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祖国举国欢庆——各级民进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澳门回归祖国举国欢庆——各级民进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一、澳门回归 普天同庆——民进各级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玲[1](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表明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刘停停[2](2020)在《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真、善、美”,重情重义,因而有“道德之邦”的美誉。但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行为失范、道德缺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更引起了人们对美善合一的强烈诉求。而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家庭”“最美孝心少年”“最美铁路人”等系列节目似一股清流,传播着社会正能量,弘扬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增强着精神文明建设。仪式传播是一种集周期性、重复性、参与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仪式活动,“最美”系列节目作为一种仪式传播活动,其感召力与影响力不言而喻。该节目通过前期评选、中期展播以及后期的名单揭晓等环节推选出10位最美人物,并举行颁奖典礼为其颁奖,以仪式传播的形式深入挖掘生活在你我身边的道德榜样,旨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之美,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追求美德、践行美德的社会风气。笔者以仪式传播为理论支撑,以《寻找最美教师》、《寻找最美医生》以及《寻找最美家庭》等节目为重点关注对象,主要使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五个部分对“最美”系列节目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从国家、社会、媒体与道德诉求等方面分析了该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程,从节目定位以及注重仪式传播等方面分析了节目特色;第二部分是对“最美”系列节目的报道仪式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媒介仪式前的议程设置所营造的显着性效果、媒介仪式中的官方在场所打造的主流意识场域,对观众的信任度与关注度的提高;媒介仪式后的“价值维护”与“舆论再造”为节目后期的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最美”系列节目颁奖典礼的仪式传播,主要从仪式的结构构成、仪式的空间建构以及仪式符号的凸显这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第四部分重点研究“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在认同层面的建构,主要从榜样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等层面展开。第五部分是关于仪式传播的困境以及提升策略的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环境的多元化、受众的注意力分散以及节目同质化等问题制约着节目的发展,因此,“最美”系列节目需要重视议程设置,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增强仪式互动,不断实现传播创新,进而更好地展现新时代榜样的风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美德。

吴波[3](2019)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香港《文汇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香港与内地的新闻传播体制一直存在差异,“一国两制”的政治架构为两地的媒介报道提供了丰富的交流与发展空间。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对香港和内地两份主流报纸关于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议题的报道进行研究,选取了内地的《人民日报》和香港《文汇报》(区别于上海《文汇报》)2017年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研究发现,两份报纸的框架共鸣与偏向主要有以下三点:在议题属性分类框架下,《人民日报》和香港《文汇报》的相同点是均以政治框架和经济框架为主,不同点是《人民日报》更重政治框架,香港《文汇报》更重视发展框架;在通用属性分类框架下,二者的相同点均趋向弱化社会冲突框架,不同点是《人民日报》在弱化冲突同时,突出治理责任,而香港《文汇报》与议题框架辨识结果共通,仍突出经济影响;在情感属性分类框架下,二者的相同点是各篇文本报道框架情感倾向均较为清晰,不同点是《人民日报》总体以正面宣传框架为主,香港《文汇报》正负面平衡呈现。可见内地与香港主流传媒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多重议题中,运用多种既有共性或有差异的话语策略来应对国家的发展并与进行跨境传媒互动。两份报纸报道通过釆纳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框架,来实现“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统一稳定的报道图景;而又通过分别凸显不同的属性框架,来实现“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多重话语的争辩与平衡。在考察两份报纸在宏观上的框架偏向后,本文从文本结构和语篇修辞两方面来探究两份报纸的报道框架在话语实践上是如何被构造的,以期对报道框架的分析形成良好的具象补充。首先,在文本结构上,二者的相同点是具有精英话语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香港《文汇报》倾向于在文本中通过设置冲突性的行为主体、使用大量的“语言标示符”构建鲜明的二元冲突,而《人民日报》则以展现和谐统一为主;其次,在话语修辞上,二者的共性是在政治、经济议题上多采用隐喻和故事修辞、在文化议题上多采用故事修辞,不同点是在社会议题的修辞上,《人民日报》偏向故事修辞、香港《文汇报》侧重对立修辞。二者在主要事件、行为主体和言语反应的具体语义中通过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对新闻话语的价值进行拓展,通过采纳差异性的修辞策略来完成对新闻报道广度和深度的探索并诠释文本意涵。将内容分析结果与话语分析结果比照可以发现两份报纸在框架识别上的显着异同及逻辑关联,且其分别匹配其框架生产的文本和修辞话语实践。最后,从媒体属性、传播情境和受众特征三个方面对框架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罗奥[4](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刘艳青[5](2014)在《央视春晚中的“国”“家”镜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是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夜为庆祝农历新年而举办的综艺晚会,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举办开始,它已陪伴我们度过了32年的除夕之夜,并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新民俗。对于拥有这么久历史和强大影响力的春晚,不仅普通老百姓比较关注,而且学者对它的关注也比较多。目前学术界对春晚的研究多集中在晚会的仪式性、晚会与意识形态建构、晚会的文化意义及晚会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回应:对于春晚,老百姓是“年年骂而年年看”,国家是“年年挨骂年年办”这一基本现象。换言之,现有的研究没有回答:在春晚传播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老百姓为什么还要看,而国家为什么在质疑声中坚持办春晚这一问题。本文以春晚的特殊依托——春节为基本点,分析“家”为何成为春晚中表达的一个重要意象,以及春晚在不同时期如何对它进行塑造。然后分析“国”在春晚中的多种呈现及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对传统年俗进行置换。最后分析春晚中“国”、“家”镜像交织的现实诉求。经过分析发现,“家”逐渐成为春晚塑造的一个主要意象,“国”逐渐隐藏在“家”的背后,通过“国”对“家”的置换,使人们对“家”的感情引申到对“国”的认同与赞美上。中国人自古就有浓厚的重家观念,过年就意味着回家团圆,除夕之夜的春晚既符合春节喜庆团圆的节日氛围,又满足了人们过年团圆的情感需求。国家坚持办春晚有政治和市场利益的考虑,国家需要这么一台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晚会来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增强人们的凝聚力,传承华夏文明,给炎黄子孙以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达到构建社会价值体系这一媒体责任的目的。

