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易经》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势”字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文中采用认知语言学的多义词由核心本义引申的理论,分析了古汉语经典中的典型语料,从而得出,“势”字的本义指“潜能”,引申义为“趋势”“密实”“惯于”“顺势”等等。文中纠正了传统上解释错误的句子,如“地势坤”应该断句为“地势,坤”,其中“势”字指顺应承纳,“势成之”指顺势才能成功,“势居”除地位义外也可以有习性、习惯义。
[关键词]《易经》;势;势成之;势居;天行健;地势坤;认知语言学;释义
《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地势坤”的解释一直存在问题。一是目前普遍把“地势坤”解读为大地是柔顺的,却无法给出依据,以说明其中哪个字有柔顺的意思;二是一直不能明确“地势坤”中“势”和“坤”两字哪个是谓语,而隐含的意思是把“地势”当主语,而把“坤”当谓语,但是又无法说明“坤”字有柔顺义;三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两句一直无法套用易经《象传》中“描述+卦名+君子修行做法”的标准句式,如“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按照这个标准句式,应该断句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不敢这样断句的原因,在于不敢把“势”字用作谓语,只敢把“地势”解释为名词,而没有认识到“势”在古汉语中是可以做谓语的,如古汉语中的“势为天子”(《庄子·盗跖》)、“穷美究势”(《庄子·盗跖》)、“势后以应前”(《韩非子·备内》)、“势成之”(《道德经·五十一章》)等句中,“势”都是做动词或形容词的,而不能当成普通名词。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对“势”字释义研究的问题。
各汉语字典中都把“势”字解释为名词,主要有三个义项,一指权利、威力,二指姿势、气势、趋势,三指男性生殖器。但这个解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找出“势”字的本义,二是没有覆盖“势”字在经典中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多个学者也对“势”字进行了研究,如江声皖反对汉语字典“势”字
的注释,而基于“势,盛力权也”(《说文解字》)把“势”解释为“把握住了用力的方向与位置,通过巧妙的变化,把力的作用发挥到更好很大的力量”[1],莫献鹏认为“势”字表示勇敢[2],但都不够全面,论据不足,而显得牵强。
传统上认为文字是多义的,甚至可能是如反训这样互相矛盾的,所以就难以裁定文字释义多种说法的对错,也难以由本义引申出新义。而认知语言学[3]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语言学,提出了“意义”隐喻机制和“意义”概括方法,为多义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标准。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一个范畴,该范畴有一个核心本义,由核心本义通过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方法引申出其他义项,而文字的核心本义可以通过研究文字的使用案例来概括得到。
辛迪·舍曼以自己为模特,这种独特性令其在媒体与文化评论中占得一席之地。相反的,斯各格兰德并没有此类以作品寻求辨识度的想法。这位艺术家否认她的作品反映着某个特定的意图。尽管如此,许多观众还是感受到了《放射性的猫》与《原子的争论》(the debates on the atom)之间的关联,将《绿房子》解读为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暗示,并将《也许是婴儿》(Maybe Babies)视作对人流这一社会问题的评论。
本文使用了北京大学的CCL古汉语语料库,分析“势”字的典型语料,归纳出了其各种用法,再由各种用法归纳出“势”字的本义,并使用认知语言学隐喻和概括的方法分析了其由本义到引申义的发展路径。
一、势字的释义分析
(一)“势”字的用法分类
.此处“势”指深层能力,而不是只用力量。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对于能力,指潜能,即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外表的强力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执险,其节短。(《孙子兵法·兵势》)
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以上2处“势”指内在的力量,直接看不出来,但是逐步会发出威力,水看起来是柔顺无力的,但其内在的力量却可以穿石。
此处“势”指暗藏危险的地方,表面看是不够的。
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孙子兵法·兵势》)
此处“势”指潜能,士兵的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但勇敢的人内在的潜能却大得多。
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令各轻其死。(《国语·吴语》)
此处“势”指潜能、能力,对应于上文,意思是让士兵勇敢而提高其潜能。
