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蛋白结合论文-胡小波,刘燕萌,武瑞君,胡新,鄢尤奇

药物蛋白结合论文-胡小波,刘燕萌,武瑞君,胡新,鄢尤奇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蛋白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丙吡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常数,游离药物浓度药时曲线

药物蛋白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胡小波,刘燕萌,武瑞君,胡新,鄢尤奇[1](2018)在《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丙吡胺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个全新、简单、快速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不需要对血浆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血浆样品直接进样测定丙吡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40.2 cm未涂层石英毛细管(75μm×375μm,有效长度30 cm),分别以p H 7.4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含有50 mmol·L~(-1)叁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的2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缓冲体系,测定游离药物浓度和总药物浓度。采用3.447 k Pa压力直接进血浆样品5 s,分离电压15 k V,温度20℃,检测波长190 nm。结果:方法的专属性强,在线测定血浆中总药物浓度时,丙吡胺与蛋白的结合得到充分破坏并与血浆蛋白成分在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丙吡胺在血浆中总质量浓度分别在1.0~20.0μg·m L~(-1)和20.0~200.0μg·m L~(-1)的低、高浓度区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7 7,回收率为93.8%~110.7%。在体外血浆生物样品中,当预温孵的丙吡胺质量浓度为100、50、25、12.5、10μg·m L~(-1)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为86.7%、86.3%、86.4%、78.3%、74.7%。在体内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范围在39.3%~91.5%。测定结果表明丙吡胺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强、一弱2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分别为5.3×10~4 mol~(-1)·L和1.2×10~2 mol~(-1)·L。绘制了大鼠在给药后24 h体内丙吡胺游离和总药物浓度的药时曲线。结论:利用所建立的新方法,将含丙吡胺的血浆生物样品直接进样,高效、快速地测定了大鼠体内外血浆生物样品中丙吡胺的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新建立的方法灵敏,高效快速,操作简单,耗样量少,价廉,有潜在的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姚婷婷,王静云,陆文全,吕帅,李昕[2](2018)在《端粒结合蛋白Rap1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端粒结合蛋白Rap1在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中的作用。方法低剂量依托泊苷(etoposide,5μmol/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试验组),观察细胞衰老,SASP相关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及Rap1表达情况。利用siRNA抑制SGC7901细胞Rap1表达(SGC7901-Rap1 KD),阴性对照采用negative control siRNA(SGC7901-NC),检测Rap1表达下降对etoposide诱导的SGC7901细胞衰老及SASP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第3天SGC7901细胞停止生长;与对照组比较,第5天试验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显着增加,p53和p16~(INK4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ASP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A、IL-6、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干扰素(IFN)-γ在SGC7901细胞和条件培养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01),证实低剂量etoposide成功诱导SGC7901细胞衰老及SASP;同时Rap1表达也明显升高,Rap1表达升高出现在etoposide处理后早期(第1天),早于SASP相关因子的出现,并在衰老细胞持续存在。Rap1 siRNA下调SGC7901细胞Rap1的表达对etoposide诱导的细胞衰老没有影响;但SGC7901-Rap1 KD细胞和条件培养液中SASP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下降且延迟,SGC7901-NC细胞SASP相关因子表达出现在第5或7天,SGC7901-Rap1 KD细胞出现在第9天。结论在低剂量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过程中伴随Rap1表达升高,Rap1促进SASP相关因子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高敬林[3](2018)在《简单快速分析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药物在血浆中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程度能够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即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进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学行为。因此,药物蛋白结合率(PPB)可以作为治疗药物监测(TDM)及ADME评估的重要参数。然而,PPB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其原因主要是表征PPB的方法仍存在问题,进而限制PPB在临床TDM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的探究。