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丁伟,金瑜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丁伟,金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教育程度,智力测验,智力测试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金瑜[1](2006)在《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的试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智力是每个人都注重的话题,却不是每个人说得清楚的问题。很多心理学家对智力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给出相对确切和完整的答案,只是根据某方面的研究需要,对智力进行某种界定。但是,人们对于智力的研究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早在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f(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06年06期)

丁伟[2](2005)在《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的试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简称K-ABC)是世界着名个别测验,包含智力量表和成就量表,分别评估儿童的智力和成就水平。K-ABC智力量表中包含继时性加工量表和同时性加工量表。K-ABC对智力的界定是个体用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两种认知加工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K-ABC对成就的界定是个体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事实性知识,具体指常识、语言和算术等学业知识。适用年龄为2岁半至12岁半的儿童,测试时间为40至90分钟。 本研究是K-ABC在国内首次试用。通过对它的试用研究,学习和借鉴它的方法和技术,为编制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智力测验提供启示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研究者对原版K-ABC进行了全文翻译,并对智力量表的小部分测验项目和具有跨文化差异的成就量表的大部分测验项目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K-ABC中文试用版。 研究者对试用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K-ABC中文试用版的测量学特征。利用K-ABC测验结果,分析得出我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在解决部分测验任务上的能力差异,并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还得出了试用样本中的儿童在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两种加工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以及儿童的家庭教育背景是影响儿童成就水平的因素之一。 在试用研究K-ABC各个分测验任务的基础上,对各个任务的功能进行探讨,总结出分测验测量目的和功能,并对个别测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分析了K-ABC测验编制技术上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李洪玉,阎国利[3](1989)在《《考夫曼成套儿童评价测验》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扼要介绍了《考夫曼成套儿童评价测验,简称 K-ABC,它是目前国外比较新颖的一套智力测验。该测验的突出特点是以认知心理学中有关信息加工模式的理论为基础而编制的,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为非言语测验。国外的实践表明:K-ABC 在临床、教育评价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已显示出了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1989年02期)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简称K-ABC)是世界着名个别测验,包含智力量表和成就量表,分别评估儿童的智力和成就水平。K-ABC智力量表中包含继时性加工量表和同时性加工量表。K-ABC对智力的界定是个体用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两种认知加工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K-ABC对成就的界定是个体在生活和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事实性知识,具体指常识、语言和算术等学业知识。适用年龄为2岁半至12岁半的儿童,测试时间为40至90分钟。 本研究是K-ABC在国内首次试用。通过对它的试用研究,学习和借鉴它的方法和技术,为编制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智力测验提供启示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研究者对原版K-ABC进行了全文翻译,并对智力量表的小部分测验项目和具有跨文化差异的成就量表的大部分测验项目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K-ABC中文试用版。 研究者对试用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K-ABC中文试用版的测量学特征。利用K-ABC测验结果,分析得出我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在解决部分测验任务上的能力差异,并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还得出了试用样本中的儿童在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两种加工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以及儿童的家庭教育背景是影响儿童成就水平的因素之一。 在试用研究K-ABC各个分测验任务的基础上,对各个任务的功能进行探讨,总结出分测验测量目的和功能,并对个别测验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分析了K-ABC测验编制技术上的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参考文献

[1].丁伟,金瑜.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的试用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

[2].丁伟.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的试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李洪玉,阎国利.《考夫曼成套儿童评价测验》简介[J].应用心理学.1989

标签:;  ;  ;  ;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论文-丁伟,金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