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梦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赫斯,现象,聊斋志异,西湖,因果报应,左传。
梦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赵宜飞[1](2019)在《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其中涉及到魂、梦现象描写的部分在整个杂剧作品中具有突出、鲜明的特色。它在元杂剧中占有的比重几乎可以达到四分之一,将此部分杂剧单独进行研究,对于细化元杂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杂剧中涉及的魂、梦现象也是我国梦文化中的一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对我国梦文学的研究添砖加瓦。本章内容的研究重点就是这样一些含有魂、梦现象的元杂剧作品,先把元杂剧中出现过魂、梦现象的杂剧进行总结分类,然后从原型意象入手先分析元杂剧中魂、梦现象中蕴含的梦意象和魂意象的特色以及其反映的元代人审美的集体心理结构。本文将运用原型理论批评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心理分析角度、文学原型的角度去分析元杂剧中关于魂、梦现象所体现的元代社会人们的思维特点与集体价值诉求,并辅以社会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探讨元代杂剧中魂梦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结构,从另外一种角度来对元杂剧魂梦现象进行深入解析。元杂剧中的魂、梦现象描写体现了元代民间社会对梦的崇拜和迷恋,以及背后的灵魂崇拜信仰,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元杂剧中的魂、梦现象的描写上。元代杂剧作者创作的这些杂剧,体现了元代社会民众们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时代特色。元杂剧中鬼魂的出场如此频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杂剧作者借助梦和鬼魂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抗,代表了民众们的心声,自元代以后,杂剧中关于鬼魂的描写越发成熟,成为一种原型而存在。元杂剧中关于魂、梦现象的描写,具有鲜明的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课题,其中蕴含的文学原型以及反映的元代的文化心理结构都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来源于《喀什大学》期刊2019-06-01)
代智敏,胡海义[2](2019)在《论西湖小说“于祠祈梦”现象的民族文化渊源与交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湖小说以浓郁的地域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中的"于祠祈梦"现象尤其令人瞩目。其源于四川氐羌民族文化中的梓潼神信仰。氐羌民族文化从背景、现实原型、"善板祠"特色与宗教传播因素四个方面对梓潼神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南宋,梓潼神的影响逐渐从氐羌文化圈扩大到汉文化占主导的地区,尤其是东传到杭州,影响倍增,成了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最终孕育出"于祠祈梦"的风俗。(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谢志强[3](2018)在《“双梦”现象的文本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品味一篇作品转换成另一篇作品,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理论界称之为互文性。我可不敢拿着虎皮当大旗。我只是琢磨这种转换过程中,强化了什么,弱化了什么,略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我的例子是,《一千零一夜》第4卷《一梦成富翁》和《博尔赫斯小说集》中的《双梦记》。博尔赫斯标明了此作"据《一千零一夜》第叁百五十一夜的故事"。(本文来源于《微型小说选刊》期刊2018年13期)
孙萌萌[4](2016)在《“宝可梦现象”凸显台湾社会空虚》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款AR(增强现实)游戏到上周为止登陆台湾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但却引起了一股席卷全台的“疯”潮:因为抓宝,道路堵塞、事故频发,十字路口人潮涌动以致车辆都无法通过,古老的博物馆需要与宝可梦合作来吸引人潮,传说中能抓到“宝”的小酒馆被人“挤爆”……宝可梦俨然(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6-09-10)
朱胜楠[5](2015)在《《元曲选》梦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对梦的描写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梦,不仅是一个生理现象,更是作家心灵和潜意识折射的产物。在元代这样一个被异族统治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梦现象正在以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元杂剧渐渐繁盛起来。