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玻璃渗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玻璃,玻璃粉,活性,生物,织物,芒果,等温线。
玻璃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严建华,于子豪,冷发光,郝挺宇,黄爱菊[1](2019)在《玻璃粉对掺矿粉和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玻璃粉对掺矿粉混凝土和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粉以1/4质量比例复掺进入矿粉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直到矿粉掺量达到40%以及粉煤灰掺量达到32%,在56 d龄期以后,可以提高两种混凝土抗压强度。但玻璃粉对两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在矿粉混凝土系统中,玻璃粉的掺入,除28 d在60%矿粉掺量和15%玻璃粉掺量时使混凝土电通量和DRCM较单掺60%矿粉提高外,所有配合比从28~90 d复掺玻璃粉和矿粉混凝土比单掺矿粉混凝土具有更低的电通量和DRCM。而玻璃粉和粉煤灰复掺混凝土中,随玻璃粉的掺入,从28~90 d粉煤灰掺加量不超过32%时,复掺玻璃粉和粉煤灰混凝土均比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更高的DRCM或只是在90 d少量降低了电通量。说明玻璃粉对矿粉混凝土较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7期)
代建梅,李奉华,邱喜丽,董新[2](2019)在《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早期釉质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应用对早期釉质龋的修复效果,为治疗早期釉质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离体人牙样本制成人工龋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并处理4周:A组(渗透树脂组)、B组(6%生物活性玻璃组)、C组(渗透树脂+0.1%氟化钠组)、D组(渗透树脂+6%生物活性玻璃组)和E组(空白对照组)。各组于脱矿前后、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表面显微硬度测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处理4周后A~D组较脱矿后表面孔隙明显减少,其中D组表面平滑度最好。各组样本处理前后的表面显微硬度差值:D组>C组>A组>B组>E组,除A组与B组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联合作用可有效修复早期釉质龋。(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何正华[3](2019)在《废玻璃粉掺合料对砂浆气体渗透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废弃玻璃的消耗量占全世界固体废弃物消耗量的8%,把固体废弃玻璃作为矿物掺合料来生产砂浆,其物理特性、渗透特性、力学特性都直接影响废弃玻璃粉砂浆预期的耐久性能。为此,本文采用不同掺量废玻璃粉(0%、10%、30%、50%)替代水泥而制成的废玻璃粉砂浆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废玻璃粉砂浆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气体和液体渗透率、氯离子电通量、力学性能随不同掺量废玻璃粉变化的演化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随着分压点的逐渐增大,废弃玻璃粉砂浆试样的氮气吸附量呈现指数型增大的趋势,且30%掺量的氮气吸附量明显最高。从废玻璃粉砂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掺量0%、50%废玻璃粉砂浆试样平均孔径明显要大于掺量10%、30%,说明掺量10%~30%的玻璃粉可以有效使砂浆试样内部孔径变小,但是孔径相差不大。2、废玻璃粉砂浆表观渗透率随着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掺量为30%达到最小,掺量为50%达到最大。随着孔隙率的先减小后增大,气体渗透性的变化也很相似,且孔隙率与气体渗透性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R~2为0.8133。3、结合所采用的两种渗透性试验方法不难看出,液体渗透方法所得出的试验数据与气体渗透方法相比较,其渗透率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充分证明了气体渗透数据的有效性。同时,液体渗透法对气体渗透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4、在龄期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废玻璃粉砂浆掺量增加,电通量先减小后增大,掺量30%最小,掺量50%最大。30%掺量的玻璃粉可以有效减少电通量,起到了很好的抗氯离子的渗透,而且气渗和液渗能力提高。可见,适当掺量的玻璃粉对砂浆的密实性和连通性会产生有利的影响。5、在养护龄期内,所有试件中掺加10%玻璃粉的水泥砂浆试件抗压和抗折强度最大,而掺加0%、30%、50%玻璃粉的试件强度均低于掺加10%的玻璃粉水泥砂浆试件。6、对以上所做的物理、渗透、力学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得出:在废玻璃粉掺量为10%~30%时,砂浆的渗透性能和力学性能都能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慧,王丹,高鹏,彭伟,张云泉[4](2019)在《生物活性玻璃对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抗脱矿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对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抗脱矿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牛下切牙制备釉质龋模型,用渗透树脂(ICON)进行处理后分为两组,A组(生物活性玻璃组)和B组(去离子水组)(n=10)进行再矿化处理,将再矿化后的两组样品浸入脱矿液中3 d。