因此,血浆PPB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非健康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成为临床药师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分析PPB的方法通常需要两份血浆样品在两个体系中分别采用两种前处理方法测得游离药物浓度(C_f)和总浓度(C_t),这就意味着其PPB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C_f和C_t的分析方法准确性。HFCF-UF法作为直接进样技术,已成功用于临床C_f的分析,其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可直接代入公式求算PPB。因而,C_t方法的准确性成为PPB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文献报道C_t的前处理方法多为蛋白沉淀法(PPT)、液液萃取法(LLE)及固相萃取法(SPE)。每种方法皆有各自的优缺点。总体而言,C_t的整个分析过程,繁琐、耗时,多步操作易导致最终结果误差增大,难以保证C_t及PPB结果的准确性;加之分析C_f和C_t时,因两份血浆受采集时间及存储条件不同等因素影响,使得最终PPB测定结果造成偏差,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的PPB监测。为此,本研究利用HFCF-UF技术成功改造了传统C_t分析方法,建立一种简单、准确且只需一份血浆样品即可同时分析C_f、C_t及PPB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依据PPB及C_f来进行剂量调整提供可靠的分析平台。通常在健康生理状态下,药物的PPB在药-时曲线所对应的整个时间段内保持恒定,此时,C_f与C_t呈良好的相关性,C_t在一定水平上可反映C_f。然而,在非健康状态下,如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情况,PPB可以发生改变,进而直接影响C_f,使得药物疗效产生个体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机体中药物的PPB结合C_f才能反映药物ADME,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第一部分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法简单快速分析卡马西平蛋白结合率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目的:研究建立用同一份血浆样品简单、快速、准确分析卡马西平(CBZ)的C_f、C_t及PPB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初步探索PPB及C_f在临床TDM中的意义。方法:利用HFCF-UF技术准确测定C_f的基础上,对传统C_t分析方法进行改造,并对其中加入的释放剂种类及加入量进行优化,以保证结合药物完全从蛋白结合位点上脱离下来,从而在同一份血浆样品中准确分析得到药物C_f、C_t及PPB。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到20名接受CBZ治疗的患者中,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C_f及C_t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结果:C_f和C_t在0.535-21.4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CV%及准确度%bias均小于±3.0%。丙酮作为释放剂且体积为200μL时,C_t的绝对回收率为100.2-100.8%(CV%<2.0%)。临床初步探索表明,进行CBZ治疗的20名临床患者的PPB平均值为46.3%(10.1%-68.9%),其与健康志愿者的PPB均值(76%)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0名患者的C_f和C_t之间的相关性较差(R~2=0.470)。结论:该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成功地在同一份血浆中分析CBZ的C_f及C_t,其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高,从而提高了PPB结果的准确性,为今后临床医师利用C_f和PPB进行剂量调整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在非健康条件下患者的PPB有较大的变异,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当对PPB进行监测,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第二部分多索茶碱蛋白结合率测定方法研究及其在非健康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初探目的:研究建立准确的多索茶碱(DFL)蛋白结合率测定方法,并初步探讨DFL的PPB与患者生理病理条件的关系,为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FCF-UF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HPLC法在同一血浆中准确分析DFL的C_f及C_t,并通过公式计算求得PPB。将该方法应用到接受DFL治疗的48名患者的PPB测定中,并对PPB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生化指标、疾病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CV%及准确度%bias均小于±4.5%,C_t绝对回收率为99.4-100.3%(CV%<2.3%);48名患者的PPB平均值为39.6%(3.02%-93.2%),其与健康志愿者的PPB均值(48%)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和肌酐与PPB的相关性良好(P<0.05)。结论:该方法成功地在同一份血浆中同时分析DFL的C_f、C_t及PPB,为进一步研究非健康状态下PPB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平台。临床初步探索表明,接受DFL治疗的48名患者的PPB存在个体间及个体内差异,因此临床上应对PPB进行监测以指导医师优化用药剂量。同时PPB易受白蛋白、肝肾功能状况的影响,因而在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时,临床医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及肝肾功能状况。(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栗若兰,赵峰,徐岩,王欣荣,郑海州[4](2018)在《以FK506结合蛋白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现新的FKBP52抑制剂类药物,建立以人FKBP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方法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FKBP52蛋白,并进行纯化。基于FKBP52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的活性特性,建立FKBP52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对本公司化合物库中的31558个放线菌及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进行筛选。