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角色调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角色,教师,博士后,困境,全科,冲突,农村。
角色调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郑菁[1](2019)在《MOOC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MOOC凭借其免费、优质、快速和便捷等特点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强烈冲击,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由课堂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MOOC资源的创造者,由综合能力的训练者转变为能力训练情境搭建的策划者,由价值观念的灌输者转变为价值观念生成的激发者。高职院校教师能否实现这种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能否充分适应MOOC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新形势。因此,还需通过转变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帮助高职院校教师突破角色调适困境,加快实现角色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徐东波[2](2019)在《论博士后角色冲突:理论·诱因·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引入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结合对7名博士后的访谈,深入剖析博士后角色冲突现象。从理论上看,博士后角色本质上是一种学术性角色,其冲突分为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个体层面,角色转换的困境与角色期待的矛盾是博士后冲突的直接原因;制度层面,角色定位的模糊与角色流动的风险是博士后冲突的根本原因。调适博士后角色冲突应将个体与制度策略相结合。政府部门要利用制度明确博士后角色的定位与职能,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博士后角色;设站单位应摒弃"花瓶思维"、坚守"质量底线"、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站点建设,提升博士后角色科研创新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朱盼玲,麦颖特[3](2019)在《临退休群体角色调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基于角色理论视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退休群体即将经历由在职转变为离职、个体角色变换与重构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广州、佛山两市105名临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临退休群体角色调适普遍处于适中水平,非积累性可变因素有待强化。政府需改善退休群体经济层面的公平与福利,完善以自我实现为导向的社会参与机制建设,社会工作可在企业、社区领域为临退休群体输送服务,协助唤醒临退休群体的角色调适能动性。(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魏智慧,刘睿[4](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师角色调适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背景下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叁个层面剖析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大数据时代角色冲突的主要诱因,提出帮助教师角色调适的策略,以期新时期教师走出困境,顺利完成教书育人育己的使命。(本文来源于《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期刊2019年17期)
曾锐[5](2019)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角色内面临着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冲突,在角色间面临着全科角色与全能角色的冲突。这种角色冲突不仅会阻碍个人成长,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更会影响队伍稳定,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角色调适是解决角色冲突的有效办法,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调适需要从社会协调与自我成长两方面同时着手。(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3期)
张金婷[6](2019)在《在泰汉语志愿者的角色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国是对外汉语传播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每年赴泰志愿者教师数量庞大。汉语教师志愿者被分配的地方各不相同,与国内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差异,心理预期的落差、语言沟通的障碍、生活方式的不同、生活设施的简陋等,使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海外的生活适应状态和角色转变,成为对外汉语推广过程中的突出的问题。本文对这方面问题作探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2期)
曾锐[7](2019)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调适能力职前培养与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从招生和培养两方面分析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角色冲突的来源,可以发现,角色调适是解决角色冲突的有效办法。角色调适能力的职前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规范培养过程,明确权利和义务,增强角色责任;加强角色学习,提高角色技能,确保角色扮演实效;增强主体意识,培育角色情感,提高角色行为自觉;找准个人定位,明晰角色期望,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18期)
刘晓宇[8](2019)在《单位社区中退休人员的角色调适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退休人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这个巨大的社会群体有着固定的经济收入,丰富的人脉资源和规律的作息时间等特点。众所周知,退休是国家针对老年人的一种福利制度,也是一段极具挑战性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退休前大部分老人已经有思想准备,但是一旦离开了倾注多年心血的岗位,打破了扮演的一定固态形式的社会角色,他们一时之间会难以适应。因为退休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感的弱化,现实角色与个人身份愿望无法匹及以及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再强烈,甚至社会影响力也因退休明显减弱。