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忙不忙?毋庸置疑,不要说加班加点的临时安排,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工作任务,也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神经紧绷。日前某基层群众的一番话却引发思考:领导确实是忙呵,我找上门去,还没自我介绍完毕,就有保安靠前,径直搡了出去。明显地,这样的做法与忙无关,倒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出了问题。
想好之后,易非就让出了主卧,向南和李倩倩搬进去了,一开始的时候,李倩倩还一个劲地说:“谢谢你哦,姐!我和向南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一定会孝敬妈的!”易非一笑了之。向南也说:“姐……”易非挥了挥手,让他把要说的客套话咽了回去。
记得人们做生意,经常挂在嘴边有这样一句话,“送上门的生意岂能不做?”言下之意,主动找上门来的生意,不仅意味着诚恳诚实、童叟无欺,也凸现出重合同、守信用的契约意识,因此机不可失,务必抓住抓好。某种程度上,群众找上领导之门,无论是反映情况、揭露问题、表达诉求、发表意见,都是一宗难得的“送上门”,应该珍惜、珍视,以此开展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情谊,而不能兀自觉得是干扰、骚扰,就此冷落了群众原本满怀期望的心。
现在,一谈到做群众工作,不少人立马想到的是下基层、入一线,似乎只有这样,才是密切联系群众。殊不知叶公好龙,殷鉴不远。难道所谓的喜好,只能是叶公好龙,龙却不能主动地亲近叶公?换言之,下基层做群众工作,与利用群众找上门来的机会做群众工作,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基于群众的找上门来,应该使群众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显精准、精确性,自然也更见实效。而不是某些时候深入基层的凌空蹈虚、泛泛而谈,抑或手足无措,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事不登三宝殿。”群众找上门来,必定有他们所急所忧所盼、事关切身利益之事。由此抓住这一机会,就能举一反三,既解决好当事群众的利益诉求,更能梳理、归纳与总结,将相同事项一并处理妥当、解决完美。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解剖麻雀”之群众工作方法,能够让此后的群众工作事半功倍。群众找上门来或许有兴师问罪的成份,却恰好给了我们反躬自省的机会,深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将他们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使其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互联网时代,党员干部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毕竟鼠标一抖,八方信息纷至沓来。不过也别忘了,“百闻不如一见”,网上加工渲染后的林林总总,到底比不得网下不加修饰的原汁原味。譬如群众生活状况怎么样,地方发展实情如何,与其网上搜索浏览,弗若与群众面对面。尤其对于找上门的基层群众,其一旦安坐下来,必然事无巨细,和盘托出。我们既然是做群众工作,非但不能觉得群众找上门来是添乱,反而该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庆幸庆贺,进而恭恭敬敬地让群众“坐、请坐、请上坐”,不惜搁置手头工作,宁愿与群众深入交流沟通。
不仅如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找上门来的基层群众,还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内心里真实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与群众感情。不得不说,某些党员干部下基层与群众会面,的确“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作秀的嫌疑。譬如甫一落座,就急急忙忙欲走,生怕沾染了灰尘;端上了茶杯,就是不肯打湿嘴唇,害怕感染了病菌。或许群众眼里,这位党员干部已经很够意思了,党员干部自己也是暗自窃笑,觉得演出成功了。可是,面对找上门来的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却是耐心不再,终于原形毕露,不是爱理不理、敷衍塞责,就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从另一面证实了下基层多为走形式。
恰如平时干工作,有无监督都要人前、人后一个样。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也应该同样要求,既热情亲切地走向基层一线的群众,也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一位找上门来的群众。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实践一再表明,统筹兼顾,同步做好“走出门去”的群众工作与“找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党员干部才能时时处处赢得群众,让群众铁了心地跟着走,一块过、一起苦、一同干。
带教老师必须热爱临床教学工作,具有为人师表的品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能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遵纪守法,为人正派;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工作作风谦逊、严谨;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资质,具备较扎实、全面的儿童保健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具有将临床问题与科研相联系的敏锐洞察力。
标签:群众论文; 工作论文; 党员干部论文; 向南论文; 基层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领导论文; 群众路线论文; 《中华魂》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