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内论文_丁敏侠,严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灶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普勒,病灶,基因,胃蛋白酶,宫颈癌,血管,胃癌。

病灶内论文文献综述

丁敏侠,严婷[1](2020)在《超微血管成像和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病灶内微血流及超微血管的评价及其联合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病灶内微血流及超微血管的评价,及其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06例(106个肿块)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EUS及SMI检查。比较SMI、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及对病灶内血流信号、穿支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显示,106例乳腺癌(106个肿块)中,SMI和CEUS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25%、83.9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联合CEUS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6.23%,明显高于单一SMI或CEUS的诊断准确率(P<0.05)。在血流信号显示上,SMI检出不丰富血流信号、丰富血流信号分别为64个、42个;CEUS表现为低增强64个、等增强及高增强为42个;SMI和CEUS评价乳腺癌病灶内微血管及血流供应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在穿支血管显示上,SMI检出44个、CDFI检出34个,SMI能够清晰检出CDFI不能检出的穿支血管10个。表明SMI和CEUS诊断乳腺癌病灶内微血管及血流供应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乳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20年01期)

Chai,Y,Zhou,Z,Song,J,赵泽亮[2](2019)在《聚桂醇联合曲安奈德病灶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聚桂醇注射疗法和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婴儿血管瘤(IH)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证实,但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病灶内聚桂醇与曲安奈德联合注射治疗IH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2015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间,山东省立(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于楠,唐慧,杨琪,于勇,贾永军[3](2019)在《磁共振T_2-SPACE FLOW序列评价肺球形病灶内血管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叁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SPACE)在显示肺球形病灶内部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拟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CT增强检查后24 h内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_1WI 3D Star VIBE序列、T_2WI HASTE序列以及T_2-SPACE FLOW序列。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先对MRI图像上所有病灶中肺血管的显示度进行主观评价,再观察与之对应的CT增强图像上肺血管的显示能力(CT增强图像作为参考标准),评分标准采用4分法(4分:边缘非常清晰,3分:边缘较清晰,2分:边缘不清晰,1分:不可见)。结果 CT增强图像上共检出48个肺球形病灶(大小1.0~5.6 cm),69支肺血管,另于MRI T_2-SPACE FLOW序列上,检出48个球形病灶64支肺血管,检出率为94.3%。两名医师对CT增强图像和MRI图像上对肺球形病变内部血管形态显示度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59±0.46)分和(3.42±0.39)分(医师1)、(3.61±0.22)分和(3.49±0.68)分(医师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示肺球形病变内部血管中,T_2-SPACE FLOW序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同时可以提供和CT增强扫描同等效能的肺血管显示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马芬兰[4](2019)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及评估病灶内血管情况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及评估病灶内血管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9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妇科检查的健康者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需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病灶内血管情况。结果实验组宫颈癌Ⅱ期宫颈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在宫颈回声、血流信号等级对比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RI明显低于对照组,PSV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增加,RI会降低、PSV会提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效果较好,能清晰显示出患者宫颈大小、回声、血流等指标,且能准确评估患者病灶内血管情况、临床分期和分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学参考和数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7期)

邓丽娟,郑宇春,余托娅,邹琼莉[5](2019)在《鸦胆子油乳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病灶内相关增殖、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疗效及对病灶内乳腺癌相关增殖、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至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LABC患者119例,回顾性分析术前保守治疗方案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鸦胆子油乳组58例,采用术前接受鸦胆子油乳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术中病灶组织中乳腺癌相关增殖基因、侵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记录保守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4周期后,鸦胆子油乳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 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 05%(P <0. 05)。鸦胆子油乳组患者术中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BCYRN1、GP73、SIAH2、STIMI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侵袭基因TMEM158、Wnt1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RSK4m1、PDK4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治疗期间,鸦胆子油乳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ABC患者接受鸦胆子油乳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并降低增殖基因表达量,抑制侵袭活力,且有助于减少骨髓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钟叁姣,刘利平[6](2019)在《TLR4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细胞异常增殖、侵袭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Toll样受体4 (TLR4)通路与异位细胞异常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54例。收集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测定TLR4通路分子、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TLR4、核转录因子-κB (NF-κB)、TNF-α、IL-1β、Bcl-2、Survivin、C-myc、Cyclin D1、VCAM-1、ICAM-1、OPN、uPA、MMP9、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 05),PTEN、Bax的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 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中TLR4高表达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PTEN、Bax的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TLR4低表达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P<0. 05),Bcl-2、Survivin、C-myc、Cyclin D1、VCAM-1、ICAM-1、OPN、uPA、MMP9、N-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TLR4低表达的异位子宫内膜病灶(P<0. 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TLR4通路的过度激活能够促进异位细胞的异常增殖、侵袭。(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14期)