夫霸王之势,在德不在先歃。(《国语·晋语》)
(二)猪场常见寄生虫的分类 按动物学分类把生猪寄生虫分为蠕虫类、昆虫类和原生动物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猪寄生虫的种类调查和危害,将猪的寄生虫分为两大类即主要寄生虫和次要寄生虫:①主要寄生虫是指那些可在全国流行,并可在各种类型猪场(包括散养)的猪只中找到的寄生虫,包括:大形圆线虫、鞭虫、结节虫、疥螨和虱子等。②次要寄生虫是指那些只在全国某些地区或只在不卫生的猪场中存在的寄生虫,包括:肾虫、肺线虫、丝发状虫、红色胃虫等。虽然这些寄生虫感染猪后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其并不普遍存在。
此处“势”指潜能、能力,意思是霸王的高能力,相比来讲,占先只是一时的,而能力则是内在的。
今晋侯不量齐德之丰否,不度诸侯之势,释其闭修,而轻于行道,失其心矣。(《国语·晋语》)
教学实践中证明:在体育适性课堂中实施“一二·三六”教学模式,首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其次培养了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学习有了重点,学会了学习动作技能的方法手段,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更是渗透了小班化理念,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解决了利用场地器材、发挥教师专长等问题。体育适性课堂“一二·三六”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一个前期实践阶段,如何更有效、规范地开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和完善。
此处“势”指潜能、能力,意思是各路诸侯的能力是强大的,隐含的意思是不要只看表面上诸侯都谦让恭敬,好像很弱小。
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幸也者,审於战期而有以羁诱之也。(《吕氏春秋·仲秋纪》)
此处“势”指内在的能量、形势,而不是直接的、外表的。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下命令要大家参与,但是利益的力量使得大家都来参与了。
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吕氏春秋·慎大览》)
此处“势”指内在的能量和形势,而不是直接看到的。
君臣不定,耳虽闻不可以听,目虽见不可以视,心虽知不可以举,势使之也。凡耳之闻也藉於静,目之见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吕氏春秋·审分览》)
此处“势”指深层的形势,不是直接的。直接的道理是耳可听,目可视,但是现在做不到了,是因为有深层的原因。
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吕氏春秋·报更》)
此处“势”指深层的形势,直接看不到,所以需要剖析出来。
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尚书·仲虺之诰》)
此处“势”指有潜能、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做表面功夫之人、夸口之人。
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大者时也,小者计也。(《管子·七法》)
通过分析“势”字的典型语料,可以对其用法分类如下:
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国语·吴语》)
此处“势”指旺盛的内在的力量,意思是大军有着大无畏的力量,全力进攻,而没有犹豫和退缩,也不用局部力量,也不靠某个计谋。
水可走也,乃迂其道而远之,以势行之。(《管子·度地》)
三极既明,五行乃常,四祭既是,七顺乃辨,明势天道,九纪咸当,顺德以谋,罔惟不行。(《逸周书·小开武》)
此2处“势”指能量。
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势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周礼·考工记》)
此处“势”指有气势、有能力,这里人做好了准备,尚无行动,所以不能称为力。这与前文中的“宽缓”是相对的。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孟子·离娄》)
“刚才您往返点穴的功夫,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用的就是万花谷的‘花间游’与‘百花拂穴手’,吴耕说这个功夫能发出香气,他闻到的香味,就像新开的兰花跟煮熟的板栗混杂在一起。星雨看到您手上的镯子是出自南方骠国的翡翠,腰间金色的短笛也是南方的形制,非金非玉,可不是一般村野小店的老板娘戴得着的。您又说到六诏,星雨就猜出您是万花谷花圣宇晴。我们决定在黄梁驿里等您里来,请您将我们带到万花谷去。”他尽可能地慢慢说话,心里却是激动的,那边星雨星眸闪闪如星,吴耕却是抹起了眼泪。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说:“花言巧语,看似善良的面容,十分恭顺的态度,左丘明认为这样很可耻,我也认为可耻。隐藏着怨恨之心,而表面上却与他人很友爱,左丘明认为这样很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此处“势”指内在的力量,而不是一下子就看得出的,否则公孙丑也不会问孟子了。
