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孢酵母论文_赵了

导读:本文包含了丝孢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酵母,油脂,废水,标记,细胞,细胞壁,通量。

丝孢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赵了[1](2019)在《超离心筛选皮状丝孢酵母油脂积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解析及其遗传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细胞内积累的油脂是合成生物柴油与生物航煤的重要原料,油脂酵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油脂发酵为油脂生产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是一种典型的油脂酵母,具有优异的木质纤维素体系适应性。本实验室利用高含油率酵母菌株的细胞密度更低的简单原理,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对T cutaneum ACCC 20271进行了基于离心筛选的长期适应性进化,通过逐步增加离心力筛选到了油脂生产能力显着增强的突变菌株TTcutaneum MS28,其油脂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2.41倍。另外,通过降低发酵液体系的粘度与密度以极尽离心筛选强度,获得了油脂产量进一步提升的突变菌株TTcutaneum WL97。两株高产油脂酵母菌株与原始菌株相比,其细胞含油率大幅提高,可更快地利用木质纤维素体系中全部单糖进行油脂发酵,同时细胞壁显着变薄、细胞体积增大。本研究主要利用qRT-PCR方法,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解析。研究发现,高产油脂酵母细胞内与油脂生产所需前体物质(乙酰-CoA、NADPH)以及中间产物(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部分基因发生了几十倍的上调表达差异,同时检测发现其细胞内乙酰-CoA与NADPH含量较原始菌株明显提高,研究表明油脂合成前体物质供给的增多可能是高产菌株油脂合成能力增强的直接原因。与糖酵解以及木质纤维素来源各单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代谢路径相关的基因中,多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原始菌株相比差异上调十分显着,这对多种单糖的快速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为油脂合成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碳源。高产菌株与细胞壁葡聚糖、几丁质合成分解相关的部分基因发生了非常显着的上调表达差异,测定细胞壁组分发现,细胞壁中葡聚糖、甘露聚糖含量显着下降,几丁质含量变化较小。酵母细胞壁成分的改变可影响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酵母的细胞形态,为油脂积累提供更大空间,使高产菌株的油脂生产过程更具优势。本研究首次尝试为TTcutaneum构建有效的遗传操作系统。将潮霉素抗性基因HYR作为表达框的目的基因构建单拷贝整合型质粒pUC19-ΔECH1::HYR,利用电转化方法将该质粒转化至T cutaneum MS28中,筛选获得了HYR基因在基因组ECH1位点发生替换整合的工程菌株T cutaneuT.MS28 ΔECH1::HYR。以工程菌株为研究对象,继续尝试在HYR位点替换整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获得了潮霉素抗性消失并可释放绿色荧光的工程菌株TTcutaneum MS28Δ HYR::GFP。然而,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工程菌株发生了目的基因丢失的现象,优化遗传操作系统构建过程的诸多策略均未能解决这一问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超离心筛选得到的T.cutaneum高产菌株与原始菌株的油脂生产相关机制进行解析,为今后更好地对T.cutaneum进行改造和应用打下了重要基础。研究首次尝试构建T.cutaneum遗传操作系统,实现了外源基因在TT cutaneum中的表达,进一步完善后可作为今后分子生物学改造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许鹏飞,郭金玲,吕育财,涂璇,龚大春[2](2019)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时间对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致死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芝麻酚对皮状丝孢酵母生长的抑制程度,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选育高产油脂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ARTP的40 s诱变后,接种到质量浓度为0. 15 mg/m L的芝麻酚培养基中28℃培养2 d,筛选出生长旺盛的菌株,然后接种到48孔液体培养基培养,并利用96孔板尼罗红荧光染色对培养菌株进行高通量筛选,选育出一株高产油脂菌株Trichosporon cutaneum A1。该菌株较原始菌株的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41. 6%、123. 1%、57. 4%,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原始菌株相同,均为十六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说明建立的芝麻酚抗性筛选和荧光标记高通量筛选相结合的ARTP选育方法是可行的,为其他产油脂菌株的筛选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3期)

