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华(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铁力1525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179-02
乳癌是一处侵犯整体乳腺的最为常见的恶性疾患,且乳癌根治术切除范围较大,造成术后病人的胸部明显畸形,使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心理上承受体形改变的重大压力。病人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特别是晚期病人,常失去治疗的信心而悲观失望,从而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我院自2003至2004年收治乳癌病人20例,均行根治术,在治疗中,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起到积极作用,使病人和家属参与了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增强病人对手术所致的各种不适及精神压力的耐受力,达到了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女性,年龄30-70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例,纤维腺瘤样变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年均住院28天,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
2手术期心理准备
2.1术前心理护理方法不良情绪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影响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即使肿瘤细胞活跃,肿瘤发展。在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对手术的恐惧及因而所至的焦虑。本组20例患者均由护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2.1.1随着手术日期的接近,患者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产生了既希望早日手术又害怕手术的复杂心理。特别在做完术前常规准备后,这种心理变化尤为明显,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格、职业和文化修养等,护士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耐心解释,介绍和言谈举止来影响患者,并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一种信任及寄托感:从心理上消除恐惧,放松紧张情绪,为手术耐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向高深程度转变。为了与国际护理标准接轨,我院开展了整体护理制度,对每个病人制定一套护理计划,除病房护士外,手术室护士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即术前到病房看望病人,了解病情,使病人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及环境有所了解。通过介绍、交谈,使病人心绪平静、精神放松、消除一切不良的刺激。
乳癌根治术后是病人的心理反应比较强烈阶段。由于麻醉及手术安全渡过,病人虽然有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解脱感,但对于以后的生活、工作又产生了新的思考和忧虑。由于手术所致的功能障碍较明显,加之切口疼痛及术后的一些并发症等,使病人早期不能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从而产生新的焦虑心理。
麻醉清醒后,病人首先接触到的是守护自己的责任护士,通过询问术后的病情及机体反应,让病人及其家属了解所制定护理计划的内容。目的让其认识执行护理计划的必要性重要性,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并且使病人坚强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
认真配合医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导管引流情况,向病人了解健康教育内容,让病人了解严密观察切口及重要脏器有无异常并发症的征兆。在排除导常情况的基础上,向病人及其家属细心解答问题,解除患者对术后的担忧和焦虑心情。
3术后指导
宣传早期活动的专门知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术后3-5天,活动患侧肢体,进行握拳、屈肘上举等;术后一周可做肩部活动,以循序渐进地增加肩部活动范围,术后两周达到患侧手臂能超过头顶摸到对侧耳部,为病人解释进行这种锻炼的目的。因此,在出现一些并发症时,病人及家属能够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能够认识到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及责任感,支持和理解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特定性的医嘱。
4讨论
病人在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是复杂多样的,乳癌病人及其家属在围手术期内可出现的情绪不稳定及焦虑紧张等心理都属正常现象。轻度的焦虑情绪说明病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有利于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过度焦虑反而对手术的预后是不利的,而且在过程中无焦虑者的预后或许更差。因此不能证实手术期间前、中、后的现实,所以有可能影响效果。因此准备护理,更主要的是做好护士自身的心理准备;使自己进入恰当的角色,认真掌握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对手术方案,须有理论知识以及扎实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具备必胜的信心,方能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