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心态论文_苏慧慧,邓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创作心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态,黄庭坚,女真,文人,竟陵,诗文集,杂剧。

创作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苏慧慧,邓建[1](2019)在《苏轼在岭南的诗歌创作与情感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认为托诗意讥讽朝政被贬至荒蛮落后的岭南惠州,随后被放逐更遥远的儋州。在环境恶劣的贬谪地岭南,处境艰难的苏轼依然创作了大量反映自身情感心态的诗歌。从贬谪初期难以适应的苦楚到怡然自得的融入,从绝望惶恐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豁达从容,这些情感心态的转变在苏轼岭南诗歌中得以充分体现。(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9年11期)

胡沁蕊[2](2019)在《从唱和词看黄庭坚贬谪时期的创作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时期党争迭起,苏门文人多遭挫折,词人们的创作因其贬谪的遭遇受到影响,黄庭坚作为苏门文人自然也不例外。鲁直在贬谪时期创作大量词作,唱和词尤甚。通过分析他笔下的唱和词,可以窥见其创作心态的变与不变,呈现其在词坛上的独特风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7期)

王小恒[3](2019)在《论竟陵诗人钟惺、谭元春的诗坛沉浮与创作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观有明一代诗史,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诗派在晚明时代领一时风骚,影响甚大。而在钟、谭身后,则各种攻击甚至于将明亡的罪责加于其身。从诗史地位和创作心态等角度来看,钟惺、谭元春的竟陵诗派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这一诗派经历的"极盛"和"极衰"这样两个极端以及命运沉浮,恰是晚明政治、文化等思潮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折射;钟、谭自身身世遭际不但是世运对个体命运施加影响的缩影,又是影响其创作心态形成诸要素的核心因子;钟、谭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是时代巨变爆发前夜的社会各个方面的表象反映,更是其特有创作心态的深层体现。(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士强[4](2019)在《从忐忑不宁到心无挂碍——“当代”语境中诗人穆旦的心态与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穆旦在"当代"时期从事诗歌写作的时间非常短暂,主要是在1957和1976年。这两个时段的写作有着颇为不同的特征,前者为公开发表,体现了"改造自我""跟上时代"的努力以及与时代主流规范之间的沟通、协调;后者则属于"抽屉写作"或"潜在写作",不再寻求主流的认同与接纳,更具个体性与独立性,直面个体灵魂与命运,其作品数量更多,质量也更为可观。这两个时段的写作在诗人心态、作品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穆旦其人、其诗提供了一个当代中国诗人、知识分子之经历、转变的典型个案,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翟万梅[5](2019)在《陈曾寿的遗民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陈曾寿是同光体后期的代表诗人。清亡后他不仕民国,成为清遗民。他的诗学成就甚高,一度与陈叁立、陈宝琛等人相提并论,却因其政治立场问题,其文学成就一直得不到后人的重视。本文以陈曾寿的遗民心态入手,分析他的诗学观、诗歌主题、诗歌意象、诗歌风格,从而更加深入地剖析陈曾寿的诗歌内容与作为一名末代遗民复杂的心理路程。第一章主要分析陈曾寿遗民心态的形成原因及遗民心态表现。首先对遗民的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与梳理,从而界定陈曾寿的遗民心态与遗民表现,并重点从历史传统、家族、社会叁个方面分析陈曾寿遗民心态形成的渊源。第二章主要探讨陈曾寿的诗学观。陈曾寿虽然没有专门的诗学着作,但是从一些简单、零散的资料中也可以看出陈曾寿的诗学主张。这些诗学观念的提出也与其作为清遗民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陈曾寿主张以宋诗为主,唐诗为辅的“宋意唐格”诗歌宗尚观。在这一总体倾向下,又提出“诗贵真切”、以“意味”论诗的诗歌审美标准,以及“以诗知人”诗歌功用观。这些诗学观念多是调和前人之理论,使诗歌既能表现清末特殊时期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广阔的社会内容,又不失诗歌艺术性的追求,体现出圆融的诗学观念。在这些诗学观念的影响下,陈曾寿的诗歌风格也呈现出其特有的色彩。第叁章主要研究陈曾寿的遗民心态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一节主要分析陈曾寿的诗歌主题。他的诗歌主题主要表现在对亡国的悲痛,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不尽忏悔。这些主题既体现了清遗民的普遍心理,但是其中也有他独特的遗民情怀。第二节主要是选取最能够代表陈曾寿遗民心态的菊花、落花、蚁、以及具有佛教意味的梦、寺、茶、香等意象,分析陈曾寿作为一个末代遗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第叁节主要分析陈曾寿诗歌的风格。由于性格与经历的不同,再加上陈曾寿诗学观的影响,陈诗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具体体现在表达上的志深味隐,感情上的沉郁苍凉,意境上的深邃澹远,使其诗歌独具魅力。(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王岩[6](2019)在《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宋易代之际的文学是我国中古文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处于东晋和刘宋两代的文人由于受到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士族风气等方面的影响,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皆与前朝汉魏易代与魏晋易代时期有所不同。出身寒门的刘裕代晋,建立了刘宋王朝,从此寒门庶族登上了政治舞台,打破了自魏晋九品中正制以来逐渐形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阀阅士族不再垄断国家的政治权力中心,寒门庶族开始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这不仅改变了前朝以往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也改变了魏晋以来的文坛局面和文学风向。这一时期的文人从崇尚清谈,走向关照山水。文学态势由玄言诗独盛,发展到山水诗兴起。期间文人的心态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类别样式,不同的文人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造就了不同文人创作的风格。由此本文着力研究在此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然后为正文的一、二、叁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意义与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说明,通过对目前涉及到有关本选题领域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晋宋两代的文学研究整体上有了更宏观的把握,为进一步加深、加细研究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奠定了思想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东晋中期以后的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一方面追求宁静的精神天地与优雅从容的文人风度,另一方面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在偏安心态的影响下尚清谈,重玄理,培养出一种独特的清雅潇洒的文士风度。这一时期的玄言诗因其自身文学体质的弊端和缺陷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随后文学发展态势由玄言诗的极盛逐渐向山水田园诗的兴现过度。陶渊明作为东晋后期典型的田园文人代表,本选题着重以其“淡雅”的独特属性为切入点,分别对其“淡雅”的人生境界和创作风格展开论述。第叁部分为本文重点论证的一章,分析概括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文人心态的具体表现与影响因素,主要将文人心态归结为四大类:1.积极入仕的进取心态;2.审慎忧惧的自全心态;3.游赏山水的超脱心态;4.寄情山水的腹诽心态。在分析文人的创作与心态的同时,进一步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将其具体的若干种微观影响因素糅合到每一类文人心态形成的论证之中。第四部分论证了作为晋宋易代之际最具文学创作成果的元嘉时期中主要代表文人的创作与以往文学创作之比较发生的变化。主要以这一时期谢灵运、鲍照、颜延之“元嘉叁大家”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概括出元嘉文学的新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山水题材中的写实倾向;2.文学创作由哲理化向抒情传统的回归;3.显现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4.追求艺术形式的美感。继阐释元嘉文学新变的具体表现之后,进一步分析产生新变的原因,以及对后世诗歌创作至唐诗繁盛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谭婷婷[7](2019)在《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创作心态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宋谢灵运与中唐柳宗元都创作了大量山水诗,谢灵运是山水诗鼻祖,山水诗自此历经隋朝、初唐到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自然产生新变。直至金元之际,诗评大家元遗山认为各朝各代诸多诗人中只有柳宗元最似谢灵运,其实二人同中有异,谢柳在寂寞心态上有着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实则在对待山水态度上以及此种心态在诗中呈现出来的风格上有着细微差异。(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玉媛,张喜贵[8](2019)在《“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鲍照《拟行路难》组诗创作心态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着热血豪情和满腹才华踏上宦途的鲍照,迎来的却是二十余载羁旅行役,造就了他别样复杂的心态。这种心态展现在《拟行路难》里,是他终生摆脱不了寒士身份而楬橥社会病症的愤郁,是他对底层百姓深沉的悲戚怜悯,是他面对悲苦命运却永不屈服的狂放桀骜。(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0期)

