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韩红斌

浅议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韩红斌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咸阳市71200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也逐渐显露,成为了影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为了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质量通病的产生,不仅影响工程项目本身使用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影响。本文对浅议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通病;控制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的工程,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促进资金的回笼,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质量通病的存在,对施工企业的信誉、企业形象等都是巨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问题,并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1.1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

砂浆地面接搓不平、不直、空鼓较多;水磨石地面石料显露不均匀,分格缝两侧石料少,表面不光亮,有掉粒、漏磨和空鼓现象;地面泛水坡度不符合要求,水不能自行流到预定地点,地漏和管道地面嵌缝不严密。

1.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露筋、蜂窝、麻面

混凝土除了发挥着抗压的作用,还具有保护钢筋的任务。一旦混凝土发生了露筋、蜂窝、麻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逐渐地侵入到混凝土内部,对钢筋进行腐蚀,大大地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减弱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如果钢筋发生了腐蚀,体积膨胀,外层的混凝土会逐渐地剥落,减少混凝土和钢筋的有效面,由此对结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留下质量隐患。

1.3变形缝部位渗水

变形缝部位发生渗水现象,对建筑物室内的装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变形缝的设计本身就不符合相关的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缝内有堵塞现象,对变形缝原有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导致沉降不均匀,甚至造成墙体的开裂。另外,由于变形缝内部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较差,或者是盖板的设计不符合使用要求,则无法达到支撑变形缝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造成盖板的开裂,而导致渗水的发生。

1.4温度裂缝

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混凝土为建设中最为主要的材料,这种材料对温度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会变脆并伴随着收缩。当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温度应力增大,温缩应力可将结构拉断,从而形成温度裂缝。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温度缝。

1.5材料选用方面

因材料选用方面的缺陷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水泥的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由于材料选用质量低劣而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对措施

2.1积极运用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建造出质量可靠的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的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而技术因素除了施工的基本工作人员的素质外,还包括施工的装备及施工的检测技术等。企业若想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必须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相关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及操作的具体规程,同时,企业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和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落实相关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生产部门的责任,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具体的实施质量计划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的检查工作,并将结果做到量化分析,得出具体的结论,积极总结经验,逐步转化成为以后施工质量的“标准”及“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提高生产质量的举措。

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3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进行要求。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应该根据工程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那些重点施工部分,应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监理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严禁那些质量差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方面。

2.4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化工建筑工程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还要对施工流程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危险标语,增强警示效果,要配备专门的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当地的政府以及化工建筑企业自身都要加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要认为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实际上是对化工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在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在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方面,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用品、设备和视觉可识别系统上的投入都要相应的增加,包括标牌、规章、标语等安全警示品。

2.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获得中标之后,要坚持多级质量控制,多层次的质量负责原则,加强对施工企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质量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结束语。

2.6加强设计,从设计方面规避一些问题。

砼的裂缝,按设计规范严格设计,在砼易产生裂缝的部位,保证砼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增大配筋率,减小钢筋直径,利用钢筋的拉力抵抗砼的收缩或膨胀。在地面容易裂缝处,增加钢筋网片,避免一些裂缝。

建筑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和正常使用功能,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处理不当易激发社会矛盾,破坏和谐稳定。为避免给国家和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生活不利影响,必须注重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对易发性问题和常见性通病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重视和加强质量管理,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丁西同,刘登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讨论[J].科技信息,2014,(07).

[2]夏伟.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5,(08).

[3]杨茂祥.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通病[J].商品与质量,2014,(1).

[4]彭生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标签:;  ;  ;  

浅议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其控制韩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