻燃层2的设置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上壳体10的防火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2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上壳体10,上壳体10设置安装在电池包20上,该电池包20的上壳体10具有足够的防护、防火性能,可以提升电池包20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也可以降低上壳体10的制造成本,还可以减小上壳体10的重量,同时,还可以简化上壳体10的生产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261.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071388U
授权时间:20190705
主分类号:H01M 2/02
专利分类号:H01M2/02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城中路168号
发明人:曲凡多;任荣彬;赵梁栋;王博文
第一发明人:曲凡多
当前权利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德海
代理机构:1120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