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断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裂纹,技术,料机,弯曲,激光,有限元。
应力断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有堂,尹其琦[1](2014)在《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构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裂纹技术与激光催裂理论,设计了一种多用途车床应力断料机构,实现依据材料特性的不同而进行不同方式的断料——对于脆性较大的材料用刀具切制缺口,对于塑性较好的材料用CO2激光器进行切制缺口或对缺口根部进行淬硬。通过对模拟实体建立的叁维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进而获得机构的特性参数,从而证明了设计断料机构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尹其琦[2](2014)在《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虚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下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传统下料方法相比,基于裂纹技术的应力断料法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而目前应用裂纹技术断料的设备专一性比较强,无法同时适用于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基于此,本文以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理论、应力断料理论和激光切割及催裂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使其同时满足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主要工作内容及获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裂纹技术、应力断料法、激光切割及催裂理论,分析目前现有的应力断料设备的缺点,并论证激光切割、催裂在应力断料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工作原理。(2)设计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主要零部件,同时对激光器进行分析选择。然后对应力断料机的预荷机构、切槽机构和夹紧机构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虚拟叁维建模和装配,并对完成的虚拟模型进行干涉分析,修改和完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缺陷,从而得到一个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完整虚拟模型。(3)对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对预荷机构和切槽机构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应力断料机运动规律的合理性,以及激光切割、催裂应用到应力断料机的可行性。(4)分析应力断料机主轴系统的模态特性,验证其动态性能和抗振性能是否合理。找出主轴系统结构的动力学缺陷并进行具体的结构改进,达到了提高主轴抗振能力、改善机构动态性能的目的。同时获得主轴系统的固有振型各阶频率值,为断料机避免共振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结构的合理性在运动学与动力学方面得到了验证,其运动规律和抗震性能等动态特性满足设计要求。应用激光能够增强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适用性,使之能够同时满足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要求,这一设计理念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7)
李海霞,马少华,王倩[3](2007)在《车床应力断料辅具的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能够应用于车床的应力断料辅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pro/e叁维实体建模,并在ADAMS软件中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了关键部件的动态性能参数,证明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07年10期)
李海霞[4](2007)在《旋转弯曲应力断料机床的虚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弯曲应力断料机床是将裂纹技术与装备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裂纹技术的发展为新型裂纹装备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新型装备设计方法是这一理论走向现实的途径。本文结合以设计为中心的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和创新产品设计方法,开发旋转弯曲应力断料机床及系列产品的技术方法。论文探讨了机床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应用技术。提出了从设计层到表达层再到分析层的完整的机床虚拟设计流程。不同层次之间建立各自的数字模型,以模型拓扑空间表示模型之间映射关系、模型转换规则以及设计约束条件。归纳了由功能模型导出原理模型再根据原理模型求解机构,由形态分析和模糊评价结合完成概念设计的过程。结合面向设计、制造与装配的并行设计概念完成旋转弯曲应力断料机床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并应用叁维建模技术建立数字模型。完成了结构设计之后,根据机构原理、结构的可行性即可制造和装配性对机床新产品进行检验和优化。检验和优化是建立在虚拟仿真平台之上。首先在数字模型上进行了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机构运动原理及运动功能,检查机构碰撞和动态干涉情况,以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受力状况等图表形式将设计参数表达出来,以利于设计分析。其次,论文建立了弹性体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主轴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及动态性能的结构分析,运用模态综合技术进行了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得到主轴系统的静态刚度及固有振型和各阶频率,为机床的得设计优化提供依据。论文研究了主轴轴承发热对机床加工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热分析,并改进了主轴箱体结构。本文通过创新设计和一系列的仿真分析,预测和仿真机床各项加工及运行参数,为机床的试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7-05-01)
黄华,李有堂,剡昌锋[5](2005)在《压口应力断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裂纹技术的需要出发,对压口试件在叁点弯曲模型下其尖端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叁维分析功能,对基于双悬臂叁点弯曲模型的压口试件的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然后探讨了驱动裂纹沿欲断面扩展的边界条件和控制参数,得到了比较真实的结果,为压口叁点弯曲应力断料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周毅钧,徐勇[6](2005)在《虚拟装配技术在应力断料夹具装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ngineer,介绍了虚拟装配技术在应力断料夹具装配中的应用,使夹具工艺装备进一步柔性化,更适合现代化的制造需求。(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5年11期)
吴文兵,刘惠娟,谢志芬,萧泽新[7](2005)在《视频化测量在应力断料工艺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基于视频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视频测量方法。可以对应力断料全过程进行监测,并能准确地测出相关的工艺参数。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准确、易实施、结果直观可信的特点。实践证明,视频检测方法是应力断料研究的有效的检测手段。(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05年03期)
