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承载力论文-索小永,王义俊,张金轮

残余承载力论文-索小永,王义俊,张金轮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余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残余应力,稳定,承载力

残余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索小永,王义俊,张金轮[1](2019)在《残余应力对钢压杆稳定承载力影响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钢压杆稳定承载力的关键因素是力学缺陷和几何缺陷,在教学中解释力学缺陷即残余应力影响钢压杆稳定承载力这一环节,学生难于接受,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理论通过简单推导,利用图、表等可视化的媒介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安阳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2](2019)在《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其优良的承压性能,球壳常被用作深海设备的耐压结构,而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球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非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加工了直径1 000 mm的耐压球壳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造的球壳具有明显的初始缺陷,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中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应力成分;基于实测数据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接近,且能够粗略预报结构破坏位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9年11期)

马睿,王小盾,刘红波,李宏强[3](2019)在《火灾高温后不锈钢钢管的残余稳定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锈钢钢管是不锈钢网架结构常用的构件形式之一,探究不锈钢钢管火灾高温后残余稳定承载力对于不锈钢网架结构火灾后的评估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奥氏体S30408和S31608不锈钢材料,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常用规格的不锈钢钢管火灾高温后残余稳定承载力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一种计算火灾高温后不锈钢钢管残余稳定承载力的方法,并通过材料折减系数ηT和稳定承载力折减系数α简化计算。通过参数化分析找到影响α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长细比和残余变形)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回归得到α计算公式,进而给出火灾高温后不锈钢钢管残余稳定承载力实用计算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邹慧辉,陈万祥,郭志昆,周子欣[4](2019)在《火灾后钢管RPC柱近距离爆炸残余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梁-柱构件的轴向力和侧向爆炸荷载进行适当简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方法的近距离爆炸分析模型。首先对标准火灾和爆炸作用后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简称钢管RPC)柱初始挠度进行估算,然后结合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给出残余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钢管RPC柱的爆炸损伤进行评估。通过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了标准火灾后钢管RPC柱的近距离爆炸残余承载力,分析受火时间和爆炸比例距离对残余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文计算模型的可靠性。钢管RPC柱的残余承载力损失范围为16%~67%,火灾和爆炸作用对钢管RPC柱承载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毁伤,且残余承载力对受火时间更为敏感。其中,仅受火105 min的钢管RPC柱承载力下降60%,而仅遭受爆炸作用的承载力下降16%;经历火灾作用再遭受爆炸荷载的钢管RPC柱承载力损失高达67%。对5根钢管RPC柱进行爆炸损伤评估:1根为轻度破坏,2根为中度破坏,2根为重度破坏,表明钢管RPC柱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抗爆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谢静轩[5](2018)在《基于荷载试验的桥梁残余承载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某航道桥的实际状况,依据现场静动载试验结果,对实际结构受力状况进行评价,检验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8年11期)

于辰[6](2018)在《残余应力对H型钢结构承载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轧H型钢由于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及施工简便等特点被作为主体构件广泛应用于钢结构中。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对接焊接构件,但焊接残余应力会使构件的某些部位提前屈服,影响钢结构的承载能力。目前对热轧H型钢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尚无系统研究,其残余应力对构件及钢结构承载能力影响规律不清。本文研究热轧H型钢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并讨论其残余应力和外载荷迭加对构件及钢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H型钢对接焊接焊缝形式及焊接位置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课题具有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叁部分内容:1.对热轧H型钢在五种对接焊缝形式下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比较,给出较好的对接焊接焊缝形式。2.研究对接焊接对热轧H型钢梁、柱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在残余应力的基础上施加荷载,考察焊缝形式及焊缝位置对H型钢柱及两端固支梁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3.研究对接焊接对热轧H型钢框架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两层框架结构为例,考察焊缝形式及焊缝位置对框架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轧H型钢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工字梁截面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对接焊接残余应力对H型钢柱的承载力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但使H型钢梁的承载力下降,且焊缝形式及位置不同影响不同。对接焊接残余应力使框架结构的弹性极限承载力和塑性极限承载力均降低,焊缝形式及位置不同时影响不同。综合考虑焊接工艺及对构件及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焊缝形式中45°斜焊较好,平接直焊较差;焊缝位于梁端时,残余应力对梁承载力的影响较大;焊缝靠近框架柱固定端时,残余应力对框架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避开这些位置设置焊缝。(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聂诗东,戴国欣,沈乐,杨波[7](2017)在《Q345GJ钢(中)厚板H形及箱形柱残余应力与轴压稳定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条形切割法对叁种截面规格的Q345GJ钢焊接H形和箱形截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通过MATLAB拟合得到其简化的多折线分布模式,并与规范所取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对比。对9根焊接H形和3根焊接箱形(中)厚板足尺构件进行轴压试验,获得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引入实测残余应力,通过ABAQUS进行Q345GJ钢轴压柱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开展参数化分析获得轴压构件稳定曲线。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Q345GJ钢H形和箱形截面采用多折线简化分布模式更符合残余应力实测结果;Q345GJ钢(中)厚板H形截面翼缘采用不分层或考虑分层的残余应力简化模式,对于构件绕弱轴稳定承载力影响不大;Q345GJ钢H形截面实测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在翼缘自由端处与规范有较大区别,构件在正则化长细比为0.4~1.1区段的稳定承载力有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7年12期)

