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论文摘要

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闽西南马坑式铁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经畲组(C2j)至下二叠统栖霞组(P1q)的一套碳酸盐岩和含煤的碎屑地层中,成矿作用受到一系列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及层间滑脱构造控制。该矿床以矽卡岩型Fe-Pb-Cu矿化为主,伴随有大理岩化、硅化等蚀变;成矿阶段划分为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由于对大排矿床流体演化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且尚未合理解释铅锌矿体在垂向上分布在磁铁矿体之上,因此有必要对大排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不同成矿阶段代表性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包裹体进行镜下形态观察后将包裹体主要分为四类,测试分析主要针对大排矿床最常见的两相包裹体,包裹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相同,主要为H2O。成矿各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从早到晚分别为205.1405℃、164.2389.2℃、163.4249.9℃、150203.9℃,流体盐度从早到晚为0.3627.4%NaCl eq、0.3616.5%NaCl eq、0.182.77%NaCl eq、0.183.35%NaCl eq,密度为0.491.32g.cm-3。通过分析得出成矿流体在成矿初期表现为高温度、高盐度、中-高密度之一特征,基本符合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在矽卡岩阶段流体温度较高,没有明显下降,在同一温度下捕获了高盐度和低盐度的包裹体,通过对矿物组合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大排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在矽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使流体溶解度发生变化,导致磁铁矿大量沉淀;在石英-硫化物阶段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入使流体的温度迅速降低,这种流体混合作用使流体性质改变,Pb和Zn元素的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最终Pb和Zn卸载沉淀,形成闪锌矿和方铅矿;由于形成原因和成矿阶段的不同造成矿床在垂向上下部为磁铁矿体,上部为铅锌矿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矿区位置
  •     1.1.2 课题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推覆构造与滑脱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加里东期
  •     2.4.2 海西-印支期
  •     2.4.3 燕山期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组成及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与矿化类型
  •     3.2.4 成矿阶段划分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寄主矿物
  •     4.2.2 包裹体分布与丰度
  •     4.2.3 包裹体的特征与分类
  •   4.3 流体温度与盐度
  •   4.4 流体密度与压力
  •   4.5 激光拉曼分析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矿床成因
  •     5.1.1 成矿物质来源
  •     5.1.2 流体成矿条件
  •     5.1.3 矿床成因类型
  •   5.2 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形成与演化
  •     5.2.2 成矿过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任倩

    导师: 张达,林全胜

    关键词: 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演化,成矿机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武夷山植被覆盖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与成矿要素综合推断”

    分类号: P618.2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704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6530K

    下载量: 20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水城铅锌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5)
    • [2].探讨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4)
    • [3].广西姑婆山地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06)
    • [4].派-布拉克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城市地理 2017(16)
    • [5].青海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J]. 矿产勘查 2019(12)
    • [6].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成因新探[J]. 矿产勘查 2019(08)
    • [7].内蒙古黄岗铁锡多金属矿床磁铁矿成分特征研究及其指示意义[J]. 南方金属 2017(02)
    • [8].广东省揭西县淘锡湖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1)
    • [9].内蒙古黄岗铁锡多金属矿床锡石的成分标型特征[J]. 南方金属 2016(03)
    • [10].西藏柯月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四川有色金属 2016(02)
    • [11].辽西八百垅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矿产与地质 2016(04)
    • [12].福建永定大排铁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理论浅析[J]. 江西建材 2019(12)
    • [13].湖南耒阳拖碧塘铷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南方金属 2020(02)
    • [14].青海格尔木乌兰拜兴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 中国锰业 2020(04)
    • [15].湖南郴州市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型概述[J]. 化工管理 2016(32)
    • [16].云南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3)
    • [17].福建安溪后头山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福建地质 2017(02)
    • [18].大兴安岭中南段昌图锡力锰、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通报 2017(07)
    • [19].山东省沂源县裕华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探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3)
    • [20].大兴安岭拜仁达坝及维拉斯托多金属矿床锌同位素研究[J]. 矿床地质 2014(S1)
    • [21].黑龙江省漠河县洛古河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时代[J]. 矿物岩石 2015(03)
    • [22].青海牛苦头硅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J]. 矿物学报 2013(S2)
    • [23].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探讨[J]. 西北地质 2012(S1)
    • [24].广西河池市坡平锑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9(01)
    • [25].四川省阿坝县小石头山银、砷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浅析[J]. 四川有色金属 2008(02)
    • [26].黔西北小河边铁多金属矿床构造特征与找矿预测[J]. 矿物学报 2020(04)
    • [27].广西西大明山地区铅锌矿多金属矿床分带特征与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 2019(S1)
    • [28].西藏察隅县那阿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0(05)
    • [29].三都地区汞金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J]. 现代矿业 2017(01)
    • [30].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类型与成矿时代调研[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04)

    标签:;  ;  ;  ;  

    闽西南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