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失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动力,模型,动态,观测器,卡尔,张量,试飞员。
过失速论文文献综述
吕永玺,章卫国,史静平,屈晓波,陈华坤[1](2019)在《基于改进动态逆方法的非定常气动力下过失速机动控制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基于常规动态逆的过失速机动控制时的误差大和迟滞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改进动态逆控制方法,实现了非定常气动力下过失速机动的精准控制。首先,基于双轴耦合大幅振荡下的先进战斗机缩比飞机模型风洞实验数据,通过改进的极限学习机(ELM)方法建立了准确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其次,基于时标分离的思想,通过在快回路中增加积分环节减小了非定常气动力引起的控制误差;通过在较慢回路中引入滞后校正环节,消除了非定常气动力引起的控制迟滞,并结合串接链方法实现了常规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喷口的偏转分配。最后,推导了过失速机动时非定常气动力建模过程中关键变量缩减频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该缩比模型"赫伯斯特"过失速机动数字仿真,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过失速机动的试飞验证提供了实用可靠的工程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白晓明,甘旭升,郑汇达,丁黎颖[2](2019)在《过失速机动的AUKF-WNN气动力建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所建立的气动力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复杂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KF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飞行数据失速气动力建模方法。引入一种自适应因子来改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的性能;按照飞行数据的气动力建模流程,利用改进UKF算法对WNN参数进行最优化估计,构建失速现象的气动力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飞行器失速的气动力建模问题,基于改进UKF算法的WNN建模方法,在建模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传统神经网络和其他现有WNN方法,因此,使用提出飞行器失速的气动力建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得到预测结果也能准确刻画飞行器失速的动态特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9年06期)
彭况,李建文[3](2018)在《20年,从首飞到“过失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98年3月23日首飞到现在,已有整整20年。经历了20年的不断改进,歼-10战机更加适应现代战争需要。”在中国空军7日举办的“‘八一’和‘红鹰’共舞中国航展”记者见面会上,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的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如此评价20年来歼-10战机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8-11-08)
帅鹏,周波华,王飞,许新鹏,江中[4](2018)在《防空导弹对过失速机动目标拦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备过失速机动能力是第四代战机的基本特征,如何拦截具备过失速能力的战机迫在眉睫。本文对典型过失速机动及其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过失速机动最典型的运动——Herbst机动为主要模式,对过失速机动进行了反设计,建立了运动数学模型,分析了对过失速目标拦截的策略,最终以类似9 M96e2的导弹为平台,进行了拦截弹道的仿真,验证了拦截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空天防御》期刊2018年04期)
尹超,金海良,银越千[5](2018)在《进气畸变下压气机过失速叁维非定常模型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压气机稳定性叁维分析模型CSAC(compressor stability analysis code)加以改进,添加了轴对称左支特性。采用改进的CSAC+模型分析了NASA Rotor37在周向总压进气畸变下的稳态性能和失速起始特性,并与软件NUMECA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模拟的特性趋势一致,畸变进气下CSAC+近失速点压比与NUMECA的误差为1.05%。针对近失速点流场分析发现:随着流量的减小,在畸变区边缘的转子叶尖首先出现低速甚至逆流区,可认为该区域为失速起始位置。利用CSAC+模拟了该压气机过失速状态下的主要流动特征,分析得出进气畸变下该失速先兆为模态波,完全发展后为部分叶高失速,失速团占据约40%叶高,其传播频率约为转子转动频率的60%,并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周期性的剥离和融合过程。(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继飞,王志金,GURSUL,Ismet[6](2017)在《过失速薄翼增升流动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低速风洞中对薄翼升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吸气装置在翼型上表面进行流动控制,利用外式天平测量翼型气动力,利用PIV测试设备获取翼型表面流场。试验来流速度为5m/s,雷诺数6.7×104。研究结果表明:过失速条件下,合适的吸气控制可以使翼型失速迎角延迟近7°,最大升力系数可增大近一倍;在翼型前缘进行吸气流动控制时,较小吸气流量即可延缓翼型失速,但当吸气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后,随吸气流量增大翼型升力基本保持不变;流动控制参数存在优化空间,当吸气相对位置位于x/c=0.4附近时,吸气流量小于3%即可产生较大的升力增量。(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章胜,汪清,何开锋,邵元培[7](2017)在《改进动态面控制方法及其在过失速机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模型飞行试验中飞机过失速机动控制品质,发展了一种考虑非定常气动力效应与舵回路作动器模型的改进动态面飞行控制律。