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文华[1](2020)在《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初步观察黄腑汤保留灌肠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01月于四川省中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患儿7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周期7天,分别于第0、4、7天采集数据,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期结束后12周内患儿过敏性紫癜再发情况。结果:(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方法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总体有效率为100%,疗效相当(P>0.05),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4天后试验组在改善口臭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在腹痛程度、便秘程度、口臭、夜卧不安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在观察结束12周内随访再发情况(55/63),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两组治疗方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治疗方案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均有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结束12周内再发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方案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临床运用较安全。黄腑汤保留灌肠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文丹凤[2](2020)在《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观察桑银汤的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水煎汤剂两种不同剂型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1-2020.1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的儿科门诊部就诊的3-14岁患儿,并且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纳入病例80例,运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水煎汤剂治疗,疗程为2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紫癜再发情况。结果:(1)本试验纳入80例,脱失1例,实际完成79例并纳入统计。(1)患儿的平均年龄是7.6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的分布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的分布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1)对照组与试验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改善患儿各主、次症上均有明显疗效(P<0.01)。(1)两组组间治疗后对比:两组在改善主、次症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效评价比较:对照组患儿痊愈率72.5.6%,数值上高于试验组的71.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均为100%。(7)皮疹复发率比较:停药4周后,对照组皮疹复发率为7.5%,试验组皮疹复发率为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不同剂型在预防紫癜皮疹复发方面无明显差异。(8)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两组均有较好疗效,两种剂型的疗效无显着差异,安全性好,中药配方颗粒与水煎汤剂的治疗效果相当,提示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常莹莹[3](2019)在《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从循证医学角度对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客观评价。方法:1.系统评价:2003年至2018年1月国内外已发表的期刊上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文献,制作评价表并统计分析。2.Meta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疗效Meta分析,单纯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疗法干预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干预对照组,利用Revman5.3绘制森林图及漏斗图。结果:1.系统评价:最终纳入的177篇以小样本单中心为主,平均样本量82例;其中完全随机法7篇;随机数字表法33篇;3篇单盲;1篇双盲;55篇有合适的随访。2.Meta分析:纳入文献44篇,总病例数3487例,通过Jadad评分,1篇4分,3篇3分,39篇2分。从中发现中医药疗法较西医疗法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皮肤紫癜、消化道及关节症状方面有效且有明显差异。敏感性分析及发表性偏倚检测结果显示,此次Meta分析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文献多缺少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安慰剂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总体偏低;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相比,中药疗法在改善皮肤紫癜、消化道及关节症状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优势,由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偏低且同质性欠佳,结果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性较大。

任玲[4](2019)在《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近二十年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及质量评估,进一步探讨本方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及特点,为临床应用本方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犀角地黄汤为摘要词进行高级检索,限定时间为1999年-2018年,得到应用犀角地黄汤的所有临床文献,整理筛选本方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的使用范围,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发表年份、应用范围、干预措施、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用法、疗程、疗效、安全性及随访情况等方面,并对文献质量进行方法学评估。结果:所选52篇文献,37个RCT研究,31个研究为中等程度偏倚,6个研究为高度偏倚,Jadad量表评分:3个5分,3个4分,3个3分,17个2分,11个1分;共涉及10余种常见皮肤科疾病,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痤疮等疗效突出。单用犀角地黄汤临症加减有效率为70%-97.7%,联合其他药物或外用的方法更广泛,疗效更佳,有效率为75%-100%。用量上受地理位置、天气、患者体制及病情影响,频次较为统一。病程以3周-8周普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呕吐、上腹不适和轻度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和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发生率分别为2.5%-18.18%和5%-6.25%、7.69%结论: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痤疮等10余种疾病,病因病机主要为血热、血瘀、血燥,其中血热证最多。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皮肤科疾病疗效显着,总有效率高。单用或者联合它药或外用药,皆可取得较好疗效。适应症多、随症加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好。

