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北京西山隆起区没有天然温泉出露。近年来,在谷积山背斜相继钻井发现了40~49℃的地下热水,但对地热系统成因尚无研究。运用地质、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热储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裂隙水,热水为HCO3-Ca·Mg型,为中-弱碱性、微硬度、氟水型淡热矿水,初步称为北京西山谷积山地热田。构建了地热系统成因模式,分析热源为谷积山背斜深部隐伏的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体产生的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隆起山地碳酸盐岩层状热储的地热系统类型,不同于一般隆起山地导热断裂对流地热系统类型。结合西山地区广泛发育的穹窿型构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特征,初步预测西山下苇甸穹窿等穹窿型构造具有形成地热系统的地热地质条件,有潜力成为地热资源的富集远景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柯柏林,林天懿,李文,杨淼,刘庆,刘爱华,赵连海
关键词: 地热系统,热穹窿,成因模式,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北京西山
来源: 地质通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球物理学
单位: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课题《北京地区典型行业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Z161100004516016)
分类号: P314
页码: 1378-1385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075K
下载量: 119
相关论文文献
- [1].增强型地热系统热流固耦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6)
- [2].增强型地热系统环境地质影响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2)
- [3].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建造及其评价[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2)
- [4].增强型地热系统采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4)
- [5].辽宁省丹东市东汤民生地热勘查研究[J]. 城市地理 2016(24)
- [6].从传统地热能到增强型地热系统[J]. 国际学术动态 2020(02)
- [7].含干热岩增强地热系统的微能源网容量优化配置[J]. 电网技术 2020(05)
- [8].增强型地热系统热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9].增强型地热系统防震减灾减排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17(01)
- [10].碳晶电地热系统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7)
- [11].增强型地热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 可再生能源 2012(09)
- [12].增强型地热系统:潜力大、开发难[J]. 地学前缘 2015(01)
- [13].凝聚地热精英,组建地热院士工作站,创建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示范工程[J]. 能源与环境 2016(06)
- [14].松辽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选区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2)
- [15].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中氢同位素的变化[J]. 地震地质 2013(01)
- [16].探秘“能源新星”——干热岩[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20(03)
- [17].关于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技术研究[J]. 节能 2016(07)
- [18].苏尔士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开发经验及对我国地热开发的启示[J]. 新能源进展 2014(04)
- [19].7个福建省典型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备选靶区介绍[J]. 能源与环境 2016(03)
- [20].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开发技术进展[J]. 科技导报 2012(32)
- [21].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试验与性能特征研究进展[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2(03)
- [22].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开发——以法国苏尔士地热田为例[J]. 热能动力工程 2012(06)
- [23].采暖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岩层温度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 能源与环境 2018(06)
- [24].增强型地热系统热固流耦合数值模拟与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10)
- [25].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13(03)
- [26].增强型地热系统的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境 2013(04)
- [27].增强型地热系统热流固化耦合模拟装置研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7)
- [28].四川省宣汉县巴山大峡谷地热地质特征浅析[J]. 冶金管理 2019(09)
- [29].共和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开采过程数值模拟[J]. 科技导报 2015(19)
- [30].基于绿色经济的增强型 地热系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中国产业 2011(04)
标签:地热系统论文; 热穹窿论文; 成因模式论文; 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论文; 北京西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