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固定于第一夹紧板上的第二夹紧板、固定于第二夹紧板上的第三夹紧板、用于固定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的第一夹持器、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的第二夹持器,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以及第三夹紧板均呈L型状,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以及第三夹紧板的内侧面围成夹紧区域;通过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的相对滑动来改变夹紧区域的纵向长度,并通过第一夹持器将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限位固定;通过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的相对滑动来改变夹紧区域的横向长度,并通过第二夹持器将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简易且高效率夹紧、搭建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板(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板(1)上的第二夹紧板(2)、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板(2)上的第三夹紧板(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夹紧板(1)与所述第二夹紧板(2)的第一夹持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紧板(2)与所述第三夹紧板(3)的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一夹紧板(1)、所述第二夹紧板(2)以及所述第三夹紧板(3)均呈L型状;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固定柱(402)、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一端的第一夹紧块(405)、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另一端的第一凸沿(401)、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一套筒(404)、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404)与所述第一凸沿(401)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40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4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沿(4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二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二固定柱(50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一端的第二夹紧块(505)、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另一端的第二凸沿(501)、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二套筒(504)、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套筒(504)与所述第二凸沿(501)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50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5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沿(5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一夹紧板(1)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且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03)且与所述第一滑槽(10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板(2)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固定板部(2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且供所述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套筒(404)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与所述第一夹紧块(40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紧块(405)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套筒(404)与所述第一夹紧块(405)对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形成夹持固定;所述第三夹紧板(3)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五固定板部(3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板部(302),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内侧面与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且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203),所述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203)且与所述第二滑槽(203)滑动配合,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且供所述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套筒(504)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与所述第二夹紧块(50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505)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套筒(504)与所述第二夹紧块(505)对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形成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所述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以及所述第五固定板部(301)围成夹紧区域(6)。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夹紧板(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板(1)上的第二夹紧板(2)、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板(2)上的第三夹紧板(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夹紧板(1)与所述第二夹紧板(2)的第一夹持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紧板(2)与所述第三夹紧板(3)的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一夹紧板(1)、所述第二夹紧板(2)以及所述第三夹紧板(3)均呈L型状;
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固定柱(402)、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一端的第一夹紧块(405)、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另一端的第一凸沿(401)、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一套筒(404)、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404)与所述第一凸沿(401)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40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4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沿(4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
所述第二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二固定柱(50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一端的第二夹紧块(505)、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另一端的第二凸沿(501)、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二套筒(504)、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套筒(504)与所述第二凸沿(501)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503),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5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沿(5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
所述第一夹紧板(1)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且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03)且与所述第一滑槽(10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板(2)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固定板部(2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且供所述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套筒(404)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与所述第一夹紧块(40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紧块(405)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套筒(404)与所述第一夹紧块(405)对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第三夹紧板(3)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五固定板部(3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板部(302),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内侧面与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且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203),所述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203)且与所述第二滑槽(203)滑动配合,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且供所述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套筒(504)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与所述第二夹紧块(50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505)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套筒(504)与所述第二夹紧块(505)对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所述第二固定板部(102)、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以及所述第五固定板部(301)围成夹紧区域(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404)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与所述第二夹紧板(2)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一避让空间;