谢美娟[6](2013)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与新马华人的认同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以新马华侨为代表,他们通过宣传革命思想、筹集革命经费、保护革命避难者、亲赴革命战场等行动,促进辛亥革命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各时期执政力量皆从辛亥革命中认识到新马华侨无私捐献祖国的辛亥精神,为使辛亥精神得以传承,各执政力量都注重开展辛亥纪念活动以构建新马华侨的辛亥记忆、强化新马华侨对中国的认同感,并通过积极的侨务政策,吸引新马华侨投身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受中国国内政治环境以及侨务政策发展变化的影响,各时期新马华侨开展辛亥纪念活动皆各有特点,反应出新马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发展变化,即从文化上认同中国,到文化上、政治上都认同中国,再到文化上认同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今,中国和新马华人开展辛亥纪念活动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民国初建至东北易帜,是建构辛亥记忆的开创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构建辛亥记忆的迅速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是构建辛亥记忆探索期;改革开放以来,是构建辛亥记忆的再次发展期。

闫旭宁[7](2011)在《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澳门回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在大众媒体中也有着与其意义分量相称的呈现。因为“澳门回归”这一事件所天然具有的可以提高国民国家认同的因素,媒体对原初事实进行建构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家认同。本文以1999-2009年澳门回归十年来每年12月19-21日《人民日报》上有关“澳门回归”议题的283篇新闻文本为样本,主要运用符号学,同时辅以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对文本进行细读和深挖,结合诸多实例,有层次地分析了《人民日报》借助“澳门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在国民中建构国家认同的策略。分析表明,《人民日报》紧紧抓住澳门回归及每年纪念日的有利时机,通过议题设置凸显了这一议题,在微观的新闻事实建构、中观的新闻神话建构和宏观的原型建构的层面运用多种新闻手段成功建构了国家认同。最后,本文简要分析了媒体建构、传播国家认同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寓真[8](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钟馨[9](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认为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焦喜峰[10](2009)在《文章学视野下的《人民日报》社论研究 ——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社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论,是现代文章学分类中新闻文的一种,是媒体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在现代中国媒体的社论中,《人民日报》社论最为典型,它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声音和意见,在新闻舆论的引导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宣传方面有着最为强势的传播效果。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迁,《人民日报》社论经历了从稚嫩到较为成熟的写作、传播发展阶段。作为典型文章学研究文本的《人民日报》社论,在坚持对中国古典文章学理论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不断汲取现代传播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写作模式、语言风格和章法结构,具有较高的文章学研究价值。本选题从交叉研究的视角出发,融合文章学和新闻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人民日报》社论进行多角度的探析。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社论的定义、源流进行概说,并着重阐述社论文章的典型性和价值体现。第二章主要运用文章学的研究方法,对社论的风格特色进行了宏观的概括和微观的解析。第三章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探讨社论写作的章法与技法的发展变化。第四章是结语部分,本章从传播学角度解析了社论的传播过程及效果,总结了社论的社会功能。本文对《人民日报》近三十年社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在拓展文章学研究视野、指导社论传播实践等方面起到有益的借鉴和补充作用。

