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属于油枪结焦率降低技术领域,能对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包括储水池、引水管、储水池、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一号气缸,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引水管、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混凝絮凝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一号气缸,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右下端设有固定锁,一个管盖圈的左端竖直转动连接在圈转动机构上,并且管盖圈转动后能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在管盖圈的右端设有与固定锁匹配的圈锁扣;在管盖圈内设有若干叶片,并且在管盖圈转动时叶片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在甩水圆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外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水平盘上,并且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甩水圆管与外圆管间隔布置;下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圆管的下管口上,甩水圆管的外管壁下端与下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并且下环形片设置在圈转动机构的上方;上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在甩水圆管的竖直外管壁上端,上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下环形片上方的外圆管的内管壁上;甩水圆管的管心线与外圆管的管心线落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在甩水圆管与外圆管之间形成脱水腔;在外圆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在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对接连接在外圆管的出水孔上和储水池的进水孔上;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在沉淀池的左右两边分别纵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轨,在每根导轨上都分别设有能在应导轨上纵向移动的轨道运行电机,在每个轨道运行电机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上的提升气缸,一根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这两台提升气缸的伸缩杆上,在横杆上朝下设有赶污泥板;每台提升气缸的控制端和每台轨道运行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引水管、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混凝絮凝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一号气缸,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右下端设有固定锁,一个管盖圈的左端竖直转动连接在圈转动机构上,并且管盖圈转动后能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在管盖圈的右端设有与固定锁匹配的圈锁扣;在管盖圈内设有若干叶片,并且在管盖圈转动时叶片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在甩水圆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外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水平盘上,并且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甩水圆管与外圆管间隔布置;下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圆管的下管口上,甩水圆管的外管壁下端与下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并且下环形片设置在圈转动机构的上方;上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在甩水圆管的竖直外管壁上端,上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下环形片上方的外圆管的内管壁上;甩水圆管的管心线与外圆管的管心线落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在甩水圆管与外圆管之间形成脱水腔;在外圆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在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对接连接在外圆管的出水孔上和储水池的进水孔上;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在沉淀池的左右两边分别纵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轨,在每根导轨上都分别设有能在应导轨上纵向移动的轨道运行电机,在每个轨道运行电机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上的提升气缸,一根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这两台提升气缸的伸缩杆上,在横杆上朝下设有赶污泥板;每台提升气缸的控制端和每台轨道运行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消除的设备,因此,设计一种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消除的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在还没有设备便于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消除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的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包括储水池、引水管、上环形片、下环形片和外圆管;在混凝絮凝沉淀池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驱动左右移动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一号气缸,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右下端设有固定锁,一个管盖圈的左端竖直转动连接在圈转动机构上,并且管盖圈转动后能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在管盖圈的右端设有与固定锁匹配的圈锁扣;在管盖圈内设有若干叶片,并且在管盖圈转动时叶片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在甩水圆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外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水平盘上,并且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甩水圆管与外圆管间隔布置;下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圆管的下管口上,甩水圆管的外管壁下端与下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并且下环形片设置在圈转动机构的上方;上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在甩水圆管的竖直外管壁上端,上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下环形片上方的外圆管的内管壁上;甩水圆管的管心线与外圆管的管心线落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在甩水圆管与外圆管之间形成脱水腔;在外圆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在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对接连接在外圆管的出水孔上和储水池的进水孔上;
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在沉淀池的左右两边分别纵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轨,在每根导轨上都分别设有能在应导轨上纵向移动的轨道运行电机,在每个轨道运行电机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上的提升气缸,一根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这两台提升气缸的伸缩杆上,在横杆上朝下设有赶污泥板;每台提升气缸的控制端和每台轨道运行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轨道运行电机带着横杆纵向移动,固定在横杆上的赶污泥板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上浮的污泥赶到设定位置便于处理。轨道运行电机能让横杆上下升降,便于更好的干污泥。
一种适用于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上浮设定高度后;先借助圈锁扣固定锁将管盖圈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然后用户可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和一号气缸将甩水圆管放入到混凝絮凝沉淀池的污泥中;然后启动管转动机构让甩水圆管转动,甩水圆管转动带动管盖圈转动,管盖圈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后叶片就会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污泥中的水就会通过甩水圆管的管壁上的滤水孔进入到脱水腔,脱水腔中的水就会经由引水管流入到储水池中;当位于甩水圆管内的污泥的水被甩出后就在甩水圆管内形成干污泥,然后用户将一号气缸的伸缩杆缩短后让甩水圆管提起,然后在一号电机的带动下将装有干燥污泥的甩水圆管移动到一号存储池上方,然后打开管盖圈,将甩水圆管内的干污泥放入到一号存储池中;如此往复即可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消除掉。
本方案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固定锁为电控锁;一号电机的控制端、一号气缸的控制端、管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圈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和电控锁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通过控制器对一号电机、一号气缸、管转动机构和圈转动机构的控制能够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使用方便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甩水圆管的内管腔直径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腔;在甩水圆管的内顶面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下的二号气缸,在二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水平设有压板,二号气缸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
