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位于第二夹持件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夹片,所述的第一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夹头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一封闭端,所述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一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一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固定在第一夹头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夹头的第一封闭端设有第一连接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可重复使用,并且加工成本较低,可以对卡扣进行有效夹持,提高了试验重复性和成功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位于第二夹持件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夹片,所述的第一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夹头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一封闭端,所述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一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一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固定在第一夹头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夹头的第一封闭端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的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头和第二夹片,所述的第二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二夹头包括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二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夹片固定在第二夹头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的第二夹片位于第一夹片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夹头的第二封闭端设有第二连接片。
设计方案
1.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位于第二夹持件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夹片,所述的第一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夹头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一封闭端,所述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一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一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固定在第一夹头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夹头的第一封闭端设有第一连接片;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头和第二夹片,所述的第二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二夹头包括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二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夹片固定在第二夹头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的第二夹片位于第一夹片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夹头的第二封闭端设有第二连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若干的固定螺栓,所述的第一夹片与所述的第一夹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头的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凸块,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的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凸块位于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上与所述的凹槽内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螺栓位于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沉头孔,所述的固定螺栓位于沉头孔内,且固定螺栓的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的沉头孔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的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片上均设有若干的连接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伸夹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碰撞安全性能开发过程中,各相关零部件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必不可少的仿真模拟参数。参数的精度直接关系整车安全仿真结果的精度。为了提高仿真分析的精度,需要详细的测试和分析各个零部件及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
车用塑料卡扣作为汽车上使用广泛的一种非标零部件,其动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卡扣为非标件,尺寸多样,并且是塑料制品,所以在进行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时,常常会出现无法夹持,或者测试时样件损毁的情况,导致无法获取准确的力学性能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以在室温下的动静态拉伸试验过程中,对多种尺寸的卡扣实现有效夹持,并且保证试验重复性,提高试验精度,最终提高试验结果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的第一夹持件位于第二夹持件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一夹片,所述的第一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夹头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一封闭端,所述的第一开口端与第一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一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固定在第一夹头的第一开口端,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的第一夹头的第一封闭端设有第一连接片;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头和第二夹片,所述的第二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所述的第二夹头包括第二开口端和第二封闭端,所述的第二开口端与第二封闭端分别位于第二夹头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夹片固定在第二夹头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的第二夹片位于第一夹片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第二夹头的第二封闭端设有第二连接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若干的固定螺栓,所述的第一夹片与所述的第一夹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头的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凸块,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与所述的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凸块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块上与所述的凹槽内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螺栓位于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片上设有沉头孔,所述的固定螺栓位于沉头孔内,且固定螺栓的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的沉头孔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片上均设有若干的连接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可重复使用,并且加工成本较低,可以对卡扣进行有效夹持,提高了试验重复性和成功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夹片与夹头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针对不同的卡扣,更换中心孔形状对应的置换片,大大增加了该夹持装置的试验范围。