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坡技术领域;植被设于植被固定层的上方,植被固定层设于培养土层的上方,培养土层设于混合土养护层的上方,混合土养护层设于土壤层的上方;植被和植被固定层的中间均设有过道,植被和植被固定层的底部设有挡土墙;植被固定框上设有固定孔,植被固定框的上方设有植被固定架,植被固定架四角的下方设有固定柱;供水管设于土壤层的底部,出水管的上端设有花洒,加压泵设于土壤层底部的右侧,加压泵的上方设有电路排线区,电路排线区的上方设有灯架,灯架中设有观光灯,采用新型的植被保护结构,能够更好地对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能够进行更多造型的设计;采用新型光学照明技术,使得景观能够具有多样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植被(1)、植被固定层(2)、培养土层(3)、土壤层(4)、加压泵(5)、电路排线区(6)、混合土养护层(7);所述的植被(1)设于植被固定层(2)的上方,植被固定层(2)设于培养土层(3)的上方,培养土层(3)设于混合土养护层(7)的上方,混合土养护层(7)设于土壤层(4)的上方;所述的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区域内均设有纵横交错的过道(1-1),在坡底、位于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外侧设有挡土墙(1-2);所述的植被固定层(2)由数个植被固定框(2-1)构成,植被固定框(2-1)上设有数个固定孔(2-2),植被固定框(2-1)的上方设有植被固定架(2-3);所述的植被固定架(2-3)四角的下方设有与固定孔(2-2)相插设的固定柱(2-4),植被固定架(2-3)通过固定柱(2-4)与固定孔(2-2)的插设配合,与植被固定框(2-1)连接固定;所述的电路排线区(6)竖向设置在坡顶一侧,在电路排线区(6)的上方设有灯架(6-1),灯架(6-1)中设有观光灯(6-2),在电路排线区(6)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5);所述的加压泵(5)上连接有进水管(5-1)和供水管(5-2);其中,进水管(5-1)与加压泵(5)的进水口贯通连接,供水管(5-2)与加压泵(5)的出水口贯通连接,所述的供水管(5-2)设于土壤层(4)的底部;在供水管(5-2)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管(5-4),出水管(5-4)的下端与供水管(5-2)贯通连接,出水管(5-4)的上端依次穿过土壤层(4)、混合土养护层(7)、培养土层(3)、植被固定层(2)、植被(1)后,设于植被(1)上方;所述的出水管(5-4)的上端设有花洒(5-3)。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植被(1)、植被固定层(2)、培养土层(3)、土壤层(4)、加压泵(5)、电路排线区(6)、混合土养护层(7);
所述的植被(1)设于植被固定层(2)的上方,植被固定层(2)设于培养土层(3)的上方,培养土层(3)设于混合土养护层(7)的上方,混合土养护层(7)设于土壤层(4)的上方;
所述的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区域内均设有纵横交错的过道(1-1),在坡底、位于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外侧设有挡土墙(1-2);
所述的植被固定层(2)由数个植被固定框(2-1)构成,植被固定框(2-1)上设有数个固定孔(2-2),植被固定框(2-1)的上方设有植被固定架(2-3);所述的植被固定架(2-3)四角的下方设有与固定孔(2-2)相插设的固定柱(2-4),植被固定架(2-3)通过固定柱(2-4)与固定孔(2-2)的插设配合,与植被固定框(2-1)连接固定;
所述的电路排线区(6)竖向设置在坡顶一侧,在电路排线区(6)的上方设有灯架(6-1),灯架(6-1)中设有观光灯(6-2),在电路排线区(6)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5);所述的加压泵(5)上连接有进水管(5-1)和供水管(5-2);其中,进水管(5-1)与加压泵(5)的进水口贯通连接,供水管(5-2)与加压泵(5)的出水口贯通连接,所述的供水管(5-2)设于土壤层(4)的底部;在供水管(5-2)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管(5-4),出水管(5-4)的下端与供水管(5-2)贯通连接,出水管(5-4)的上端依次穿过土壤层(4)、混合土养护层(7)、培养土层(3)、植被固定层(2)、植被(1)后,设于植被(1)上方;所述的出水管(5-4)的上端设有花洒(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固定框(2-1)呈矩阵排列设置,植被固定框(2-1)嵌设在培养土层(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柱(2-4)的水平切面呈直角扇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架(6-1)与观光灯(6-2)呈一体式结构,观光灯(6-2)的照射角度与坡度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洒(5-3)为全广角花洒(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固定架(2-3)的前表面和右表面均设有卡槽(2-3-2),植被固定架(2-3)的左表面和后表面均设有卡扣(2-3-1),相邻的植被固定架(2-3)通过卡槽(2-3-2)和卡扣(2-3-1)的卡设配合,连接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
背景技术
生态坡是建造在斜坡上,用来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园林中,生态坡大量存在,随着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对于美学与生态的结合需求越来越显著,当今园林景观的美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公园广场,其广泛体现在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等各处,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在园林建设时,人们对园林景观生态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多数生态坡的结构均能够达到解决避免土壤流失的问题,但是在美观方面则有所缺陷,并且生态坡结构中没有照明装置,在夜晚无法对生态坡上的景观进行欣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采用新型的植被保护结构,能够更好地对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能够进行更多造型的设计;采用新型光学照明技术,使得景观能够具有多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植被、植被固定层、培养土层、土壤层、加压泵、电路排线区、混合土养护层;
