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变迁论文-魏兴涛,张小虎

地貌变迁论文-魏兴涛,张小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地貌

地貌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魏兴涛,张小虎[1](2017)在《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的地貌背景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选择居址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所处地貌类型的考察,我们发现,仰韶文化初期、早期,人类主要居住于较低的河流阶地等地貌类型上;仰韶文化中期,人类居住范围扩大,除河流阶地外更高的黄土台塬、洪积扇成为人类居住的重要地貌类型;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人类居住的重心转移到了黄土台塬、洪积扇上,并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龙山时代。从早至晚,人类居址存在一个向更高地貌面转移的趋势。同时,区域水系也是影响聚落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17年06期)

张敬忠[2](2016)在《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山东历史地貌》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距今70万年)以来,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黄河主河道携带大量泥沙出太行峡谷进入中原,环鲁中山地叁面漫流而下,数十万年间孕育了齐鲁大地广袤的平原、湿地和湖泊水系。据《禹贡》《水经注》等古代文献记载,上古时期山东地区水系主要有:发源于河南王屋山、由鲁西南入境、注入渤海的济水;发源于鲁中山地,经淮河入海的沂、沭、泗等水;流经鲁北、津南地区的黄(本文来源于《春秋》期刊2016年04期)

葛肖虹,刘俊来,任收麦,袁四化[3](2014)在《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形成的认识,必须建立新生代重大环境事件的年代序列,既需要不同地区构造变形、隆升年代学的依据,又需要宏观背景的把握。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地貌格架及相关问题,诸如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部北西西向盆-山地貌和东部北北东向阶梯状盆-山地貌的形成时代、发育过程等,一直是地学界关注但尚未得到统一认识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隆升年代学和古高程信息的数据,使得对其开展定量分析成为可能。青藏高原何时形成现今的高原面貌?这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开展了20余年研究,发现柴达木作为一个现今的高原盆地经历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全过程,高原隆升和环境变迁的所有事件,在盆地的沉积、构造上都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因此它可以作为青藏高原隆升大阶段划分的最佳参考时空坐标,并依此提出古近纪期间(55~24 Ma)青藏高原整体并未隆升;青藏—闽粤高原的初次隆升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7 Ma),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基本被夷平;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6~0.8 Ma)和中更新世之间。新生代以来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中国构造-地貌格架的形成,直接影响了中国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古人类迁徙的路径,因此需要地质学家、古气候和古人类学家共同探索,对中国及亚洲新生代以来古地貌、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和中国古人类的发源与迁徙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通过青藏高原分阶段隆升依据的论证,阐明青藏高原隆升与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的关系,并探讨中国古人类迁徙的可能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4年03期)

王建,唐郑亮[4](2009)在《怒江大峡谷地貌生态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走过怒江就像是穿越一条时空隧道。因为它的地貌景观极其独特,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这个极边之地,直到20世纪初还少有人知,而直到今天,它也是云南最神秘的地区之一。(本文来源于《新知客》期刊2009年04期)

郜昂[5](2008)在《基于GIS的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地貌变迁及其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九段沙位处长江口拦门沙地区,它导致长江叁角洲产生第叁级分汉,是目前长江口最大的沙洲湿地,也是国家级河口湿地保护区。近50年来,由于自然条件(流域水沙、海洋动力、两翼河槽)变化以及人类活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九段沙发生了剧烈的形态演变。对九段沙这一湿地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深化陆海相互作用下分汉河口地貌发育理论的认识,而且能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过去50年的海图测量数据以及长江口来水来沙数据等资料,结合过去3年来通过RTK-GPS实地采集的地形数据等资料,建立了九段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改进空间插值方法生成了九段沙不同时段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GlS(Geographical Inforrn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空间分析技术对九段沙自1958年来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近半个世纪九段沙湿地经历了强烈的地形演变。总体来说,由于不断淤积的过程主导研究时段内的九段沙演变,其5m等深线以上的面积及体积分别增加了96%和156%;其潮间带面积及体积分别增加了331%和504%。九段沙滩顶高程从0.3m淤高至4.9m,其盐沼植被带的面积从0增加至潮间带总面积的40%。以上结果反映九段沙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2)九段沙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958年至1971年是九段沙的新生时期,此阶段九段沙以散沙合并为主要特点,快速淤积扩大;1971年至1989年是九段沙的快速增长期,九段沙保持稳定的整体形状,总体快速淤长,其形态发生顺时针的旋转,总体位置向下游方向移动;1989年至1994年,江亚南沙并入九段沙系,使得九段沙总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其面积、体积亦有大幅度增长。并沙事件改变了原有的九段沙形态发育趋势,也改变了区域水动力状况;1994年至2005年是九段沙的稳定时期,此间九段沙的整体形态稳定,面积体积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工程建设使得九段沙的局部冲淤模式发生了调整。3)九段沙的演变受到流域和海洋、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流域来沙是九段沙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控制着九段沙面积和体积的长期变化趋势。河口动力条件是九段沙物质搬运的重要营力,同时制约着九段沙的几何形状的变化。沼泽植物具有明显的消能、捕沙作用,它促进了潮间带的成陆作用。近期的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南导堤一鱼咀工程改变了九段沙局部的动力条件和泥沙输移通量,对九段沙的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4)由于流域来沙的急剧减少和南、北槽的制约(因长江径流量变化不大,南北槽将不会有大的容积变化),已经趋于成熟的九段沙在未来几十年将不会迅速扩大,取而代之的是面积较为稳定和局部的冲淤调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11-01)