冯晨[5](2019)在《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消风散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及质量评估,探讨陈实功着《外科正宗》经典方“消风散”在近代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在1999年至2018年这20年间,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具体方法为:以“消风散”为检索词进行高级检索,得到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整理本方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的发表年份、适应范围、治疗方法、疗程、疗效、随访,用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分析文献发表期刊级别、评估文献质量。结果:由检索共获得的419篇文献中,本研究共纳入53篇文献。涉及14种皮肤科疾病,以治疗荨麻疹、湿疹为多,其辩证多为风热型、湿热型。联合它药及它法在应用上更为广泛,并随症型加减药物治疗。治疗疗程常为4周。有效率较高,疗效优于对照组。回访多为过敏性皮肤科疾病,且复发比率较低,且低于对照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且均较轻微。文献发表期刊级别总体一般。Cochrane评价条目评分结果为:8个4分,41个3分,4个2分;53个研究偏倚均为中等程度,纳入文献总体质量尚可。结论:1.消风散可用于治疗14种常见皮肤病,以荨麻疹、湿疹为多,其辩证多为风热型、湿热型。2.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科疾病时,单用消风散加减,或联合它药、它法,疗效显着,总有效率高;3.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4.单用消风散加减,或联合它药、它法治疗皮肤科疾病副作用小、用药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5.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疗程常见为4周。

赵晶晶[6](2019)在《关于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系统性小血管炎疾病,主要以IgA沉积在血管壁为主要的显着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腹部疼痛、血尿、蛋白尿、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等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侵犯到肾脏,则被称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在成人继发性肾炎中,本病发病率仅次于狼疮性肾炎位列第二,但在儿童紫癜性肾炎中,本病居于继发性肾炎的榜首。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所显示,紫癜性肾炎发生率在国外基本为40%-50%,而在中国则为29.1%-55.1%。由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繁琐,目前国际上尚未得到统一认可的完美结论,因而其治疗方法相应地也是多种多样,某些西药在治疗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故一直存在争议。而目前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卓有成效,很好地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解除了患者部分痛苦,同时在激素、免疫抑制等药物造成的副作用缓解上有很好的作用,据此我们拟定全面广泛收集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文献资料、定制严格合理的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并通过查阅文献制定恰当的效应指标评价准则,通过统计学手段——meta分析对本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做出客观评价,扩大样本量来更好地研究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以及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和帮助。研究目的:客观准确分析和评价中药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治疗中,关于疗效及安全性的问题,为今后在临床实际治疗操作中做出可靠的系统评价证据。研究方法:首先,全面且广泛地检索了以下常用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依据制订好的方案中的检索策略来广泛全面地检索有关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然后比对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仔细严格地筛选,对最终确定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质量评价分析。之后从最终纳入的总文献中提取出评价所需要的指标和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对所需的各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其余指标按照数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定量或者定性分析手段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评价,并对产生的相应结果进行科学的方法学、医学以及伦理学上的详细解释和讨论。最终得出本篇论文的结果,即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究竟有没有疗效,以及疗效水平如何,具体指标缓解如何,并为以后的临床实际操作做出详细的可靠的决策证据。研究结果:经过严格限定和筛选后,本研究最终纳入80项研究,涉及受试者共计3820名。其中实验组共有2270人,对照组共有1550人。51项研究受试者为儿童,12项研究受试者为成人,17项研究受试者为儿童和成人。各结局指标分析结果如下:总有效率: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76项报告了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后结果为:RR=2.93[2.45,3.05],P<0.00001,这说明在该76项研究中,中药治疗手段能明显提高紫癜性肾炎治疗的总有效率,结合中药治疗操作较为简单、价格普遍低廉、接受度高的特点,故得出推论:中医药治疗本病这一手段值得临床推荐。中医评分方面:10项研究报告了患者整体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情况,采用标准化均差的形式,结果为:RR=-2.95[-4.48,-1.43],P=0.0002,说明这10项研究的试验组中医证候的缓解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异质性原因为:评价标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细节仍不清,造成了较大的方法学异质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中药用于缓解HSPN患者的中医证候,如舌象、脉象、皮疹、体力的改善均有很好的效果,值得肯定,虽然本次系统评价在数据上不能形成较高的证据,但仍然值得临床推荐。同时也期待,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未来会有更多、系统、详细的高质量研究。皮疹改善情况: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5项研究报告了皮疹的改善情况,该5项研究报告内容均为试验组对皮疹改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为:SMD=-0.91,95%CI[-1.77,-0.04],P<0.00001。剔除掉异质性较大的马圆圆2014这一研究后,异质性下降,提示中药对改善患者皮疹情况有疗效,但后续仍需大量试验进行多次验证。