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君:孔子孝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论文

李君君:孔子孝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论文

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历经时代沧桑而经久不衰并且得到各民族各朝代推崇,是我国最引以为傲的精神文化之一。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孔子不是提出“孝”观念的第一人,但他十分重视孝文化,孔子孝文化在前人“孝”思想,诸如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继承,使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构建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孔子的孝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大力弘扬孔子孝文化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尽心“养亲”,重视诚心“敬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源自于父母,并且也让我们懂得了行孝的起点。在每一个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都耗费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和精力。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最伟大的,根本无法用任何尺度来衡量,所以子女理所当然孝顺父母。那么,怎样才算真正的行孝与尽孝呢? 其实,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孔子沿袭了传统的孝道观念,即子女对父母尽孝首先要做到“养亲”。即赡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方面的需求。“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有了酒食让年老的人来吃,如果遇到什么事,让年幼的人来操劳。孔子认为赡养父母首先要使父母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这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孝”。其次,在物质赡养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他认为子女对父母不但要做到“养亲”,更应注重“敬亲”,即尊重、敬爱父母, 使父母能够在人格上得到尊重,在精神上获得慰藉。如果子女对父母最基本的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孝”就无从谈起。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养”而不“敬”,那又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孔子把是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他认为真正的“孝”需要子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落实。

2.5.12 术后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术前性功能状况及术中是否穿破前列腺包膜有关。术前性功能有减退者,术后发生性功能低下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患者本身正处于性功能减退过程,手术打击对其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关。前列腺包膜穿破对性功能的影响,主要是与术中电切的热损伤及局部渗液、血肿压迫邻近前列腺侧的勃起相关神经有关。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养亲”“敬亲”的典型案例也比比皆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老师尽心竭力地对母亲尽孝,五年如一日地背着母亲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他的孝心感动了华夏大地。巫溪县龙王小学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任安玲22年无怨无悔地侍奉在患病父亲身边,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她的孝心更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子女对“孝”的概念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只要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就算是尽到孝心了,持有这一观点的子女尽孝往往只是注重形式、物质层面,却忽略父母精神层面的关怀,致使很多老人孤独、寂寞、空虚,尤其在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甚至一些父母在家中去世很久,却没被人发现的悲剧时而出现。胡适先生在评价后人的“孝”时也曾说:“只从这个养字上用力,因此造出许多繁文缛礼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这一片面的孝道观念,只注重物质上的供养,而忽略精神上的赡养,使得父母得不到子女的关心、关爱,无法享受家庭之爱,更无法安享天伦之乐,显然没有做到真正的“孝”。还有一些子女忙于追逐物质财富,孝道观念非常淡薄,出现了不赡养老人,甚至出现虐待老人情况,这些都完全背离了孔子孝文化,他们连最低层次的孝道都没有做到,更别提敬老了。

目前,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大多数子女都具备了赡养父母的经济能力,完全能够做到“养亲”,但是提到“敬亲”就另当别论了。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说“色难”,意思是说能够一直和颜悦色的对待自己的父母,绝非易事。诚然,当前如何做到“敬亲”就成为弘扬传统孝文化的一大挑战,它不单单是一种个人行为,已经上升为一种社会现象。事实上,做到“敬亲”并没有那么难,正如孔子所说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特别是在物质方面。因此,子女孝敬父母不必与他人在物质上进行攀比,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尽心诚心地尽孝,将尽孝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跟父母保持电话沟通,视频问候,常回家看看,有时间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就像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之中只要一有时间便会陪母亲吃饭、聊天、散步。这些简单的孝道行为正是子女在当前社会中 “养亲”和“敬亲”的具体表现,也是弘扬传统孝道,解决如何“敬亲”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良策,对于实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保障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孝道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孔子孝文化中倡导的一些行为和理论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中有些理念在当下社会被人们称之为愚孝行为,是人们所极力反对的。例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孔子认可的这种孝行,在今天看来是一种不考虑是非曲直的包庇纵容,也与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纲领是相违背的。再如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他倡导子女顺从父母的意愿,以父志为己志,以父行为己行。这显然不利于子女作为个体独立性的发展,也与现代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格格不入,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愚孝行为,比如放弃真爱,顺从了父母以生辰八字选择自己的婚姻伴侣;生养孩子方面,顺从了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知又有多少“妈宝男”因为婆媳关系不合,最终顺从了父母选择离婚。

二、秉承“顺亲”、鼓励“谏亲”,反对愚孝

“养亲”“敬亲”“顺亲”“谏亲”讲的都是孔子所说的“生,事之以礼”的孝道内容和要求。那么,父母去世是否意味着孝道就完成了呢?《孝经·丧亲》中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子女应在父母生前做到爱敬,并在他们死后做到哀戚,这样的子女才做到自始至终的尽孝道。孔子认为孝道无穷无尽,是永恒的人生主题。父母去世,子女要担负起另一重意义更重大的孝道责任,这就是“葬之以礼”,即对亡故的人予以安葬。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注重礼制,以礼行孝。至于礼的形式,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是说家中有老人去世后需要办丧事,作为子女应该简化丧葬仪式,不应在礼节形式上下功夫,子女主要应该是感念先人的功德,做到心中真诚的悲戚,真诚才是礼的本质。因此,孔子提倡“厚养礼葬”理念,重视丧葬并不在于其形式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仪式,使人们拥有知恩图报的道德情怀,培养人们的恭敬、虔诚之心,有利于培育人们的孝心,最终能够实现“民德归厚”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因此,弘扬孔子孝文化,要秉承“顺亲”,但决不是盲目地顺从的“愚孝”,是有是与非的原则的,应该带有一定的原则和尺度来顺从父母。要学会“谏亲”,面对父母的不当行为,子女应借鉴孔子的“几谏”思想,当父母行为是错误或者不当的时候,子女一定要采用巧妙的方式进行劝阻,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愚孝行为的出现,也有利于家庭中民主思想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当父母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子女应该诉诸于法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父母摆脱深渊,避免陷入更加不义的境地,从而有利于在全社会中养成法律、道德高于亲情的习俗,使得人人都能够懂法、守法、敬法、畏法,营造富有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氛围,也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

