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包括主拐臂,所述的主拐臂通过三个拐臂与固定结构配合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拐臂包括拐臂主体、左拐臂、中拐臂以及右拐臂,所述的主拐臂上设置花键槽,所述的花键槽左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孔,所述的紧固螺栓孔贯穿拐臂主体与花键槽相配合;所述的拐臂主体上包括第一边界、第二边界与第三边界,所述的第一边界与第二边界分别垂直于左拐臂以及中拐臂设置;所述的第三边界与右拐臂下边之间呈γ角设置。本实用新型采采用渐开线花键,把两个主拐臂整合到一起控制其花键槽中心与两拐臂的中心偏差;紧固螺栓孔避免工作时花键外移。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包括主拐臂,所述的主拐臂(1)通过三个拐臂与固定结构配合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拐臂(1)包括拐臂主体(2)、左拐臂(3)、中拐臂(4)以及右拐臂(5),所述的主拐臂(1)上设置花键槽(6),所述的花键槽(6)左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孔(7),所述的紧固螺栓孔(7)贯穿拐臂主体(2)与花键槽(6)相配合;所述的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上均设置有连接孔(8),所述的左拐臂(3)与中拐臂(4)之间呈α角设置,所述的中拐臂(4)与右拐臂(5)之间呈β角设置;所述的拐臂主体(2)上包括第一边界(2-1)、第二边界(2-2)与第三边界(2-3),所述的第一边界(2-1)与第二边界(2-2)分别垂直于左拐臂(3)以及中拐臂(4)设置;所述的第三边界(2-3)与右拐臂(5)下边之间呈γ角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包括主拐臂,所述的主拐臂(1)通过三个拐臂与固定结构配合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拐臂(1)包括拐臂主体(2)、左拐臂(3)、中拐臂(4)以及右拐臂(5),所述的主拐臂(1)上设置花键槽(6),所述的花键槽(6)左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孔(7),所述的紧固螺栓孔(7)贯穿拐臂主体(2)与花键槽(6)相配合;所述的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上均设置有连接孔(8),所述的左拐臂(3)与中拐臂(4)之间呈α角设置,所述的中拐臂(4)与右拐臂(5)之间呈β角设置;所述的拐臂主体(2)上包括第一边界(2-1)、第二边界(2-2)与第三边界(2-3),所述的第一边界(2-1)与第二边界(2-2)分别垂直于左拐臂(3)以及中拐臂(4)设置;所述的第三边界(2-3)与右拐臂(5)下边之间呈γ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拐臂主体(2)相对于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为凸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之间通过圆弧段(9)过渡连接,所述的圆弧段(9)半径为R,R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角为80°,所述的β角为75°,所述的γ角为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边界(2-3)的与以右拐臂连接孔圆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相切,r为32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供电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
背景技术
主拐臂主要运用于126KV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原先此产品是两个拐臂中间采用六角内孔链接,存在两个拐臂为了保证同时运作的角度性,装配时调校需花费较长时间(熟练的工人,采用工装夹具至少3小时),并且材质为45#钢,重量较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质量较低的主拐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包括主拐臂,所述的主拐臂通过三个拐臂与固定结构配合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拐臂包括拐臂主体、左拐臂、中拐臂以及右拐臂,所述的主拐臂上设置花键槽,所述的花键槽左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孔,所述的紧固螺栓孔贯穿拐臂主体与花键槽相配合;所述的左拐臂、中拐臂与右拐臂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左拐臂与中拐臂之间呈α角设置,所述的中拐臂与右拐臂之间呈β角设置;所述的拐臂主体上包括第一边界、第二边界与第三边界,所述的第一边界与第二边界分别垂直于左拐臂以及中拐臂设置;所述的第三边界与右拐臂下边之间呈γ角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拐臂主体相对于左拐臂、有拐臂与右拐臂为凸台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左拐臂、中拐臂与右拐臂之间通过圆弧段过渡连接,所述的圆弧段半径为R,R为1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α角为80°,所述的β角为75°,所述的γ角为4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边界的与以右拐臂连接孔圆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相切,r为32mm。
本实用新型采用7A04-T6铝合金,减少重量;然后采用渐开线花键,把两个主拐臂整合到一起,严格控制其花键槽中心与两拐臂的中心偏差,使装配时仅需对照标记点装入花键即可;因此本实用既减少产品重量,也极大的方便安装;紧固螺栓孔避免工作时花键外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2.拐臂主体;2-1.第一边界;2-2.第二边界;2-3.第三边界;3.左拐臂;4.中拐臂;5.右拐臂;6.花键槽;7.紧固螺栓孔;8..连接孔;9.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一种用于高压变电站内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主拐臂,包括主拐臂,所述的主拐臂1通过三个拐臂与固定结构配合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拐臂1包括拐臂主体2、左拐臂3、中拐臂4以及右拐臂5,所述的主拐臂2上设置花键槽6,所述的花键槽6左下方设置有紧固螺栓孔7,所述的紧固螺栓孔7贯穿拐臂主体2与花键槽6相配合;所述的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上均设置有连接孔8,所述的左拐臂3与中拐臂4之间呈α角设置,所述的中拐臂4与右拐臂5之间呈β角设置;所述的拐臂主体2上包括第一边界2-1、第二边界2-2与第三边界2-3,所述的第一边界2-1与第二边界2-2分别垂直于左拐臂3以及中拐臂4设置;所述的第三边界2-3与右拐臂5下边之间呈γ角设置。
所述的拐臂主体2相对于左拐臂3、有拐臂4与右拐臂5为凸台结构。所述的左拐臂3、中拐臂4与右拐臂5之间通过圆弧段9过渡连接,所述的圆弧段9半径为R,R为10mm。所述的α角为80°,所述的β角为75°,所述的γ角为46°。所述的第三边界2-3的与以右拐臂连接孔圆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相切,r为32mm。
具体实施时:首先安装时,通过左、中、右三个拐臂上的定位孔进行两个主拐臂之间的定位,帮助安装时减少误差;并且确保工作时两个主拐臂同步运动;然后主拐臂通过花键槽连接固定代替原有的内六角结构固定,严格控制其中心与两主拐臂的中心偏差;并且花键槽设置在对称连接孔的轴线交点,保证了质量的平稳,避免产生偏差。因此装配时只需要对照标记点、通过花键定位、装入花键即可,最后通过连接孔设置在液压系统内。并且原有的主拐臂第三边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转动到一定角度,会和另一个工件相碰撞;因此将第三边界斜向设置,与另一工件轮廓的圆弧相切,既保证主拐臂的整体强度,也确保了不会产生碰撞。花键槽外设置有紧固螺栓孔,M8的紧固螺栓孔在花键孔和花键链接好后,为了避免转动时,花键往外移动,用M8的紧固定螺钉固定。并且本实用把材料由45#改为7A04-T6铝合金,既减少产品重量,也极大的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41130.0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85438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F15B 21/00
专利分类号:F15B21/00
范畴分类:27J;40E;
申请人:靖江新源电力器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靖江新源电力器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新建北路61号
发明人:唐鑫玉;唐裕康
第一发明人:唐鑫玉
当前权利人:靖江新源电力器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陆平
代理机构:32219
代理机构编号: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