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菌株BL21(rosetta)/pET-30a/FKBP52。纯化后的重组表达人FKBP52蛋白纯度大于90%,并具有很好的PPIase活性。阳性药FK506能剂量依赖地抑制FKBP52活性,IC50为12.035ng/m L。筛选得到121个抑制率大于80%的样品,其中11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FK506,6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FK520,7株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雷帕霉素。对随机抽取的100块96孔板筛选数据进行统计,模型的信号/本底比平均值为2.35±0.26,Z'因子平均值为0.78±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FKBP52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该方法具有快捷、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新FKBP52抑制剂的筛选,还可以实现对FKBP52已知抑制剂如FK506、FK520和雷帕霉素等产生菌的定向筛选。(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曹建中[5](2017)在《1、MiR-34c/CTNND1信号通路是化疗药物抑制肝癌进展的重要靶点 2、RNA结合蛋白DCAF13/TDRKH在肝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达中晚期,已不适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很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疗效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化疗药物在肝癌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晰。本课题中,我们首先发现,化疗药物氟尿嘧啶和吡柔比星可以激活SMMC-7721 和 PLC/PRF/5 这两株肝癌细胞系中 miR-34a,miR-34b 及 miR-34c 的表达。随后,我们在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34s后进行了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表型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miR-34s可以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上述体外研究结果也在裸鼠皮下成瘤、尾静脉转移等动物体内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应用生物信息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我们发现并验证了miR-34s的一个关键靶基因,即CTNND1。我们发现,敲低CTNND1的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而且通过拯救实验,我们证实,CTNND1至少部分介导了miR-34s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miR-34/CTNND1信号轴在肝癌进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接着,我们又设计了一系列拯救实验,探究miR-34c在化疗药物抑制肝癌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证明,miR-34c至少部分介导了化疗药物对肝癌增殖、侵袭及转移的抑制,因此证明miR-34c/CTNND1信号轴是化疗药物在抑制肝癌进展过程中的重要靶点。最后,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中,我们发现,化疗药物可以与miR-34c协同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及侵袭,提示临床肝癌患者中HAIC与MRX34联合治疗的可行性。DCAF13(DDB1 and CUL4 Associated Factor 13)是一个蛋白编码基因,该基因位于一个在多种肿瘤中高频扩增的染色体区域,即8q22.3。DCAF13已经被报道在乳腺癌患者中出现高频的拷贝数扩增。然而,DCAF13在肝癌等其他肿瘤中的遗传改变、表达以及功能却未有报道。本研究发现,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DCAF13在14.7%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出现了拷贝数的扩增,并且相对于癌旁组织,其表达在肝癌组织中明显上调(P<0.001)。在我们的40对新鲜肝癌及癌旁样本中,我们又同时在RNA(P=0.0002)和蛋白(P=0.0016)两个水平证实了肝癌组织中DCAF13的过表达。临床及生存分析显示,DCAF13过表达与肝癌的不良分级(P=0.005)以及更短的总生存期(P=0.0036)明显相关,而且进一步的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CAF13的过表达是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2.22,P=0.003)。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提示,DCAF13可能是肝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蛋白。总的来说,本研究证明了 DCAF13在肝癌组织中的过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并且其可能参与肝癌细胞的周期调控。目前,RNA结合蛋白TDRKH主要被报道参与生殖细胞成熟及piRNA生成,而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可能的功能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分析TCGA数据库中的肝癌转录组数据,结果显示,TDRKH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001)。接着,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在RNA和蛋白水平进一步证实了 TDRKH在肝癌组织的过表达(P=0.0002)。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发现TDRKH高表达与不良肿瘤分级(P=0.0056)及AFP升高(P=0.0078)明显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DRKH高表达组肝癌患者有着明显更短的无病生存期(P=0.002),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则证实TDRKH高表达是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2.16,P=0.003)。GO和KEGG分析提示TDRKH可能是P53介导的细胞修复等过程的重要调节基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5-01)

