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高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项目化教学措施进行探究,从课程设计、项目规划、项目落实、教学优化四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教学路径,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项目化措施

一、前言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形成定向培养体系。尤其是在高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专项培养设计,依照实践内容形成相应的项目化教学,真正实现技术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水平。

二、面向岗位分析,做好课程设计

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职业需求进行明确,依照该岗位职能需求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课程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化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相协调,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要做好能力目标的分析、知识目标的分析及素质目标的分析,按照学生能力状况形成具体的指标。如在建筑空间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能力目标为:能够运用建筑空间设计手段及方法完成实例设计;将知识目标设定为:认识建筑功能,学习建筑的艺术性及掌握建筑空间发展趋势;将素质目标设定为: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等,培养其人文素养。

三、依照教学需求,形成项目规划

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完整的项目规划,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落实,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尤其是在高职《建筑设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子项目的设置,依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项目化教学方案,将知识点、知识内容等并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依托,形成针对性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如在建筑外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依照教学状况形成五部分教学模块,即外观设计概述模块、建筑形体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模块、建筑形体反映建筑的风格特征模块、建筑外观的技术美模块、建筑的形体整合与立面处理模块,在此基础上构建项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发布项目教学任务,即外观设计认识任务、内部空间学习任务、建筑风格特征学习任务、外观技术学习任务、形体与立面整合学习任务。

四、设计教学过程,落实项目任务

明确项目任务后,教师要依照任务目标设计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路径,科学选取教学手段,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以形体与立面整合学习任务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任务驱动核心,在该任务目标基础上以实际建筑外观设计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项目学习中加深对形体与立面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认知。完成上述教学后,教师可以借助探究性教学法使学生自主分析形体与立面之间的整合关系,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分析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形体与立面的整合、如何整合的效果最佳。讨论结束后学生将方案上交,教师依照学生给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点评,解决学生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建议。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项目任务的总结,使学生能够结合最优处理方案,对比自身方案,不断突破,不断进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五、分析落实效果,实施教学优化

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学生状况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设置好双向评价路径。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主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明确课堂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合理、丰富,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对课堂进行优化。这种双向评价体系能够全面把握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根本上改善了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效益。

六、总结

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项目化教学任务的设计,依照学生需求对项目化教学进行细化,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项目化教学内容;要运用多种方案落实项目化教学内容,将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实现项目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2)。

[2]郑育春跨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3]刘殿阁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开放式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06,(24)。

标签:;  ;  ;  

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