为了提高退休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我国在1982年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养老方针,1996年把它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如此看来,在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背景下,“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退休人员离开了陪伴多年的工作岗位和人际交往的圈子,回归到安逸的家庭生活,从生活方式上来说,是“职业角色”到“休闲角色”的转变;从社会地位上来看,是由“决策角色”到“平民角色”的过渡;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交往的人群原以“工作中心”的同事调适成以“家庭中心”的家人为主。这种角色转变是对离开岗位时间不久的退休人员生活和心理上的一次很大冲击,很容易引发退休人员角色调适的失败。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引起退休人员角色调适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叁种,它们分别是旧角色消失引起的角色中断,角色需要和角色能力之间,角色愿望和传统角色期待之间的差距产生的角色冲突,以及退休人员生活支持问题,身份不被自身认同和社会标签化等社会支持因素等。针对这些原因笔者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为了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价值,笔者以苏州市高尔夫花园退休不满两年的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深入接触,运用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的调查研究方法,招募并筛选小组组员,严格按照建立专业关系、收集资料、评估和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的流程,对单位社区中退休人员角色调适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帮助组员更好的适应全新的社会角色,本次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拓宽对退休人员角色调适领域认识,丰富老年继续社会化理论研究成果,还在实践领域加深社会对退休人员的认识,为促进和谐家庭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方面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杨顺兰[9](2019)在《小组工作介入退休干部社会角色调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老年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医疗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而退休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干部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突然的角色转变导致长期工作形成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如何面对退休后的社会角色调适问题,怎样进行社会角色调适是本文的关注之处。本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收集有关退休干部生活现状的资料,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干部退休后在社会角色调适的过程中存在四个问题:角色认知不清、人际交往失调、自我价值感失衡、社会网络部分支持缺失。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类发现,影响退休干部社会角色调适困难的主要因素包括:身体机能衰退、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固化、人际交往范围缩小,社区支持部分缺失、社会对待老年人的价值认识偏差等。基于上述调查研究,研究者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指导下,为B社区10名退休干部开展小组工作实务研究,帮助他们从心理、生理和社会叁个方面进行社会角色调适,包括重新认识自我,自我调整、培养多样兴趣,扩展人际关系、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和扩大社会网络支持、确定目标,规划晚年幸福生活。结果证明小组工作在自身的发展状况、组员的自我价值感、情绪调整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本研究为退休干部更好的进行社会角色调适和继续社会化提供案例借鉴。(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顾瑞芬[10](2019)在《浅谈新教师职业角色适应与心理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职业角色的适应期,其专业发展阶段称为入职阶段,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阶段。新教师"适应期"的专业特征为求适应、求生存、现实冲击和自我效能感低。因此新教师面临着严重的职业焦虑与压力,新教师必须学会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以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44期)
角色调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引入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结合对7名博士后的访谈,深入剖析博士后角色冲突现象。从理论上看,博士后角色本质上是一种学术性角色,其冲突分为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个体层面,角色转换的困境与角色期待的矛盾是博士后冲突的直接原因;制度层面,角色定位的模糊与角色流动的风险是博士后冲突的根本原因。调适博士后角色冲突应将个体与制度策略相结合。政府部门要利用制度明确博士后角色的定位与职能,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博士后角色;设站单位应摒弃"花瓶思维"、坚守"质量底线"、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站点建设,提升博士后角色科研创新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角色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1].郑菁.MOOC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19
[2].徐东波.论博士后角色冲突:理论·诱因·调适[J].中国科技论坛.2019
[3].朱盼玲,麦颖特.临退休群体角色调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基于角色理论视域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魏智慧,刘睿.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师角色调适困境与出路[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
[5].曾锐.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文教资料.2019
[6].张金婷.在泰汉语志愿者的角色调适[J].文教资料.2019
[7].曾锐.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调适能力职前培养与训练[J].教育观察.2019
[8].刘晓宇.单位社区中退休人员的角色调适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9].杨顺兰.小组工作介入退休干部社会角色调适研究[D].贵州大学.2019
[10].顾瑞芬.浅谈新教师职业角色适应与心理调适[J].考试周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