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逆系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微分,子系统,代数,线性,控制器,电力系统。
逆系统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树忠,朱红娜[1](2018)在《压铸机增压压力逆系统控制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铸机增压压射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思想的控制方法。首先,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为伪线性系统,然后,利用鲁棒伺服控制设计线性系统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利用MATLAB与PID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响应能力还是跟踪能力逆系统方法都要优于PID控制。(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胥德龙[2](2018)在《无轴承感应电机自抗扰LSSVM逆系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轴承感应电机结合了感应电机和磁轴承的特点,既能产生驱动负载的电磁转矩,又能产生支承转子的径向悬浮力,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复杂的运行控制己成为目前高速交流传动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无轴承感应电机中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通常采用PID控制,使得无轴承感应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过高超调、振荡以及对外部扰动过分敏感现象,这都影响了电机高性能运行。因此,对无轴承感应电机控制系统中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无轴承感应电机,非线性系统以及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无轴承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为研究重点,介绍了经典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无轴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进行逆模型识别,构建出复合伪线性系统,建立了基于无轴承感应电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逆方法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与分析。其次,为了抑制电机因使用经典PID控制器而产生的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超调,减少电机参数变化以及增加负载产生扰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自抗扰控制器代替经典PID控制器并对自抗扰控制器进行速度模块与径向悬浮位移模块的优化设计,并基于无轴承感应电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逆方法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和消除系统的超调。本文亦在转速突变和负载突变两种工况下分别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与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增强了电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无轴承感应电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臧强,胡凯,陈炜峰,郑柏超,杨莹[3](2017)在《电力系统元件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模型的逆系统控制:一种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元件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算法研究其逆系统控制问题.所提出的新算法不需要对控制输出及其高阶导数做复杂的变换,具有更好的应用性.本文的逆系统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两步:第1步,利用所提出的新算法来判断被控元件的可逆性,若可逆,则基于状态反馈与动态补偿,构造出元件的α阶积分右逆系统,实现复合系统的线性化和解耦;第2步,利用线性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闭环控制器,使得元件被控对象满足期望的性能指标.最后按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多机电力系统的分散非线性汽门控制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罗文韬[4](2017)在《离散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用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方法控制一类未知模型的离散混沌系统,针对离散混沌系统的特殊性,调整了神经网络建模的输入输出结构,并以Logistic系统为假想未知系统进行实际控制,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7年08期)
赵强,张建华,王淑良[5](2015)在《逆系统控制在STATCOM中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电压型桥式STATCOM分相控制数学模型入手,建立了基于瞬时有功-无功功率整体控制的数学模型。利用逆系统控制理论,结合其数学模型,推导出STATCOM的一阶积分逆系统模型,搭建了STATCOM伪线性系统的整体控制框图。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很好的实现STATCOM的无功补偿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31期)
臧强,张凯锋,戴先中,周颖,李涛[6](2013)在《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逆系统控制:扩展的Interactor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指数1且关联可测的非线性微分一代数子系统,本文扩展了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系统的Interactor算法,研究了其逆系统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元件分散控制.与已有结果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无需复杂的函数矩阵变换,具有更好的可实现性。首先给出了非线性微分一代数子系统的可逆性定义,然后给出了扩展的Interactor算法,并给出了判别系统可逆的充分条件.若系统可逆,接下来给出了物理可实现的逆控制器构造方法,实现了被控系统的线性化解耦,从而使得各种线性控制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最后针对多机电力系统中的一台同步发电机,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其励磁控制电压问题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卷)》期刊2013-07-26)
臧强,张凯锋,戴先中,周颖[7](2012)在《一类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逆系统控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指数1且关联可测的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研究其逆系统控制方法,并将结果应用于电力系统元件分散控制。首先描述了此类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物理背景和系统特性,并给出了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α阶积分右逆系统和可逆的定义;然后给出了一种递归算法,以此来判别被控系统的可逆性,并构造出由状态反馈和动态补偿实现的α阶积分右逆系统,实现了复合系统的线性化解耦;最后针对多机电力系统中的一台同步发电机,应用所提出的方法研究其励磁控制电压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刘恬,高峰[8](2012)在《线性系统逆系统控制在能观标准型实现下的初值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连续系统,提出一种在时间域基于系统逆的控制综合方法,推导出一系列在特殊状态空间模型下实现理想逆系统控制的初值条件,并利用仿真实验加以验证.从所得到的结果来看,系统初始状态对其性能的影响是存在的.将控制器的初态作为可调参数,可以抵消被控对象初始状态的影响,达到系统输出完全跟踪指令信号的理想的控制目标.(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卷》期刊2012-07-25)
张苏新,张继勇[9](2011)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逆系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矢量控制方法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中存在的对电机参数比较敏感和在扰动下控制不稳定等问题,将逆系统技术应用到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控制中。根据输入/输出状态方程得到了逆系统解析表达式,建立了双馈风力发电逆系统闭环控制。在计算机仿真软件M atlab上对该控制系统在电压跌落时和变速恒频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逆系统方法能够控制单位功率因数,保持母线电压稳定,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1年05期)
高镇,谢英俊[10](2011)在《基于SVM逆系统控制方法的电液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液可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α阶逆系统控制模型。该方法适合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离线建立变气门逆系统的辨识模型,然后将SVM逆系统串接在原系统之前,构成伪线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的α阶逆系统控制模型,对电液变气门系统的升程,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特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1年04期)
逆系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轴承感应电机结合了感应电机和磁轴承的特点,既能产生驱动负载的电磁转矩,又能产生支承转子的径向悬浮力,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复杂的运行控制己成为目前高速交流传动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无轴承感应电机中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通常采用PID控制,使得无轴承感应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过高超调、振荡以及对外部扰动过分敏感现象,这都影响了电机高性能运行。因此,对无轴承感应电机控制系统中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无轴承感应电机,非线性系统以及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无轴承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为研究重点,介绍了经典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无轴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进行逆模型识别,构建出复合伪线性系统,建立了基于无轴承感应电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逆方法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与分析。其次,为了抑制电机因使用经典PID控制器而产生的转速和转子径向位置超调,减少电机参数变化以及增加负载产生扰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自抗扰控制器代替经典PID控制器并对自抗扰控制器进行速度模块与径向悬浮位移模块的优化设计,并基于无轴承感应电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逆方法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和消除系统的超调。本文亦在转速突变和负载突变两种工况下分别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与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增强了电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无轴承感应电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逆系统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树忠,朱红娜.压铸机增压压力逆系统控制的仿真分析[J].铸造技术.2018
[2].胥德龙.无轴承感应电机自抗扰LSSVM逆系统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3].臧强,胡凯,陈炜峰,郑柏超,杨莹.电力系统元件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模型的逆系统控制:一种新算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罗文韬.离散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控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
[5].赵强,张建华,王淑良.逆系统控制在STATCOM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6].臧强,张凯锋,戴先中,周颖,李涛.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逆系统控制:扩展的Interactor算法[C].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卷).2013
[7].臧强,张凯锋,戴先中,周颖.一类非线性微分代数子系统的逆系统控制及应用[J].控制工程.2012
[8].刘恬,高峰.线性系统逆系统控制在能观标准型实现下的初值条件[C].第叁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A卷.2012
[9].张苏新,张继勇.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逆系统控制研究[J].机电工程.2011
[10].高镇,谢英俊.基于SVM逆系统控制方法的电液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