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语感的培养

新课标下学生语感的培养

彭代秀四川省彭州市敖平镇雅居乐小学611900

【摘要】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应加强阅读实践,立足课堂、辐射课外、联系生活实际。多管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培养、语感、阅读、课堂、课外、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091-02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对此,郭老曾有形象的一比:语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阅读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充分利用课堂阅读,培养学生语感。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渠道,尤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读”字上下功夫,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充分利用多样式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语感。

1、自读中求自悟

自读是增强语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增强语感不是靠讲解、传授、分析能实现的。我们提倡静心自读,入境体验,用心感悟。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批注、写体会,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在“真是一株大树”处有体会,有的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感受很深;有的认为“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众鸟纷飞的情景;一个学生认为:“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看见一只鸟,是因为在傍晚时候,鸟儿们都栖息了。而第二次去是在早晨,鸟儿们都出来活动了,所以作者抓住了鸟的动态来描写。”还有的从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听了同学们的体会,甚感欣慰。如果没有同学们的自我阅读,没有丰富的想象,没有思维的参与,没有情感的体验,绝没有这样正确丰富的理解。

2、交流中促感受。

自读自悟基础上的交流,是增强语感的又一途径。这时的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有助于浓厚兴趣,敏锐语感的养成。

例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将军为红军中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他的眼睛湿润了。”有的说:“这是因为将军感到内疚,刚才自己还要处罚军需处长,哪知眼前这位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有的说:“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多好的战士,他身为军需处长专管棉衣、棉被等给养,自己却被活活冻死。这是多么可敬呀!”

这个片断的交流是同学们通过活跃的思维,深切的情感体验,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蕴,情味产生了正确丰富的理解和感受,在交流中又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使认识更加深刻,想象更加丰富,感受更加真切。

3、诵读中强领悟。

这是增强语感最经常的练习方式。诵读既能提高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是对语言文字领悟,感受的表达。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在诵读中品味,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荷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作者精心描绘的“荷塘美景图”读来让人心驰神迷,文中一段“我”幻化成荷花的描写,更是神来之笔,极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段、篇,理解文字的意义,使之升腾、愉悦,赞叹、惊喜等情感。在引导学生注意文字的声音与节奏,努力展示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和协,展现语言的音韵美,品评语言文字营造的情境之美。这样的诵读、美读,形象与情感融合,能有效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强化语感的养成。

二、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的具体表现。“课外”又是一个较宽泛的不太好驾驭的时空概念。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但绝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局限,缺乏“明智”的判断能力,对纷繁的课外读物往往良莠不分,随意取舍,而学生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感悟怎样的人文思想,这对人生观、世界观刚刚开始形成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外阅读中,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促成完美人格的健康发展。

1、构建课外阅读平台。

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我们以学校图书室为核心基地,以班级图书角为羽翼,以个人藏书为网络,倡导交流阅读,达成资源共享,为学生构建一个可望可及又切实可行的读书平台。

2、推荐课堂延伸读本。

如果教师能够艺术地把课堂中相关的延伸读本推荐给学生,则不失为一大善举。如教学了《少年闰土》后,可给学生这样介绍:“你们还想不想知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年闰土,命运又当如何呢?请到鲁迅的《故乡》中去寻找答案吧!”教完《景阳冈》后,可对学生描述说:“武松不仅酒量过人,武艺高强,他更是一位杀富济贫、恩怨分明的英雄好汉,象这样的豪杰义士,在《水浒传》里真是举不胜举。怎么样,来个比赛,看谁记住的好汉名号多?”学习了《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和《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后,教师作如下激将性描述:“别人翻译过来的寓言,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但这有点像不劳而获,你们有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尝试一下,阅读这些寓言的文言文原话呢?……”相信学生带着对闰土命运的关注,对梁山好汉的倾慕,对寓言原文的征服感,一定会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获。

3、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精美趣文。

学生除阅读教师推荐的课内延伸读本外,还应结合自身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文学性的美文。比如:精辟的说明文,流畅的散文,情节曲折跌宕的记叙文,脍炙人口的诗歌等等,既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根本目的。

4、提出课外阅读要求。

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的增加,教师要相应提出一些阅读要求:阅读前,选择好读本,调整好心态,准备好纸笔,做到有备而读;阅读中,把握好语速,控制好音调,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故事人物的命运之中,文喜己悦,文忧己忧;阅读后,熟记篇名、人名、主要情节,摘抄好词佳句,感悟人文精神,体验人生哲理,学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具体要求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航导向,才能克服其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敏锐的语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离不开实实在在的生活,他们所见、所闻、所感都源于生活,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必须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1、从电视、广播中培养语感。

在众多的传媒中,最普及的也是学生天天见闻的就是电视和广播。电视节目声情并茂、诗情画意尽在其中,特别是短小精悍的广告语更使孩子们耳熟能详;悦耳的广播节目如丝丝清泉,萦绕耳际。教师如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中感悟语言神奇的魅力,相信学生的语感能力定会与日俱增。

2、从标语、口号中培养其语感。

学生每天上学、回家的路上,随处都有醒目精炼的标语、口号。这些条幅或横幅,有的娓娓动听,有的妙趣横生,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警钟长鸣……学生可以在阅读这些标语、口号的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在参观、游览中培养其语感。

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可组织学生到工厂、营房、工地、景区……去参观、访问,游览秀美山川,领略奇特风貌,拜读名联、佳作,既陶冶情操,又锻炼了口语表达,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语意,发展其语感。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其语感。

常言说得好:“童言无忌。”学生平常的生活都离不开与人交流。在谈话和交流中,有时言语投机,其乐融融,有时词不达意,不欢而散。教师经常鼓励学生锻炼口才,与人沟通,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在交谈中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

综上所述,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就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实践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磨练自己对语言的敏感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标签:;  ;  ;  

新课标下学生语感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