刘文[8](2017)在《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高温性能与残余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火灾作为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火灾,通常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惨重,建筑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良好的材料性能及结构整体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沿海及近海岸建筑物。但是由于海工、海岸工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经常因受氯盐侵蚀处于带裂缝工作状态,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有必要对受侵蚀损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展开研究。本文采用电化学加速锈蚀模拟海洋环境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并产生不同条件的初始损伤,以此为初始条件进行相同条件的火灾试验,研究不同侵蚀损伤混凝土梁的高温性能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关于钢筋锈蚀及火灾高温单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基本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成果,为后期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提供依据。2)设计4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梁L1~L4,其中梁L1~L3以法拉第定律为理论依据模拟海洋环境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并产生初始损伤为0.1mm,0.2mm,0.3mm宽度的箍筋裂,梁L4为对照梁不进行箍筋锈蚀试验。3)火灾高温试验以ISO834国际温升曲线为升温标准,进行同条件下火灾升温120min,观察构件破坏情况,分析截面温度场及挠度变化规律,探究不同损伤状态梁高温下的性能变化规律。4)试件恢复至室温后进行静载破坏试验,观察梁L1~L4的破坏形态,并通过对比得出高温后不同损伤状态梁的承载力退化及挠度变化规律。5)利用二台阶模型将混凝土截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区格划分,并利用等效截面法计算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残余承载力理论值,通过对比高温承载力理论值与实测值,验证了模型简化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冯涛[9](2017)在《火灾后轴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研究及实用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网格结构火灾后性能评估方法与加固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构件火灾后残余力学性能分析是评估整体结构火灾后性能的基础。本文以轴心受压圆钢管为对象,对其火灾后的残余承载力进行研究。轴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受火后杆件的残余横向变形,残余横向变形越大,残余承载力越小。本文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的方法研究轴心受压圆钢管火灾全过程的横向位移变化。(1)通过和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有限元方法能较为准确地确定构件火灾中及火灾后的力学性能。(2)在参数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长细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轴压比及过火温度等参数对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了火灾后轴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的实用计算公式。(3)理论推导方法是以圆钢管横向变形和截面应变为未知量,考虑塑性变形、轴向温度变形、升温过程中钢材材料性能的变化及轴向约束对构件的影响,得到圆钢管升温过程中的变形和降温冷却后残余横向变形的计算公式。公式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基于不同残余横向变形圆钢管极限承载力分析,提出了轴心受压圆钢管火灾后残余承载力的实用设计方法。通过换算长细比考虑构件初始弯曲增大的不利影响,引入附加计算长度系数,得到火灾后轴心受压圆钢管的换算长细比和残余承载力。将该实用设计方法应用于秦皇岛某仓库的火灾实例。提出不同类别杆件轴向约束刚度比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火灾后杆件残余承载力分析,对火灾后结构的薄弱部位和残余承载力进行了评估。(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王帅[10](2017)在《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研究与实用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的抗火性能较差,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其承载力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对钢结构火灾下受力性能的研究已有一些进展,但对钢结构火灾后残余承载力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火灾引起的残余应力与残余横向变形,研究了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针对偏心受压圆钢管构成的空间网格结构,提出了火灾后结构残余承载力评估的实用方法。本文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偏心受压圆钢管受火全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圆钢管火灾后的残余横向变形与转动约束刚度比、两端弯矩比、轴向约束刚度比、过火温度、长细比、初始弯矩比和初始轴压比等因素的关系,回归了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横向变形的计算公式。(2)针对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的残余横向变形,提出了偏心受压圆钢管火灾后的稳定计算公式。确定了不同残余横向变形对应的稳定系数折减因子及换算长细比,提出了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3)提出了对火灾后整体结构的残余承载力进行评估的实用方法。结合一单层柱面网壳工程实例,提出了针对火灾后结构修复的建议,并进行了结构残余承载力评估。(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残余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其优良的承压性能,球壳常被用作深海设备的耐压结构,而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球壳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在非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加工了直径1 000 mm的耐压球壳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冲压、焊接等工艺制造的球壳具有明显的初始缺陷,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中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压应力成分;基于实测数据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接近,且能够粗略预报结构破坏位置,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余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索小永,王义俊,张金轮.残余应力对钢压杆稳定承载力影响的讨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

[2].张震,王永军,蔡新钢,黄进浩,潘广善.考虑实测初挠度、厚度和残余应力等缺陷的耐压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J].船舶力学.2019

[3].马睿,王小盾,刘红波,李宏强.火灾高温后不锈钢钢管的残余稳定承载力研究[J].工业建筑.2019

[4].邹慧辉,陈万祥,郭志昆,周子欣.火灾后钢管RPC柱近距离爆炸残余承载力研究[J].工程力学.2019

[5].谢静轩.基于荷载试验的桥梁残余承载力评价[J].广东建材.2018

[6].于辰.残余应力对H型钢结构承载力影响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

[7].聂诗东,戴国欣,沈乐,杨波.Q345GJ钢(中)厚板H形及箱形柱残余应力与轴压稳定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7

[8].刘文.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高温性能与残余承载力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7

[9].冯涛.火灾后轴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研究及实用设计方法[D].天津大学.2017

[10].王帅.火灾后偏心受压圆钢管残余承载力研究与实用设计方法[D].天津大学.2017

标签:;  ;  ;  

残余承载力论文-索小永,王义俊,张金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