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平,程红艳[1](2021)在《近十年教师心理研究的国际热点与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国际上教师心理研究不断增多,但国内却进展缓慢。分析教师心理研究的国际热点与进展,可以为国内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对教师心理研究的SSCI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际上近十年最主要的研究热点有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个性与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与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师生关系、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感知态度。国际上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教师心理的特征,研究范式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国内应更加重视对教师心理的研究,更新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扩大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
王硕[2](2021)在《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的差异研究是欧洲化议题下的一个主要子问题。问题在于为何极需经济援助的候选国塞尔维亚,在面对入盟巨大的经济收益诱惑下,对欧政策偏好却是保持距离、欲迎还拒;而对俄罗斯的非物质援助深表感激,甚至为支持俄罗斯主动牺牲自我利益,而坚持与欧盟政策相背离?以往关于欧洲化的行动逻辑,主要是从理性选择模式的结果性逻辑,抑或是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适当性逻辑来分析,他们皆以简约的个体客观理性或主观理性作为狭隘的前提假定,导致经验世界与抽象理论错位,越来越无法解释现实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诸多“例外”,亟需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而理论综合是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从相关的多层次和多学科理论中拟合出简约且与相关理论平均差异最小的中介变量来搭建新的分析框架[1]。本文以关系性逻辑为基础,在单位层次和体系层次选取适切的自变量,引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作为黏合驱动剂,以此构建出能够解释塞尔维亚对俄欧的政策偏好差异的新视角。全文共五个章节,具体来说:第一章先是梳理传统理性选择模式与个人认知心理模式对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基本假定,以及两者之间的可弥合性。然后阐释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基本特点,论证群体情感既是国家理性的基线,也是个人情感的趋同,分析其作为中介变量弥合两种模式错位性对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为下文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自变量的选取以及探讨各要素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先是阐述当前国际社会中群体分化的现象越发明显,然后立足于探讨群体情感中介作用的研究目的,在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多样化自变量中,选取具有粘合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特征的四个自变量,分别是单元层次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本土实践,以及体系层次的地区安全结构和地区规范。最后论证群体情感这一中介变量不仅与自变量之间在作用上存在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即群体情感先是被这些自变量影响,然后又传递影响着因变量。第三章在单元层次进一步细致论证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是如何在内部通过群体情感类别化进程来塑造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其中,共同历史记忆在时间维度上积累出政治基调情感,政治基调情感塑造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舆情态势,维系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合法性,框定着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宏观方向。本土实践是决策者在空间维度上因时因事的激发出群体即时情感,因为任何对外政策分析模式本质上都是地方性的,尤其是在现代民主政体下,决策者与普通民众存在信息、兴趣、影响力的差异,决策者要保证某特定对外政策的主导性,就必须去个性化,以某一群体内情感的高级识别者身份,通过引导和利用即时情感来影响国内民众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注意偏向、概率判断以及行为选择。第四章在体系层次上进一步细致论证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是如何在外部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进程来建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外部环境。地区安全结构相较于国家间经济军事的物质力量对比,更加强调关系性权力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关系,亲疏关系决定着国家间彼此对威胁的认知与判断。目前在东亚与欧美地区分别在希望与焦虑情感关系主导下形塑出零和博弈的安全结构,欧美与中东欧地区分别在焦虑与羞辱的情感关系主导下碰撞出了外源合作安全结构,中东欧与东亚地区分别在羞辱与希望情感关系主导下促成了内源合作安全结构,不同地区安全结构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有着不同的外部体系压力。同时,地区规范存在着多样化的困境,往往通过羞辱施压等手段来迫使主权国家将其内化,进而转变其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至此,本项研究证实了群体情感与和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之间具有因果相关性的理论预设。第五章是以塞尔维亚为例来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先是分析塞尔维亚的政策偏好特点是对欧超越经济务实主义,对俄超越个人精英偏好,传统的理性选择模式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无法很好的解释塞尔维亚的欧洲化进程;然后根据穆勒求同法,得出群体情感是影响塞尔维亚政策偏好的决定性中介变量;最后对塞尔维亚对俄欧情感的类别化与比较进程进行分析。
李海燕[3](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尤达[4](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刘晨星[5](2021)在《近五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近五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的时间限定为2016年至2021年,主要研究自韩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呈现出来的特色,以及观众观剧心理的满足机制。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以老年人为主,围绕老年生活以及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相处方式、思想方式而展开。主要传达出在当今社会,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老年人的心态始终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始终拥有热爱生活的心和追逐梦想的权利。老年题材电视剧将视点聚集在老年人身上,展现出老年人的生活经历,表达出老年人的思想情感,带给观众无限精彩、温暖与感动。