二、澳门回归 普天同庆——民进各级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回归 普天同庆——民进各级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论文提纲范文)

(1)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1.地点、时间与范围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3.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1.闽南文化特性
        2.闽南乡族观念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1.规模的扩大
        2.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2.良好的办学条件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1.培养尚雅情怀
        2.陶冶雅正情操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1.寓礼于乐中
        2.完善人性发展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1.增强凝聚人心
        2.强化价值感化
余论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仪式及媒介仪式的概念界定
        二 仪式传播研究的文献梳理
        三 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内容分析法
        三 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最美”系列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最美”系列节目诞生背景
        一 国家倡导
        二 社会推崇
        三 媒体责任
        四 道德诉求
    第二节 “最美”系列节目发展历程
        一 扎根农村,走基层
        二 聚焦全国,寻榜样
    第三节 “最美”系列节目表现特色
        一 以群体为单位,目标明确
        二 注重仪式传播,互动性强
第二章 “最美”系列报道的仪式化传播
    第一节 报道主题的仪式化
        一 周期性与重复性:强化群体记忆
        二 典型性与真实性:凸显主题效果
    第二节 报道内容的仪式化
        一 程序性与权威性:打造主流意识场域
        二 参与性与互动性:营造节目遍在效应
    第三节 报道效果的仪式化
        一 意见领袖:“价值维护”与“舆论再造”
        二 媒介融合:“虚拟在场”与“集体共享”
第三章 “最美”系列颁奖典礼的仪式传播
    第一节 仪式结构的构成
        一 仪式开场与氛围渲染
        二 短片展映与情景再现
        三 现场访谈与特别献奖
    第二节 仪式空间的建构
        一 多元化仪式场景布置
        二 神圣化仪式舞台设计
        三 唯美化仪式色彩选择
    第三节 仪式符号的凸显
        一 作为语言符号的颁奖词
        二 作为音乐符号的歌曲
        三 作为实物符号的奖杯
第四章 “最美”系列仪式传播的认同建构
    第一节 榜样认同建构
        一 激发群体的移情心理
        二 增强榜样的群体归属
        三 激励榜样的道德实践
    第二节 情感认同建构
        一 集体归属的自然情感
        二 追寻美德的道德情感
        三 崇真向善的审美情感
    第三节 价值认同建构
        一 以人为本的德育价值
        二 无私奉献的社会价值
        三 以和为贵的文化价值
第五章 “最美”系列仪式传播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仪式传播中的限制因素
        一 节目内容同质化
        二 受众注意力分散
        三 信息环境多元化
    第二节 仪式传播的提升策略
        一 重视议程设置
        二 增强仪式互动
        三 媒体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5-2019年各届“最美”人物统计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的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香港《文汇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框架理论的概念、发展与研究方法
        1.3.2 媒介报道框架的研究议题和路径
        1.3.3 香港回归议题的报道框架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内容分析
        1.4.2 话语分析
2 框架的共鸣与偏向分析
    2.1 文本抽样
    2.2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2.2.1 倒V型报道趋势
        2.2.2 策略型版面分布
        2.2.3 差异化体裁呈现
    2.3 报道角度类目建构
    2.4 框架辨识和对比
        2.4.1 议题:关注政治与重视发展
        2.4.2 通用:弱化冲突与强化治理
        2.4.3 情感:正面宣传与平衡呈现
    2.5 信源和关键词分析
        2.5.1 信源精英化
        2.5.2 高频关键词
3 框架建构的话语分析
    3.1 文本结构:精英话语与二元冲突
        3.1.1 标题
        3.1.2 主要事件和行为主体
        3.1.3 言语反应
    3.2 修辞策略:隐喻、故事和对立
        3.2.1 共性:政治、经济、文化议题报道
        3.2.2 差异:社会议题报道
4 研究结论
    4.1 主要结论
        4.1.1 框架识别:共鸣与偏向的逻辑关联
        4.1.2 框架生产:跨境互动中的话语策略
    4.2 成因探讨
        4.2.1 媒体属性:党政喉舌与精英大报
        4.2.2 传播情景:社会转型与制度差异
        4.2.3 框架生产:文化背景与开放程度
    4.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央视春晚中的“国”“家”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课题的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春节”到“春晚”
    第一节 传统春节民俗
        一、 民俗的功能
        二、 春节的起源和变迁
    第二节 作为春节新民俗的春晚
        一、 春晚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 春晚的发展历程
        三、 春节民俗
第二章 塑造归属感:“家”之表征
    第一节 “家”的观念
        一、 浓厚的重家观念
        二、 “家—国”意识
    第二节 “家”的年俗仪式
        一、 神圣时刻的镜像体验
        二、 填补年文化的心理空缺
    第三节 春晚中“家”的表达
        一、 对“家”的呼唤
        二、 对家庭伦理情感的表达
第三章 构建想象共同体:“国”之镜像
    第一节 春晚承载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
        一、 综艺节目的寓教于乐性
        二、 央视的特殊地位