24小时蛋白尿改善情况: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41项研究报告了24小时蛋白尿的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后得到结果:95%CI[-0.26,-0.23],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试验组治疗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但由于异质性较高,故进一步进行了用药剂型的差异分析,得到两组结果中I2均为98%,说明剂型差异不造成异质性影响。排除掉方法学质量较低的12篇文献后,敏感性显着降低,这说明了本结局指标异质性的原因来自方法学质量较低的12篇文献,考虑原因为缺少原始数据,研究过程中出现记录失误。证据质量不高,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仍有推荐价值。血尿改善情况: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30项研究报告了尿中红细胞的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数据为:95%CI[-3.17,-2.21],P<0.00001,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改善血尿的效果比对照组要好,进一步以用药剂型做异质性分析,结果差异未消失,说明剂型差异不造成异质性影响,无法解释异质性来源,证据质量不高,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仍值得推荐。血凝改善情况: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9项研究报告了血凝改善情况,其中3项研究报告了患者血小板的改善情况,2项研究报告了患者D-二聚体的改善情况,2项研究报告了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2项研究报告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情况,2项研究报告了凝血酶原时间PT(s)的改善情况,以上均以单因素方差的方式进行记录比较,meta结果显示,以上四项血凝指标(包含血小板SMD=-10.47,95%CI[-20.21,-0.74],P=0.04、D-二聚体 SMD=-0.09,95%CI[-0.15,-0.03],P=0.004,、血浆纤维蛋白原 SMD=1.00,95%CI[0.48,1.51],P=0.14、凝血酶原时间 SMD=4.94,95%CI[3.78,6.10],P=0.004)的缓解,除外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SMD=1.00,95%CI[0.48,1.51],P=0.14,提示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质量较为可靠,一定程度上值得临床推荐。IgA改善情况:只有4项研究报告了患者血IgA的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到结果:P=0.18,这说明试验组血IgA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本结局的报告数量较少,但有文献报道在经过辨证论治中药治疗本病后,机体免疫素质情况有改善,因此未来可注意加强在免疫蛋白方面的比较。尿β2-MG、血肌酐改善情况:关于这两者的研究中提到较少,数据有限,共有5项研究报告了患者尿β2-MG的改善情况,经分析后结果分别为P=0.003,10项研究报告了患者血肌酐(Scr)的改善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SMD=-24.13,95%CI[-037.51,-10.76],P=0.0004。说明试验组的尿β2-MG的减少以及血肌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但是由于数据较少,但仍值得探讨,有待进一步完善该方面的研究,期待更多的研究数据来支持本观点。血浆白蛋白(Alb)改善情况:共有7项研究报告了该指标的具体数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菱形位于无效线右边并且与无效线不相交,SMD=7.57,95%CI[3.26,11.88],P=0.0006。说明试验组Alb的升高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异质性过高,考虑到数据数量较少,方法学质量不高,故只作描述性分析,各试验组Alb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幅度更大。仍需进一步试验论证,值得一定程度上的推荐不良反应:最终纳入的80项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有9项研究共运用了种4报告方式来报告试验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但因比较内容和数据形式各不相同且样本量过少,难以进行合并,不足以进行分析。原始数据均显示试验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要少且症状较轻,临床实践时可结合医生经验和患者身体素质等具体情况予以说明解释。研究结论:本项研究表明中药在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在提高总有效率、改善蛋白尿、血尿、皮疹情况上值得临床推荐。中药能缓解HSPN患者血凝、血/尿IgA上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本项研究中证据质量偏低,故临床推荐把握度较低,具体实践中仍需医者权衡使用。经过大量文献阅读、删选、纳入以及数据处理后发现,目前中药治疗HSP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统计方法学质量仍普遍偏低,仍亟需提高各相关研究人员的临床试验水平,从而为以后的证据使用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原始资料,更好的协助临床实际操作,更大的提高治疗率,缓解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桂新,赵勤[7](2018)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传统中药联合现代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传统中药联合现代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44篇文献共4 216例患者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临床症状疗效作为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传统中药联合现代西药在改善过敏性紫癜症状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比较,临床总体有效率OR=4.74,95%CI=(3.75,6.01),P<0.05,临床显效率OR=3.03,95%CI=(2.63,3.49),P<0.05。结论:传统中药联合现代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有效,安全性较高,较单独使用西药更有优势,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郝静[8](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着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着。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着。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着。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着;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肖侃[9](2021)在《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等方法评价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犀角地黄汤的药理研究提供研究参考。