因此,弘扬孔子孝文化,要把“养亲”和“敬亲”结合在一起,坚持尽心“养亲”、重视诚心“敬亲”,必将对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下的养老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如今,不少子女对父母却是“厚葬薄养”。父母生前不去尽孝道,却在父母死后大办丧事,扎灵棚,请僧道,购置高级的棺材,修建占用大量土地的豪华墓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际上这些人也只是为了“孝”而行孝,很大程度上只是做给别人看的,为了自己的面子、虚荣心,不可能是真正的孝行。还有一些子女在丧葬方面存在从众和攀比心理,即使自己的家庭比较贫困,也不惜借钱大摆丧葬场面,大办丧事,尤其在农村地区真的出现了很多“死不起”“葬不起”的情况。这些现象既违背了目前我国政府推行的丧葬理念,更加剧了我国耕地面积不足的严峻现实。事实上,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每年死亡人数已达1000万左右,毫无疑问“无地可葬”俨然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危机。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对父母孝顺自古以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子女做到“顺亲”就理所应当了。一方面,要求子女尊重父母的意愿,尽力满足他们的愿望。在现代的社会中 “顺亲”的孝子很多,比如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孝子”之一的王凯,用自制的房车“感恩号”,历时517天,实现了年近八旬的母亲环游祖国的夙愿。他秉承“顺亲”观念,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则孝子故事,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如今我们常说孝顺父母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一般来说,父母在一生的阅历中,已深切领悟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他们对子女的忠告也往往是一些至理名言的总结。年轻人没经验,应该认真听取父母的忠告,这会对自己成长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子女要做到“顺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坚持“礼亲”,以礼至孝,厚养礼葬

孔子提倡 “顺亲”,十分重视孝敬父母。他强调子女应该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论语》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更进一步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可轻易地改变和违背。但孔子的“顺亲”观点并不是说要盲从,他本人非常不赞成一味地顺从父母的愚孝。《孝经》中,曾子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又说:“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说知道父亲做的不对,而子女没有任何违背,还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怎么算是孝顺父母呢?可以看出,孔子的“顺”并不是一味的顺从、盲目地顺从。当发现父母有不当的行为的时候,子女在坚持不盲从情况下又该如何做呢?《孝经》中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是说在父母有做的不对的时候,作为子女应极力劝阻,使其改正,以免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也就是说孔子非常鼓励“谏亲”。那子女应该怎样劝谏自己的父母呢?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孔子主张“谏亲”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进行多次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强求,更不能与父母对立起来。在“谏亲”过程中肯定会使子女感到非常操心和忧虑,但作为子女不应有抱怨或怨恨之心,仍然要尊敬他们。这也是孔子的一种进谏智慧,今天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学习。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在军庄镇地区分布有断层构造、向斜构造(含“地形倒置”现象)、岩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含“构造面沟谷发育”现象)、侵入岩岩墙、岩层层面波痕等多种地质现象,最集中区域方圆不足3.2 km2,这些地质现象不仅类型多样且分布集中(图1).

“故乡”是名词,认知指向是一个实体,也即概念重组的输入“元素”。在这里,“故乡”这个实体的认知指向与“美丽”的指向主体相对应,即概念重叠,那么这两个结构就具有整合的基础,这样的一致会引发人的一系列的思维和推理,然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词按线性次序整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故乡”。

因此,当前一方面急需我国政府大力宣传和提倡孔子“厚养礼葬”的理念,通过教育普及,使得孝道从儿时教育做起,做到幼时灌输,长大躬行,努力让“厚养礼葬”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引导子女在父母生前,好好地赡养父母、敬爱父母;父母去世后,在丧葬上少一些攀比,让“厚养礼葬”在祖国大地上蔚然成风,使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另一方面“厚养礼葬”理念又启示每一位子女要及时地行孝,不要因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让自己遗憾终生。从自身做到敬老爱老助老,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襟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说“厚养礼葬”理念的推行不仅使行孝、尽孝得到善始而善终,而且符合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同时又顺应当前环保趋势,合乎节俭美德,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

691 Treatment of ureterovesical junction stricture with stones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孔子的传统孝文化是紧密联系的。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有孝心,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稳定。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而孔子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养亲”“敬亲”“顺亲”“谏亲”“礼亲”等积极因素,不仅要求做到孝亲,更要做到孝国、孝民,使被教育者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引导人们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帮助、感恩他人,回报社会。因此,面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孝道问题,我们急需弘扬孔子孝文化积极因素,实现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孝道文化从我做起,推及他人,推及社会,形成全社会孝老爱亲的风尚。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450001)

标签:;  ;  ;  ;  ;  ;  ;  ;  ;  ;  ;  ;  

李君君:孔子孝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