七是有效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所确认的调解协议,是纠纷当事人在人民调解组织主持下自行协商的结果。双方没有经过法庭上的对抗和诉讼技巧的较量,双方的关系未因纠纷的发生而进一步撕裂,反而通过调解工作得到及时修复,有效维护了社会关系的和谐。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国势。”管子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氾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管子·山国轨》)
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26例TSCC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舌黏膜组织,迅速放置于-80℃液氮中保存。全部病例为经过两位独立的病理学专家确诊的初发TSCC患者,全身检查未发现远处肿瘤转移,术前和术后未施行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本试验所有收集的TSCC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舌黏膜组织样本全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生物标本二次利用知情同意书。
2.对于事物,指客观形势
形势指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就是潜能,因为一般人会轻视客观存在,而做出脱离客观实际的计划,结果会受到客观存在的惩罚。
势不能为奸,虽跖可信也;势得为奸,虽伯夷可疑也。(《商君书·画策》)
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管子·霸言》)
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公孙丑》)
1)离散等值线直接生成法:即按一定间距从等值线上重采样,然后基于离散点构建空间曲面。此方法由于仅考虑了点而忽略了等值线的几何结构,往往出现三角形的3个顶点均位于同一条等值线上(即平三角形),或三角形的某一条边穿越了等值线。
厌宜乘势,事之利得也;计议因权,事之囿大也。王者乘势,圣人乘幼,与物皆宜。(《管子·轻重甲》)
以上4处“势”指形势、潜能。“乘势”指利用客观的形势。
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过也。(《荀子·子道》)
此处“势”指地位、形势。人不能举起自己是因为位置上难以施力。
特深井实施应依据地层深度方向宏观分布规律将特深井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段分别考虑。本文依据科学特深井地层深度方向的不同特点,以孔内安全问题为技术主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钻孔安全技术措施,从而提出特深井施工技术体系初步方案及其重大关键技术构想。
通数者不然也,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故先王贵势。 (《商君书·禁使》)
是故明君兼爱以亲之,明教顺以道之,便其势,利其备,爱其力,而勿夺其时以利之。(《管子·版法解》)
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吕氏春秋·忠廉》)
以上2处“势”指势力,“便其势”指方便其势力施展。“别其势”则使其势力难以发展。
3.对于权力,指权势、有权势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孟子·尽心上》)
此处“势”指势力、权势,而不指潜力。
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于臣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管子·法法》)
夫富之于人,无所不利。穷美究势,至人之所不得逮,贤人之所不能及。(《庄子·盗跖》)
(三)研究方法:鉴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以及定性(质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是使用中国知网的期刊网资源库、博硕士论文资源库、网络报道资料等,以“殡葬”、“职业感受”为主题词,检索相关资料,归纳梳理前人研究角度和观点。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深度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对北京、天津、厦门、无锡、太原、青岛、济南、烟台市的11名案主进行个案深度访谈,他们均为近3-5年入职殡葬行业的青年,具有高职大专学历。同时,以他们为主体,在本单位35岁以下青年发放问卷10份,共发放110份,回收87份。结合所有定性资料按照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最后完成本研究。
人君失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管子·揆度》)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楚辞·七谏》)
寄托之人不肖而位尊,则民倍公法而趋有势。(《管子·明法解》)
以上6处“势”指势力,权指确定的权利,而“势”指潜在的权利。