所述第二套筒(504)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二拨动杆与所述第二夹紧块(505)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二避让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紧块(405)内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柱(402)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所述第一内凹孔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面,所述第一固定柱于伸入所述第一内凹孔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一外螺纹面;
所述第二夹紧块(505)内设有供所述第二固定柱(502)一端伸入的第二内凹孔,所述第二内凹孔侧壁设有第二内螺纹面,所述第二固定柱于伸入所述第二内凹孔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二外螺纹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沿(401)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凸沿(501)的顶面均设有与内六角扳手对应的内六角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板部(102)的内侧面、所述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所述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内侧面、所述第五固定板部(301)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内侧面均铺设有用于防滑的橡胶涂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03)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03)均为65Mn钢材质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施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形象,而且有利于企业降低施工能耗,控制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绿色建筑施工相对于传统建筑施工更注重高效率,在传统建筑施工在搭建各类固定架、铝型材框架或者固定一些设备工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螺栓来固定,搭建组装过程过于繁琐,不适用于绿色建筑施工高效理念,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来解决工件固定、框架搭建的过于繁琐、不够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件固定、框架搭建过于繁琐、不够效率的问题。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板上的第二夹紧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板上的第三夹紧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夹紧板与所述第二夹紧板的第一夹持器、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夹紧板与所述第三夹紧板的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一夹紧板、所述第二夹紧板以及所述第三夹紧板均呈L型状;
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固定柱、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一端的第一夹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另一端的第一凸沿、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一套筒、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凸沿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沿的一端面接触相抵;
所述第二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二固定柱、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一端的第二夹紧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柱另一端的第二凸沿、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二套筒、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凸沿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面接触相抵,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沿的一端面接触相抵;
所述第一夹紧板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部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且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柱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夹紧板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固定板部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三固定板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三固定板部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部且供所述第一固定柱活动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板部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一夹紧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紧块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夹紧块对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以及所述第三固定板部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第三夹紧板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五固定板部、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板部,所述第六固定板部的内侧面与第四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四固定板部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且沿所述第四固定板部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柱活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六固定板部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第六固定板部且供所述第二固定柱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面与所述第四固定板部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夹紧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夹紧块的内侧面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的外侧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夹紧块对所述第四固定板部与所述第六固定板部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板部、所述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四固定板部、以及所述第五固定板部围成夹紧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与所述第二夹紧板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一避让空间;
所述第二套筒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二拨动杆与所述第二夹紧块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二避让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紧块内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柱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所述第一内凹孔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面,所述第一固定柱于伸入所述第一内凹孔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一外螺纹面;