吴芳芳,林皓,邱凌峰,胡家朋,刘瑞来[3](2019)在《丝孢酵母TX1及其固定化降解苯酚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固定化技术在含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将高效降酚菌株丝孢酵母TX1包埋处理得到胶珠颗粒,在分批培养反应器内分别研究游离体系和固定化体系中溶液p H值、培养温度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TX1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游离细胞体系TX1对苯酚降解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 H=7. 0;而固定化体系中的TX1对苯酚降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 H=6. 5。在偏酸性条件下,游离细胞体系中TX1对苯酚降解效果比固定化体系差,在25~40℃时后者对苯酚的降解能保持50%以上,表明固定化技术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耐受温度。两个体系在降解苯酚过程中均受到底物抑制:在低质量浓度时(≤1 000 mg/L),游离细胞降解速率高于固定化细胞,但当苯酚质量浓度高达3 000 mg/L时,固定化体系中TX1对苯酚比降解速率为0. 088 h-1,远高于前者,表明固定化技术有利于实际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苯酚降解中间产物,只在固定化体系中检测到中间产物为邻苯二酚和顺,顺-黏糠酸。该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固定化体系发生的扩散阻力延迟了体系的降解反应,有利于发现中间体,使固定化技术有望成为新的检测中间体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魏[4](2018)在《丝孢酵母产多元糖醇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糖醇因其具有甜味、能量低、抗龋齿、保湿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在白酒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晚,但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多元糖醇对于白酒醇厚感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总体针对白酒酿造体系多元糖醇的研究较少,而白酒酿造过程中多元糖醇含量普遍偏低,尤其是酒体中含量极低,因此如何有效富集白酒中多元糖醇类物质成为当今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实验室保藏的产多元糖醇种类最多的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oremiiforme)FBKL 2.0310为出发菌株,通过液态发酵手段探究该菌生长特性和液态发酵特性,确定该菌高产多元糖醇的液态发酵工艺,并进一步研究其固态发酵工艺,得到该菌固态发酵产多元糖醇的限制性因素,同时对不同酿酒原料固态发酵产多元糖醇的情况及发酵后不同酒精浓度的浸提效果进行探究,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对发酵工艺进行调整,提高白酒的酒体质量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重复试验验证,该菌株液态发酵产多元糖醇的最优发酵工艺如下:种龄18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200g/L葡萄糖、7g/L牛肉膏、3g/L玉米浆、0.4g/L硫酸钾;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装料量30m L/250m L、发酵温度34℃、培养基初始p H 5.5。得到最高总糖醇产量为30.53mg/m L,达到原先的3.27倍。2.在最优发酵工艺下进行分批发酵试验,探究整个发酵过程菌体生长代谢及发酵环境参数动态变化,得出该菌株生长曲线、底物消耗曲线以及产物合成曲线。该菌在发酵罐中生长迅速,24h即到达稳定期,底物浓度随着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持续下降,最终低于10g/L,产物D-阿拉伯糖醇合成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山梨醇合成速率持续增长,木糖醇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总体而言,采用发酵罐分批发酵的方式可以使多元糖醇总量有效增加,发酵结束时可得多元糖醇的总量为23.44mg/m L。3.采用单因素试验手段对固态发酵条件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培养基初始酸度以及培养时间进行考察,得出的优化工艺为:接种量2%、发酵温度37℃、培养基质初始含水量约50%、培养基质初始酸度0.5、发酵时间6d,在此固态发酵条件下所得多元糖醇总量最高为7.73mg/g。4.研究了不同酿酒原料固态发酵产多元糖醇的差异性,发现黑糯米作为单一原料进行固态发酵时可得到11.53mg/g多元糖醇,为产多元糖醇的理想原料;5.采用不同浓度酒精对高粱固态发酵所得样品进行浸提,在30~50%的酒精浓度范围内浸提效果最佳,所得的浸提液中多元糖醇总量最高为5.4mg/m L。(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吴芳芳,林皓,邱凌峰,胡家朋,刘瑞来[5](2018)在《PVA包埋丝孢酵母TX1处理含酚废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微生物对苯酚降解的耐受浓度,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在水处理中的优势,将具有高效降酚菌株TX1进行PVA包埋,考察该固定化细胞的降酚效果及其在实际煤气洗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处理模拟含酚废水,固定化细胞TX1在初始苯酚浓度高达5 000 mg/L时,运行10 d后苯酚去除率达94%,容积负荷高达2.857 kg/(m~3·d),而游离细胞TX1达到该去除率时,进水苯酚浓度浓度需小于1 500 mg/L,说明固定化细胞体系更有利于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将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组合用于处理煤气洗冷废水,连续运行15 d后的挥发酚去除率达90%。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不仅增强了原有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汪洲,许鹏飞,肖玲玲,王栋,龚大春[6](2018)在《醋酸尼泼松对皮状丝孢酵母产微生物油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醋酸泼尼松对皮状丝孢酵母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泼尼松100mg/L,可以有效促进皮状丝孢酵母的生长,使皮状丝孢酵母生物量达到最大,比未添加醋酸泼尼松提高68%;一次添加醋酸泼尼松200mg/L,对皮状丝孢酵母油脂积累油脂最为明显,可以提高98%的产量;如果采用分批添加醋酸泼尼松200mg/L,即30h前使添加醋酸泼尼松维持100mg/L,30h后补加醋酸泼尼松,维持在200mg/L,微生物油脂产量可以从最初2.5g/L提高到5.7g/L,产量提高128%;通过气相检测发现醋酸泼尼松的添加对酵母油脂脂肪酸的组成含量也有影响,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增加21.6%、32.3%.本文为提高皮状丝孢酵母生物量和油脂积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尚常花,王闻,朱顺妮,秦磊,王忠铭[7](2017)在《利用皮状丝孢酵母对甘蔗渣酶解液产油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碱和高温液态水2种预处理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甘蔗渣分别利用碱和高温液态水(LHW)预处理,然后使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在LHW和碱预处理后的酶解液中,分别含22.06和39.28 g/L总糖。不经过浓缩,也不需要添加任何营养物质,酶解液被用于皮状丝孢酵母的油脂发酵试验。经过3 d的培养,在LHW预处理的酶解液中,皮状丝孢酵母的生物量达到了8.08 g/L,油脂质量分数为52.00%,油脂系数高达19.03%。在碱预处理的酶解液中,经过8 d的培养,皮状丝孢酵母的生物量为13.67 g/L,油脂质量分数为43.20%,油脂系数为15.03%。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所产油脂与棕榈油的组成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是一种有前景的产油脂原料,LHW是一种良好的预处理方式。该研究为利用甘蔗渣发酵产油脂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汪洲,肖玲玲,龚大春[8](2017)在《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产油脂发酵培养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培养基中的碳氮源种类及添加量、KH_2PO_4添加量、接种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试验表明,葡萄糖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在葡萄糖40 g/L,蛋白胨1.33 g/L,KH_2PO_4质量浓度1.0 g/L,最佳接种量15%时,油脂得率可达到细胞干质量的62%,比优化前提高了50%。(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7年11期)