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故曰:势非所以予人也。(《管子·法法》)
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国无常法,则大臣敢侵其势。大臣假于女之能,以规主情;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管子·君臣上》)
暴人不胜,邪乱不止,则君人者势伤而威日衰矣。(《管子·正世》)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沥青胶和颗粒性石料搭配使用的方法,通过专业车辆的反复碾压后,使得石料于地面充分结合,粘合度高,使得整体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增高,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并且相较于传统铺路技术来说,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由于其操作方法较简单,使得其操作时间较短,不会对正常的路面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极大的迎合了社会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有助于路面使用实现可持续利用。
以上3处“势”指职权。
好名则无实,为高则不御。《故记》曰:“无实则无势,失辔则马焉制?”(《管子·七主七臣》)
此处“势”指势力,自身没有力量,那么肯定没有影响力。
人主无法术以御其臣,虽长年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而各为其私急。(《韩非子·奸劫弑臣》)
有几秒钟的时间,艾瑞克和老四瞪着对方,气氛就这么僵住了。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畏者:一种是荣誉型,一种是冷酷型。但即便是我也看得出来,在这间屋子里有发言权的最终还是无畏派最年轻的首领艾瑞克。
此处“势”指势力,虽然君主权位高,大臣仍然可能势力越过君王。所以势力不等于权利。
故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庄子·盗跖》)
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庄子·盗跖》)
以上2处说明“势”与穷相反,与美、富类似,指有很大能力。
故《明法》曰:“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管子·明法解》)
此处“势”指威力。
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商君书·禁使》)
此处强与势相对,说明“势”不指自身之强,而指客观存在的潜力。
4.做动词,指利用形势,顺势
认识到形势,承认形势,就必然会利用形势,由此引申出利用形势、顺势义。相反,如果只看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深层的力量,或者只在意自己,而不关心客观形势,必然与形势发生冲突。
这个用法是过去从来没有正式提出来的,但在“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孙子兵法·计篇》)中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势”字的顺势义。以下的语料也能印证这种用法。
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此处“势”指顺势,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这段话是批评宋襄公的,宋襄公不趁楚军未过完河、未摆好阵列时袭击楚军,反而迂腐地坐等楚军完成准备,结果被楚军的优势兵力打败,这个案例说明的是利用时机的重要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五十一章》)
“势成之”指适应才取得成就,这跟前文的“道、德”就对应了。如果不适应环境,那么自身的力量一定会无谓地消耗掉,如何能够成就?传统上把“势”解释为“环境”和“能力”是不合适的,环境决定成就这句话毫无意义,为什么龙生九子而成就各异呢?能力决定成就则是没有意义的废话。根据《诗经》中的“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易经》中的“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左传·成公九年》中的“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等句,说明“成之”指最后完成,搞定,而不是中间状态,“势成之”则说明了不会顺势就不能最后成功。“默而成之”、“忠以成之”也提示了“成之”要靠静默和忠诚,就像俗语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的成功在于能够等待并掌握时机,而不是简单地由能力或者环境决定的。
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汤、武之贤,而犹藉知乎势,又况不及汤、武者乎?(《吕氏春秋·慎势》)
此处“势”指依靠客观形势,利用之,而不主观莽动,周武王就依靠岐山做基础而起家,没有基础,则无从成功。
当此时也,两周全,其北存,魏举陶削卫,地方六百,有之势是而入,大蚤,奚待於魏敬之说也?(《吕氏春秋·审应览》)
此处“势”指利用形势,依靠。