本文选择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着重从叙事主题、叙事特征以及观剧心理满足机制上来深入探讨。首先,近年来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主题上,主张对个体价值意识的张扬、充分表达自我以及对生命精神的超越性感悟。在观念表达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通过剧中人物说教的方式将这些价值观念强加给观众,而是通过故事将观众代入,让其成为价值的主体。其次,近年来老年题材电视剧,主要从人物塑造、叙事视角和叙事情节来凸显其特征。没有强烈的情节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将老年人的情感表达作为叙述的重点。通过细节与矛盾的推动来实现叙事情节的发展,由此呈现出老年题材电视剧魅力,从而使观众能感受到剧中人物在情感上的表达、对生命历程的感悟,接受从情节中传递出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真谛。最后,近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受到广泛好评和喜爱,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表明电视剧满足了观众复杂多元的观剧需求。因此电视剧的内容生产,必须充分了解观众复杂的观剧心理,平衡其文化属性,真正实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创作生产目的。在此基础上,近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实现了观众通过电视剧艺术作品,认知社会、认知自我、升华自我的艺术审美需求和期待的实现和满足。
安丹丹[6](2021)在《90后研究生怀旧心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文中研究指明怀旧心理是个体以自我为中心回忆过往时产生的复杂情绪体验,具有内容、情感、时间、诱发物上的普遍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今社会不断翻新,个体压力巨大,尤其是90后研究生群体,学习和生活压力更突出,随时面临与社会脱节的不安。为了缓和情绪,弥补情感的缺憾,怀旧心理经常出现在90后研究生的生活中。而受怀旧显着影响的亲社会行为是维持良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在任何发展阶段都非常重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积极行为,与自我认知密不可分。而同样与自我认知密切相关的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感则是重要的两种中介,能够预测亲社会行为和意愿的变化。然而,目前使用怀旧心理、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协同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怀旧心理作为一种特殊情绪,对自我调整起重要作用,并且也是90后研究生普遍拥有的情绪,这为他们的自我认知的变化提供了发生条件。因此本研究基于三重自我建构理论,来探讨90后研究生怀旧水平、倾向性以及怀旧心理、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丰富对怀旧心理的实证研究,为促进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亲社会行为提供一种新视角,扩宽研究范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90后研究生怀旧心理的倾向内容,怀旧心理、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研究一通过访谈法获得90后在校研究生怀旧心理的倾向性内容,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内容作为怀旧心理的诱发文案。采用方便取样法收集小样本数据,使用“南安普顿怀旧量表(中文版)”“状态怀旧量表”对所筛查的怀旧文案的有效性进行检测。研究二采用研究一所筛选出来的怀旧文案做诱发材料,使用“南安普顿怀旧量表(中文版)”“状态怀旧量表”“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和“亲社会行为”共五个量表,对90后的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基于调查数据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的单独中介作用和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0后研究生怀旧心理与性别、年级、是否独生这三个人口学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2)怀旧心理、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亲社会行为两两间都呈现出显着正相关。(3)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感在怀旧心理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不同路径:自我认同单独中介作用,生命意义感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链式中介作用。
朱晨菲[7](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提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梁思韵[8](2021)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将“授”与“受”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才能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不可忽视学生“受”的方面,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又受到其心理的制约。近年来,随着“00后”步入大学校园,为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从“90后”变成了“00后”,他们有着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烙印。因此,研究“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作为研究对象,从“00后”大学生接受心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进行系统的探讨。概括总结了“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认知偏好、情感状态以及意志品质;“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个性心理的需要、动机及能力状况。分析了当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三对矛盾:“00后”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00后”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心理矛盾;“00后”大学生自身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载体之间的矛盾。如何优化“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是本研究的重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矛盾分析,提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首先,遵循规律,优化“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其次,尊重个性,完善“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个性心理;最后,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和化解心理矛盾。