陈晓斌[7](2019)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微血管情况和早期宫颈癌预后间的相互联系。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早期宫颈癌患者165例,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病灶内微血管血流Ⅰ级33例、Ⅱ级45例、Ⅲ级87例,其中伴有高危因素患者微血管血流丰富例数较不伴有高危因素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微血管血流Ⅲ级患者预后良好比例显着低于血流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和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微血管情况密切相关,临床重视对病灶内血流情况的监测,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预后,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18期)

孙跃胜,窦巩昊,陈恩德,潘江华,胡逸人[8](2019)在《胃癌病灶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病理特征、凋亡侵袭基因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胃癌病灶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病理特征、凋亡侵袭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间经胃镜检查、病灶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胃癌的患者117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并明确无恶性病变的志愿者100例为非胃癌组。检测两组对象H.pylori阳性情况并进一步分为Hp阳性组(n=59)和Hp阴性组(n=58)。对比不同H.pylori感染情况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病灶组织中凋亡侵袭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癌组患者H.pylori感染率显着高于非胃癌组(P<0.05)。H.pylori阳性组中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显着高于Hp阴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胃癌病灶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ax的表达量低于Hp阴性组,Survivin、Bcl-2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侵袭相关基因BOP1、MUC17、SIRT2 mRNA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胃癌病灶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I3K和AKT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H.pylori感染者的病情相对较重,可能与H.pylori能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影响癌细胞相关凋亡及侵袭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方慧云,程伟民,季明芳,李付贵,余霞[9](2019)在《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测定与肿瘤病灶内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测定与肿瘤病灶内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胃癌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后测定PGⅠ及PGⅡ的含量,收集胃癌病灶、癌旁组织后测定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4. 63±0. 62 vs.10. 45±1. 86,t=24. 907,P <0. 05);胃癌病灶中p16、p53、PTEN、KISS1、TSPYL5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且与血清中PGⅠ/PGⅡ的比值呈正相关(P <0. 05),Notch1、LOXL2、Cyclin D1、PCNA、MMP-2、CEACAM-1、Fascin-1、CST-6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血清中PGⅠ/PGⅡ的比值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值的降低与病灶内抑癌基因的低表达、原癌基因及侵袭基因的高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杨金辉,孙建涛,郝彤彤,魏澎涛,李小辉[10](2019)在《经尿道膀胱颈深部切开术联合病灶内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颈深部切开术联合病灶内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患者52例,30例行经尿道膀胱颈深部切开术(TUDIBN组),22例行TUDIBN联合病灶内丝裂霉素C注射术(TUDIBN+MMC组)。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尿流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BNC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合并基础病例数等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止或中转开放手术。与术前相比,TUDIBN组和TUDIBN+MMC组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即刻尿流率均有明显改善,分别为(14.4±1.5)mL/s和(13.7±1.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除导尿管后两组即刻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TUDIBN+MMC组的最大尿流率为(20.5±2.8)mL/s,TUDIBN组为(15.2±2.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DIBN+MMC组的手术时间为(44.6±2.2)min,TUDIBN组为(30.6±2.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DIBN+MMC组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6%(3/22),TUDIBN组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DIBN组治愈率为66.7%(20/30),TUDIBN+MMC组为86.4%(1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颈深部切开术联合病灶内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膀胱颈挛缩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病灶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聚桂醇注射疗法和病灶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婴儿血管瘤(IH)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证实,但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病灶内聚桂醇与曲安奈德联合注射治疗IH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2015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间,山东省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灶内论文参考文献

[1].丁敏侠,严婷.超微血管成像和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病灶内微血流及超微血管的评价及其联合诊断价值[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

[2].Chai,Y,Zhou,Z,Song,J,赵泽亮.聚桂醇联合曲安奈德病灶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评估[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

[3].于楠,唐慧,杨琪,于勇,贾永军.磁共振T_2-SPACEFLOW序列评价肺球形病灶内血管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4].马芬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及评估病灶内血管情况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邓丽娟,郑宇春,余托娅,邹琼莉.鸦胆子油乳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病灶内相关增殖、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6].钟叁姣,刘利平.TLR4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内细胞异常增殖、侵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7].陈晓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微血管情况与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关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孙跃胜,窦巩昊,陈恩德,潘江华,胡逸人.胃癌病灶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病理特征、凋亡侵袭基因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9].方慧云,程伟民,季明芳,李付贵,余霞.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测定与肿瘤病灶内癌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10].杨金辉,孙建涛,郝彤彤,魏澎涛,李小辉.经尿道膀胱颈深部切开术联合病灶内注射丝裂霉素C治疗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病鸡眼观病理学变化分离株引起SPF鸡眼观病理变化患者,男性,37岁,T1-L1椎体结核,A...肝动脉相和门脉相重迭分布为肺鳞癌的纵隔窗,病灶内可见空...

标签:;  ;  ;  ;  ;  ;  ;  

病灶内论文_丁敏侠,严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