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价值,法律,环境,逻辑,冲突,社会,正义。
法律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盛波[1](2019)在《冲突与平衡:法律价值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过:“立法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如果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安置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去执行那些制定的好的法律,那么这些法律的价值就会被掠夺了,并使得荒谬的事情大大增多,而且最严重的政治破坏和恶性也会从中滋长。”这段话就涉及了法律价值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9-11-10)
王超,高兵[2](2019)在《礼法融合 构建自然秩序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营口有礼”是营口市委、市政府站在营口全方位、高质量、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倡导并深入推进的一项长远社会工程,也是加强基层治理、促进营口社会和谐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全民动员、干部带头,从基层抓起、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本文来源于《营口日报》期刊2019-11-04)
樊成[3](2019)在《论公众共用物环境法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共用物是在环境法视域下提出来的崭新概念,是公众行为的对象,同时在环境法视域下具有多元性的环境法律价值,即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环境秩序与环境安全、环境民主等价值。(本文来源于《营销界》期刊2019年43期)
佘玉塑,侯明[4](2019)在《论国际民族义务的“硬化”及其法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民族义务的"硬化"主要表现为调整国际民族关系的义务规则、义务制度的约束效力的强化,具有比较明显的触动国际法的"软法"特性、促进国际法实施机制的变革、调适国际民族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秩序的法律价值。(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陈晓庆,张斌峰[5](2019)在《试论法律价值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的行动与选择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引,形式逻辑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现实决策,需要向价值逻辑过渡。"价值逻辑"采取一种广义上的含义,旨在为实践行动提供辩护的理由,它既涵盖了价值命题的语形、语义逻辑,又包括价值命题的语用逻辑。法律是有价值导向的,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引。法律价值逻辑研究的核心范畴是价值命题,兼具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法律的制定过程体现价值思维向规范判断的转化逻辑,在法律适用中价值评价是链接规范与事实的桥梁。法律价值逻辑研究将拓展法律方法论的广度和深度,使法律思维成为开放的、动态的面向实质正义的思维方法,彰显法律的价值理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周名峰[6](2019)在《宋代法律价值冲突的整合——以“亲邻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开启中国近世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宋代"亲邻法"规则不断演进的过程,展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法的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公平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华"和合"文化、"情理法"一体的司法理念对法的价值之间张力的调适和整合。宋代"亲邻法"规范的变迁既推进了田宅交易自由和效率,又维系了传统社会的家族伦理秩序,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聚合力。这一法律制度变迁蕴涵的法的价值理论、昭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法律哲理,对变革中的当代中国具有史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京津[7](2019)在《浅析“洞穴奇案”中的法律价值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法学家富勒笔下的虚拟案件——"洞穴奇案",一度成为西方法科学生们的必读文本。该案从多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当法律面对哲学时的困惑:在秩序与正义,法律与道德面前,人们该如何选择。本文拟从法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本案中的价值冲突及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6期)
李自强[8](2019)在《浅论法律价值的冲突和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法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不同法律价值的冲突和对立也始终穿插于法律科学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当中。本文将从法律价值的内涵到价值冲突的原因谈起,简单的分析法律价值冲突的协调原则和解决思路,以期能找出协调法律价值冲突的可行途径,促进法律价值的进一步升华。(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5期)
崔梦雪[9](2019)在《正当程序原则法律价值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程序制约权力"和"以程序保护权利"是正当程序原则的核心思想与价值所在。近年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由于正当程序的缺位导致学子与母校间纷争不断,人们对正当程序原则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行使对学生的处分权时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对限制高校权力以及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胡艳玲[10](2019)在《论法律价值理论视野中的媒体与司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体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司法作为法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司法问题成为媒体焦点的同时,媒体和司法的关系问题也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法律价值视野切入,通过论述媒体与司法各自的主体特征与价值追求,分析媒体与司法的先天冲突,并结合西方思想史的不同学说对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博弈展开论述,试图为缓解二者的矛盾冲突提供新思路。具体来说,本文分四个章节对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博弈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梳理;第二章对媒体、司法的概念、功能、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并对“药家鑫案”、“于欢案”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媒体与司法的博弈焦点,为后文将要论述的法律价值博弈提供理论基础;从第叁章开始进入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对媒体与司法背后体现的法律价值博弈进行分析。第叁章通过梳理自由与公正价值的内涵及其相关学说,为媒体自由与司法公正提供法理依据,并对二者之间的冲突进行原因分析,之后试图通过化约冲突的域外经验为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章的脉络结构基本同第叁章,不同之处在于,此章节没有域外经验的参考,将重点放于效益价值与秩序价值之间价值冲突的选择问题上,试图通过此分析,点明矛盾冲突之中的主次问题。(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法律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者按“营口有礼”是营口市委、市政府站在营口全方位、高质量、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倡导并深入推进的一项长远社会工程,也是加强基层治理、促进营口社会和谐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举措——全民动员、干部带头,从基层抓起、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盛波.冲突与平衡:法律价值的选择[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
[2].王超,高兵.礼法融合构建自然秩序和谐[N].营口日报.2019
[3].樊成.论公众共用物环境法律价值[J].营销界.2019
[4].佘玉塑,侯明.论国际民族义务的“硬化”及其法律价值[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陈晓庆,张斌峰.试论法律价值逻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周名峰.宋代法律价值冲突的整合——以“亲邻法”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9
[7].李京津.浅析“洞穴奇案”中的法律价值冲突[J].法制博览.2019
[8].李自强.浅论法律价值的冲突和协调[J].法制博览.2019
[9].崔梦雪.正当程序原则法律价值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10].胡艳玲.论法律价值理论视野中的媒体与司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