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生真菌论文-魏亦晴,罗南德

菌生真菌论文-魏亦晴,罗南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生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菌,宿主,形态

菌生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魏亦晴,罗南德[1](2015)在《台湾北部菌生真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菌生真菌为一种真菌分别以寄生、片利共生、腐生的形式生长在另一种真菌上;而菌生真菌可依照生长于不同类别的宿主上做分类。此研究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采集,利用真菌形态学及DNA分子技术鉴定出真菌种类;比较真菌培养于玉米琼酯培养基及自然基质下,真菌形态的不同,同时利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鉴定真菌种类。目前采集的菌生真菌主要多生长于担子菌门的宿主上,而少部分生长于子囊菌门,当中发现Sepedonium spp.可生长于不同担子菌上:分别为牛肝菌菇及马勃上;而Verticillium rexianum发现生长于黏菌上,在台湾还未发现此种类。(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1-07)

马晶[2](2008)在《菌生真菌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采自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寄生在大型真菌上的菌生真菌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寄生关系,详尽的描述了每个种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寄生菌的宏观特征中的子实体和菌落形态,颜色变化,质地等,还有微观特征中的有性产孢结构,孢子形状大小,无性产孢结构,孢子器,孢子及寄生连接点等特征。提供了显微线条图,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并照相,对部分种厚垣孢子,担孢子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照相。对每个种的相邻或相似种进行了讨论。列出了17个寄生菌的名录。编写了全部17个种的分种检索表。对寄生菌资源调查,进行分类学地位的鉴定,希望对菌物的基础性研究有指导意义,为更深层次调查研究和利用提供原始数据。本文所用研究标本采自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定点采集到共计82份寄生于大型真菌上的菌生真菌,鉴定出包括接合菌门(zygomycota)、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内的4纲8目10科14属,共计17个种,其中包括2个拟定新种(Aschersonia flabelliformis,Lycoperdonapplanatum),确认为新的寄生关系;1个新寄生关系的已知种:枝生微皮伞(Marasmiellusramealis)寄生于虎皮牛肝菌(Boletinus pictus)上;4个中国新记录种(Hypomyces luteovirens,Cordyceps jezoensis,Asterophora parasitica,Collybia cirrhata)。在17个菌生真菌中,新寄主的种有4个[Spinellus fusiger(7个新寄主,分别为Collybiabutyracea,C.dryophila,C.erythropus,C.alkalivirens,Mycena epipterygia,M.leptocephala、M.galericulata),Mucor mucedo(一个新寄主:Lactarius piperatus),Cephalosporiumcandidum(一个新寄主:Russula sp.),Sphaerotheca fuliginea(一个新寄主:牛肝菌)]。初步确定相对发生率前叁位的是Spinellus fusiger(36%)最高,其次Hypomyces chrysospermus(17%)和Hypomyces luteovirens,Verticillium lactarii,Collybia cirrhata(均为6%)。其中,分离出菌种有叁个:Spinellus fusiger,Hypomyces chrysospermus和Syzygospora mycetophila。(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李多川,马秉元,李亚铃,张天宇,孙广宇[3](1992)在《菌生真菌Olpitrichumafricanum寄生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Olpitrichum africanum (Saccas)Zhang et Li com. nov.的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1)O.africamm是一种接触性活体营养菌生真菌,它产生球形或指形的吸收细胞从寄主真菌上取得营养;(2)O.africanum的寄主范围较广,能在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芽枝霉属的17种真菌上寄生;(3)O.africaunm不能生长在缺乏寄主的GYA培养基上,当在GYA培养基上加寄生菌的菌丝提取液时,可以在GYA培养基上获得它的纯培养;(4)O.africanum对营养的要求较特殊,它仅在酵母浸汁和葡萄糖或果糖为氮源和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1992年04期)

庄文颖[4](1991)在《浅谈菌生真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二百多年以前,真菌学家们就发现真菌中的某些种类可以生长或者寄生在其它真菌上(fungicolcusfungi)(Cook & Baker,1983)。最初的研究可能要追溯到十九世纪60和70年代de Bary对Piptocephalisfreseniana和Cicinnobolas cesati的报道,他称这类真菌为真菌上寄生物(mycoparasite)(Bar-(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91年01期)

菌生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采自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寄生在大型真菌上的菌生真菌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探讨了寄生关系,详尽的描述了每个种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寄生菌的宏观特征中的子实体和菌落形态,颜色变化,质地等,还有微观特征中的有性产孢结构,孢子形状大小,无性产孢结构,孢子器,孢子及寄生连接点等特征。提供了显微线条图,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并照相,对部分种厚垣孢子,担孢子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照相。对每个种的相邻或相似种进行了讨论。列出了17个寄生菌的名录。编写了全部17个种的分种检索表。对寄生菌资源调查,进行分类学地位的鉴定,希望对菌物的基础性研究有指导意义,为更深层次调查研究和利用提供原始数据。本文所用研究标本采自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定点采集到共计82份寄生于大型真菌上的菌生真菌,鉴定出包括接合菌门(zygomycota)、半知菌类(Fungi Imperfecti)、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内的4纲8目10科14属,共计17个种,其中包括2个拟定新种(Aschersonia flabelliformis,Lycoperdonapplanatum),确认为新的寄生关系;1个新寄生关系的已知种:枝生微皮伞(Marasmiellusramealis)寄生于虎皮牛肝菌(Boletinus pictus)上;4个中国新记录种(Hypomyces luteovirens,Cordyceps jezoensis,Asterophora parasitica,Collybia cirrhata)。在17个菌生真菌中,新寄主的种有4个[Spinellus fusiger(7个新寄主,分别为Collybiabutyracea,C.dryophila,C.erythropus,C.alkalivirens,Mycena epipterygia,M.leptocephala、M.galericulata),Mucor mucedo(一个新寄主:Lactarius piperatus),Cephalosporiumcandidum(一个新寄主:Russula sp.),Sphaerotheca fuliginea(一个新寄主:牛肝菌)]。初步确定相对发生率前叁位的是Spinellus fusiger(36%)最高,其次Hypomyces chrysospermus(17%)和Hypomyces luteovirens,Verticillium lactarii,Collybia cirrhata(均为6%)。其中,分离出菌种有叁个:Spinellus fusiger,Hypomyces chrysospermus和Syzygospora mycetophil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生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魏亦晴,罗南德.台湾北部菌生真菌的研究[C].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真菌学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壁报论文摘要集.2015

[2].马晶.菌生真菌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

[3].李多川,马秉元,李亚铃,张天宇,孙广宇.菌生真菌Olpitrichumafricanum寄生性初步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2

[4].庄文颖.浅谈菌生真菌[J].微生物学通报.1991

标签:;  ;  ;  

菌生真菌论文-魏亦晴,罗南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