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测度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市场整合,经济周期同步性,C-M同步化指数
测度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洪勇[1](2019)在《江西省区域间市场整合水平测度——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视角研究了1992-2017年江西省区域间市场整合水平及其发展趋势。C-M同步化指数法的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区域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总体较低,并且呈现出了不规则的变化,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表明江西省区域间市场整合进程在1992-2017年期间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江西省政府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全局出发,根据各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比较优势的状况合理制定全省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从而加速江西省市场整合进程。(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范玉陶[2](2018)在《区域经济周期测度与同步性分析——以京津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1979-2016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HP滤波方法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过研究取得的京津冀经济周期区制特征等相关信息,结合相关理论为解决现存问题提出对策。(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20期)
曾福生,刘俊辉[3](2018)在《湖南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外学者"四化"研究成果,利用湖南省1998~2015年相关数据,构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几何平均法及HR评价模型法测算湖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值。结果表明,考查期内湖南"四化"发展水平指数快速提升,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滞后;2015年湖南"四化"同步发展处于优质协调阶段。影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因素中,以农业现代化视角为切入点,构建Tobit模型。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因素中农业资本劳动比、财政支农、农业技术人员数量、有效灌溉率对"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自然灾害制约"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鉴于此,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地位,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完善农村人才梯队,发挥科技对农业支撑作用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政策取向。(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刘波[4](2017)在《江苏沿海地区“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是发展的永恒动力,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系统论基础上,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四化"同步发展影响因子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江苏沿海地区"四化"子系统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沿海叁市增长速度虽有所差异,但"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和耦合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与相关影响因子关联性较强,人均工业产值、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总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用电量关联度都在0.60以上。(本文来源于《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郭俊华,许佳瑜[5](2017)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与对策研究——以陕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四化"及其关联性的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四化"协调相关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测度模型对陕西"四化"同步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分析,并对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马艳[6](2016)在《区域“五化同步”发展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分析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导向。通过对湖北省进行研究,构建"五化同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05-2014年全省"五化同步"发展状态并对17个市(州、区)"五化同步"发展阶段进行排序,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全省"五化同步"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湖北省"五化同步"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目前处于良好协调型阶段。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绿色化在"五化同步"中起到了正向驱动作用,而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制约了"五化同步"更好地发展;最后根据"五化同步"发展的结果与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刘艳奇[7](2016)在《银行股票同步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票同步性又称股价同步性,是指个股与市场同涨同跌的现象,反映了个股与大盘涨跌的同步性。自Roll(1988)首次提出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回归的拟合优度(R2)来反映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含量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股价同步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认为股价同步性反映了股价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是市场效率高低的表现;股价同步性越低,股价中所包含的特质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但是国外关于银行股价同步性的研究很少,在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很少。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学者们对银行股价信息含量的研究,认为银行的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银行的信息,从而影响了银行配置资源的效率以及银行系统功能的实现。由于银行在一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银行的稳定关系到一国乃至多国的经济稳定,而且银行在资金来源上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很高的风险,因此对银行股价同步性的研究对于了解我国银行股价同步性的现状和影响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因素很有意义,并充实关于银行股价同步性的研究。本文首先采用频数分析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析法对中国上市银行的股价同步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随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影响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因素,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在宏观因素方面,本文从以支出法组成GDP的四个部分入手研究其对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发现GDP的四个组成部分均对银行股价同步性有正的影响,但是有显着作用的是消费和投资。在微观方面本文选取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不良资产贷款率、净资产收益率和银行规模四个因素研究其对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主要研究作为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以及代表银行特性的不良资产贷款率对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银行股价同步性有显着的负影响,不良资产贷款率对银行股价同步性有显着的正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规模对银行股价同步性有负的影响。针对以上结论,分别就政府、银行和投资者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31)