柳梦[9](2017)在《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突变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柴油是一种由甘油叁酯与甲醇或乙醇通过酯交换得到的生物燃料,具有含硫物质和含芳香性物质量低、燃烧性能优良及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目前,用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来制备生物柴油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因此对微生物油脂这一新油脂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多为饱和脂肪酸,而微生物油脂中酵母所产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是一株高产油脂的菌株,其生长发育不受场地、季节等限制,发酵周期短,且所产脂肪酸成分与植物油脂脂肪酸成分相似,能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以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诱变育种,筛选出高产油脂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命名为T.Cutaneum-9,在此基础上对突变株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皮状丝孢酵母出发菌株生长及产油脂规律的研究皮状丝孢酵母生长0~12 h为适应期,12~25 h为对数期,25~40 h为稳定期,40 h以后为衰退期。皮状丝孢酵母发酵80 h左右时,其油脂产量为3.66g/L,含油率约为39.20%。皮状丝孢酵母所产脂肪酸主要以C_(16)、C_(18)为主,此类脂肪酸适于进行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2.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突变株的选育采用~(60)Co-γ射线在1.0 KGY、1.5 KGY、2.0 KGY叁个不同剂量下对皮状丝孢酵母出发菌株进行辐射。叁个不同的剂量致死率分别达到63.4%、85.9%、87.0%。以生物量和油脂产量为主要指标,通过菌株分离纯化,经生长发育、苏丹黑B染色及科学综合淘汰法筛选出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突变菌株,并对其命名为Trichosporom cutaneum-9,其生物量约达到9.1g/L,油脂产量约达到4.55g/L。与原始菌株相比,油脂产量提高了24.3%。3.Trichosporom cutaneum-9突变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配方的研究Trichosporom cutaneum-9突变株选用葡萄糖、酵母膏、维生素溶液和金属离子溶液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生物量和油脂产量为主要指标,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70g/L、酵母膏35g/L、金属离子溶液0.10g/L、维生素液0.25 g/L。Trichosporon-9按照此最优方案发酵,最后生物量约为9.87 g/L,油脂产量约为7.05 g/L。4.Trichosporom cutaneum-9突变株产油脂发酵条件的研究在优化发酵培养基后,为进一步提高油脂产量,对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和转速为单因素,并采取单因素实验法,确定每一个单因素的选取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到因素与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采取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化方案。通过实验后,最优方案确定为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转速180r/min。突变菌株经发酵条件优化后,其生物量约为11.5g/L,较发酵条件优化前提高了16%;油脂产量约为8.1g/L,较发酵条件优化前提高了14%。(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7-06-06)

