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192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ABO溶血病患儿临床资料,纳入血清学检查、黄疸出现时间、光疗时间、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黄疸出现时间:<12h19例,12~24h67例,24~48h64例,>48h42例;住院时间(7.41±4.01)天;入院时血红蛋白≤140g/L共63例(32.81%),平均(151.84±23.24)g。182例完善网织细胞检查,其中≥0.060共60例,平均(0.053±0.035)。抗IgA抗体阳性38例(19.79%),抗IgB抗体阳性23例(11.98%),血型抗体特异性鉴定试验阳性180例(93.75%),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32例(16.67%),其中1例合并G-6-PD缺陷症。

【关键词】ABO溶血病;黄疸;蓝光光疗;换血疗法

【中图分类号】R72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16-02

Clinicalanalysisof192caseswithHDN

TingtingLan

People’sHospitalofDeyangCityDeyangSichuan618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ABO-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MethodsClinicaldataofABO-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inourhospitalfromJuly2013toJune2016wereselectedandretrospectivelyanalyzedfromserologicalexamination,jaundiceappearingtime,phototherapytime,treatmentandprognosis.Resultsjaundiceappearingtime<12h(19cases);12~24h(67cases),24~48h(64cases),>48h(42cases);hospitalstay(7.41±4.01)d;hemoglobin≤140g/L(63cases,32.81%),average(151.84±23.24)g.182caseshadreticulumcelldetection,≥0.060(60cases),average(0.053±0.035).Anti-IgAantibody-positive(38cases,19.79%),Anti-IgBantibody-positive(23cases,11.98%).Bloodgroupantibodyspecificitydetectedpositive(180cases,93.75%),directantihumanglobulinpositive(32cases,16.67%),including1casecombinedwithG-6-PDdefects.

【Keywords】ABOhemolyticdisease;Jaundice;Bluelightphototherapy;Exchangetransfusion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胎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死或遗留严重后遗症[1],因此早诊断及早治疗可减少严重病例的发生。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2]。现对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192例ABO溶血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本院住院新生儿,共2180例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中192例诊断为ABO溶血病,比例为8.81%。

1.2方法

1.2.1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对入院的患儿,均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生化检测、母子ABO血型,对母子ABO血型不合者,均完善抗IgA抗体、抗IgB抗体定性检测,血型抗体特异性鉴定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1.2.2治疗对于所有出现黄疸的患儿,据中华儿科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2014年制定的光疗标准[3],超过考虑光疗界限即给予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达换血指征则予换血治疗。采用宁波戴维公司新生儿双面光疗箱进行持续或间断光疗,灯管距患儿皮肤约35cm,箱温30~32℃。观察记录光疗的不良反应。每日多次用经皮黄疸仪经皮监测胆红素水平,如果超过10mg/dl,即给予再次光疗。经光疗足月儿和早产儿胆红素分别降至9mg/dl以下和8mg/dl以下停止光疗。观察至少24h未反弹到光疗指征后出院。对确诊ABO溶血病的患儿,日龄≤9天使用丙种球蛋白(0.5~1g/kg)一次,对血清胆红素水平接近换血值,补充白蛋白(1g/kg)一次。同时联用嗜酸乳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及苯巴比妥诱导肝酶活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值及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临床资料

其中男81例,女111例;足月儿163例,早产儿29例,胎龄最小者30周;出生体重<2500g共21例,最低者1500g,出生体重2500g~4000g168例,出生体重>4000g3例;第一胎第一产88例,母亲有流产史104例,其中流产4~5次5例,有死胎史有2例;17例患儿的哥哥/姐姐新生儿期有黄疸史,其中5例未治疗,确诊ABO溶血病3例(其中一例换血);其中29例入院时无黄疸,住院期间出现黄疸并确诊ABO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12h19例,12~24h67例,24~48h64例,>48h42例;入院平均时龄58.2h,其中入院时间>168h者15例,住院时间(7.41±4.01)天;58例合并新生儿肺炎,17例合并新生儿败血症。