方法:通过万维网检索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 年1月31日,系统并全面检索关于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计2179例患者,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1002例,对照组935例,单用犀角地黄汤治疗组133例,对照组1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总有效率(OR=5.85,95%CI[4.12,8.30],Z=9.87,P<0.00001)、临床治愈率(OR=2.24,95%CI[1.72,2.91],Z=5.99,P<0.00001)、Ig G水平(WMD=1.29,95%CI[0.48,2.09],Z=3.14,P=0.002<0.01)、CD4+/CD8+(WMD=0.29,95%CI[0.20,0.38],Z=6.27,P<0.00001)较西医常规治疗高,在缩短紫癜(WMD=-5.13(95%CI[-8.54,-1.72],Z=2.95,P=0.003<0.01)、腹痛(WMD=-1.30,95%CI[-2.18,-0.43],Z=2.93,P=0.003<0.01)、关节痛(WMD=-4.36,95%CI[-6.76,-1.96],Z=3.55,P=0.0004<0.01)、消化道症状(WMD=-2.06,95%CI[-3.47,-0.65],Z=2.87,P=0.004<0.01)、皮疹(WMD=-2.79,95%CI[-4.43,-1.15],Z=3.33,P=0.0009<0.01)等消失时间和降低复发率(OR=0.28,95%CI[0.12,0.67],Z=2.85,P=0.004<0.01)等方面较西医常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能明显降低Ig A水平(WMD=-0.41,95%CI[-0.59,-0.23],Z=4.48,P<0.0000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SMD=-1.37(95%CI[-1.73,-1.01],Z=7.45,P<0.00001)、CD8+T%(WMD=-3.20,95%CI[-4.87,-1.52],Z=3.75,P=0.0002<0.01),但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Ig M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CD4+T%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用犀角地黄汤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可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54,95%CI[1.44,8.73],Z=2.75,P=0.006<0.01)、治愈率(OR=2.31,95%CI[1.32,4.04],Z=2.94,P=0.003<0.01)。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临床疗效、理化指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由于原始文献大多都存在偏倚风险较高、样本量较小等缺陷,且关于临床实验室指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等指标的缺失或不充分,建议在严格规范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标准的同时,使用更优的分配方案隐藏及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尽量使用盲法,进行随访的同时注重报告指标的完整性,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开展大样本容量、多中心联合、丰富的结局指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期增加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据的强度,为其临床上大范围开展此疗法奠定基础。

冯强[10](2021)在《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脾肾阳虚型)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6例符合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采用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该组简称“昆仙胶囊组”)治疗,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该组简称“激素组”)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化验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分析两组治疗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的性别、族别、入组时血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结局指标:(1)主要观察指标:昆仙胶囊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次要观察指标:昆仙胶囊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素组症状评分中腹胀、面色晄白、疲倦乏力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水肿、形寒肢冷、大便稀溏、纳差、腰膝酸痛上无差异(P>0.05);治疗后昆仙胶囊组与激素组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疗效:(1)现代医学疗效:昆仙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3.9%,激素组疗效总有效率53.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昆仙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26%;激素组总有效率13.04%,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1)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无明显差异(P>0.05)。(2)昆仙胶囊组恶心2例,调整昆仙胶囊随餐服用后不适症状缓解;两组均有2位在近第8周出现痤疮,与应用激素有关;昆仙胶囊组2例和激素组3例出现头晕,调整降压药治疗症状缓解。结论:(1)昆仙胶囊组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中医症状均有改善,优于激素组。(2)昆仙胶囊组和激素组均可以降低脾肾阳虚型IgA肾病尿蛋白,两组降低蛋白尿无明显差别。(3)两组对IgA肾病患者白细胞、谷丙和谷草转氨酶、血肌酐无明显影响。(4)两组共同不良反应为头晕和痤疮,昆仙胶囊有恶心表现,调整用药可以缓解。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1 西医学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1.1 历史沿革及流行病学特点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治疗
        1.3.1 一般治疗
        1.3.2 药物治疗
        1.3.3 其他非药物治疗
    2 中医学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及治疗方法
        2.3.1 辨证分型及名家经验
        2.3.1.1 辨证分型
        2.3.1.2 名家经验
        2.3.2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腹痛分级诊断标准
        1.2.4 纳入标准
        1.2.5 排除标准
        1.2.6 剔除标准
        1.2.7 脱落标准及处理
        1.2.8 实验终止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4 评价指标
        1.4.1 安全性评价指标及观察节点
        1.4.2 不良反应的处理
        1.4.3 疗效性评价指标及观察节点
        1.5 技术路线图
        1.6 记录及统计方法
    2 研究内容及结果
        2.1 一般情况统计
        2.1.1 病例完成情况统计
        2.1.2 性别分布统计
        2.1.3 年龄分布统计
        2.2 疗效评价统计
        2.2.1 治疗前对比
        2.2.2 两组治疗4天时中医各项积分组间对比及与治疗前组内对比
        2.2.3 两组治疗7天时中医各项积分组间对比及与治疗前组内对比
        2.2.4 辅助检查数据对比
        2.2.5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2.2.6 综合疗效评定
        2.2.7 随访情况
        2.3 试验结果
        2.3.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2.3.2 辅助检查数据评价
        2.3.3 疗效分布评价