郭莉军[10](2017)在《皮状丝孢酵母直接发酵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液体生物燃料,然而,生物柴油原料油脂的短缺,是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直接以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为培养基,不添加任何外来营养的条件下,采用皮状丝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新技术,以期为生物柴油制备提供丰富的油脂原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制备了木质素纤维素高糖浓度发酵液。以玉米芯、硬木和软木等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辐照预处理(800 kGy)-两步水解法(水热-酸解法和水热-酶解法)制备高糖浓度发酵液,用于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结果表明,固载量为30-40%(w/v,equals to 23-29 wt.%),半纤维素组分经水热-酸解法两步水解后,总糖含量~84 g/L,其中木糖含量~55 g/L、葡萄糖含量~21 g/L;纤维素组分水热-酶解法两步水解后,总糖含量~251 g/L,其中葡萄糖含量~235 g/L、木糖含量~16 g/L。(2)研究了水解液中糠醛对微生物油脂发酵的影响。采取FS、AFM、FCM、GC-MS等手段,探讨了水解液中糠醛浓度(0.4,0.8,1.2 g/L)对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浓度>0.4 g/L时,酵母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微生物油脂积累受阻。低浓度糠醛(≤0.4 g/L),分析发现,酵母细胞可将糠醛转化为糠酸,微生物油脂积累受影响较小。(3)探讨了皮状丝孢酵母直接发酵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新技术。结果表明,酵母生物量在21-31 g/L,油脂含量为16.6-42.5%,油脂浓度为 3.5-12.8 g/L,糖转化率为 0.05-0.15 g/g。GC-MS分析表明,微生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8)

丝孢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时间对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致死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芝麻酚对皮状丝孢酵母生长的抑制程度,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选育高产油脂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过ARTP的40 s诱变后,接种到质量浓度为0. 15 mg/m L的芝麻酚培养基中28℃培养2 d,筛选出生长旺盛的菌株,然后接种到48孔液体培养基培养,并利用96孔板尼罗红荧光染色对培养菌株进行高通量筛选,选育出一株高产油脂菌株Trichosporon cutaneum A1。该菌株较原始菌株的生物量、油脂产量、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41. 6%、123. 1%、57. 4%,且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原始菌株相同,均为十六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说明建立的芝麻酚抗性筛选和荧光标记高通量筛选相结合的ARTP选育方法是可行的,为其他产油脂菌株的筛选提供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丝孢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赵了.超离心筛选皮状丝孢酵母油脂积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解析及其遗传操作[D].华东理工大学.2019

[2].许鹏飞,郭金玲,吕育财,涂璇,龚大春.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9

[3].吴芳芳,林皓,邱凌峰,胡家朋,刘瑞来.丝孢酵母TX1及其固定化降解苯酚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4].黄魏.丝孢酵母产多元糖醇的工艺研究[D].贵州大学.2018

[5].吴芳芳,林皓,邱凌峰,胡家朋,刘瑞来.PVA包埋丝孢酵母TX1处理含酚废水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

[6].汪洲,许鹏飞,肖玲玲,王栋,龚大春.醋酸尼泼松对皮状丝孢酵母产微生物油脂的影响[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尚常花,王闻,朱顺妮,秦磊,王忠铭.利用皮状丝孢酵母对甘蔗渣酶解液产油脂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7

[8].汪洲,肖玲玲,龚大春.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cutaneum产油脂发酵培养基优化[J].农产品加工.2017

[9].柳梦.高产油脂皮状丝孢酵母突变株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10].郭莉军.皮状丝孢酵母直接发酵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新技术[D].北京化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酶定位操作流程图(I)酶定位操作流程图(II)烟台产区分离的不同种酵母比例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各菌株粗酶活力的影...不同浓度乙醇对各菌株粗酶活力的影响%糖、10%醇、pH3.0综合因子对各菌...

标签:;  ;  ;  ;  ;  ;  ;  

丝孢酵母论文_赵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