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上均设有连接孔,用于与动态试压机固定连接,同时又不影响静态试验机对连接片的夹持,即使得所述的拉伸夹持装置不仅适用于静态拉伸试验,也适用于动态拉伸试验,提高了该夹具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拉伸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头与第一夹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拉伸夹持装置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夹持件;11、第一夹头;111、第一开口端;112、第一封闭端;113、凸块;12、第一夹片;121、第一固定孔;122、固定螺栓;123、凹槽;1231、螺纹孔;124、沉头孔;13、第一连接片;131、连接孔;14、第一上料通道;2、第二夹持件;21、第二夹头;211、第二开口端;212、第二封闭端;22、第二夹片;221、第二固定孔;23、第二连接片;24、第二上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所述的第一夹持件1位于第二夹持件2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夹持件1包括第一夹头11和第一夹片12,所述的第一夹头11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11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14,所述的第一夹头11包括第一开口端111和第一封闭端112,所述的第一开口端111与第一封闭端112分别位于第一夹头11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12固定在第一夹头11的第一开口端111,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21,所述的第一夹头11的第一封闭端112设有第一连接片13;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2包括第二夹头21和第二夹片22,所述的第二夹头21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二夹头21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24,所述的第二夹头21包括第二开口端211和第二封闭端212,所述的第二开口端211与第二封闭端212分别位于第二夹头21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夹片22固定在第二夹头21的第二开口端211,所述的第二夹片22位于第一夹片1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夹片22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121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221,所述的第二夹头21的第二封闭端212设有第二连接片23。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2与第一夹持件1的结构相同。第二夹持件2与第一夹持件1的设计和功能一致。
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若干的固定螺栓122,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与所述的第一夹头11通过固定螺栓122固定连接。夹片与夹头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针对不同的卡扣,更换中心孔形状对应的置换片,大大增加了该夹持装置的试验范围。
所述的第一夹头11的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凸块113,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与所述的凸块113相配合的凹槽123,所述的凸块113位于凹槽123内。凸块113与凹槽123的设置能够使第一夹片12与第一夹头11快速定位,进而使得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固定孔221对心准确。
所述的凸块113上与所述的凹槽123内均设有螺纹孔1231,所述的固定螺栓122位于螺纹孔1231内。
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14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24的轴线垂直。由于第一夹片12与第二夹片22的固定螺栓122均突出在夹片的外部,为了避免试验过程中螺栓影响卡扣的安装和试验操作,将第一夹头11的第一上料通道14与第二夹头21的第二上料通道24垂直设置,进而使第一夹片12的固定螺栓122与第二夹片22的固定螺栓122错位。
静态拉伸试验操作步骤:
1.选择与被测卡扣相匹配的第一夹片12和第二夹片22,并将第一夹持件1、第二夹持件2组装固定;
2.将组装完成的第二夹持件2的第二连接片23安装到静态试验机下夹具中;
3.将第一夹持件1按照最终安装完毕的方式放置在第二夹片22上,将被测卡扣安装进第一固定孔121和第二固定孔221中;
4.调节试验机横梁位置,使得其上夹具下移到合理位置,将第一夹持件1的第一连接片13安装到上夹具中,完成整个夹持装置及卡扣的安装;
5.按照静态拉伸试验步骤进行该卡扣的拉伸测试;
6.试验结束后,取出卡扣,取出第一夹持件1;
7.重复步骤3-5进行下一卡扣的测试;如需更换不同形态卡扣,调换对应的第一夹片12和第二夹片22即可;
8.所有试验完毕,取下该夹持装置,关闭试验机。
实施例2
如图2、3、5、6所示,一种车用塑料卡扣的拉伸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1和第二夹持件2,所述的第一夹持件1位于第二夹持件2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夹持件1包括第一夹头11和第一夹片12,所述的第一夹头11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一夹头11上设有第一上料通道14,所述的第一夹头11包括第一开口端111和第一封闭端112,所述的第一开口端111与第一封闭端112分别位于第一夹头11的两端,所述的第一夹片12固定在第一夹头11的第一开口端111,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21,所述的第一夹头11的第一封闭端112设有第一连接片13;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2包括第二夹头21和第二夹片22,所述的第二夹头21为U型结构,所述的第二夹头21上设有第二上料通道24,所述的第二夹头21包括第二开口端211和第二封闭端212,所述的第二开口端211与第二封闭端212分别位于第二夹头21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夹片22固定在第二夹头21的第二开口端211,所述的第二夹片22位于第一夹片12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夹片22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孔121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221,所述的第二夹头21的第二封闭端212设有第二连接片23。
所述的第二夹持件2与第一夹持件1的结构相同。第二夹持件2与第一夹持件1的设计和功能一致。
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若干的固定螺栓122,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与所述的第一夹头11通过固定螺栓122固定连接。夹片与夹头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可以针对不同的卡扣,更换中心孔形状对应的置换片,大大增加了该夹持装置的试验范围。
所述的第一夹片12上设有沉头孔124,所述的固定螺栓122位于沉头孔124内,且固定螺栓122的头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的沉头孔124的深度。将固定螺栓122装在沉头孔124内,使得固定螺栓122不再突出在夹片的外部,进而解决了第一夹片12与的固定螺栓122与第二夹片22的固定螺栓122互相影响的问题,使得第一上料通道14与第二上料通道24既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垂直设置。
所述的第一上料通道14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上料通道24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第一连接片13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片23上均设有若干的连接孔131。用于连接片与试验机的夹具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动态拉伸试验操作步骤:
1.选择与被测卡扣相匹配的第一夹片12和第二夹片22,并将第一夹持件1、第二夹持件2组装固定;
2.将组装完成的第二夹持件2安装到动态试验机下夹具中(利用螺栓通过第二连接片23的连接孔131与动态试验机的下夹具固定连接);
3.将组装完成的第一夹持件1安装到动态试验机上夹具中(利用螺栓通过第一连接片13的连接孔131与动态试验机的上夹具固定连接);
4.将被测卡扣安装到第一夹持件1的第一固定孔121中;
5.调节试验机横梁,下移上夹具,使得第一夹片12与第二夹片22接触,将第一固定孔121中的卡扣按入第二固定孔221中,完成该卡扣的夹持(zwick htm16020动态拉伸设备的上夹头是活动的,不固定的);
6.按照动态拉伸试验步骤,完成该次试验;
7.该次试验结束,取出卡扣;
8.重复步骤4-6,进行接下来的试验;
9.如需调换不同形态卡扣,调换对应第一夹片12和第二夹片22即可。
10.所有试验完毕,取下该夹持装置,关闭试验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4179.X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69003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G01N3/04
专利分类号:G01N3/04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二大街62号泰达MSD-B1-1907
发明人:张赛;方锐;孟宪明;吴昊;黄亚烽;郑崇嵩
第一发明人:张赛
当前权利人: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慧玲
代理机构:12211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试验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