(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彭飞[6](2015)在《《左传》梦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不仅具备很高的史学价值,也具备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左传》中有30处有关于梦的记录,这些内容往往由梦由、梦境、占筮、遵验、梦果等五个基本结构组成,其内涵深遽,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本文姑且称之为梦现象,这些梦现象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影响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对《左传》一书中涉及的梦现象进行概说,不仅按照内容进行大致分类和整理,而且从中概括出这些梦现象的典型性,即一是显示社会权威地位与话语权,二是具有现实功用与目的性。《左传》的作者对于梦现象的认识揭去了梦的神圣面纱,天命意识淡化,关注的焦点向人的活动转移。本文还将这些梦现象的建构规律呈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其文化内涵及功用,主要是附会政治需要,实施人文教化以及表达人臣理想;其建立了一套文化叙事系统,表达了人们敬德以受命的天命观、福祸观和统治阶级礼以治民的道德观,巫史融合的生命观。从文化审美角度观照,《左传》记梦属于作者政治理想的心理表征,是个人愿望借助虚拟现实的手段的一种表达,充满了超越现实的狡黠智慧。在具体叙述中,《左传》调动了多种手段: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纵横开阖的叙事结构、因果互现的伏笔照应,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一部史书,《左传》继承了《春秋》的笔削风格,运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寓意褒贬,使内容在丰富性、生动性的基础上,更加客观地保留了历史的信息。本文在研究《左传》梦现象上力求有所创新,跳出仅就艺术特色和心理学关联来研究梦现象的拘囿,关注梦现象文化审美和文化叙事。从春秋时期人们对鬼神的信仰,对巫术的膜拜、对梦验的笃信等文化背景出发,思考和探究梦现象的内涵及功用,揭示古代文学中梦现象的深刻意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同时,运用溯源法追根溯源,厘清传统文化中梦现象的发展脉络。运用文化学研究方法,探究蕴于梦现象之中的文化认同的潜在思维编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梦作为仪式语言对社会整合的规范化叙事的作用。运用阐释学研究方法,探讨《左传》梦现象建构的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5-20)
刘艳[7](2012)在《先秦两汉占梦现象的文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梦本是作为个人睡眠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但是当人们运用一定的象征思想对梦进行占筮并指导人们的行为时,梦就在社会的诸多方面发挥了作用,因此就演变成了一种具有丰富内容和广泛影响的的社会文化现象了。本文运用最新的文化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的占梦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具有很大代表性的梦例、梦兆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阐释占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试图揭示其文化功能,倡导我们走出迷信误区,进而科学地去认识和对待梦和占梦现象。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是选题意义,前人成果和研究方法组成。通过对梦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借鉴,并通过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研究的思路,即对梦象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力所能及的考察。使人们更理性、科学地看待那些貌似神秘的占梦。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题部分。此部分两节,第一节主要从文献史料中发现中国古代对梦的分类。第二节是结合中国古代梦文献、梦书对梦的分类,从中选出最有象征意义、代表性的梦例,从而进行本文对梦的分类。最具有梦兆意义的是象征性的梦象和梦兆,绝不仅限于熊罴鱼蛇之类,它简直广的无所不包。上至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至地上的山川大河、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器物衣食甚至人体的器官等等,都可以在梦中具有象征意义。梦者虽不一定自觉意识,可是在民族文化的传统中,已经历史地赋予某些梦兆有了人格的和社会的意义。至于某种东西为什么会代表某种象征意义,一般占梦家和占梦书都不予以回答,只是将其归之于神意。而我要做的正是欲从这种象征关系中揭示支配中国古代占梦文化活动的文化原理,期望借此研究提升今人对古人占梦活动的理性认识,破除今人的迷信思想。第叁部分是对中国古代占梦人类学原理及其功能的探索。先是运用人类学视野,借鉴人类学专家对梦的分析解释。占梦作为一种长期受文化影响而存在的现象,本身也就具备了文化的属性,因此也就会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尤其在阶级社会发挥了很重要的功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同时,梦和文学、宗教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四部分结语及占梦文化反思。通过对中国古代占梦意义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古代梦占学的认识。