王晨媛[6](2016)在《输卵管妊娠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中西医结合药物干预靶蛋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输卵管妊娠(TEP,tubal ectopic pregnancy),是异位妊娠疾病最常见的类型。多发于早期妊娠,是导致产妇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诊断方面也尚未发现特异、灵敏的生物蛋白可以作为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人输卵管全蛋白表达谱,及正常输卵管的蛋白定量功能分析;对输卵管妊娠疾病与正常输卵管及相关组织的差异蛋白的研究,解析有并筛选差异生物蛋白;研究中西结合药物治疗与否的差异蛋白,筛选潜在的有效治疗相关差异靶蛋白。本次研究通过iTRAQ技术结合质谱差异蛋白及正常输卵管全蛋白表达谱的研究,高通量法为鉴定输卵管妊娠疾病相关的异质性特异蛋白分子提供基础,期望对输卵管妊娠的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和药物干预靶蛋白研究提供参考;富集出的低丰度差异蛋白能够对输卵管妊娠疾病的诊断所需的Biomarker提供参考。方法:1.本研究运用 8 标 iTRAQ((8-plex isobarie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结合LC-MS/MS,采用混合池(pool)的研究策略,研究以人输卵管妊娠疾病中种植部位输卵管组织(PT),非种植部位输卵管组织(UPT),妊娠绒毛组织(V)作为实验组;对照正常人输卵管组织(NT),正常宫内妊娠绒毛组织(NV)和宫内临近蜕膜组织(ND)。实验组:2例输卵管妊娠疾病用中西医结合药物后输卵管组织MPT1(Ml),MPT2(M2)与未用药物输卵妊娠疾病的输卵管组织PT对照。差异蛋白组的对比方案:PTvsNT,PTvsUPT,PTvsUPTvsNT,VvsNV,PTvsND,PTvsMl,PTvsM2。用SAM运算法,筛选对输卵管妊娠疾病有临床意义的特异蛋白。2.对正常输卵管无标记(label free)全蛋白表达谱研究,分析其全蛋白生物功能及其特性,从输卵管生理机制角度,摸索输卵管妊娠疾病发生病理条件的相关生物蛋白。3.针对综合临床相关因素集成筛选出候选蛋白的参数条件,得出12个蛋白,其中6候选蛋白进行原样本和新增样本的免疫组化验证(IHC)。结果:1.上述差异蛋白研究组,在两次重复标记,4次质谱(技术重复4次),交集最稳定出现了 4次的差异蛋白中,根据定性和定量结果,按照SAM评分标准结果如下:PTvs NT:上调蛋白416个,下调蛋白103个;PT vs UPT:上调蛋白216个,下调蛋白79个;PT vs UPT vs NT(逐级):上调蛋白601个;V vs NV:上调蛋白168个,下调蛋白85个;PT vs ND:上调蛋白360个,下调蛋白151个;M1 vs.PT:上调蛋白120个,下调蛋白145个;M 2 vs.PT:上调蛋白166个,下调蛋白198个;2.文中仅展示了 PTvsNT,PTvsUPT,PTvsUPTvsNT,VvsNV,PTvsND 的评分前的30蛋白;而药物组全部展示,为以后临床筛选药物干预靶蛋白提供参考。根据临床价值特性设定条件集合,优选出10个前位蛋白:KRT1、FN1、HSPG2、KRT9、KRT7、FGA、HBB、HBA1、FGB、FGG;仅完成了 6 个蛋白(KRT1、FN1、HSPG2、KRT9、KRT7、FGA)的IHC验证。富集到低丰度且输卵管妊娠发生机制解析密切相关的pathway类代表:生长因子相关通路(mTOR signaling);炎性因子相关通路(IL-8 signaling);侵袭因子相关通路(RhoGDI signaling)。3.正常输卵管进行了 2次技术重复,并进行DAVID富集分析,Pathway mapping,HPA库中匹配等分析,质谱共鉴定处蛋白数5416(第一次5177,第二次3712),其中高丰度630个,中丰度3605个,和1181低丰度个;3个明显高富集的3个Pathway是网格蛋白(Clathrin)内吞作用的囊泡蛋白,Caveolar介导内吞蛋白信号(caveolar mediated endocytosis signaling),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信号通路(actin cytoskeleton signaling pathway);人输卵管中含有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1],相关蛋白丰度(Benjamini=6.8×10-118);大量低丰度蛋白中识别和输卵管功能密切关联的蛋白:黏蛋白(mucins,MUC1),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oviduct specific glycoprotein 1,OVGP1),微管蛋白(beta-tubulin Ⅳ,TUBB4B),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膜相关孕激素受体成分-1(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 component 1,PGRMC1)and-2(PGRMC2),雌激素受体γ(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 gamma,ESRRG),抑制素 α(inhibin alpha chain,INHA),抑制素 βA(INHB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OS3),一氧化氮合成酶相关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interacting protein,NOSIP)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对比现有最新研究进展的Rungruangdata 库,得出其中 7 个新发现蛋白 PGRMC1,PGRMC2,ESRRG,INHA,INHBA,NOS3 和 NOSIP。4.对其中6个蛋白KRT1、FN1、HSPG2、KRT9、KRT7、FGA做小样本IHC验证得出:在PT与NT比较中,KRT9、FGA和KRT1蛋白的P值<0.05有显着差异;6个蛋白在本次验证中PTvsUPT结果均无显着差异。结论:1.筛选出并经过IHC蛋白验证的KRT9、FGA和KRT1蛋白,有可能成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消症中药复方结合米非司酮/MTX)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疾病的重要分子靶向,也可能作为后期输卵管机制研究相关的重要蛋白,仍做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量,并多角度进行验证。HBB、HBA1、FGB、FGG等蛋白有待进一步相关验证确定其价值。2.从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中查询6个已用IHC验证候选蛋白在正常输卵管中的IHC和RNAseq数据,其中发现KRT1和FGA在蛋白和转录本水平,以往均无在输卵管中表达的证据。即两个蛋白在我们的IHC验证中发现NT上有表达可作为新发现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刘振,李福星,刘军,戴春梅,万升标[7](2016)在《共价药物靶蛋白活性结合位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价药物以其对靶蛋白的高抑制率而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逐渐引起药学家的重视。本文总结4种不同类型的共价结合位点,被"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叁元体结构活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是共价药物的潜在共价结合位点,活性口袋附近半胱氨酸巯基同样是潜在的亲核基团,这2类氨基酸残基都能共价结合药物中的亲电基团。因此这些活性结合位点的发现是研发共价键药物的关键,尤其适合于具有新骨架和新结构的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研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6年01期)

