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场化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指数,息差,进程,利率市场化,农业,倒春寒,定心丸。
市场化指数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孟文强,宋晓妮[1](2019)在《我国省域市场化指数创新测度及发展进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化指数是衡量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政府和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发展、要素市场发展、市场制度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市场化指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相对市场化指数。根据市场化指数的测度结果与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程度,运用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为3大类,即改革先行区、稳定增长区、粗放发展区。(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侯倩[2](2019)在《基于利率市场化指数构建的商业银行净息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进而影响其净息差。探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净息差影响因素和方式,对于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保证自身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全面梳理了息差管理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文献中研究我国及成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发展情况以及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影响。其次,采用层次分析计算得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指数。基于做市商模型,从实证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进行影响因素方面的探究。分别采用净息差固定效应静态模型和一阶差分动态模型,测算各影响因素对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结果。接着通过使用VaR方法分析商业银行在经济波动情况下净息差的波动情况,为银行在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调整时应对好净息差波动提供实证结果。最后试图在上述实证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息差管理策略提供新的思路。自2008年至2017年,利率市场化指数一直在不断上升,但是分阶段的特征不同。2008-2011年,利率市场化水平提升较慢,2011-2015年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开始,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反映在利率市场化指数上即保持较为稳定的走势。通过净息差静态模型发现:利率市场化指数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影响最大,系数最高,且结果显着,利率市场化指数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促进关系,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平方项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其系数为负值,商业银行的息差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首先趋于扩大,达到一个峰值后开始逐渐缩小。运营成本、资本资产占比、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比例以及广义货币M2增速与净息差与净利差呈正相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等银行转型指标与净息差呈负相关关系。对不同类型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指数影响比国有银行大。且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占比越高,净息差也越大。将时间滞后性考虑进模型,构建一阶差分动态净息差影响模型,估计得出:运营成本、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比例、广义货币增速等指标只发生了系数上的变化,并未发生相关关系的改变,而常数项指标、利率市场化指数指标、以及新加入的一阶差分净息差指标与静态回归模型下不同。在动态回归模型中,利率市场化指数与净息差呈显着的负相关,说明在动态模型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上升,净息差不断收窄,上一期的净息差指标与本期的净息差指标是正向相关关系,即上期净息差会促进本期净息差的正向变化。对净息差进行VaR风险价值实证分析时发现:在置信度为99%时,净息差的极值为0.0205,在置信度在95%时,净息差的极值为0.0221,在置信度为90%时,净息差极值为0.0235。说明如果商业银行在将来的风险波动情况和现在的风险波动大致上是类似的,那么商业银行总体上的净息差水平有99%可能能够超出0.0205,有95%的可能超过0.0221,有90%的可能超过0.0235。如商业银行在未来大概率依旧会保持一个正的净息差,但是净息差的数值不会很高,预期总体较为稳定。最后总结全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培育优质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优化顶层设计、搭建战略框架、完善产品结构与管理工具等旨在进一步提高息差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赵茂,杨洋,刘大鹏[3](2019)在《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的度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回顾度量金融市场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二元法、多元均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优缺点,从金融制度的角度,结合1978—2015年的衡量金融市场化进程的8个成分指标序列,采用标准转化的广义熵值法构造了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结果发现:熵值法克服了二值法、均值法的主观赋值的不稳定性及主成分分析法的度量要求。熵值法构造的指数更加趋于平稳增长,这与我国金融制度渐进式改革相吻合。(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0期)
唐荣祥,沈琨,刘天鹏[4](2019)在《迪博内控指数、市场化水平与公司成长关系分析——基于创业板公司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创业板最先上市的150家公司6年的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成长的关系。研究发现: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与总资产增长率显着正相关,市场化水平呈现负向调节作用,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水平与总资产增长率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时代经贸》期刊2019年13期)