张平凡[9](2021)在《基于主题心理课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教育以生命本体为对象,又指向人的内在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漠视生命的过激行为屡屡出现,加强提升生命意义感的教育探索,帮助学生明确生命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当代学校教育中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心理课教育,能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围绕特定的主题,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在关于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这两个因素对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影响突出,但目前基于主题心理课,围绕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设计主题内容方案,进而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围绕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设计主题心理课方案并实施,探究基于主题心理课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作用。研究中首先使用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宽恕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为工具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508份,回收到有效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7.2%,通过数据对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宽恕及生命意义感的现状水平进行测量,并探明了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对生命意义感存在的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围绕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心理设计此次主题心理课的教学方案,以教育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在西北民族大学选取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学生实施课程并完成访谈,通过量化和质性两种评价方式分析结果,探讨基于主题心理课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效果。结合所有研究内容,总结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建议。最后,将本次研究中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宽恕与生命意义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宽恕与生命意义感水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与生命意义感上有差异,大三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低于其他年级。2.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宽恕心理两者均能够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β=0.502,P<0.01;β=0.431,P<0.01)。基于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设计主题心理课方案。3.主题心理课方案包括觉察情绪、明确需要、情绪接纳、更换视角、合适表达、善用情绪、总结反馈七次主题内容。4.主题心理课的评价上,量化评价显示实验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后测得分显着高于前测得分(P<0.05),而对照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前后测得分无显着差异(P>0.05),并且实验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后测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班学生后测得分(P<0.05);质性评价资料表明大多数学生能更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心态,更加积极的面对自己的生活。综合评价可知该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5.结合本研究中的内容与结果,从学校教育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及学生发展层面提出相关的提升生命意义感的建议。综合分析可知,本研究中围绕情绪调节能力与宽恕设计的主题心理课能显着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为之后学校进行提升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教育提供实证依据与实践支撑。
孟祥寒,李强,周彦榜,王进[10](2021)在《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死亡心理是人类面临死亡及相关事件时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复杂心理状态。目前,研究死亡心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简称TMT)。但该理论存在以下争议:(1)在死亡的基本认知方面,恐惧管理理论呈现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如死亡是否与不确定性无关,死亡是否导致恐惧情绪,寻求个体生存是否为人类的核心议题;(2)在社会文化层面,恐惧管理理论提出者的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普遍态度是呈否认的,但是跨文化的研究显示其他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呈现出接纳或蔑视;(3)在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方面,呈现出较多的矛盾性,表明研究中有重要的调节因子未被涉及。基于此,死亡心理可能的研究方向拟从认知、行为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梳理。未来死亡心理研究需秉承科学与文化并重的原则,并结合死亡心理的内容与过程,关注群体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规律,开展死亡心理影响下的身心健康干预研究。
二、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教师心理研究的国际热点与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心理研究概念框架 |
(一)教师心理特征 |
(二)教师心理健康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数据获取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总体特点 |
(二)研究热点 |
1.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 |
2.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
3.教师自我效能感。 |
4.教师个性与专业发展。 |
5.教师教育与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 |
6.师生关系。 |
7.教师工作满意度。 |
8.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感知态度。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1.国际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教师心理的特征。 |
2.国际上的研究范式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 |
(二)启示 |
1.应更加重视对教师心理的研究。 |
2.应进一步更新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
3.应进一步扩大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际关系中情感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研究 |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一章 群体情感:国家对外政策偏好中的中介变量 |
一、主流对外政策分析模式的偏好假定及评价 |
(一)传统理性选择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二)个人认知心理模式的偏好假定及缺陷 |