        2.3.4 随访数据评价
        2.3.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认识
        3.2 黄腑汤组成及方药探讨
        3.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3.3.1 必要性
        3.3.2 可行性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部分 中药保留灌肠的研究进展
    1 作用机制及优点
    2 临床应用
        2.1 内科应用
        2.1.1 消化科
        2.1.2 肾病科
        2.2 外科应用
        2.2.1 肠梗阻
        2.2.2 阑尾炎
        2.2.3 肛窦炎
        2.2.4 术后护理
        2.3 妇科应用
        2.3.1 盆腔炎
        2.3.2 子宫内膜异位症
        2.4 儿科应用
        2.4.1 外感发热
        2.4.2 肺炎
        2.4.3 细菌性痢疾
    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临床疗效观察表
附录三 回访情况登记表
附录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理论依据
        1.1 中医理论依据-肺经郁热证的辨证及选方依据
        1.1.1 肺经郁热证辨证依据
        1.1.2 桑银汤立方依据
        1.1.3 桑银汤方义分析
        1.2 西医理论依据
        1.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2.2 流行病学特点
        1.2.3 发病机制及治疗
        1.3 传统汤剂的优劣势分析
        1.4 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可行性分析
        1.4.1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的开发运用
        1.4.2 制作工艺、质控标准及服药方式
        1.4.3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较传统煎剂的优势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筛选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标准
        2.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案
        3.2.1 基础治疗
        3.2.2 中医治疗
        3.3 观察指标
        3.4 CRF表设计
        3.5 技术路线
    4 临床观察及评估
        4.1 不良反应观察
        4.2 疗效评分标准
        4.3 疗效评定标准
        4.4 复发率观察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基线比较
        6.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1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2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6.2.3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4 两组各访次总积分比较
        6.3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6.4 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6.5 随访情况及复发率
        6.6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
第二章 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西医理论认识
        1.1.1 分型及并发症
        1.1.2 发病机制
        1.1.3 易感因素
        1.1.4 复发相关因素
        1.1.5 相关实验室指标
        1.1.6 治疗
        1.1.7 HSP治疗常用药物
        1.2 中医理论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证型分类
        1.2.4 治法
        1.2.5 单味药/中药提取物
    2 桑银汤探讨
    3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3.1.1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沿革
        3.1.2 剂型革新-调剂方式改变与制剂的主要技术工艺
        3.1.3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中药房管理中的优势
        3.1.4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现状
        3.1.4.1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3.1.4.2 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3.1.5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成分及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4.3 安全性分析
        4.4 针对本试验的相关因素探讨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清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录二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CRF表
附录四 不良反应类型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研究现状
    一、西医研究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研究
        (三)诊断标准
        (四)治疗方法
    二、中医药研究
    三、展望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一、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系统评价
        (一)研究对象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结果
    二、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研究方法
        (五)疗效指标
        (六)偏倚性的分析
        (七)统计分析
        (八)研究结果
        (九)敏感性分析
        (十)偏倚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系统评价
        (一)文献一般情况
        (二)研究方案评价
        (三)临床研究设计评价
        (四)统计学分析
        (五)结论推导评价
    二、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
        (一)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二)疗效指标
        (三)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
        (四)敏感性分析
        (五)偏倚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Jadad 评分量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关于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紫癜性肾炎的西医治疗进展
        1. 常规治疗
        2.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3. 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紫癜性肾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病名
