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阻遏蛋白论文_沈国妙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敏阻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突变,论文,技术,DNA,CI。

温敏阻遏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沈国妙[1](2003)在《利用DNA改组技术产生λ噬菌体CI温敏阻遏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λ噬菌体CI阻遏蛋白在控制噬菌体的溶源裂解途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经典的遗传学方法,已经分离得到几个温敏阻遏蛋白,其中包含有最有名的CIts857 温敏阻遏蛋白。在基因工程中,由λ噬菌体P_L、P_R 强启动子和温敏蛋白CIts857 构成的表达系统常用来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把培养温度从30℃提升到42℃,能够使CIts857温敏蛋白失活,从而诱导外源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在温度上升到40℃以后,由于热击产生的蛋白水解酶会显着地加快外源蛋白的分解。而低于40℃时,温敏表达系统调节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较低。大肠杆菌的正常生理条件是37℃,我们希望获得在此温度下就具有良好温敏特性的阻遏蛋白。DNA改组技术是一项有效的体外突变重组技术,该技术在对序列相关的基因发生重组的同时,也可引入一定数量的点突变。本实验首次应用 DNA改组技术,对野生型CI阻遏蛋白进行体外分子进化,获得了在37℃下温敏诱导效果比CIts857好的5个突变体。实验内容与结果如下: 1.功能性克隆cI基因和 cIts857 基因 以野生型λ噬菌体和温敏突变体λcIts857 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扩增cI和cIts857 基因。酶切后插入含有 LacZ 作为报告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pYPX4062(Genbank No:AY178451)。通过观察克隆颜色的变化和DNA测序验证,构建了含有cI和cIts857基因活性表达的质粒pYPX4062-cI和pYPX4062-cIts857。 2.利用DNA改组技术获得突变的cI基因 从质粒pYPX4062-cI中用PCR扩增获得cI基因,优化DNA改组程序,获得突变的cI基因,酶切后插入到表达载体pYPX4062。 3.突变质粒库的构建和筛选 采用电击转化法将连接物转入大肠杆菌lacZ缺陷型菌株构建突变质粒文库,库容为1.04×10~6。通过筛选,获得132个具有温敏表型的克隆。与cIts857比较后,选出5个表型最显着的克隆,编号为cIts6,cIts14,cIts81,cIts85以及cIts107。β-半乳糖苷酶测活结果显示,这些克隆在37℃下的诱导效果分别为cIts857的1.38,3.77,5.12,3.35和1.61倍。 4.DNA序列的测定和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上述5个克隆进行了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clts6有3处核普酸发生突变,分别为幻7q倪59e,Tso6e:cltsl4有两处发生突变,分别为A199G,A6oZG;cltssl有4处发生突变,分别为A啊G,G92A,G379A,A629T;clts85只有一处突变为C188T,cltsl07有3处发生突变,为G160A,A488G,T56lC。13个突变中只有一个为同义突变,没有引起相应的氨基酸改变。得到的每一个克隆均有突变发生在阻遏蛋白的N端,其中199位上的突变与clts857的突变相同,188位上的突变与另一温敏突变株CltSU46一致,但氨基酸不同。(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6-01)

温敏阻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温敏阻遏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沈国妙.利用DNA改组技术产生λ噬菌体CI温敏阻遏蛋白[D].浙江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从突变质粒库中筛选出的5个表型最明确...从质粒YFX4O62一cl中扩增cI基因Fig.10...无引物重聚PCRFig.13Primelessreassem...从噬菌体基因组中PCR扩增c1基因和elts8...加入引物后扩增PCRFig.14PCRamPlifiea...渐增切割法产生杂合酶原理

标签:;  ;  ;  ;  ;  ;  

温敏阻遏蛋白论文_沈国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