显荣佚乐者,民之所务也。故其国刑不可恶而爵禄不足务也,此亡国之兆也。刑人复漏,则小人辟淫而不苦刑,则徼幸于民上,徼幸于民上以利。求显荣之门不一,则君子事势以成名。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君子不设其令,则罚行。刑烦而罚刑。(《商君书·算地》)
此处“势”指顺势,相比普通人喜欢犯禁,君子只愿意顺势。
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吕氏春秋·不仁》)
此处“势”指顺势、利用。
5.对于材质,指材料的密实
凡析干,射远者用势,射深者用直。(《周礼·考工记》)
此处“势”指材料的密实,有韧性,而不是外表看起来笔直好看。传统上把“势”注释为弯曲,好像也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弯曲的木材抗折能力更大,此处存疑。剖开木料做弓时,要射得远,就要用结实的木材,力量肯定是最大的,而要射得深,就要用直的木材,因为方向必须精准,结实这个属性并不重要。这就好比管理一个企业,想要发挥最大力气,那就要充分利用下属,而不要求下属都正直,相反,如要持久深入地完成重大使命,就要正人君子才行。
夫角之本,蹙于脑而休于气,是故柔;柔故欲其势也。白也者,势之征也。(《周礼·考工记》)
此处“势”指韧性有力,角的根部是柔软的,但希望能结实、有韧性,而白色就是有韧性的特征。
6.性情上,指惯于、趋于、居于
人的性情和习惯各不相同,影响很大,就像地势的起伏,这就是“势”字相应的引申义,即习惯的力量,指惯于、趋于、居于。习惯是表面上看不到的,这对应了“势”字的潜藏义。
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庄子·徐无鬼》)
此句“势物之徒”的“势”字指惯于,意思是物质之人,而非追求精神生活的人。
势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韩非子·备内》)
此处“势”指居于、看住,意思是着力于后边,而不是着力于前边。
名分定,则大诈贞信,巨盗愿悫,而各自治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商君书·定分》)
此处“势”字指居于,“势治”指走向治理。
7.对于方向,指趋势、趋向
内在的能力虽然没有明确显示出来,但是,必然逐步随时间发展出来,这就是趋势,空间上的发展,就是趋向。
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于是臣故曰伐莒。(《管子·小问》)
此处国君远远地举手而指,虽然没有碰触,但方向却明白无误。此处“势”指方向、趋向。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商君书·开塞》)
此处“势”指趋势。遵行古代,就会落后时代,而关注现代,则会无法看清内在的发展趋势。
8.用于惯用语“势居”
故狐有牙而不敢以噬,豲有蚤而不敢以撅。势居小者,不能为大。特欲正中,不贪其害。凡势道者,不可以不大。(《逸周书·周祝解》)
此处“势”指惯于,说得就是习惯于小气的人和习惯于大道的人。此处不可以把“势”解释为地势,因为文中并没有说到地势的问题,而且,如解释为地势,文义也于理不合。
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淮南子·原道训》)
此处“势”指地势。
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论》)
此处“势”指地势,文中说到秦国的世代强大是因为秦国地势险要,而不是因为秦国君的贤明和智慧。
现存的各汉语词典中都把“势居”解释为“地位、位置”,不太准确,而且偏离了“势”字的“潜能”本义,解释也不通,譬如“势居小者”解释为地位低或者位置低都是不合适的,地位低就不可能做大?这肯定是不对的。而按照其本义,解释为习惯、格局就通了,格局小的,习惯小气的人,当然不能成就大事。
(二)“势”字的释义分析
根据以上“势”字的各个用法,可以归纳出“势”字的本义指潜能。注意,势字的这个本义,与其近义的“权”、“力”不同,力是直接显示的力量,权是经常使用的力量,而势则是潜藏的、备用的、一般不用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完全存在且可以使用的,在适当的场合就会发生作用。
“潜能”用于动作,引申出“顺势利用”隐喻义,这个顺势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适应,有效利用,但是不管怎么利用,“势”必然是不对抗的。
“潜能”用于材质,引申出“密实”隐喻义,因为这个能力是内在的,不比材料的笔直度,外表看不出来,有“潜能”意味。
“潜能”用于时间维度上,引申出“趋势”隐喻义,因为眼下没有显示出来,而又有这个能力,所以也是“潜能”。
“潜能”用于客观存在,引申出“气势”隐喻义。客观形势是发展的结果,必然有内在的力量平衡,也就是说,存在就是能量。譬如高山和河流就是一种能量,无法轻易被翻越。但“势”不是“外形”,这种存在的力量也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所以有“潜能”意味。
另外,从前文语料也可以看出,“势”字除了做名词外,也可以做动词和形容词。
“势”字可以发展出多个引申义,但是都不能背离其“潜能”本义,所以“势”不可能指直接的力量对抗,也不可能指无力等死,不可能指暂时的展现。“势”不是正面的力量,也不是无力量,而是一种横向的、防守的力量。
在帛书中“地势坤”作“地执川”,《周礼·考工记》的“射远则用势”中“势”做“执”,这说明“势”有“执”的字义。“执”指控制住而不丢失、不发作,那么“势”也应有此义,其主动去接受的做法是一种自我控制,也是对对方的控制,而没有分离,也没有发作。
也可以看看“蛰”字,蛰是典型的“执”偏旁字,指虫长时间休眠,静伏不动,这是自我控制,主动去适应环境的策略,而不是等着冻死、饿死、累死,这说明“执”偏旁义指适应,“势”字的“顺势利用”义与之相应。