        2. 中医病因、病机
        3.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专方、专药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前言
    研究方案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筛选纳入
        3. 数据提取
        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 纳入研究的特征
        3. 方法学质量评价
        4. 结局指标
        5. 不良反应
        6. 发表偏倚分析
附录1
参考文献
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HSPN的中西医治疗特点
    3. 导师治疗HSPN临床经验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问题及局限性
    4. 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7)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筛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资料检索
    1.4 文献质量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
    2.2 纳入研究资料情况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合并分析
        2.3.1对总体有效率进行亚组分析
        2.3.1.1中药汤剂+西药
        2.3.1.2中药熏蒸+西药vs.西药
        2.3.2对显效率进行亚组分析
        2.3.2.1中药汤剂+西药vs.西药
        2.3.2.2中药熏蒸+西药vs.西药
        2.3.2.3中药外洗+西药vs.西药
3 讨论
    3.1 安全性与有效性
    3.2 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8)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厌食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3. 胎黄
        4. 滞颐
        5. 便秘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3. 腺样体肥大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1. 霰粒肿
        2. 麦粒肿
        3. 舔疮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小结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结论
        讨论
        创新点总结
        小结及心得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9)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设计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1.7 发表偏倚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犀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 VS 西医常规”治疗小儿 HSP 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3.1 临床总有效率
        2.3.2 临床治愈率
        2.3.3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2.3.4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
        2.3.5 T淋巴细胞亚群
        2.3.6 复发率
        2.3.7 不良反应
        2.3.8 发表偏倚分析
        2.3.9 其他
    2.4 “犀角地黄汤VS西医常规”治疗小儿HSP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4.1 临床总有效率
        2.4.2 临床治愈率
        2.4.3 复发率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于HSP的认识
        3.1.1 流行病学研究
        3.1.2 HSP发病机制
        3.1.3 HSP研究最新进展
        3.1.4 常见的检查方法
        3.1.5 HSPN主要治疗
    3.2 传统医学对HSP的认识
        3.2.1 病名渊源
        3.2.2 小儿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特点
        3.2.3 辨证论治
        3.2.4 中成药治疗
    3.3 犀角地黄汤的理论依据
    3.4 系统评价中所涉及常见临床指标分析
        3.4.1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
        3.4.2 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CD4+/CD8+)
        3.4.3 细胞因子(TNF-α、IL-10)
    3.5 疗效总结
    3.6 安全性分析
    3.7 文献质量评价
        3.7.1 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评价
        3.7.2 结局指标
    3.8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Jadad评分量表
附录2: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表
文献综述 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项目
        2.5 疗效评定标准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结局指标
    3 安全性指标
    4 疗效比较
    5 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中医对Ig AN的认识讨论
        1.1 病名
        1.2 病因—外感邪气,脏腑虚损
        1.3 病机—本虚标实
        1.4 中医治疗讨论
    2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3 选择昆仙胶囊依据
        3.1 昆仙胶囊属雷公藤类制剂
        3.2 昆仙胶囊组方及作用机制分析
        3.3 昆仙胶囊药物组成分析
    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5 不足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证)的临床研究[D]. 文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D]. 文丹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常莹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D]. 任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消风散在皮肤科应用的文献研究[D]. 冯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关于中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赵晶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J]. 李桂新,赵勤.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8(05)
  • [8]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肖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10]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D]. 冯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52例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