(三)两种模式对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解释的可弥合性 |
二、群体情感的引入及对两种模式偏好的弥合 |
(一)群体情感的生成过程及概念阐释 |
(二)群体情感是国家理性的基线 |
(三)群体情感是个体情感的趋同 |
第二章 以群体情感为中介变量的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分析层次 |
一、现实变化对对外政策偏好分析要素提出的新要求 |
二、单元层次:共同历史记忆与本土实践 |
(一)国家是群体情感的载体 |
(二)共同历史记忆: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时间维度 |
(三)本土实践: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的空间维度 |
三、体系层次:地区安全结构与地区规范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亲疏关系来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回旋镖效应作用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
第三章 群体内情感类别化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历史记忆以基调情感为媒形塑国家对外政策偏好方向 |
(一)从共同历史记忆到政治基调情感 |
(二)从政治基调情感到对外政策偏好的方向 |
二、本土实践以即时情感为介引领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 |
(一)群体决策者引领即时情感的手段 |
(二)群体决策者利用即时情感进行身份选择 |
(三)即时情感影响国家对外政策偏好选择的途径 |
第四章 群体间情感比较进程是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形成的外部路径 |
一、地区安全结构以群体间情感碰撞为媒限定国家对外政策偏好环境 |
(一)零和竞争结构:欧美焦虑情感与东亚希望情感的碰撞 |
(二)外源合作结构:欧洲焦虑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三)内源合作结构:东亚希望情感与中东欧羞辱情感的碰撞 |
二、地区规范内化以群体间情感评价为介推进国家对外政策偏好转变 |
(一)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内省能力 |
(二)地区规范内化通过群体间情感评价增强国家的外辱压力 |
第五章 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塞俄与塞欧之间的比较 |
一、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偏好差异的特点 |
(一)塞尔维亚对欧政策偏好超越经济务实主义 |
(二)塞尔维亚对欧政策超越个人精英偏好 |
(三)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差异的原因比较 |
二、群体情感在塞对俄欧政策偏好中的中介作用 |
(一)塞尔维亚国内群体情感的类别化 |
(二)塞对俄欧的群体间情感比较 |
三、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作者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近五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影视叙事学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韩国老年题材影视剧的研究 |
三、关于韩剧受众心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结论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本研究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三) 案例研究法 |
(四) 归纳总结法 |
第一章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概述 |
第一节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叙事主题 |
第一节 对个体价值意识的张扬 |
第二节 对家庭意义的重新阐释 |
第三节 对生命精神的超越性感悟 |
第三章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叙事特征 |
第一节 立体多样的人物塑造 |
一、集体群像的人物设计 |
二、丰富多元的人物关系 |
第二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 |
一、内外视角并置:年轻角色和老年群体同步发声 |
二、视角灵活切换:全知视觉呈现生命样态的丰富性 |
第三节 细节与矛盾推动下的叙事情节 |
一、平淡的情节与饱满的细节 |
二、矛盾的纠葛与事件的反转 |
第四章 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的观剧心理满足机制 |
第一节 认知社会需求的满足 |
一、观众对剧中人物情感的认知 |
二、观众对剧中价值体系的认知 |
第二节 认知自我需求的满足 |
一、观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
二、观众不被忽略的心理诉求 |
第三节 艺术审美需求的满足 |
一、真实的角色感悟 |
二、真实的生命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90后研究生怀旧心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怀旧心理 |
2.1.1 怀旧心理的概念界定 |
2.1.2 相关概念的区分 |
2.1.3 怀旧心理的研究对象 |
2.1.4 怀旧心理的诱发 |
2.1.5 怀旧心理的情感特征 |
2.2 怀旧心理的研究方法 |
2.3 怀旧心理的应用研究 |
2.3.1 消费行为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2.3.2 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2.4 怀旧心理的相关因素 |
2.4.1 怀旧心理与亲社会行为 |
2.4.2 自我认同的中介作用 |
2.4.3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
2.4.4 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现实意义 |
4 研究1:90 后研究生的怀旧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样本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工具 |
4.3.1.1 南安普顿怀旧量表 |
4.3.1.2 怀旧状态量表 |
4.3.2 研究程序 |
4.4 数据处理 |
4.5 讨论 |
5 研究2:90 后研究生怀旧心理、自我认同、生命意义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样本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工具 |
5.3.1.1 怀旧量表 |
5.3.1.2 自我认同量表 |
5.3.1.3 生命意义感量表 |
5.3.1.4 亲社会行为量表 |
5.3.2 研究程序 |
5.3.3 数据处理 |
5.3.4 研究结果 |
5.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4.2 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 |
5.3.4.3 相关分析 |
5.3.4.4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5 中介效应检验 |
5.3.5 讨论 |
5.3.5.1 怀旧心理在不同 90 后在校研究生群体间的差异 |
5.3.5.2 怀旧心理与亲社会行为 |
5.3.5.3 自我认同的中介作用 |
5.3.5.4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
5.3.5.5 自我认同与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局限 |
6.3 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8)“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释义 |
(一)“00 后”大学生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性分析 |
(三)“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
二、“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 |
(三)心理学学科理论 |
