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论文和设计-杨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竖直叶轮轴通过内锥面的导轴承与外锥面导轴承轴套配合安装在泵体中心,导轴承轴套下端与叶轮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导轴承轴套上端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在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配合面摩擦间隙增大后,适量减小上调节垫片厚度,相应增加下调节垫片厚度,通过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变化调节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确保泵运行时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保持在适应范围内,并通过弹性缓冲件进一步防止震动,降低磨损,提高轴承、轴套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运行和维护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泵体中心位置的叶轮轴,叶轮轴下端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泵体底座上,叶轮轴下段外部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有叶轮,叶轮轴位于叶轮上方的位置通过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配合安装在泵体中轴孔内,导轴承下端通过导轴承压盖限位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安装腔内,导轴承轴套下端抵在叶轮上,上端由泵体支撑结构提供限位;导轴承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表面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内锥面、外锥面锥度一致,导轴承轴套下端与叶轮轴套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导轴承轴套上端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设计方案

1.一种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泵体中心位置的叶轮轴,叶轮轴下端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泵体底座上,叶轮轴下段外部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有叶轮,叶轮轴位于叶轮上方的位置通过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配合安装在泵体中轴孔内,导轴承下端通过导轴承压盖限位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安装腔内,导轴承轴套下端抵在叶轮上,上端由泵体支撑结构提供限位;导轴承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表面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内锥面、外锥面锥度一致,导轴承轴套下端与叶轮轴套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导轴承轴套上端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上自上至下安装有两层叶轮,每层叶轮分别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在叶轮轴上;泵体位于每层叶轮上方的位置都设置有轴承安装腔,叶轮轴通过上下两层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分别配合安装在轴承安装腔内;下层导轴承轴套与上层叶轮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套;下层导轴承轴套上端与中间支撑套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导轴承的内孔都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上下两层导轴承轴套的外表面都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上层导轴承轴套下端与上层叶轮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上层导轴承轴套与泵体上安装结构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上调节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层叶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制造技术中的一种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长轴泵通常用于液下深度深、流量大、扬程高的场合,广泛运用在电力、石化钢铁等行业;传统长轴泵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滑动轴承的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摩擦面为圆柱形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间隙逐渐增大,摩擦面间隙的增大造成了泵设备的震动,时间越长震动将成几何级上升,最终将导致泵设备无法运行,甚至会导致转子部件的报废,传统方法中在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对泵的导轴承部件的滑动轴承和轴承进行更换,拆卸更换频率频繁,耗费时间多,维修更换工作量大,运行和维护成本投入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震动,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工作量,降低成本投入的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泵体中心位置的叶轮轴,叶轮轴下端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泵体底座上,叶轮轴下段外部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有叶轮,叶轮轴位于叶轮上方的位置通过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配合安装在泵体中轴孔内,导轴承下端通过导轴承压盖限位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安装腔内,导轴承轴套下端抵在叶轮上,上端由泵体支撑结构提供限位;导轴承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表面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内锥面、外锥面锥度一致,导轴承轴套下端与叶轮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导轴承轴套上端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所述叶轮轴上自上至下安装有两层叶轮,每层叶轮分别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在叶轮轴上;泵体位于每层叶轮上方的位置都设置有轴承安装腔,叶轮轴通过上下两层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分别配合安装在轴承安装腔内;下层导轴承轴套与上层叶轮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套;下层导轴承轴套上端与中间支撑套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所述上下两层导轴承的内孔都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上下两层导轴承轴套的外表面都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上层导轴承轴套下端与上层叶轮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上层导轴承轴套与泵体上安装结构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上调节垫片;

所述叶轮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层叶轮上;

所述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1°~5°;