田静,刘婷,惠小强[8](2016)在《多耦合相位振子的部分测度同步及相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耦合哈密顿系统中两耦合相位振子的HZ模型进行改进,给出多耦合相位振子改进模型,并分析改进模型的集体动力学行为。利用标准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正则方程,将其数值结果投影到子系统运动的相平面,以获取系统各运动轨道在相平面上的演化。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出系统振子的能量、平均能量、序参量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可以验证:耦合哈密顿系统存在部分测度同步现象,并在同步转变点附近存在分界线混沌现象;在非同步态向测度同步态转变时,系统可达完全相同步,但无法达到完全测度同步。(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孙德中[9](2015)在《“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四化同步”相关文献梳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依托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实证计量手段,明晰研究视野、确定理论依据、综合比较分析测度方法、深入剖析研究案例、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据此,梳理“四化同步”研究的国内外历史现状;厘清“四化同步”的内涵意义和基本特征;全面综合分析“四化同步”的理论本质和机理基础;综合筛选“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比较分析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案例;结合测度评价结论,尝试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认为:一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在于逐步化解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差距。二是对“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应针对性地构筑差异性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综合性、整合性的空间区域政策创新转型,优化结构性政策体系。叁是应充分利用影响“四化同步”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四化同步”的演进方向及结构构建。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应依托工业化构建产业基础,打造就业吸纳平台和创造收入机遇;高度关注信息化的融合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对“叁农”的财政扶持与金融引导力度,促进社会资本向“叁农”领域转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构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配合人口转移和要素集聚;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宽松体制与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区域差异性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全面、综合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的互动机制理论,构建了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深度诠释“四化同步”中各个“单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努力阐释“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协同论、产业链、地理学、互联网+等理论支撑基础;系统深入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四个层面中,相互排列组合、互动发生作用的6对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基本关系特征;提出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二是综合提炼了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合理地遴选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理论遴选;采用模糊隶属度、相关度分析等方法,分别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和相对关系,为合理精简繁杂指标,科学优化指标结构奠定了基础。叁是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综述了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思想和方法;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权数地位确定的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的数理原理方法,以及主观赋权法,使得分析研究可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四是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比较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熵值法等四大类测度评价综合发展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提升了研究的视野和对问题把握的能力。五是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耦合法和协调法、灰色关联度法、单位根--格兰杰法等叁大类测度评价互动关系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使得研究能从总体上全局把握“四化同步”互动发展关系测度评价的实质所在和切入点。六是详细构建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河南案例。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梳理、理论基础的构建、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比较分析、指标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测度评价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具体运用于河南案例的测度与评价实践,并将测度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事实相对照,以验证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数据处理、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以增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研究的信服度。七是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河南案例测度评价的相关结果,结合“四化同步”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趋势,尝试提出了政策建议,构建了从“四化同步”的理论阐释,到“四化同步”的实证计量,再到“四化同步”发展实际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和研究过程。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与科学性改进、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遗憾不足和改进空间。(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10-18)
曹飞[10](2015)在《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时序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科学测度2004-2012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同步发展水平,构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GM(1,N)及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新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近十年来"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4年到2006年四化同步的耦合协调度为勉强协调,2007年到2012年为中度协调。最后,提出促进中国"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测度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我国1979-2016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HP滤波方法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分析了京津冀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过研究取得的京津冀经济周期区制特征等相关信息,结合相关理论为解决现存问题提出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度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洪勇.江西省区域间市场整合水平测度——基于经济周期同步性的视角[J].商业经济.2019
[2].范玉陶.区域经济周期测度与同步性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
[3].曾福生,刘俊辉.湖南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
[4].刘波.江苏沿海地区“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5].郭俊华,许佳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测度与对策研究——以陕西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马艳.区域“五化同步”发展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分析样本[J].湖北社会科学.2016
[7].刘艳奇.银行股票同步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8].田静,刘婷,惠小强.多耦合相位振子的部分测度同步及相同步[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6
[9].孙德中.“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
[10].曹飞.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时序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