黄华[8](2005)在《压口应力断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材料强度科学和断裂力学看来,裂纹是灾难,它使许多工程构件突然断裂,造成恶性事故。然而从开发裂纹的功利入手,利用裂纹扩展实现应力下料,出现了裂纹技术的新概念,在与机械加工技术的交叉结合上,开拓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断料的多样性,对裂纹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减少耗费在切口制备工序上的时间,提出了用压口代替切口的思想,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压口应力断料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压口应力断料的合理设计参数。 讨论了压口断裂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分析过程,探讨了ANSYS软件的断裂分析和接触分析功能。讨论了压口应力断料的理论基础,以V型缺口问题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方式。 基于断裂力学和裂纹技术的现有成果,利用ANSYS软件强大的前处理功能建立了压刃、棒料的叁维几何模型,并通过切割边界、智能分网、扫略分网等方法划分了符合需要的叁维有限单元。针对应力断料实际,对各种几何参数条件进行了系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了可用于工程实际的计算结果。 采用“应力外推法”计算了应力强度因子,发现该方法的准确性同裂纹尖端的距离有关,通过计算确定了合适的距离。得出了压口根部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状态,确定了起裂点的位置,并计算了起裂点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为了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采用“1/4节点位移法”计算了部分应力强度因子,发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接近。 确定了压口应力断料合适的设计参数。用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作为设计依据,通过改变压口的各种几何参数,得出了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据此确定了压口的设计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压口应力断料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冒小萍,郎福元,杨刚刚[9](2005)在《应力断料中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应力断料的需要出发,应用有限元软件FRANC2D/L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几何非对称试件中支撑的对称性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几何非对称试件,支撑对称时裂纹扩展路径在初期比较规则,后期出现偏离现象;调整两支撑的支距比,可以影响裂纹的扩展路径,支距比存在合理值,在合理值范围内,裂纹的扩展路径为沿双边V型切口的轴线方向.(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丁守成,马彦宏[10](2004)在《PLC在自动应力断料机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 PLC 在自动应力断料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工艺控制要求,重点论述了步序指令在系统中的应用和对几个问题的研究及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04年07期)
应力断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下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传统下料方法相比,基于裂纹技术的应力断料法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而目前应用裂纹技术断料的设备专一性比较强,无法同时适用于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基于此,本文以金属材料疲劳断裂理论、应力断料理论和激光切割及催裂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使其同时满足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主要工作内容及获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裂纹技术、应力断料法、激光切割及催裂理论,分析目前现有的应力断料设备的缺点,并论证激光切割、催裂在应力断料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工作原理。(2)设计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主要零部件,同时对激光器进行分析选择。然后对应力断料机的预荷机构、切槽机构和夹紧机构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虚拟叁维建模和装配,并对完成的虚拟模型进行干涉分析,修改和完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缺陷,从而得到一个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完整虚拟模型。(3)对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对预荷机构和切槽机构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应力断料机运动规律的合理性,以及激光切割、催裂应用到应力断料机的可行性。(4)分析应力断料机主轴系统的模态特性,验证其动态性能和抗振性能是否合理。找出主轴系统结构的动力学缺陷并进行具体的结构改进,达到了提高主轴抗振能力、改善机构动态性能的目的。同时获得主轴系统的固有振型各阶频率值,为断料机避免共振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结构的合理性在运动学与动力学方面得到了验证,其运动规律和抗震性能等动态特性满足设计要求。应用激光能够增强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适用性,使之能够同时满足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下料要求,这一设计理念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断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有堂,尹其琦.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构结构设计[J].甘肃科技.2014
[2].尹其琦.基于激光催裂的应力断料机的虚拟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4
[3].李海霞,马少华,王倩.车床应力断料辅具的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
[4].李海霞.旋转弯曲应力断料机床的虚拟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07
[5].黄华,李有堂,剡昌锋.压口应力断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
[6].周毅钧,徐勇.虚拟装配技术在应力断料夹具装配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5
[7].吴文兵,刘惠娟,谢志芬,萧泽新.视频化测量在应力断料工艺研究中的应用[J].光学技术.2005
[8].黄华.压口应力断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5
[9].冒小萍,郎福元,杨刚刚.应力断料中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
[10].丁守成,马彦宏.PLC在自动应力断料机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