便于将干污泥从甩水圆管内取出,使用方便简单。
作为优选,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设有能检测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高度的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高度来自动启动对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固液分离与分别存放,从而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上浮消除。
作为优选,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设有竖直管,在竖直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竖直通孔,在竖直管内活动设有能漂浮在污泥上的浮力球;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为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设置在竖直管内的上端,并且测距传感器能检测浮力球的上浮高度。
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浮力球高度的检测间接测出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高度来自动启动对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固液分离与分别存放,从而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上浮消除。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的一种截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示意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力球处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杆处的一种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参见图1-图5所示,包括储水池20、引水管1、上环形片13、下环形片17和外圆管12;在混凝絮凝沉淀池21的右侧方设有一号存储池22;混凝絮凝沉淀池的上方横向设有导轨8;在导轨上朝下设有由一台一号电机5驱动左右移动的伸缩杆竖直朝下布置的一号气缸6,在一号气缸的伸缩杆7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盘11,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设有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的管转动机构30,在管转动机构的转轴上竖直朝下设有上端口密封的甩水圆管15,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左下端设有圈转动机构2,在甩水圆管的外管壁右下端设有固定锁18,一个管盖圈3的左端竖直转动连接在圈转动机构上,并且管盖圈转动后能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在管盖圈的右端设有与固定锁匹配的圈锁扣19;在管盖圈内设有若干叶片4,并且在管盖圈转动时叶片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36;在甩水圆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滤水孔14;外圆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水平盘上,并且甩水圆管设置在外圆管内,甩水圆管与外圆管间隔布置;下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外圆管的下管口上,甩水圆管的外管壁下端与下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并且下环形片设置在圈转动机构的上方;上环形片的内环密封转动连接在甩水圆管的竖直外管壁上端,上环形片的外环密封固定连接在下环形片上方的外圆管的内管壁上;甩水圆管的管心线与外圆管的管心线落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在甩水圆管与外圆管之间形成脱水腔16;在外圆管的下端设有出水孔;在引水管的两端分别对接连接在外圆管的出水孔上和储水池的进水孔上。
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在沉淀池的左右两边分别纵向设有相互平行的导轨39,在每根导轨上都分别设有能在应导轨上纵向移动的轨道运行电机40,在每个轨道运行电机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上的提升气缸41,一根横杆4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这两台提升气缸的伸缩杆44上,在横杆上朝下设有赶污泥板43;每台提升气缸的控制端和每台轨道运行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轨道运行电机带着横杆纵向移动,固定在横杆上的赶污泥板能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上浮的污泥赶到设定位置便于处理。轨道运行电机能让横杆上下升降,便于更好的干污泥。
系统还包括控制器38,所述固定锁为电控锁37;一号电机的控制端、一号气缸的控制端、管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圈转动机构的控制端和电控锁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甩水圆管的内管腔直径为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腔;在甩水圆管的内顶面上设有伸缩杆竖直朝下的二号气缸9,在二号气缸的伸缩杆下端水平设有压板10,二号气缸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
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设有能检测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高度的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35,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在混凝絮凝沉淀池中设有竖直管32,在竖直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竖直通孔33,在竖直管内活动设有能漂浮在污泥上的浮力球34;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为测距传感器31,测距传感器设置在竖直管内的上端,并且测距传感器能检测浮力球的上浮高度。
管转动机构包括上端固定在水平盘的下表面上的吊板25,在吊板上设有板竖直孔,在板竖直孔内设有竖直转动杆29,甩水圆管上顶面固定连接在竖直转动杆的下底面上;在位于吊板上方的竖直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8,在板竖直孔侧方的吊板上设有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的二号电机23,在二号驱动电机的转轴24上设有主动轮26,主动轮通过一根驱动链条27驱动连接在从动轮上。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采用CBW-T104S型号的工业平板电脑。本实施例中的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均为步进电机,可靠性高。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气缸和二号气缸均为通用型的标准气缸。例如SMC标准气缸MDBG63-75Z。
通过控制器对一号电机、一号气缸、管转动机构和圈转动机构的控制能够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使用方便简单,可靠性高。
污泥上浮高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高度来自动启动对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固液分离与分别存放,从而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上浮消除。
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浮力球高度的检测间接测出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高度来自动启动对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固液分离与分别存放,从而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的上浮消除。可靠性高。
一种适用于一种混凝絮凝沉淀池污泥上浮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当测距传感器检测出混凝絮凝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时,先借助圈锁扣固定锁将管盖圈盖紧固定连接在甩水圆管的下管口上,然后通过启动一号电机和一号气缸将甩水圆管放入到混凝絮凝沉淀池的污泥中;然后启动管转动机构让甩水圆管转动,甩水圆管转动带动管盖圈转动,管盖圈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后叶片就会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向上挤压到甩水圆管内;污泥中的水就会通过甩水圆管的管壁上的滤水孔进入到脱水腔,脱水腔中的水就会经由引水管流入到储水池中;当位于甩水圆管内的污泥的水被甩出后就在甩水圆管内形成干污泥,然后将一号气缸的伸缩杆缩短后让甩水圆管提起,然后在一号电机的带动下将装有干燥污泥的甩水圆管移动到一号存储池上方,然后打开管盖圈,将甩水圆管内的干污泥放入到一号存储池中;如此往复即可将混凝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消除掉。
本实施例能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和分别存放,从而实现对混凝絮凝沉淀池内上浮污泥的消除,可靠性好。
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5059.8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797630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C02F9/04
专利分类号:C02F9/04;C02F11/127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启迪路198号
发明人:顾洪绪;柳卫荣;楼国才;杨怡
第一发明人:顾洪绪
当前权利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相权
代理机构:33266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