(四)相关学科理论参考 |
注释 |
第三章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分析 |
一、“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分析 |
(一)认知过程 |
(二)情感过程 |
(三)意志过程 |
二、“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个性心理分析 |
(一)接受需要 |
(二)接受动机 |
(三)接受能力 |
三、“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矛盾分析 |
(一)“00 后”大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
(二)“00 后”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心理矛盾 |
(三)“00 后”大学生自身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间的矛盾 |
注释 |
第四章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策略 |
一、遵循规律,优化“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过程 |
(一)遵循认知规律,深化理论认知 |
(二)遵循情感规律,丰富情感体验 |
(三)遵循意志规律,强化意志品质 |
二、尊重个性,完善“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个性心理 |
(一)尊重并引导接受需要 |
(二)激发接受的内在动机 |
(三)提升接受能力水平 |
三、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和化解心理矛盾 |
(一)立足新时代,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蕴含 |
(二)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
(三)善用“大思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形式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主题心理课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命意义感 |
(二)情绪调节能力 |
(三)宽恕 |
(四)主题心理课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生命意义感的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 |
(二)情绪调节能力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三)宽恕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
(四)生命意义感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
(五)主题心理课提升生命意义感的作用与现状 |
(六)主题心理课设计的相关资料与启示 |
(七)文献分析 |
二、主题心理课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三)泰勒目标模式 |
第三章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结果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情绪调节能力、宽恕的现状分析 |
(一)总体水平分析 |
(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三)结果讨论 |
三、情绪调节能力、宽恕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分析 |
(一)情绪调节能力、宽恕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
(二)结果讨论 |
四、调查结果对主题心理课设计的启发 |
(一)在教育中提升生命意义感的必要性 |
(二)主题心理课设计主题的选取依据 |
(三)主题心理课实施对象的选取依据 |
(四)主题心理课内容设计的偏重方向 |
第四章 主题心理课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一、主题心理课的设计 |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
(二)主题心理课的设计方案 |
二、主题心理课的实施 |
(一)实施对象 |
(二)实施程序 |
(三)实施过程 |
(四)实施反思 |
三、主题心理课的效果评价 |
(一)实施效果的量化评价 |
(二)实施效果的质性评价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建议 |
一、学校层面 |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主题教育模块 |
(二)关注情绪与宽恕在提升生命意义感教育中的作用 |
(三)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程度 |
二、教师层面 |
(一)合理设置与实施主题心理课 |
(二)多维度提高主题心理课教育效果 |
(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
三、学生层面 |
(一)实现自我发展,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
(二)加强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形成积极的生活体验 |
(三)宽恕他人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部分主题心理课教案 |
附录三:课程反馈表 |
附录四:访谈提纲 |
附录五: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恐惧管理理论简介 |
2.1 近端防御 |
2.2 死亡思维可及性(Death Thought Accessibility,简称DTA) |
2.3 远端防御 |
3 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 |
3.1 对死亡基本认知的争议 |
3.1.1 死亡与不确定无关吗? |
3.1.2 死亡一定导致恐惧情绪吗? |
3.1.3 寻求个体生存是核心议题吗? |
3.2 社会文化层面的争议 |
3.2.1 理论提出者的文化背景 |
3.2.2 跨文化研究的不同证据 |
3.3 研究结果的争议 |
4 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与扩展 |
4.1 死亡心理与认知 |
4.1.1 不确定性 |
4.1.2 人生意义 |
4.1.3 归属 |
4.2 死亡心理与行为 |
4.2.1 具身认知 |
4.2.2 仪式 |
4.3 死亡心理与社会 |
4.3.1 文化研究中的死亡心理 |
4.3.2 当前社会中的死亡心理 |
5 未来展望 |
5.1 死亡心理研究具有科学-文化双重属性 |
5.2 死亡心理研究应重视内容-过程的结合 |
5.3 关注面对死亡时的群体心理规律 |
5.4 关注死亡心理影响下的身心健康干预研究 |
四、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教师心理研究的国际热点与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陈金平,程红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05)
- [2]群体情感与国家对外政策偏好 ——以塞尔维亚对俄欧政策的差异为例[D]. 王硕.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近五年韩国老年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D]. 刘晨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90后研究生怀旧心理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D]. 安丹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8]“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 梁思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主题心理课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教育研究[D]. 张平凡.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10]恐惧管理理论的争议及其对死亡心理研究的启示[J]. 孟祥寒,李强,周彦榜,王进. 心理科学进展,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