吴言林,沈强[5](2018)在《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金融管制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基于Z-Score和Lerner指数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央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转型期的金融市场中,银行的垄断经营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不同的经济周期与银行监管的政策效应,商业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均导致了商业银行不同于以往的风险控制条件。其中,控制信贷规模对于银行经营风险有效规避尤为重要。面对新的商业银行风险经营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较大规模的农村商业银行表现出异质性的风险结构和取向。(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8年04期)
刘鹤群[6](2018)在《内部公司治理、市场化指数与审计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审计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作用与保障作用得到了股东与债权人的一致认可。只有在经审计财务报表的用户认为审计质量适当时,法定审计才是有益的。一方面,随着我国审计市场的发展,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国内名列前茅的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起被认为是产生高质量审计最多的鉴证机构。另一方面,各年份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占据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对关于以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的审计师选择问题显得很有研究价值。此外,本文将引入市场化指数这一调节变量,利用回归检验,分析在不同市场化程度的水平下,内部公司治理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在我国市场环境下,内部公司治理是否对审计师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美国资本市场,而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与我国有着显着的区别,并且国内相关研究缺少在市场化程度背景下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因此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公司治理领域有关审计师选择的问题显得很有研究价值。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使用2008年至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公司基本信息,运用OLS线性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2008年至2017年间内部公司治理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市场化指数对二者的调节作用,探索了内部公司治理对审计师选择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内部公司治理效率显着影响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审计师选择,内部治理效率越高,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机构。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公司治理所在省份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机构。创新点在于丰富了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市场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揭示了中国证券研究领域被忽略的诸如管理层权益激励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利用平滑指数法推算最新的市场化程度数据,并揭示了市场化程度在内部公司治理和审计师选择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①本研究揭示了内部公司治理质量与高质量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②为中国背景下市场化程度是否会影响审计师选择提供了佐证;③为证监会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供了指引;④为机构投资者对外部审计的影响提供了可靠数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6)
权诗琦[7](2018)在《市场化条件下铁路货运景气指数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经济形势变动、物流市场发展活跃~([1])、各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影响下,铁路货运市场在5年间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铁路紧跟时代潮流,自2013年向市场化改革后,铁路货运从提供传统单一的运输服务,向提供仓储、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的全程物流转型。为便于决策者预知和及时掌握铁路货运市场变化形势,做出准确的市场变动判断和应对策略,建立一套成体系的铁路货运景气指数体系必不可少。铁路货运景气指数体系包括景气指数和预警信号两大部分,本文在分析景气指数的指标体系、扩散指数、合成指数构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铁路货运市场化、物流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宏观环境、铁路货运相关联行业发展、铁路自身发展情况3方面,选取14个指标组成铁路货运景气指数指标体系,以铁路货运量和铁路货运周转量分别为基准循环,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将指标分类,而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相应的权重,最终编制铁路货运景气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并对此进行趋势和相关性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预警信号的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灯的构建原理,并将同步指标作为预警指标,通过t分布的方法划分各预警级别的分界值,编制出预警指数和预警信号灯,并利用Holt-Winters季节指数平滑模型对2018年1-3月铁路货运市场预警指数进行预测,判断未来铁路货运市场走势。最后,在分析铁路货运市场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法,以保证铁路货运景气指数体系可持续应用,为铁路货运主管部门在做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6-01)
赖盈盈[8](2018)在《有了保险定心丸 茶农不怕倒春寒》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茶农最怕倒春寒!为啥?因为贵州茶以春茶为主,2月到5月是主要采摘期,一旦遭遇“倒春寒”等低温灾害,会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贵州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经常出现初春气温回升较快,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倒春寒”天气现象。(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8-05-31)