针对一般仿射模型情形的控制律设计了流程:首先针对子系统推导动态面控制律,然后综合全系统并考虑控制约束导出滑模控制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为输入-状态稳定。在应用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过失速机动控制律设计中,为准确预测飞机非定常气动力效应,利用过载测量量反解飞机气动力、采用微分方程模型计算飞机非定常力矩。由于综合了作动器动力学模型,控制律的控制效果受作动器带宽影响较小,可以有效消除由作动器动态响应引起的控制效果变差问题,同时控制律中对非定常气动力效应的有效预测也有利于过失速机动品质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空气动力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杨帆,胡骏,严伟[8](2017)在《航空发动机过失速及退喘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涡喷和涡扇发动机,通过求解带源项的2维欧拉方程组,发展了模拟发动机整机过失速及退喘动态过程的理论模型,实现了2种发动机稳定状态-喘振/旋转失速-退喘动态过程的模拟。分析了某单轴涡喷发动机算例,模拟结果展现出喘振和旋转失速相应的基本特征;对某小涵道比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进、退喘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风扇与压气机均发生了喘振,且喘振频率相等,并最终都恢复至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7年01期)
阚莹莹,何真,李达[9](2017)在《微型飞行器过失速降落轨迹跟踪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张量积的T-S模糊建模与控制方法,对微型飞行器过失速降落纵向运动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过失速降落中飞行器纵向运动的线性变参数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张量积模型转化方法,将线性变参数模型转化为张量积胞体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并行分布补偿控制器,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推导了区域极点配置条件以获得更好的暂态响应性能;最后,对飞行器的过失速降落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跟踪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艺海,韩意新,方自力[10](2017)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逆过失速机动飞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过失速机动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动态逆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相结合进行扰动估计补偿的新思路。根据时标分离原则将飞机状态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并分别设计了两个回路的动态逆控制器。在快慢回路分别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不确定部分进行估计补偿,抵消不确定部分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控制律进行了过失速机动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较大参数摄动情况下,设计的控制律能控制飞机跟踪控制指令,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7年02期)
过失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使所建立的气动力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复杂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KF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飞行数据失速气动力建模方法。引入一种自适应因子来改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的性能;按照飞行数据的气动力建模流程,利用改进UKF算法对WNN参数进行最优化估计,构建失速现象的气动力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飞行器失速的气动力建模问题,基于改进UKF算法的WNN建模方法,在建模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传统神经网络和其他现有WNN方法,因此,使用提出飞行器失速的气动力建模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得到预测结果也能准确刻画飞行器失速的动态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失速论文参考文献
[1].吕永玺,章卫国,史静平,屈晓波,陈华坤.基于改进动态逆方法的非定常气动力下过失速机动控制律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2].白晓明,甘旭升,郑汇达,丁黎颖.过失速机动的AUKF-WNN气动力建模及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
[3].彭况,李建文.20年,从首飞到“过失速”[N].解放军报.2018
[4].帅鹏,周波华,王飞,许新鹏,江中.防空导弹对过失速机动目标拦截研究[J].空天防御.2018
[5].尹超,金海良,银越千.进气畸变下压气机过失速叁维非定常模型探索[J].航空动力学报.2018
[6].吴继飞,王志金,GURSUL,Ismet.过失速薄翼增升流动控制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7
[7].章胜,汪清,何开锋,邵元培.改进动态面控制方法及其在过失速机动中的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7
[8].杨帆,胡骏,严伟.航空发动机过失速及退喘模型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7
[9].阚莹莹,何真,李达.微型飞行器过失速降落轨迹跟踪控制设计[J].飞行力学.2017
[10].李艺海,韩意新,方自力.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逆过失速机动飞行控制[J].飞行力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