于广杰,史宝莉[9](2019)在《王树楠的遗民心态与诗古文创作——兼辑民国报刊所收王树楠未刊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树楠是晚清民国时期着名的学者、文学家,与古文家张裕钊、吴汝纶、贺涛等人交游甚厚,是"莲池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因晚清弊政、列国交侵,事功不就,遂发愤着述,溢而为诗文吟咏;出入桐城文派义法,自成风格,时人推为北方学者之首。其诗歌除收入《陶庐丛刻》的《文莫室诗集》八卷、《陶庐诗续集》十一卷外,尚有很多未刊诗歌散见各处。今辑录民国报刊中所收王树楠诗歌若干首,以作为深入研究之用。(本文来源于《保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泽华,石恪[10](2019)在《元代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的双重矛盾创作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的创作受到元代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学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风貌。这里以女真族剧作家石君宝的杂剧作品《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对唐传奇《李娃传》的人物形象改编为切入点,结合女真族杂剧作家石君宝和李直夫二人创作的其他杂剧作品,再考虑到杂剧作家身处蒙、汉两族夹缝中的境况,进而剖析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双重矛盾创作心态。(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创作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宋时期党争迭起,苏门文人多遭挫折,词人们的创作因其贬谪的遭遇受到影响,黄庭坚作为苏门文人自然也不例外。鲁直在贬谪时期创作大量词作,唱和词尤甚。通过分析他笔下的唱和词,可以窥见其创作心态的变与不变,呈现其在词坛上的独特风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作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1].苏慧慧,邓建.苏轼在岭南的诗歌创作与情感心态[J].南方论刊.2019

[2].胡沁蕊.从唱和词看黄庭坚贬谪时期的创作心态[J].大众文艺.2019

[3].王小恒.论竟陵诗人钟惺、谭元春的诗坛沉浮与创作心态[J].甘肃社会科学.2019

[4].王士强.从忐忑不宁到心无挂碍——“当代”语境中诗人穆旦的心态与创作[J].文艺研究.2019

[5].翟万梅.陈曾寿的遗民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19

[6].王岩.晋宋易代之际的文人创作与心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7].谭婷婷.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创作心态之比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黄玉媛,张喜贵.“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鲍照《拟行路难》组诗创作心态探微[J].大众文艺.2019

[9].于广杰,史宝莉.王树楠的遗民心态与诗古文创作——兼辑民国报刊所收王树楠未刊诗歌[J].保定学院学报.2019

[10].刘泽华,石恪.元代北方女真族杂剧作家的双重矛盾创作心态[J].贵州民族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案、装饰或款型做了创造性的重新构戴敦邦水浒人物图之扈叁娘、鲁智深笔者摄于纽约的一家漫画专卖店张海主席访谈选录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访谈(1)专文关于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张海主席访谈选录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访谈(2)

标签:;  ;  ;  ;  ;  ;  ;  

创作心态论文_苏慧慧,邓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