所述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2°。

本实用新型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在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配合面摩擦间隙增大后,适量减小上调节垫片厚度,相应增加下调节垫片厚度,通过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变化调节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确保泵运行时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保持在适应范围内,并通过弹性缓冲件进一步防止震动,提高轴承、轴套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运行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泵体3中心位置的叶轮轴2,叶轮轴2下端通过安装座12安装在泵体3底座上,叶轮轴2下段外部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有叶轮10,叶轮轴2位于叶轮10上方的位置通过导轴承6与导轴承轴套7配合安装在泵体中轴孔内,导轴承6下端通过导轴承压盖8限位安装在泵体上的轴承安装腔内,导轴承轴套7下端抵在叶轮10上,上端由泵体支撑结构提供限位;导轴承6内孔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导轴承轴套7外表面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内锥面、外锥面锥度一致,导轴承轴套7下端与叶轮10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9,导轴承轴套7上端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5,在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配合面摩擦间隙增大后,适量减小上调节垫片厚度,相应增加下调节垫片厚度,调整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能够调节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无需频繁更换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减轻了维修工作量,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叶轮轴2上自上至下安装有两层叶轮,每层叶轮分别通过键槽配合固定连接在叶轮轴上;泵体位于每层叶轮上方的位置都设置有轴承安装腔,叶轮轴通过上下两层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分别配合安装在轴承安装腔内;下层导轴承轴套与上层叶轮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套4;下层导轴承轴套7上端与中间支撑套4之间设置有厚度可调节的上调节垫片。

上下两层导轴承的内孔都为上小下大的内锥面,上下两层导轴承轴套的外表面都为上小下大的外锥面,上层导轴承轴套下端与上层叶轮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下调节垫片,上层导轴承轴套与泵体上安装结构之间也设置有度可调的圆环形上调节垫片;通过调节两层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进一步调节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防止震动。

叶轮下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层叶轮上,通过弹性缓冲件进一步缓冲震动。

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较小范围的1°~5°;具体地,导轴承内锥面、导轴承轴套外锥面的锥度为2°,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在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配合面摩擦间隙增大后,适量减小上调节垫片厚度,相应增加下调节垫片厚度,通过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变化调节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确保泵运行时导轴承与导轴承套之间的径向间隙保持在适应范围内,并通过弹性缓冲件进一步防止震动,提高轴承、轴套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更换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运行和维护成本。

具体设计思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轴泵的部件结构,具体是一种长轴泵导轴承为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

长轴泵通常用于液下深度深、流量大、扬程高的场合,广泛运用在电力、石化钢铁等行业。传统长轴泵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滑动轴承的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摩擦面为圆柱形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导轴承与导轴承轴套的间隙逐渐增大,随着摩擦面间隙的增大带来的是泵设备的震动,时间越长震动将成几何级上升,最终将导致泵设备无法运行,甚至会导致转子部件的报废,处理方法是在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泵的导轴承部件进行更换,须经常更换滑动轴承和轴套,增大了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高、可通过调节滑动轴承的导轴承轴套轴向位置以达到减小轴承间隙的目的,以提高部件使用寿命、节约运行成本的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长轴泵带锥导轴承部件结构包括有泵体和安装在泵体内的叶轮,叶轮轴上方设置有带锥导轴承部件;导轴承部件含有带锥度导轴承和带锥度导轴承轴套以及上调节垫片和下调节垫片。该长轴泵带锥导轴承部件通过调节带锥导轴承套的轴向距离以达到调整滑动轴承的径向间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结构相比,改变了滑动轴承滑动一贯沿用的圆柱形状,增设了上下调节垫片,使带锥度导轴承轴套随调节垫片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保证其运行时径向间隙保持在最佳的范围内,有效减小泵的震动。

如图所示,该长轴泵带锥度的轴承结构包括有带锥度的导轴承6,用导轴承压盖8固定在泵体3上;带锥度导轴承轴套7套在轴2上,安装在调节垫片5以及下调节垫片9之间,泵运转一段时间,导轴承摩擦面间隙增大后,适量减小上调节垫片5的厚度,相应增加下调节垫片9的厚度,即可达到调整润滑轴承的径向间隙。

设计图

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1832.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4291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04D 29/046

专利分类号:F04D29/046;F04D29/66;F04D1/06;F04D29/2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2211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新坝镇宜禾路

发明人:杨云;王茂荣;蒋长兴;蒋元成;撖建平;胡永波;童春美

第一发明人:杨云

当前权利人: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夏哲华

代理机构:32107

代理机构编号: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长轴泵带锥度的滑动轴承结构论文和设计-杨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