所述第二夹紧块内设有供所述第二固定柱一端伸入的第二内凹孔,所述第二内凹孔侧壁设有第二内螺纹面,所述第二固定柱于伸入所述第二内凹孔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二外螺纹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沿的顶面、以及所述第二凸沿的顶面均设有与内六角扳手对应的内六角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三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所述第四固定板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五固定板部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第六固定板部的内侧面均铺设有用于防滑的橡胶涂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均为65Mn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通过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的相对滑动来改变夹紧区域的纵向长度,并通过第一夹持器将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限位固定;通过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的相对滑动来改变夹紧区域的横向长度,并通过第二夹持器将第二夹紧板与第三夹紧板限位固定,能够适应各类工件的尺寸,以此将待夹紧工件快速夹紧限位,避免了大量固定螺栓的繁琐使用,对于铝型材之间的快速简易组装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紧板;101、第一固定板部;102、第二固定板部;103、第一滑槽;2、第二夹紧板;201、第三固定板部;202、第四固定板部;203、第二滑槽;3、第三夹紧板;301、第五固定板部; 302、第六固定板部;401、第一凸沿;402、第一固定柱;403、第一压缩弹簧;404、第一套筒;405、第一夹紧块;501、第二凸沿;502、第二固定柱;503、第二压缩弹簧;504、第二套筒;505、第二夹紧块;6、夹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1、固定于第一夹紧板1上的第二夹紧板2、固定于第二夹紧板2上的第三夹紧板3、用于固定第一夹紧板1与第二夹紧板2的第一夹持器、以及用于固定第二夹紧板2与第三夹紧板3的第二夹持器,第一夹紧板1、第二夹紧板2以及第三夹紧板3均呈L型状;第一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固定柱402、固定于第一固定柱402一端的第一夹紧块 405、固定于第一固定柱402另一端的第一凸沿401、套设于第一固定柱4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一套筒404、以及套设于第一固定柱402 上且位于第一套筒404与第一凸沿401之间的第一压缩弹簧403,第一压缩弹簧403的一端与第一套筒4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另一端与第一凸沿4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第二夹持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二固定柱502、固定于第二固定柱502一端的第二夹紧块505、固定于第二固定柱502另一端的第二凸沿501、套设于第二固定柱502上且呈圆筒状的第二套筒504、以及套设于第二固定柱 502上且位于第二套筒504与第二凸沿501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503,第二压缩弹簧503的一端与第二套筒504的一端面接触相抵,第二压缩弹簧503的另一端与第二凸沿501的一端面接触相抵;第一夹紧板 1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第一固定板部101且沿第一固定板部10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03,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第一滑槽103且与第一滑槽103滑动配合,第二夹紧板2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三固定板部2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部102,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与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接触贴合,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第三固定板部201且供第一固定柱402活动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套筒404的另一端面与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第一固定柱402与第一夹紧块405可拆卸连接,第一夹紧块405的内侧面与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外侧面接触贴合,第一套筒404与第一夹紧块405对第一固定板部101以及第三固定板部201形成夹持固定;第三夹紧板3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五固定板部30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第六固定板部302,第六固定板部302 的内侧面与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内侧面接触贴合,第四固定板部202 内侧面设有贯穿第四固定板部202且沿第四固定板部20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203,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第二滑槽203且与第二滑槽203滑动配合,第六固定板部302内侧面设有贯穿第六固定板部 302且供第二固定柱502活动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套筒504的另一端面与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第二固定柱502与第二夹紧块505可拆卸连接,第二夹紧块505的内侧面与第六固定板部 302的外侧面接触贴合,第二套筒504与第二夹紧块505对第四固定板部202与第六固定板部302形成夹持固定;第一固定板部101、第二固定板部102、第四固定板部202、以及第五固定板部301围成夹紧区域6。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如图1中的a所示,第一固定板块、第二固定板块、第四固定板块、以及第五固定板块朝向夹紧区域6的一侧面为各自的内侧面,第三固定板块与第二固定板块的贴合面同为各自的内侧面,第六固定板块与第四固定板块的贴合面同为各自的内侧面,以上各自内侧面的对立面即为各自的外侧面;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夹紧板1、第二夹紧板2、以及第三夹紧板3优选地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按以上实施将快速安装组件安装配合好之后,将第一套筒404往第一凸沿401所在方向抬起,使第一固定柱402顺着第一滑槽103上下滑动,从而带动第二夹紧板2沿着第一滑槽103长度方向上下滑动,由于第一固定柱402通过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二夹紧板2铰接相连,因此,第二夹紧板2上的第四固定板块可根据待夹紧工件的形状来改变其倾斜角度,使第二夹紧板2能够适应待夹紧工件的外形,通过调节第二夹紧板2与第一夹紧板1的相对滑动来调整夹紧区域6 的纵向长度,在第一夹紧板1与第二夹紧板2与工件紧密配合之后,放开第一套筒404,使第一套筒404在第一压缩弹簧403的压力下与第一夹紧块405配合夹紧第一固定板部101与第三固定板部201,即可将待夹紧工件的纵向方向限位夹紧;同理,按以上的步骤要求,通过抬起第二套筒504,使第二夹持器保持松开状态,将通过第三夹紧板3与第二夹紧板2的相对滑动来调整夹紧区域6的横向长度,并往待夹紧工件的方向限位,通过放开第二套筒504,使第二夹持器保持夹紧状态,从而将待夹紧工件的横向方向限位夹紧;无需大量螺栓就可将各类工件夹紧,避免了大量栓的繁琐固定,提高了建筑施工时各类工件的夹紧或框架的搭建速度;另外,此实施对一些譬如铝型材之间的连接处的夹紧固定效果更佳。
可选地,第一套筒404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拨动杆(图未示),第一拨动杆(图未示)与第二夹紧板2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一避让空间;第二套筒504侧壁上固定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拨动杆(图未示),第二拨动杆(图未示)与第二夹紧块505 之间形成供手指通过的第二避让空间,第一拨动杆(图未示)或第二拨动杆(图未示)有利于用两只手指将第一套筒404或者第二套筒 504的两侧夹住并往上抬起,方便将第一夹持器或第二夹持器松开以滑动第二夹紧块505或第三夹紧块,更加便于操作,从而提高了组件的夹紧速率。
可选地,第一夹紧块405内设有供第一固定柱402一端伸入的第一内凹孔(图未示),第一内凹孔(图未示)侧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面,第一固定柱于伸入第一内凹孔(图未示)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一外螺纹面;第二夹紧块505内设有供第二固定柱502一端伸入的第二内凹孔(图未示),第二内凹孔(图未示)侧壁设有第二内螺纹面,第二固定柱于伸入第二内凹孔(图未示)内的柱段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面配合的第二外螺纹面;第一凸沿 401的顶面、以及第二凸沿501的顶面均设有与内六角扳手对应的内六角凹槽(图未示)。具体来说,第一凸沿401的顶面为未固定有第一固定柱402的一个端面,第二凸沿501的顶面为未固定有第二固定柱502的一个端面,第一固定柱402或第二固定柱502与第一凸沿 401或第二凸沿501可组成一种常规的长杆螺栓,通过一体的长杆螺栓与第一夹紧块405或第二夹紧块505螺纹配合固定,而且第一长杆螺栓可根据实际需要,变换使用平头、圆头或沉头类型的,提高了组件的兼容性、通用性。
可选地,第一固定板部101的内侧面、第二固定板部102的内侧面、第三固定板部201的内侧面、第四固定板部202的内侧面、第五固定板部301的内侧面、以及第六固定板部302的内侧面均铺设有用于防滑的橡胶涂层(图未示),橡胶涂层(图未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各个滑动部位的摩擦力,有利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夹紧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则起到缓冲工件表面的作用,有些工件表面较为脆弱,易被金属材质的第一夹紧板1、第二夹紧板2与第三夹紧板3磕至变形,因此,铺设橡胶涂层(图未示)使快速安装组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可选地,第一压缩弹簧403与第二压缩弹簧503均为65Mn钢材质制成,65Mn钢具有高强度、高柔韧性、高抗金属疲劳性的优点,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压缩弹簧403和第二压缩弹簧503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快速安装组件的整体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快速安装组件,具有简易且高效率夹紧、搭建的优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夹紧、搭建繁琐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7529.1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83730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E04B1/38
专利分类号:E04B1/38;E04G21/1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300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经济开发区F-6
发明人:吴信锋
第一发明人:吴信锋
当前权利人:江西峰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文珊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