“势”字也指男性生殖器,但是在汉代以前并没有发现这样的用例,因此本文没有针对研究,推理起来,这个意义也是从其“潜能”本义引申而来。
二、“地势坤”释义分析
(一)“地势坤”应该是“地势,坤”
根据上文分析,“势”字有“顺势利用”义,那么就会发现,把“地势坤”断句为“地势,坤”就完美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是,大地总在顺应承纳,这就是坤卦,君子就要德行深厚,承载万物。这样解释带来了以下四项好处。
一是,通过文字学的分析,论证了“势”字有“顺势利用”义,为传统上“地势坤”的“顺应”释义提供了完整的论证过程。
二是,在帛书中“地势坤”作“地执川”(帛书中“川”代表“坤”字),“势”、“执”两字看起来差别巨大,难以调和。而本文推理出的“势”字“顺势利用”的动作义,就与“执”这个动词词性一致了,“势”字的“顺势”义与“执”字的控制而不脱离、不发作的释义也接近了,帛书本与通行本在这句话上也基本一致了。
三是,易经《象传》是使用“描述+卦名+君子修行做法”的标准句式的,如“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过去断句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背离了这个标准句式,而改成“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符合标准句式了。
四是,对应地,也要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为“天行,乾,君子以厚德载物”,帛书中“乾”写作“键”,可以把“健”、“键”字当成“乾”字的异体字或者错用字。而“行”与“势”对应,指不断发展前进。“势”指内动而外不动,“行”指外动而内不动。这样解释,“天行”、“地势”就精准对应了其后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也就从根本上厘清了《易经》的骨干体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把“地势坤”中的“势”解释为能力是不合适的,因为势字对应“行”做动词,而且势字的能力义指的是收敛起来的潜能,这个收敛义必须表示出来。
(二)释义“天行健”、“地势坤”
根据前文分析,“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应该断句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总在顺应承纳,这就是坤卦,君子就要德行深厚,承载万物。对应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断句为“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天”指天时,那么这句意思是:天时总在前进发展,这就是乾卦,君子就要一心求强而不停歇。天时从春夏秋冬一直在前进和变化,没有懒惰而停滞不动,也没有简单地放纵妄动。
万物都在大地上活动,甚至忽视了大地的存在,而大地无怨无悔,主动去接受万物,没有一丝抵抗。大地是长久的,天长地久,这说明主动接受是一个高明的做法。大地主动接受和包容,完成了自身的适应性调整,虽然看起来是被动的,但实际上却具备了精准反击的能力,这就是“势”字的潜能义。相比去反抗而受到损害,或者一味等死而被压垮,大地主动去接受是非常高明的做法。
通过对“天行健”和“地势坤”的分析解释,我们可以体会到天地乾坤之道的高明广大,进而体会到《易经》之高明广大。
三、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归纳相关古汉语的语料,使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概括方法,分析出“势”字的本义就是“潜能”,并由本义引申出“顺势”、“形势”、“权势”、“趋势”、“密实”等义。进而分析出了“天行健”、“地势坤”应该断句为“天行,乾”、“地势,坤”,并解析了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义,也解决了易经《象传》中句式不一致问题。对“势”字的研究结论,说明了《易经》等经典的行文是非常严谨精密的,是完全经得起现代科学研究的。相反,面对经典隐晦难解的时候,如用猜想的方式自创字义或者随意通假,则会埋没经典的真义,而贻误后人。
本文中出现的语料只是一部分,并不是全部,但却是作者研究了所有的古汉语“势”字语料后抽取出来的典型语料,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的结论具有普遍适用性,而非片面的、局部的。
参考文献:
[1]江声皖.以训诂为钥,解《孙子兵法》“势”字疑案[J].孙子研究 2018,02.
[2]莫献鹏.孙子“势”义新释[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01.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91(2019)03-0131-07
【收稿日期】2019-03-17
【作者单位】中山市国学促进会,广东 中山,528400
【作者简介】时金科(1965- ),男,河南荥阳人,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先秦经典研究、语言学。
标签:地势论文; 君子论文; 潜能论文; 本义论文; 易经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诸子前哲学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论文; 中山市国学促进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