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脱矿后釉质表面形态,通过维氏硬度计测量牙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HV),荧光显微镜观察釉质再矿化程度。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A组较B组表面沉积颗粒物多,微孔小,凹坑少。表面显微硬度A组显着高于B组(P<0.01)。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面积(A)、荧光强度(IOD)和平均荧光强度(MIOD)结果显示,A组均较B组低(P<0.05)。结论:生物活性玻璃可提高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的抗脱矿能力。(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赵金红,肖红伟,丁洋,聂莹,张瑜[5](2018)在《在长期冻藏过程中渗透脱水前处理和玻璃态贮藏对冷冻芒果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芒果渗透脱水预处理和未预处理两种不同情况下,针对长期玻璃态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使用不同浓度(30%、40%和50%)的混合糖液(蔗糖、葡萄糖、果糖3种糖,质量比为3.6∶1.0∶3.0)对芒果进行渗透脱水预处理,然后玻璃态冻藏(-55℃)6个月。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样品相比,渗透预处理使得总色差减少15.6%~62.3%,汁液流失率降低8.2%~29.5%,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3%~9.4%,同时硬度增加48.8%~82.3%,维生素C含量增加72.5%~120.6%,总可溶性固形物增加21.8%~53.7%。其中,混合糖液浓度40%进行渗透脱水是最佳的预处理条件。-55℃玻璃态较-18°C橡胶态,能更好保持芒果品质。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即使在玻璃态下,冷冻芒果的品质也会继续变化。然而,渗透脱水样品的品质变化程度小于未处理样品的品质变化程度。试验表明,在长期冻藏过程中,渗透脱水预处理和玻璃态贮藏可明显改善冷冻芒果的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杨文权,蒋金华,陈南梁[6](2018)在《玻璃纤维织物在剪切变形作用下的渗透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织物剪切变形对纤维增强材料渗透行为的影响,采用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测试玻璃纤维织物预成型体的表观渗透率。结果表明:剪切变形降低了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对于斜纹织物,不同的剪切方向使纤维增强材料的渗透率呈现一定的差异,在剪切角为10°时,异向剪切的渗透率较同向剪切高出约26%;对于不同织物组织,剪切变形下的渗透率差异显着;一般情况下,随着剪切角的增大纤维增强材料的渗透率逐渐下降,当织物剪切30°后,其渗透率平均下降约50%,但平纹织物在剪切角为10°时,渗透率却略有上升;剪切变形引起了织物整体渗透行为的改变,流动前峰的形状由一条平行于纬纱的直线逐渐变化成倾斜的直线。(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刘若宇,邵龙泉[7](2018)在《高温座滴法筛选玻璃料与氧化锆基片之间适宜的玻璃渗透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高温座滴法研究玻璃与氧化锆基片间的润湿性能,筛选出适宜的玻璃渗透温度。材料与方法:选择La2O3-Al2O3-SiO2体系的玻璃配方,玻璃成分中的其他组分不变,分别改变La2O3(20wt%,15wt%,10wt%)、ZrO2(5wt%,10wt%,15wt%)、Y2O3(5wt%,10wt%,1 5wt%)的含量,得到其7种配方的渗透玻璃料。制备直径为2cm,厚度为5mm的烧结氧化锆基片,观(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07-22)
马骞,乔萍丽,陈亚明[8](2018)在《透明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对牙髓腔渗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纳米级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用于漂白治疗前的离体牙,观察比较未使用脱敏剂和分别用涂抹法和透明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后牙髓腔内过氧化氢渗透量的多少。方法 48颗离体第一前磨牙分成6组,A组不做脱敏处理,牙冠倒置,冠部分浸泡于去离子水中30 min,B组表面不做脱敏处理,牙冠倒置于30%过氧化氢溶液中30 min,C组生物活性玻璃涂抹2 min,2次/d,浸没于人工唾液24 h后,牙冠倒置于30%过氧化氢溶液中,D组使用透明托盘+生物活性玻璃1 h,浸没于人工唾液24 h后,牙冠倒置于30%过氧化氢溶液30 min,E组生物活性玻璃涂抹2 min,2次/d,浸没于人工唾液24 h后,牙冠倒置于去离子水中30 min,F组使用透明托盘+生物活性玻璃1 h,浸没于人工唾液24 h后,牙冠倒置浸泡于去离子水中30 min,提取各组髓腔内液体,检测各组的吸光度,并换算成过氧化氢的总量。结果 6组髓腔内液过氧化氢含量分别为A组0μg,B组21.149μg±0.489μg,C组9.813μg±0.426μg,D组4.065μg±0.268μg,E组0μg,F组0μg,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C、D组髓腔内的过氧化氢含量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748,P<0.05),B组>C组>D组。