2.2检验结果

191例患儿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A型121例(58.3%),B型70例(41.7%),母为A型子为B型1例,全部母亲均为Rh(D)阳性。入院时血红蛋白≤140g/L共63例(32.81%),平均(151.84±23.24)g。182例完善网织细胞检查,其中≥0.060共60例,平均(0.053±0.035)。入院首次检查总胆红素(227.99±100.75)umol/L,≥342umol/L者21例,最高699umol/L。

抗IgA抗体阳性38例(19.79%),抗IgB抗体阳性23例(11.98%),血型抗体特异性鉴定试验阳性180例(93.75%),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32例(16.67%),其中1例合并G-6-PD缺陷症。

2.3治疗及结局

住院期间行输血治疗共22例(11.46%),其中输血1次8例,输血2次13例,输血3次1例。每次光疗时间12~36h不等,平均光疗次数(2.23±1.40)次,147例应用丙种球蛋白,37例联合使用白蛋白及丙种球蛋白;行换血治疗者13例(6.77%)。130例治愈出院,60例好转出院,1例需换血治疗但合血失败转上级医院治疗(后确诊合并Rh(E)溶血病)。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当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形成致敏红细胞,后者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2]。最常见ABO血型不合溶血,其中母亲血型O型、新生儿血型A型或B型最多见[4]。对于母子血型不合、出生后36h内出现黄疸、母亲有不明原因流产、死胎或前胎有黄疸史者,是重点监护对象[5]。因部分家属对溶血认识不足,且对新生儿黄疸重视不足,导致部分患儿到达换血地步,我市因偏远山区稍多,家长对疾病认识不足,大大增加了输血、使用丙种球蛋白及联合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比例,也导致ABO溶血病换血率达6.77%,造成资源浪费及费用负担增加。故儿科应联合产科对母亲血型为O型者常规查母亲抗IgA或IgB滴度,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对滴度明显增高者出生后即可完善溶血相关检查,当黄疸出现时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目前对于ABO溶血病的治疗主要为蓝光光疗,主要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从而使之变为水溶性,直接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但光疗有发热、腹泻、皮疹、青铜症等副作用,需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减少医患矛盾。免疫球蛋白可封闭位于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上的Fc受体,阻止致敏红细胞上IgG与单核巨噬细胞Fc-IgG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红细胞破坏,阻断溶血。Girish等[6]研究了小剂量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用对Rh溶血疗效差异不大,而我科室使用05~1g/kg病种球蛋白治疗ABO溶血病疗效差异仍不大,与该结果相符合,但丙种球蛋白使用后,对于免疫异常患儿,接种麻疹-水痘疫苗时间需与使用丙种球蛋白时间间隔至少8月[7]。对于入院时临近光疗指征者应加强光疗,可选择三面光疗,若光疗失败或入院时已达换血指征者,需尽快进行换血,指南[3]提出,当血清白蛋白<25g/L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但我科室对于接近或已达光换血指征、早产儿放宽输注指征,我科无一例新生儿患胆红素脑病,故白蛋白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

ABO溶血病起病急,但溶血过程相对温和,少有发生严重溶血、死胎等,但若发现或治疗不及时可增加换血风险,故对于一二级医院更应加强宣教,加强黄疸监测,防止换血或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油.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05.

[2]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

[4]李伟生,杨辅直,陈晓玲等.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治及转归分析[J].广东医学,2012年10期.

[5]李薇,陈自励.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6(26).

[6]GirishG,ChawlaD,AgarwalR,etal.Efficacyoftwodoseregimesof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nRh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IndianPediatr,2008,45(8):653-659.

[7]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免疫学组等.免疫异常儿童疫苗接种(上海)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4,12(32):1181-1190.

标签:;  ;  ;  

192例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