同时,针对当今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占梦迷信现象进行深刻反思,提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梦与文化的关系,从而与梦迷信作斗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薛琳[8](2012)在《《聊斋志异》中的涉梦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无疑是一部空前绝后之作,鲁迅曾在他的着作《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聊斋》是在它同类之中最为有名的,并评价《聊斋志异》的描写是“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聊斋志异》约有四百九十余篇作品,其中涉及梦境、梦象描写的多达六十二篇,这些描写在文本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古代涉梦小说在艺术功能、叙事视角、情节内在逻辑,以及人物心理的挖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绪论”部分,分别阐述中国古代涉梦小说的概念和内涵,并针对《聊斋志异》中的涉梦情节进行统计,分析其研究的背景及现状。第叁部分《聊斋志异》的涉梦模式研究,根据故事情节逻辑以及内容的不同,从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对《聊斋志异》中的涉梦小说划分为探讨人生哲理模式、期待爱情邂逅模式、揭露社会弊病模式,以及进行因果说教模式四种模式,清晰的展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第四部分《聊斋志异》中涉梦小说的拓展和创新,在全面深入分析《聊斋志异》对文言小说艺术功能的拓展、对古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创新、对情节内在逻辑的强化,以及对人物心理更为深入的挖掘,深层完整的剖析了《聊斋志异》涉梦小说的自身特点,从而引起对涉梦现象描写的成因的探究。第五部分《聊斋志异》中涉梦现象描写之原因的分析,总结了《聊斋志异》中涉梦现象的描写在全书中出现次数之多的叁个原因。其一,神秘的巫文化的影响,其二,文字狱对思想领域的禁锢,其叁,时代谈论鬼神风气的津润,其四,作家的人生经历。《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蒲松龄的一生坎坷不平,长期以来都是郁郁不得志,因而把自己一生的情志都寄托在了幻化的精神世界里,他寄情于“青林黑塞间”,着眼在花鬼狐妖的精神范围,表达自己幻化迷离的内心世界,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可知作者的着书目的,是借鬼神世界反映、影射人间生活和社会现实,而加以批判、揭露,来发泄自己的悲愤的。”(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徐丽丽[9](2011)在《梦里寻她千百度——传统文学中“梦”现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梦这种心理现象,似乎让人难以参透真谛,可是透过古代涉梦文学题材作品,读者却可以捕捉古代文人的心灵踪迹,透析古代林林总总的社会文化现象,解读涉梦题材的文化意义。我们从五个方面入手,阐释中国传统文学涉梦题材的内在脉络和生成机制,探究梦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求对传统文学中"梦"题材的科学与合理解读。(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刘欣丽,秦跃宇[10](2010)在《《醒世姻缘传》中的梦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醒世姻缘传》作为晚明世情小说的典范之作,其中包括大量写梦、论梦之笔。这些梦几乎千篇一律都是鬼神托梦,融合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和道教的鬼神之说,带有浓厚的民间迷信色彩。详细分析这些梦现象的特点与功能,既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与世俗人情,又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西周生的生活理念以及小说本身"醒世"的创作主旨。(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梦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湖小说以浓郁的地域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中的"于祠祈梦"现象尤其令人瞩目。其源于四川氐羌民族文化中的梓潼神信仰。氐羌民族文化从背景、现实原型、"善板祠"特色与宗教传播因素四个方面对梓潼神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南宋,梓潼神的影响逐渐从氐羌文化圈扩大到汉文化占主导的地区,尤其是东传到杭州,影响倍增,成了民族文化交融的典范,最终孕育出"于祠祈梦"的风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梦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宜飞.元杂剧魂、梦现象的原型阐释[D].喀什大学.2019
[2].代智敏,胡海义.论西湖小说“于祠祈梦”现象的民族文化渊源与交融[J].贵州民族研究.2019
[3].谢志强.“双梦”现象的文本比较[J].微型小说选刊.2018
[4].孙萌萌.“宝可梦现象”凸显台湾社会空虚[N].人民政协报.2016
[5].朱胜楠.《元曲选》梦现象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彭飞.《左传》梦现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5
[7].刘艳.先秦两汉占梦现象的文化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2
[8].薛琳.《聊斋志异》中的涉梦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9].徐丽丽.梦里寻她千百度——传统文学中“梦”现象解读[J].淄博师专学报.2011
[10].刘欣丽,秦跃宇.《醒世姻缘传》中的梦现象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