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钗黛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楼梦,形象,批判性,薛宝钗,林黛玉,思维,沽名钓誉。
钗黛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杜红梅[1](2019)在《《红楼梦》钗黛形象对比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其文学内涵十分丰富,从钗黛形象分析入手,细致解读文本,与此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这种文学经典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质疑精神。本文简要介绍《红楼梦》,然后大致介绍批判性思维,接下来对比分析批判性思维下《红楼梦》钗黛形象对比,最后重点探究《红楼梦》中钗黛形象解读批判性思维应用技巧。目前,经典作品批判性解读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挖掘的主要途径,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索意识、素材整合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比钗黛形(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何佳忆,刘君梅,赵琳,徐哲超,易晓[2](2018)在《批判性思维导引下的经典文本解读——《红楼梦》中钗黛形象的对比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执教背景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红楼梦》犹如一个巨大的谜团,数百年难解,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苦乐其中。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名着导读的规定书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味其中的妙处呢?小说文本的隐喻性和开放性怎样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发掘呢?我们决定以宝钗和黛玉二人形象为突破口,通过对比分析、赏析评价,管中窥豹而见一斑,将学生带入《红楼梦》中,情不自禁去思索,去挖掘,去探求。在思维方法层面,则(本文来源于《语文学习》期刊2018年05期)
段江丽[3](2018)在《复调性与人物形象评价——以钗黛比较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钗黛优劣"是红学史上无法调和的公案之一,究其原因,除了评论者因时代、性别、个性等因素不同而导致价值取向、评价标准不同之外,还与《红楼梦》的复调性所导致的文本价值体系的多元性相关。作为复调小说,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构成多重对话,彼此的思想立场互不相容、互相冲突而又具有各自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钗黛优劣之争中"拥钗派"和"拥黛派"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立论依据的根本原因,因此,钗黛优劣之争注定不可能有定于一尊的答案。本文拟从人物自身的诉求、他者的立场、隐含作者的态度等叁个方面,分析钗黛形象的不同评价标准,庶几可以为更好地理解作者文心、解码黛钗形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徐猛,陈蕾,吕丽[4](2017)在《从钗黛形象看曹雪芹的情感寄托》一文中研究指出郭敏在诗中评价曹雪芹"诗才忆曹植"(1),在"芹圃画石"又展现了曹雪芹对现实的不满。一位才华横溢的诗意才子,少年时正值曹家盛世之末,经历过一段锦衣玉食、豪华富贵的生活。曹家在雍正继位后失势,以亏空公款为名,被撤职抄家,"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乾隆四年曹家又为皇室内部倾轧所牵连,从此完全失势,一蹶不振。曹家败落后,曹雪芹在内务府当过差,又在宗学里当过舍夫,"举家食粥",生活日见贫乏困倒。乾隆十五年,迁居北京西郊。乾(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7年08期)
周长艳[5](2016)在《钗黛形象与“兼美”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黛玉的病态美和薛宝钗的丰腴美相互对立,实难双兼,但"可卿"兼而有之。暗示着林黛玉、薛宝钗是"兼美"理想的两维,体现出作家对"兼美"文化的构想:有情有礼,任情重礼,情胜于礼。钗黛之争,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钗黛合一,体现作家对"兼美"文化的追求和对民族性格的反思。时至今日,重新审视与挖掘钗黛形象的文化内涵,对中华民族健全人格的塑造,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07期)
王人恩[6](2014)在《《红楼梦》钗黛形象问卷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钗黛形象一直为学界研究所重视。笔者就《红楼梦》中的钗黛形象在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仍一如既往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但同时亦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在情感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教育界重视。(本文来源于《曹雪芹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郑韵扬[7](2013)在《薛宝钗形象新探——兼论“钗黛合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也最具争议的形象,她与林黛玉两位女主角孰优孰劣更是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话题。本文植根于《红楼梦》脂评本文本本身,分析薛宝钗的审美情趣及处世态度,认为这一形象实际是高度理想化的"山中高士",而非囿于政治成见的传统红学所批判的世俗的"封建卫道士"。进而认为薛宝钗与林黛玉皆处在出世与入世的困境当中,此乃"钗黛合一"的真谛。(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3年04期)
郜媛,齐茜[8](2011)在《从《红楼梦》诗词看钗、黛形象的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中所呈现诗词曲赋,更是锦上添花,集古典诗艺之大成,素为人们所称道。《红楼(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1年04期)
高原[9](2010)在《晶莹雪与寂寞林——钗黛人物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楼梦》艺术成就卓越,人物形象鲜明,冷宝钗沽名钓誉,真黛玉率性而为,二人在心术品谊上形成鲜明对比。文章通过具体分析互为映衬的钗黛形象,控诉封建社会传统势力对女子的虐杀,揭出私有制度这一罪恶根源。(本文来源于《网络财富》期刊2010年16期)
杨楠[10](2010)在《论钗黛形象与作家的男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男性视角的透视下,作者对钗黛二人在相貌体态、气质性格和才华秉赋上所体现的差异兼容并包,无一例外视作女性美。而对于两人的生存方式,作者却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即对黛玉倾注了更多的同情,对宝钗却颇有微词。本文结合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分析作品中作家态度的表现,从创作的角度揭示钗黛形象产生差异的文化根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11期)
钗黛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执教背景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红楼梦》犹如一个巨大的谜团,数百年难解,多少人为之殚精竭虑,苦乐其中。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名着导读的规定书目,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味其中的妙处呢?小说文本的隐喻性和开放性怎样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发掘呢?我们决定以宝钗和黛玉二人形象为突破口,通过对比分析、赏析评价,管中窥豹而见一斑,将学生带入《红楼梦》中,情不自禁去思索,去挖掘,去探求。在思维方法层面,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钗黛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杜红梅.《红楼梦》钗黛形象对比解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
[2].何佳忆,刘君梅,赵琳,徐哲超,易晓.批判性思维导引下的经典文本解读——《红楼梦》中钗黛形象的对比探究[J].语文学习.2018
[3].段江丽.复调性与人物形象评价——以钗黛比较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8
[4].徐猛,陈蕾,吕丽.从钗黛形象看曹雪芹的情感寄托[J].文艺评论.2017
[5].周长艳.钗黛形象与“兼美”理想[J].大众文艺.2016
[6].王人恩.《红楼梦》钗黛形象问卷调查及分析[J].曹雪芹研究.2014
[7].郑韵扬.薛宝钗形象新探——兼论“钗黛合一”[J].参花(下).2013
[8].郜媛,齐茜.从《红楼梦》诗词看钗、黛形象的塑造[J].长城.2011
[9].高原.晶莹雪与寂寞林——钗黛人物形象分析[J].网络财富.2010
[10].杨楠.论钗黛形象与作家的男性视角[J].大众文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