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区论文-肖念

荆楚地区论文-肖念

导读:本文包含了荆楚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振兴,田园建筑,营建策略

荆楚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肖念[1](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荆楚地区田园建筑营建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为中国乡村发展指明了道路,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荆楚地区的田园建筑的乡村实践以此为背景展开。荆楚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多样化的地理条件为乡土田园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条件。田园建筑的创新创作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方向,传承着中国的建筑文化。本文通过对田园建筑的相关概念、理论的研究,并以不同地区的实践案例作为支撑,诠释了田园建筑的概念以及对田园建筑理论的实践。通过对荆楚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建筑文化以及地方文脉的研究,分析得出荆楚地区建筑选址和布局的特点以及营造特点。总结了在当今荆楚地区田园建筑的建造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排斥传统、观念陈旧,缺乏管理、配套欠缺,浪费严重、特色丧失”。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做了详尽的解读。经济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奔向城市,村庄凋敝,农村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空心化”、“农村边缘化”、“农村老龄化”。生搬硬套,只注重标准化,复制城市的建筑模式,导致了乡土田园建筑的千村一面;管理环节的缺失,规划设计的不完善也造成了乡村的土地资源浪费,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但乡村可用土地却逐年减少的局面;乡村匠人的培训环节的缺失,对相关建筑规范的执行打折扣,造成了如今田园建筑的质量堪忧。通过对荆楚地区田园建筑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荆楚地区田园建筑营建的策略。从合理的规划布局,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传承乡土田园文化,促进田园建筑的发展;在乡土材料中融入现代技术,让乡土材料换发新的活力,做到节能环保;在结构中采用预制结构体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将现代工艺与传统的营造技术融合,让乡土匠人能够快速熟练掌握,利于传承与推广;最后通过参与的荆楚地区凤凰山庄的工程实践,对凤凰山庄的地理环境分析,在选址上进行周密的策划,采用依水就势的规划布局,让建筑的层次感鲜明;多种结构形式的灵活运用与搭配,解决了施工中的诸多不便;对本土材料的深入研究并结合现代技术赋予到建筑中,让建筑的色彩更符合乡土田园特色。对项目运用的营造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这些营建策略对未来荆楚地区田园建筑的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程琳丽[2](2019)在《从磨鹰风筝中窥探楚文化对荆楚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磨鹰风筝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具有其独特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蕴含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荆楚大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本文试从磨鹰风筝的源流、艺术语言等探析楚文化对荆楚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08期)

周雨思[3](2018)在《荆楚地区交通空间环境设计的地域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的中心枢纽站,是一个地区人流量相对较高且集中的空间,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首要平台,因此也决定了人们对该地区的基本印象。但由于现代社会对交通空间规模和数量的高要求,导致了在快速建造交通空间时,人们往往忽视了空间环境对于地方特色的思考,缺乏对地域特征的分析和利用,从而使城市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同时造成场所精神的缺失和历史资源的流失。因此本文将城市公共空间中影响因子较大的交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定义明确与特征剖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荆楚地区代表性的地域艺术文化特征,将传统与现代要素相衔接,探索出适合荆楚地区交通空间地域化的设计策略及设计原则,以此来寻求日后交通空间表达地域特色的设计创新。本文的研究框架基本围绕地域性设计展开,绪论章节介绍了研究的相关背景、目的意义,阐述了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特质,同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有的对交通空间地域性设计研究的不足与解决方向;第二章针对交通空间和地域性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明晰设计的影响要素以及设计的目标,为地域化设计在交通空间中的运用寻找突破口;第叁、四、五章作为核心章节,首先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针对荆楚地区代表性交通空间的环境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现有的地域性设计实践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分类剖析了传统荆楚地区的地域艺术特征,为结论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为结论章节,主要阐述荆楚地区交通空间未来的地域化设计要点、设计策略、设计原则等,以探索具体的、可行的、适用于表达荆楚地区地域特色的设计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12)