张静[8](2015)在《基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3的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及蛋白结构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内酰胺类药物是发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一大类抗生素,临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长期滥用及不合理使用此类药物易造成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亟需发展快速、可靠、高效的检测方法来监控动物源食品此类药物残留,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目前,基于抗体建立的β-内酰胺类检测方法往往只能检测一种或少数几种结构相似的药物。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可以特异性识别这类药物,已成为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肺炎链球菌R6的PBP3蛋白建立了牛奶中p-内酰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定点突变技术对PBP3蛋白结构进行初步研究。体外扩增pbp3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28b-pbp3,获得N端带6×His融合标签的重组蛋白PBP3。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在0.2mM异丙基-p-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20℃下诱导16h时,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实现高效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表达效率约为3mg/100mL。重组蛋白PBP3可以特异性识别p-内酰胺类药物,与药物结合能力受缓冲液pH值、离子强度及有机溶剂影响较大。采用乙基二甲氨基碳化二亚胺法(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将5种p-内酰胺类药物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偶联,获得5种酶标记物,其中氨苄西林(Ampicillin, AMP)偶联酶标物AMP-HRP与PBP3结合能力最强。以PBP3和AMP-HRP酶标物组合建立牛奶中27种p-内酰胺类药物多残留微孔板检测方法,并对检测体系进行优化。优化后检测限(LOD)为0.26-109.46ng mL-1, IC50为1.83-426.02ng mL-1,除了头孢哌酮,其他药物检测限均低于欧盟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s Limits,MRLs)。在空白纯牛奶和脱脂奶中添加11种β-内酰胺类药物,添加回收率分别为63.97%-107.26%和74.06%-106.31%,变异系数均低于16%。本研究利用Surflex X-2.0将PBP3与12种p-内酰胺类药物进行分子对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是主要作用力。除了先前报道的关键氨基酸外,还发现5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氨基酸残基Ser97、 Asn163、Thr166、Thr243、Asp244参与氢键和活性口袋的形成,在PBP3蛋白与药物互作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接过程中药物小分子侧链大小及结构影响了其与靶蛋白几何匹配和结合能量的变化,从而导致亲和力差异。通过在PBP3蛋白特定位置引入二硫键,构建获得5个突变体,其亲和力和稳定性均发生变化。其中,A353C/E393C突变体在亲和力不受影响的同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结果表明,PBP3蛋白非活性中心的C端柔性区可能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后续PBP3蛋白的体外改造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聂磊[9](2015)在《不同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4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缬沙坦3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4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治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49例,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83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RBP4、APN、SBP、DBP、HR、BMI、WH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3组的BMI和WHR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BP、DBP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同组间比较,其中SBP、DBP及缬沙坦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氨氯地平组的HR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SBP、DB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的HR与培哚普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氨氯地平组的APN和RBP4同组之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比较,在APN的变化上氨氯地平组治疗后与培哚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BP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APN和RBP4的水平没有明显改善,而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既能提患者血浆中的APN水平,又能降低RBP4的水平,除能起到降压作用以外还能避免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5年02期)