所述的植被设于植被固定层的上方,植被固定层设于培养土层的上方,培养土层设于混合土养护层的上方,混合土养护层设于土壤层的上方;
所述的植被和植被固定层的区域内均设有纵横交错的过道,在坡底、位于植被和植被固定层的外侧设有挡土墙;
所述的植被固定层由数个植被固定框构成,植被固定框上设有数个固定孔,植被固定框的上方设有植被固定架;所述的植被固定架四角的下方设有与固定孔相插设的固定柱,植被固定架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的插设配合,与植被固定框连接固定;
所述的电路排线区竖向设置在坡顶一侧,在电路排线区的上方设有灯架,灯架中设有观光灯,在电路排线区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所述的加压泵上连接有进水管和供水管;其中,进水管与加压泵的进水口贯通连接,供水管与加压泵的出水口贯通连接,所述的供水管设于土壤层的底部;在供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与供水管贯通连接,出水管的上端依次穿过土壤层、混合土养护层、培养土层、植被固定层、植被后,设于植被上方;所述的出水管的上端设有花洒。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被固定框呈矩阵排列设置,植被固定框嵌设在培养土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柱的水平切面呈直角扇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架与观光灯呈一体式结构,观光灯的照射角度与坡度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的花洒为全广角花洒。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被固定架的前表面和右表面均设有卡槽,植被固定架的左表面和后表面均设有卡扣,相邻的植被固定架通过卡槽和卡扣的卡设配合,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园林设计生态坡,采用新型的植被保护结构,能够更好地对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能够进行更多造型的设计;采用新型光学照明技术,使得景观能够具有多样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植被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植被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植被1、过道1-1、挡土墙1-2、植被固定层2、植被固定框2-1、固定孔2-2、植被固定架2-3、卡扣2-3-1、卡槽2-3-2、固定柱2-4、培养土层3、土壤层4、加压泵5、进水管5-1、供水管5-2、花洒5-3、出水管5-4、电路排线区6、灯架6-1、观光灯6-2、混合土养护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植被1、植被固定层2、培养土层3、土壤层4、加压泵5、电路排线区6、混合土养护层7;
所述的植被1设于植被固定层2的上方,植被固定层2设于培养土层3的上方,培养土层3铺设于混合土养护层7的上方,混合土养护层7铺设于土壤层4的上方;
所述的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区域内均铺设有纵横交错的过道1-1,过道1-1主要用于植被1的维护,在坡底、位于植被1和植被固定层2的底部浇筑设有挡土墙1-2;
所述的植被固定层2由数个植被固定框2-1构成,具体数量根据生态坡的大小而定,植被固定框2-1呈矩阵排列设置,植被固定框2-1嵌设在培养土层3中,植被固定框2-1上开设有数个固定孔2-2,具体数量根据生态坡的大小而定,植被固定框2-1的上方设有植被固定架2-3,植被固定架2-3四角的下方一体成型有与固定孔2-2相插设的固定柱2-4,固定柱2-4水平切面呈直角扇形设置,植被固定架2-3的前表面和右表面均一体成型有卡槽2-3-2,植被固定架2-3的左表面和后表面均一体成型有卡扣2-3-1,相邻的植被固定架2-3通过卡槽2-3-2和卡扣2-3-1的卡设配合,连接固定,植被固定架2-3通过固定柱2-4与固定孔2-2的插设配合,呈矩阵排列与植被固定框2-1连接固定;
所述的电路排线区6竖向设置在坡顶一侧,在电路排线区6的上方设置有灯架6-1,灯架6-1中设有观光灯6-2,观光灯6-2采用投墙灯,光线温和,光强充足观光灯6-2的电路以及控制与现有技术中的路灯,能够定时开启和关闭,在电路排线区6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5;所述的加压泵5上连接有进水管5-1和供水管5-2,进水管5-1与水系统连接,;其中,进水管5-1与加压泵5的进水口贯通连接,供水管5-2与加压泵5的出水口贯通连接,所述的供水管5-2设于土壤层4的底部;在供水管5-2上间隔设置有出水管5-4,出水管5-4的下端与供水管5-2贯通连接,出水管5-4的上端依次穿过土壤层4、混合土养护层7、培养土层3、植被固定层2、植被1后,设于植被1上方;所述的出水管5-4的上端设有花洒5-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加压泵5、电路排线区6、进水管5-1、供水管5-2、出水管5-4预先排布完成,然后依次在地面上铺设土壤层4、混合土养护层7、培养土层3,铺设完成,将植被固定框2-1嵌入培养土层3中,保证培养土层3的上表面与植被固定框2-1齐平,并且预留出过道1-1的位置,植被固定框2-1嵌入完成后,进行过道1-1的铺设,再将植被固定架2-3插入植被固定框2-1中,插入完成后,可在培养土层3中进行植被1栽培,与此同时,可进行园林工艺的改造,最后,进行观光灯6-2的安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设有植被固定层2,能够更好地防止土壤的流失以及对植被1更好的保护,方便园林工艺的改造,节省工作时间,降低改造成本;
2、设有观光灯6-2,使得景观能够具有多样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6082.0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98782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E02D17/20
专利分类号:E02D17/20;A01G13/02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张文栋
第一申请人:张文栋
申请人地址: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开元路东方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文栋;贾建波
第一发明人:张文栋
当前权利人:张文栋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