刘晓融[4](2017)在《荆楚地区西汉木俑造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俑”最早是用来称谓殉葬的人的,这点从其部首和字的构架上,就很容易看出端倪,并进一步理解他的含义。当历史的车轮发展到春秋,这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时期,先进的社会制度,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使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劳动力的价值,也认识到用真人殉葬的方式,是对劳动力的巨大摧残和浪费,于是,就创造成陶质,或木质的人形“俑”,来取代以真人殉葬的陋习。木俑就是以木材制作的人,在墓室中作为陪葬的丧葬艺术品,一般以木制雕塑的模式呈现,于其上或施以彩绘,或以丝帛为衣,是替代俑较为轻巧、靓丽的种群。从现存的木俑来看,其于南方的荆楚地区出土最多,也最具绮丽灵动的楚文化艺术特色。自春秋到汉代,一直引领中国古代木俑艺术的潮流,是木俑艺术种群内最具研究价值的地域性木制雕塑艺术品。西汉时期,俑由早期的单一的人物题材扩展至器物、动物,其制作的内容也更加饱满、丰盈:如,人物俑也由一色的侍俑扩展到舞蹈俑、武士俑、仪仗俑、劳作俑等。动物俑也由早期的马和狗,扩展到牛、虎、猴、羊等更丰富的种类。西汉的荆楚地区大致涵盖现在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苏四个省份的广大区域,其中不同小区域中的木俑艺术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差异和区别。本文立足以荆楚这个横向的地域因素,更以木俑诞生的时间为纵向之轴,了解木俑在汉代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传承和变化,以便进一步探究汉代社会荆楚地区人们的综合审美追求和民风、民俗的演变状况,解析木俑这种艺术形式的深层精神内涵。通过对荆楚木俑的造型艺术进行研究和剖析,并对其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进行综合探究,梳理出荆楚地区的艺术发展路线,以及它与春秋、战国时期此类木俑之间的传承和变异关系。也从横向层面解析其与北方、西南同时汉代木俑之间的类同和差异。更列举荆楚地区典型的木俑优秀作品为特例,来深入研究汉代木俑的造型模式、审美倾向、语言形式和艺术特色,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的独特艺术魅力更加丰满地展现在现代艺术时空中,让更多的现代人能够了解并加以借鉴。(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9)

杨程[5](2017)在《荆楚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象表达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荆楚文化,起源于楚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代表着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因素被现代城市的技术性和可复制性逐渐取代,城市历史空间产生了断层、遗失和消失的现象,势必造成城市景观与城市空间文化的可感知度、可识别性降低。中国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空间的不断的“现代性”变化,导致了城市及其城市景观失去了相应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城市景观的文化性和象征性缺失。如何塑造城市的文化肌理,体现城市空间形态的完整性,体现出人性化的建筑风貌,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本文以武汉市洪山广场的景观设计为研究基点,找寻景观广场中的荆楚文化符号,以此找寻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展现出洪山广场的意象性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从城市广场与荆楚地区城市形态、城市文化、城市意象的关系,城市广场景观意象生成表达过程,以及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公众感知广场景观的行为进行分析。2、提出了荆楚地区城市广场意象的特色塑造手法,并结合实践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城市广场景观的研究应从城市的空间系统出发,研究整个城市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的研究从“意象”的角度展开分析,系统的分析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和空间的特征,对于如何构建城市景观意象展开系统性的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荆楚地区城市景观设计的景观意象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唐娅莎[6](2016)在《荆楚地区楚文化的旅游纪念品首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荆楚地区楚文化为基础对现有旅游纪念品首饰市场进行分析,以及发展楚文化旅游纪念品首饰对荆楚地区的旅游业的重要性研究,以此开发出可以激发荆楚地区楚文化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21期)