楚慧丽,关雅萍,王俊[10](2014)在《RNA结合蛋白HuR在肿瘤耐药及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属于果蝇胚胎致死异常视觉(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ELAV)家族的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1996年克隆成功,随后发现其在神经发育和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发现,HuR通过增强肿瘤相关RNA的稳定性而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血管生成,具有类似原癌基因的功能;但也有研究显示HuR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又与肿瘤细胞对顺铂、紫杉醇类药物耐药相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对HuR的研究基础,就HuR在肿瘤多药耐药及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简要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药物蛋白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端粒结合蛋白Rap1在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中的作用。方法低剂量依托泊苷(etoposide,5μmol/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试验组),观察细胞衰老,SASP相关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及Rap1表达情况。利用siRNA抑制SGC7901细胞Rap1表达(SGC7901-Rap1 KD),阴性对照采用negative control siRNA(SGC7901-NC),检测Rap1表达下降对etoposide诱导的SGC7901细胞衰老及SASP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第3天SGC7901细胞停止生长;与对照组比较,第5天试验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显着增加,p53和p16~(INK4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ASP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A、IL-6、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和干扰素(IFN)-γ在SGC7901细胞和条件培养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01),证实低剂量etoposide成功诱导SGC7901细胞衰老及SASP;同时Rap1表达也明显升高,Rap1表达升高出现在etoposide处理后早期(第1天),早于SASP相关因子的出现,并在衰老细胞持续存在。Rap1 siRNA下调SGC7901细胞Rap1的表达对etoposide诱导的细胞衰老没有影响;但SGC7901-Rap1 KD细胞和条件培养液中SASP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下降且延迟,SGC7901-NC细胞SASP相关因子表达出现在第5或7天,SGC7901-Rap1 KD细胞出现在第9天。结论在低剂量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过程中伴随Rap1表达升高,Rap1促进SASP相关因子的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蛋白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1].胡小波,刘燕萌,武瑞君,胡新,鄢尤奇.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丙吡胺游离药物和总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J].药物分析杂志.2018

[2].姚婷婷,王静云,陆文全,吕帅,李昕.端粒结合蛋白Rap1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高敬林.简单快速分析血浆蛋白结合率及其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8

[4].栗若兰,赵峰,徐岩,王欣荣,郑海州.以FK506结合蛋白52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

[5].曹建中.1、MiR-34c/CTNND1信号通路是化疗药物抑制肝癌进展的重要靶点2、RNA结合蛋白DCAF13/TDRKH在肝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6].王晨媛.输卵管妊娠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中西医结合药物干预靶蛋白探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7].刘振,李福星,刘军,戴春梅,万升标.共价药物靶蛋白活性结合位点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6

[8].张静.基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3的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及蛋白结构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9].聂磊.不同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及视黄醛结合蛋白4影响的比较[J].河北医药.2015

[10].楚慧丽,关雅萍,王俊.RNA结合蛋白HuR在肿瘤耐药及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

标签:;  ;  ;  ;  

药物蛋白结合论文-胡小波,刘燕萌,武瑞君,胡新,鄢尤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