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小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体包括支座、立柱和横担;所述支座位于最底端,支座上端的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开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限位孔,限位孔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担;所述限位孔具体分布于各立柱的上部,两立柱上的各限位孔一一对应,且相向而设,共同构成了成排排列的限位孔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矫正效果好,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的型钢的快速矫正。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体包括支座、立柱和横担;所述支座位于最底端,支座上端的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开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限位孔,限位孔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担;所述限位孔具体分布于各立柱的上部,两立柱上的各限位孔一一对应,且相向而设,共同构成了成排排列的限位孔组。

设计方案

1.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体包括支座、立柱和横担;所述支座位于最底端,支座上端的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开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限位孔,限位孔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担;所述限位孔具体分布于各立柱的上部,两立柱上的各限位孔一一对应,且相向而设,共同构成了成排排列的限位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的限位孔具体为三个,两立柱上的限位孔共同构成三排限位孔组,各组的两个限位孔同轴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易矫正装置还包括限位柱、支撑型钢和千斤顶;所述支架本体具体为两个,两支架本体相向而设,支架本体上的限位孔中穿设有限位柱;所述支撑型钢横穿两支架本体,并具体设置于两支架本体的支座底部,支撑型钢上放置有千斤顶;其中,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柱\/横担之间构成供待矫正型钢穿过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具体为一横穿限位孔的圆柱,限位柱的尺寸与相应限位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钢具体为一未变形的型钢,支撑型钢的上平面放置有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上方设有待矫正型钢,并且,千斤顶的上端与待矫正型钢的弯曲变形处相对应摆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各部件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现场的悬挑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一般采用工字钢或者槽钢等型钢材料作为受力主构件,型钢可周转反复使用多次。

然而,在拆除、运输、卸料等使用过程中,型钢材料常存在变形、弯曲等现象,将严重影响后续使用。对此,我们常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现场矫正;第二种,返厂重新加工或截断处理。由于现场矫正往往需要较大的外力,操作难度大,一般便选择返厂重新加工或截断处理。但是,重新加工的方式又存在钢材资源浪费、处理周期过长和增加施工成本等弊端。

据此,可以尝试从“现场矫正”为出发点,设计出一种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矫正效果好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矫正效果好的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体包括支座、立柱和横担;所述支座位于最底端,支座上端的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上开有若干竖向排列的限位孔,限位孔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担;所述限位孔具体分布于各立柱的上部,两立柱上的各限位孔一一对应,且相向而设,共同构成了成排排列的限位孔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立柱上的限位孔具体为三个,两立柱上的限位孔共同构成三排限位孔组,各组的两个限位孔同轴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简易矫正装置还包括限位柱、支撑型钢和千斤顶;所述支架本体具体为两个,两支架本体相向而设,支架本体上的限位孔中穿设有限位柱;所述支撑型钢横穿两支架本体,并具体设置于两支架本体的支座底部,支撑型钢上放置有千斤顶;其中,所述限位柱与限位柱\/横担之间构成供待矫正型钢穿过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限位柱具体为一横穿限位孔的圆柱,限位柱的尺寸与相应限位孔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支撑型钢具体为一未变形的型钢,支撑型钢的上平面放置有千斤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千斤顶的上方设有待矫正型钢,并且,千斤顶的上端与待矫正型钢的弯曲变形处相对应摆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支架本体上的各部件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矫正效果好,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的型钢的快速矫正;使用时,将变形的型钢平放在支架本体上部的横担\/限位柱上,支座底部放置一根未变形的型钢,再安放小型液压千斤顶,确定合适的变形受力,强制施加外力逐渐矫正变形,使其变形得以矫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支架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简易矫正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中:1为支架本体,11为支座,12为立柱,121为限位孔,13为横担,2为限位柱,3为支撑型钢,4为千斤顶,5为待矫正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5,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限位柱2、支撑型钢3和千斤顶4。

支架本体1具体有两个,两支架本体1同时放置于地面,且相向而设。每个支架本体1均包括支座11、立柱12和横担13。其中,支座11位于最底端,支座11上端的两侧设有立柱12,每个立柱12上分别开有三个呈竖向排列的限位孔121,限位孔121下方的两立柱12之间设有横担13。限位孔121具体分布于各立柱12的上部,两立柱12上的各限位孔121一一对应,且相向而设,共同构成了三排限位孔组,各组的两个限位孔轴心相同。

限位柱2具体为横穿限位孔121的圆柱,限位柱2的尺寸与相应限位孔121配合,限位柱2的设置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实际应用时,限位柱2与限位柱2\/横担13之间构成供待矫正型钢5穿过的空间。

支撑型钢3具体为一未变形的型钢,支撑型钢3横穿两支架本体1,并具体设置于两支架本体1的支座11底部,支撑型钢3上平面放置有千斤顶4,千斤顶4的上方设有待矫正型钢5。使用时,千斤顶4的上端与待矫正型钢5下端的弯曲变形处刚好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本体1上的各部件之间均采用焊接固定。

使用方法:

参见图5,将待矫正型钢5(即,变形的型钢)平放在支架本体1上部的横担13\/限位柱2上,支座11底部放置一根支撑型钢3(即,未变形的型钢),再安放千斤顶4,确定合适的变形受力,强制施加外力逐渐矫正变形,使其变形得以矫正;矫正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其回弹变形的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的应用效果:

将实施例1中简易矫正装置分别应用于马鞍山汇金国际金融中心项目、马鞍山秀山信达城项目、合九项目等10个项目中,结果均表现出了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矫正效果好等特点。经测算,节约型钢约21吨,劳动强度低,减少人工费及材料费约48万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296.X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424337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1D 3/14

专利分类号:B21D3/14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59号安建国际大厦24楼

发明人:王小女;韩孟君;刘余德;程华旭;许榕

第一发明人:王小女

当前权利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

代理人:胡东升

代理机构:34148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适用于局部弯曲变形型钢的简易矫正装置论文和设计-王小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