高翔,黄建忠[9](2017)在《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与中国省级政府效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至前沿最远距离函数(SBM模型),测算了199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政府效率,进一步利用受限的Tobit模型对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省级政府效率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主要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显着的提升了政府效率,且市场化进程要比对外开放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二者在促进政府效率提升中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指标、样本、地区和时间的异质性后仍然稳健。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政府职能改革应立足于市场化机制,同时以对外开放倒逼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常态"。(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7年10期)
元颖[10](2017)在《国家创新指数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创新体系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外体现着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对内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否会有增大研发投入来使自身更具有创新能力的竞争意识?本文将在国家明确提出创新驱动的战略与市场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将创新驱动政策下的国家创新指数与市场化进程作为变量加入模型,深入分析国家创新指数、市场化进程与企业滞后一期研发投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旨在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证经验。(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7年11期)
市场化指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进而影响其净息差。探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净息差影响因素和方式,对于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保证自身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全面梳理了息差管理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文献中研究我国及成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发展情况以及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的影响。其次,采用层次分析计算得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指数。基于做市商模型,从实证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进行影响因素方面的探究。分别采用净息差固定效应静态模型和一阶差分动态模型,测算各影响因素对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结果。接着通过使用VaR方法分析商业银行在经济波动情况下净息差的波动情况,为银行在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调整时应对好净息差波动提供实证结果。最后试图在上述实证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息差管理策略提供新的思路。自2008年至2017年,利率市场化指数一直在不断上升,但是分阶段的特征不同。2008-2011年,利率市场化水平提升较慢,2011-2015年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开始,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反映在利率市场化指数上即保持较为稳定的走势。通过净息差静态模型发现:利率市场化指数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影响最大,系数最高,且结果显着,利率市场化指数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促进关系,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平方项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其系数为负值,商业银行的息差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首先趋于扩大,达到一个峰值后开始逐渐缩小。运营成本、资本资产占比、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比例以及广义货币M2增速与净息差与净利差呈正相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等银行转型指标与净息差呈负相关关系。对不同类型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指数影响比国有银行大。且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资产占比越高,净息差也越大。将时间滞后性考虑进模型,构建一阶差分动态净息差影响模型,估计得出:运营成本、非利息收入占比、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率、不良贷款比例、广义货币增速等指标只发生了系数上的变化,并未发生相关关系的改变,而常数项指标、利率市场化指数指标、以及新加入的一阶差分净息差指标与静态回归模型下不同。在动态回归模型中,利率市场化指数与净息差呈显着的负相关,说明在动态模型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上升,净息差不断收窄,上一期的净息差指标与本期的净息差指标是正向相关关系,即上期净息差会促进本期净息差的正向变化。对净息差进行VaR风险价值实证分析时发现:在置信度为99%时,净息差的极值为0.0205,在置信度在95%时,净息差的极值为0.0221,在置信度为90%时,净息差极值为0.0235。说明如果商业银行在将来的风险波动情况和现在的风险波动大致上是类似的,那么商业银行总体上的净息差水平有99%可能能够超出0.0205,有95%的可能超过0.0221,有90%的可能超过0.0235。如商业银行在未来大概率依旧会保持一个正的净息差,但是净息差的数值不会很高,预期总体较为稳定。最后总结全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培育优质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优化顶层设计、搭建战略框架、完善产品结构与管理工具等旨在进一步提高息差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场化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孟文强,宋晓妮.我国省域市场化指数创新测度及发展进程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
[2].侯倩.基于利率市场化指数构建的商业银行净息差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
[3].赵茂,杨洋,刘大鹏.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的度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
[4].唐荣祥,沈琨,刘天鹏.迪博内控指数、市场化水平与公司成长关系分析——基于创业板公司数据[J].时代经贸.2019
[5].吴言林,沈强.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金融管制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基于Z-Score和Lerner指数的实证分析[J].学海.2018
[6].刘鹤群.内部公司治理、市场化指数与审计师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权诗琦.市场化条件下铁路货运景气指数体系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8
[8].赖盈盈.有了保险定心丸茶农不怕倒春寒[N].贵州日报.2018
[9].高翔,黄建忠.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与中国省级政府效率——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7
[10].元颖.国家创新指数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