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氨苷霉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霉素,高效,色谱,液相,离子交换,抗生素,测定方法。
氨苷霉素论文文献综述
章新,朱惠贤,王林,吴献花,杨光宇[1](2005)在《生物发酵液中氨苷霉素的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发酵液中的氨苷霉素。生物发酵液中的氨苷霉素用ZORBAX Stable Bound (4.6×50 mm,1.8 μm) C18 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甲醇- 0.01 mol/L的磷酸(10:90) 为流动相分离,流速为2.0 ml/min;在该色谱条件下,氨苷霉素在1.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方法标准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64%~0.87%。方法用于几种生物发酵液样品中氨苷霉素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05年02期)
陈勇,徐志南,沈文和,岑沛霖[2](2004)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方法。较佳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BDS ODS(250×4.6mm I.D.,5μm);流动相为含5.8 mmol/L叁氯乙酸和8%(v/v)甲醇的水溶液;检测波长279nm,流速1.0 ml/min。对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及发酵液样品测定的重现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8,日内变异系数0.05%,日间变异系数0.9%,回收率96.30%。本方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及快速测定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4年04期)
郑建明[3](2004)在《氨苷霉素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核苷类农用抗生素氨苷霉素(Anganmycin)对各种植物的粉状霉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并具有很低的毒性。本文对氨苷霉素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生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氨苷霉素测定方法、诱变选育、发酵工艺和发酵放大和相关的动力学研究。 1.建立了通过坂口反应初步测定氨苷霉素的化学方法,以红酵母为敏感菌的生物快速测定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的精确测定法。 2.氨苷霉素高产菌的选育和发酵工艺优化。利用物理化学诱变,根据氨苷霉素生物合成途径选用代谢类似物抗性筛选,进行氨苷霉素高产菌的选育。最终筛选到高产菌D-62-2,其在较优化工艺条件下氨苷霉素的摇瓶发酵产量达1.5g/L,比初始菌提高4倍。 3.氨苷霉素的小型发酵罐试验。利用高产菌在国产10L发酵罐上进行分批补料发酵、葡萄糖流加发酵和淀粉补磷发酵等试验,并与进口B.Braun罐上间歇发酵相比较。试验结果,发酵罐氨苷霉素水平由原始菌(ZD615)0.38g/L的产量提高到0.8g/,但发酵水平只为摇瓶最高产量的53%。 4.对于氨苷霉素间歇发酵进行初步的动力学研究,根据实验测定数据以及假设模型,采用Matlab进行拟合,得到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方程:。 5.初步进行氨苷霉素的中试放大研究,在250L、700L和2500L通气搅拌发酵罐中共进行了6批试验,最高氨苷霉素的发酵水平达到0.628g/L。并对放大工艺成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3-01)
陈秀奇[4](2003)在《新型生物农药氨苷霉素的分离工艺及其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氨苷霉素(Mildiomycin)是一种新型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对各种植物的粉状霉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而且对人畜无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用离子交换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氨苷霉素的工艺流程,制备氨苷霉素纯品,并确定其化学结构。 论文首先建立了MIL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氨苷霉素定量分析的坂口反应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坂口反应法快速简便,但受金属离子和精氨酸干扰,适用于分析氨苷霉素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测定发酵液和各种分离过程中的氨苷霉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含5%甲醇的0.005M柠檬酸缓冲液(pH5.8);检测波长:254nm;流速:0.7mL/min;进样量:15uL;柱温:室温。 建立了从发酵液中提取氨苷霉素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发酵液中加入草酸至pH3.0,保持30min,离心并调pH至中性,再离心或过滤得氨苷霉素母液,氨苷霉素几乎不损失;2)离子交换:以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D115为介质,氨苷霉素母液调pH7.5,以1BV/h流速上柱,以2%氨水,0.5BV/h流速洗脱。重复试验表明,树脂的吸附容量为40~50mg/g dry resin,离子交换氨苷霉素的得率为80%左右;3)脱色成盐:以D750为脱色树脂,离子交换洗脱液调pH6.5,以0.5BV/h流速上柱脱色。重复试验表明,氨苷霉素的得率为90%左右,树脂处理量为150mL洗脱液/10mL湿树脂;4)沉淀:脱色液减压浓缩后,加入过量乙醇,使氨苷霉素沉淀,得到氨苷霉素粗品。整个工艺流程的氨苷霉素得率为70%左右,产品纯度为80%左右。 建立了氨苷霉素精制的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介质为HD-2,洗脱剂为0.3M pH8.8的硼酸锂缓冲液(含5%的甲醇)。收集活性部分,再经脱盐脱色,乙醇沉淀后,制备氨苷霉素纯品,纯度在95%以上。该产品和氨苷霉素的质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和碳-核磁共振谱图比较表明,两者为同一物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3-01)
氨苷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方法。较佳的分析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BDS ODS(250×4.6mm I.D.,5μm);流动相为含5.8 mmol/L叁氯乙酸和8%(v/v)甲醇的水溶液;检测波长279nm,流速1.0 ml/min。对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及发酵液样品测定的重现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8,日内变异系数0.05%,日间变异系数0.9%,回收率96.30%。本方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及快速测定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发酵液中氨苷霉素含量的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苷霉素论文参考文献
[1].章新,朱惠贤,王林,吴献花,杨光宇.生物发酵液中氨苷霉素的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现代农药.2005
[2].陈勇,徐志南,沈文和,岑沛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氨苷霉素的含量[J].农药.2004
[3].郑建明.氨苷霉素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的改进[D].浙江大学.2004
[4].陈秀奇.新型生物农药氨苷霉素的分离工艺及其结构鉴定[D].浙江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