吴欣,李丽娟[7](2016)在《从楚文化的视角探讨楚园林的艺术特色——从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地区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楚园林依托于源远流长的楚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楚文化视角入手,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文学作品及考古成果等途径还原先秦楚园林的原貌,总结出楚园林的总体意境:与自然高度融合,讲求虚实互补、有无相生的空灵美,追求自由奔放、浩瀚热烈的气质,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从园址、水景、建筑、植物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其造园要素的特点。藉此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广东园林》期刊2016年04期)

柳睿[8](2016)在《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是用来提供展藏保管、研究保护有关文物的公共建筑。其建筑形态的文化性、地域性往往是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中的重中之重。博物馆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对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市民综合素养,在促进城市文化产业、旅游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城市风貌特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一般皆为政府规划的重点工程,规模较大、投资多。这些建筑创作上的优势条件为建筑师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如苏州市博物馆、安徽博物馆(新馆)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富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为基于地域特色的综合类博物馆建筑创作方法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荆楚地区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博物馆建设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已建成的博物馆中,对当地的地域特色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因此,笔者以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或地区地域特色的综合类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荆楚地区已建成的综合类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其建筑创作经验及存在问题,结合传统建筑与大量博物馆案例,归纳出一套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建筑创作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综合类博物馆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四部分内容对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方法开展研究:1.阐述博物馆的演变与趋势,分析影响博物馆建筑创作的地域主义理论与当代博物馆建筑实践,为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选取已建成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从规划布局、主体功能、流线组织、体量构成、核心空间、建筑细部、地域特色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存在于这些博物馆中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创作经验,为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方法研究提供现实依据。3.对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叁大因素进行分析,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技术因素,为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建筑创作提供方向性指导。4.通过以上叁方面的分析,结合大量综合博物馆、地域建筑的优秀实践经验和实例分析,从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方气候、地域文化、材料技术、外部环境、展陈空间七个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合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建筑创作方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6-05-15)

张闯[9](2016)在《荆楚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领域中,中心城市研究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综合性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我国大陆的各大地理分区都有一系列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正是这些等级不同的城市,构成了时期不同、规制亦有所不同的城市体系。而中心城市则是不同级别地理分区的中心,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政治、军事及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必然伴随着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更迭。地区中心城市的转换,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外在表现,而且反之也往往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格局。本文所要论述的荆楚地区中心城市的转移即为此例。第一章荆楚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山川形势,是荆楚地区中心城市形成和发生转移的基础和背景。荆楚地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对荆楚地区中心城市的转移也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荆楚地区的中心城市发生过多次的转移,荆楚地区的城市格局也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变迁过程。第叁章荆楚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的原因极为复杂,其中城市的地理区位是基础因素,气候变化则是根本原因,是其它原因的前提。(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0)

涂光璨[10](201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式髹漆艺术在荆楚地区的传承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的同时,相对具体项目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大多数还不够全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建立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其的保护和传承。2009年荆楚髹漆艺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荆楚髹漆艺术因其深厚的美学积淀和历史文化内涵具备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意义,而它的濒危性亦使得这种研究成为迫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23期)

荆楚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磨鹰风筝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具有其独特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蕴含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荆楚大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本文试从磨鹰风筝的源流、艺术语言等探析楚文化对荆楚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荆楚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肖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荆楚地区田园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9

[2].程琳丽.从磨鹰风筝中窥探楚文化对荆楚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9

[3].周雨思.荆楚地区交通空间环境设计的地域特色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4].刘晓融.荆楚地区西汉木俑造型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7

[5].杨程.荆楚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意象表达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6].唐娅莎.荆楚地区楚文化的旅游纪念品首饰研究[J].明日风尚.2016

[7].吴欣,李丽娟.从楚文化的视角探讨楚园林的艺术特色——从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地区说起[J].广东园林.2016

[8].柳睿.基于地域特色的荆楚地区综合类博物馆创作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

[9].张闯.荆楚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10].涂光璨.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式髹漆艺术在荆楚地区的传承与保护[J].芒种.2015

标签:;  ;  ;  

荆楚地区论文-肖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