俄有浩,王继和,严平,高尚玉,王学全[6](2008)在《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库姆塔格沙漠现场考察,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关研究文献,对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及其与沙漠地貌形态的形成和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发育和古水系变迁奠定了库姆塔格沙漠形成和演化的基础。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大量剥蚀物质通过洪水搬运,在阿尔金山北麓堆积,形成巨厚的第四纪洪积扇层。洪积物不断堆积过程抬高了洪积扇前缘海拔高度,导致洪积扇和古水系逐渐向海拔较低的右侧(东)偏转发育和变迁。受卡拉塔什塔格—多坝沟一线的低山阻挡,洪水携带剥蚀物在低山北侧堆积少而导致低山北侧的洪积扇海拔比其西部海拔低是洪积扇和古水系向右侧(东)偏转发育和变迁主要原因。当阿尔金山隆升稳定后,古水系的功能由对剥蚀物搬运转变为对洪积扇的冲蚀,在洪积扇上形成冲蚀浅沟。流水进一步冲蚀洪积扇层和底部基岩,形成了恰什坎萨依、厄格孜萨依、梭梭沟、八龙沟、多坝沟等冲蚀沟谷。同时,流水不断改造洪积扇,形成了沙漠地貌的基本框架。库姆塔格沙漠是在流水地貌的基础上,经过强烈的风蚀风积作用塑造,形成了"帚状"形态和"羽毛状沙丘"独特的沙漠地貌景观;广布于沙漠中的砾石体是洪积扇发育完成及沙漠形成后在较短时间里发生的大规模洪水事件的产物,是古水系对剥蚀物的又一次搬运和堆积所致。(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张瑞萍[7](2008)在《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人口压力与农地制度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制度研究是当前社会上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是解决“叁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土地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政策方面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的颁布,不仅改变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也对农地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农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日益凸显,新一轮的农地制度变迁蓄势待发。现实方面,贵州省有自己的特殊省情。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土地细碎化程度加深、土地肥力下降、从事农业人员数量和质量变化等等实际问题的层出不穷,也迫切要求实施一些新的农地制度安排。因此贵州省制定新的农地制度时应在借鉴其它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基础上,从新的视角、更微观的角度,选取湄潭县和金沙县两个土地改革试点县作为研究样本,对“有贵州特色的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和“贵州省特殊环境下的人口压力”两个因素与“贵州农地制度变迁”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揭示二者对贵州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力度和影响方向,同时结合贵州省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已取得的成绩和目前仍存的一些问题提出几个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8-05-01)

赵静[8](2007)在《武汉地貌资源变迁与城市化进程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体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却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地貌环境变化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07年22期)

史慧杰,褚宏宪,李春,朱银奎,王文辉[9](2006)在《进海路及人工端岛工程对滩海地貌变迁的影响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测资料,阐述了南堡滩海地貌的变迁,以东线进海路工程为例,研究了海岸线、砂坝、潮沟等地貌变迁,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对进海路及人工岛建成后海底地貌进行了定性的预测,提出了浅海滩涂油气开发建设宜采用栈桥式进海路设计。(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06年04期)

付碧宏,石许华[10](2005)在《青海湖近叁十年来环境演化和地貌景观变迁的遥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封闭式内陆断陷盆地,属于半干旱高原寒冷气候,海拔约为3193米。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于1992年被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于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近几十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显着下降、湖面萎缩以及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分析了近叁十年青海湖的环境和地貌景观变迁。主要对比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973年)的陆地卫星(LandsatMSS)和二十一世纪初期(2000年和2001年)陆地卫星(LandsatETM)遥感图像。对比分析表明,青海湖湖面面积已从1973年的4471平方公里,减少为2001年的4231平方公里,近叁十年来萎缩近240平方公里。湖面萎缩、水位下降导致青(本文来源于《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5-10-01)

地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球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距今70万年)以来,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黄河主河道携带大量泥沙出太行峡谷进入中原,环鲁中山地叁面漫流而下,数十万年间孕育了齐鲁大地广袤的平原、湿地和湖泊水系。据《禹贡》《水经注》等古代文献记载,上古时期山东地区水系主要有:发源于河南王屋山、由鲁西南入境、注入渤海的济水;发源于鲁中山地,经淮河入海的沂、沭、泗等水;流经鲁北、津南地区的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貌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魏兴涛,张小虎.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的地貌背景考察[J].中原文物.2017

[2].张敬忠.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山东历史地貌[J].春秋.2016

[3].葛肖虹,刘俊来,任收麦,袁四化.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J].中国地质.2014

[4].王建,唐郑亮.怒江大峡谷地貌生态变迁[J].新知客.2009

[5].郜昂.基于GIS的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地貌变迁及其机制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俄有浩,王继和,严平,高尚玉,王学全.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J].地理学报.2008

[7].张瑞萍.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人口压力与农地制度变迁[D].贵州大学.2008

[8].赵静.武汉地貌资源变迁与城市化进程之关系[J].学习月刊.2007

[9].史慧杰,褚宏宪,李春,朱银奎,王文辉.进海路及人工端岛工程对滩海地貌变迁的影响及预测[J].海岸工程.2006

[10].付碧宏,石许华.青海湖近叁十年来环境演化和地貌景观变迁的遥感分析[C].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

标签:;  ;  ;  ;  

地貌变迁论文-魏兴涛,张小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