        三、 媒体承载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二节 春晚中“国”的呈现
        一、 显性呈现
        二、 隐性呈现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对传统年俗的置换
        一、 “国”对“家”的话语置换
        二、 传播对交流的置换
        三、 旁观对参与的置换
第四章 春晚中“国”、“家”镜像交织的现实诉求
    第一节 记录家国变迁
    第二节 营造文化认同
        一、 营造集体记忆
        二、 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三、 传承民族文化
    第三节 建构和谐社会
        一、 社会抚慰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与新马华人的认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概念界定
    四、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初建至东北易帜:建构辛亥记忆的初试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新马华侨
    第二节 民国初建与辛亥记忆初构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辛亥记忆的完备发展
    第一节 南北统一与完善辛亥纪念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与辛亥记忆的再一次激发
    第三节 解放战争与辛亥纪念的新表达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构建辛亥记忆探索期
    第一节 建国初期辛亥记忆的重构
    第二节 新马华人的辛亥纪念活动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辛亥记忆的新发展
    第一节 辛亥纪念的新特点
    第二节 辛亥纪念的新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7)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人民日报》中的“澳门回归”报道
    二、相关理论阐释
        (一) 国家认同概念界定
        (二) 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支撑
        (一) 新闻框架效应
        (二) 议程设置理论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十年来《人民日报》“澳门回归”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一、分析目的
    二、样本选择
    三、研究设计和实际操作
        (一) 每年的报道数量
        (二) 报道强势
        (三) 报道形式
    四、统计结果的简要描述和分析
        (一) 每年的报道数量
        (二) 报道强势
        (三) 报道形式
    五、本次内容分析的结论
第三章 十年来《人民日报》“澳门回归”报道的符号学分析
    一、微观的新闻事实建构角度
        (一) 词语
        (二) 句式
        (三) 视角
    二、中观的新闻神话建构角度
        (一) 隐喻的使用
        (二) 转喻的使用
        (三) 象征的使用
        (四) 蒙太奇的使用
    三、宏观的原型建构角度
        (一) 原型与新闻
        (二) “澳门回归”报道中的家原型
余论
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文明的形象
    六、和平的形象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文章学视野下的《人民日报》社论研究 ——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社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作为文章学研究对象的社论分析
    (一) 社论概说
    (二) 社论源流
    (三) 社论作为文章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四) 社论文章的价值体现
    (五) 作为文章学研究对象的《人民日报》社论
二、社论的风格
    (一) 社论文体的风格特征
        1. 社论的风格成因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日报》社论的风格特征
    (二) 社论文章的质美
        1. 说理明决的理性之美
        2. 表意抒情的感染力量
三、社论的章法与技法研究
    (一) 对古典文章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1. 对“文道论”的继承和发扬
        2. 对“文法论”的继承和发扬
    (二) 新时期社论章法技法的历史演进
        1. 文面表情的多样化
        2. 章法结构的稳定性
        3. 句式使用的严整性
        4. 语言运用的规范化
    (三) 走向稳定成熟的社论文章表现形式
        1. 承担传播政治思想的责任
        2. 坚守陈言务去的写作规范
四、《人民日报》社论的社会功能
    (一) 社论反映历史轨迹
        1. 社论反映历史是由社论的功能定位决定的
        2. 社论反映历史由社论的选题范围决定的
    (二) 社论强势的传播模式及效应
        1. 社论的写作过程
        2. 社论的传播过程和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澳门回归 普天同庆——民进各级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央视“最美”系列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D]. 刘停停. 郑州大学, 2020(02)
  • [3]“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报道框架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香港《文汇报》为例[D]. 吴波.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5]央视春晚中的“国”“家”镜像研究[D]. 刘艳青.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6]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与新马华人的认同建构[D]. 谢美娟. 暨南大学, 2013(01)
  • [7]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D]. 闫旭宁. 苏州大学, 2011(06)
  • [8]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9]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 [10]文章学视野下的《人民日报》社论研究 ——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社论为例[D]. 焦喜峰. 河南大学, 2009(12)

标签:;  ;  ;  ;  

澳门回归祖国举国欢庆——各级民进组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