结论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结合透明托盘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过氧化氢渗透进牙髓腔的量,降低过氧化氢对牙髓组织产生的有害影响。(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赵云波,袁越锦,王栋,徐英英,谈明磊[9](2018)在《渗透脱水对芒果解吸等温线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芒果贮藏期品质,试验采用GAB模型和Gordon-Taylor方程分别拟合了芒果吸附等温线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试验数据,并且研究了经渗透脱水处理后,芒果玻璃化转变温度及解吸等温线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渗透脱水处理后的芒果解吸等温线仍满足GAB模型,当水分活度增大时,平衡干基含水率也不断增大;在不同的水分活度区间,渗透溶液种类对芒果解吸等温线的影响显着;芒果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渗透脱水后固形物湿基质量分数的减少而降低,经过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等渗透处理芒果后,水分子的塑化作用逐渐变弱。(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4期)
耿奕,蒋金华,陈南梁[10](2017)在《经编四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行为和渗透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经编四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行为同织物结构的关系,采用径向法和单向法对不同铺层数和铺层角度的预制件进行面内渗透率以及单向渗透率的测试,并结合复合材料横截面切片对织物凹凸表面效应以及对流动的阻碍作用进行分析。采用以体积分数为自变量的经验公式对多层铺层织物的单向渗透率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铺层数的预制件,渗透率和纤维体积分数无直接关系,与织物表面在压缩作用下形成的平行于流动方向的流道数量密切相关;对于铺层角度不同的预制件,平行流道数目最多的预制件具有最大的渗透率;经验公式较Kozeny-Carman公式更能准确地预测经编四轴向织物的单向渗透率。(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玻璃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应用对早期釉质龋的修复效果,为治疗早期釉质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离体人牙样本制成人工龋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并处理4周:A组(渗透树脂组)、B组(6%生物活性玻璃组)、C组(渗透树脂+0.1%氟化钠组)、D组(渗透树脂+6%生物活性玻璃组)和E组(空白对照组)。各组于脱矿前后、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表面显微硬度测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处理4周后A~D组较脱矿后表面孔隙明显减少,其中D组表面平滑度最好。各组样本处理前后的表面显微硬度差值:D组>C组>A组>B组>E组,除A组与B组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联合作用可有效修复早期釉质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玻璃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1].严建华,于子豪,冷发光,郝挺宇,黄爱菊.玻璃粉对掺矿粉和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对比研究[J].混凝土.2019
[2].代建梅,李奉华,邱喜丽,董新.渗透树脂和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早期釉质龋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3].何正华.废玻璃粉掺合料对砂浆气体渗透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4].李慧,王丹,高鹏,彭伟,张云泉.生物活性玻璃对渗透树脂治疗早期釉质龋抗脱矿能力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5].赵金红,肖红伟,丁洋,聂莹,张瑜.在长期冻藏过程中渗透脱水前处理和玻璃态贮藏对冷冻芒果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
[6].杨文权,蒋金华,陈南梁.玻璃纤维织物在剪切变形作用下的渗透率[J].纺织学报.2018
[7].刘若宇,邵龙泉.高温座滴法筛选玻璃料与氧化锆基片之间适宜的玻璃渗透温度[C].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8].马骞,乔萍丽,陈亚明.透明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对牙髓腔渗透性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8
[9].赵云波,袁越锦,王栋,徐英英,谈明磊.渗透脱水对芒果解吸等温线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8
[10].耿奕,蒋金华,陈南梁.经编四轴向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行为和渗透率[J].纺织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