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论文_赵萍萍,王宏庭,于志勇,崔宝玉,贾俊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产量,养分,冷害,氮素,冬小麦,盐碱地。

小麦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赵萍萍,王宏庭,于志勇,崔宝玉,贾俊芳[1](2019)在《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山西小麦产量、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养分管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1—2014年在山西开展39个冬小麦田间试验对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有效性的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养分专家推荐(NE)、基于测土推荐(ST)与农民习惯(FP)的冬小麦产量大小表现为ST>FP>NE,但差异未达到5%的显着水平;与FP相比,NE平均减氮104 kg/hm2(38.2%)、减磷29 kg/hm2(26.1%)、增钾38 kg/hm2(135.7%),ST平均减氮67 kg/hm2(24.6%)、减磷25 kg/hm2(22.5%)、增钾47 kg/hm2(167.8%);NE的产投比为10.5∶1,显着高于ST(9.2∶1)和FP(8.3∶1),NE的氮肥偏生产力为50.4 kg/kg,显着高于ST(41.3 kg/kg)和FP(32.3 kg/kg);NE的氮、磷、钾肥小麦当季平均回收率分别为33.9%,14.9%和48.9%,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7.6,7.5,6.2 kg/kg。NE和ST均是养分管理的有效方法,且养分专家系统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张丽娜,王冰,沈梦姝,晋伊美[2](2019)在《小麦产量提高的措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提高小麦产量需要很多措施相互结合,如今我国的小麦种植技术有所增长,年产量也在逐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探讨了一些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23期)

郑网宇,陈功磊,李传哲,吴迪,蒋国龙[3](2019)在《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系统整理了2012—2016年小麦的施肥试验数据,探明不同土壤供肥能力下,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的产量、100kg籽粒产量吸N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明显提高小麦产量,较习惯施肥区增产12. 2%;同时明显提高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平均氮肥利用率达27. 5%,较习惯施肥区提高5. 8%。不同产量极差100kg籽粒吸N量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刘雪梅[4](2019)在《含氨基酸水溶肥对盐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升小麦的产量,需要优化小麦的种植技术,使小麦具有更强的耐性和抗性,进而更好的地生长。为了增加盐碱地小麦的产量,不仅要采用有效的种植技术,还应该给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本文主要就氨基酸水溶肥对盐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张晗,孙加梅,韩瑞玺,陈建省,刘宾[5](2019)在《基于小麦产量叁要素的产量条件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是小麦产量构成叁要素。从单个QTL水平上解析产量与产量叁要素的遗传基础,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的168个家系的DH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在5个环境下对产量进行了非条件QTL分析和基于产量叁要素的条件QTL分析,共检测9个非条件QTL和28个条件QTL。其中,检测到2个主效QTL,QY.sdau-4D和QY.sdau-6D.2可分别解释15.77%和10.16%的表型变异。检测到6个"一因多效" QTL和11个微效QTL。其中,1个QYsdau-4D.2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QTL,2个QTL(QYsdau-2D.1和QYsdau-3A.1)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不影响穗粒数,即单位面积产量和穗粒数在该位点上几乎没有关联。本研究通过条件和非条件QTL分析,从QTL水平解析了产量与产量要素之间的关系,定位到控制产量的重要QTL位点,为通过分子设计聚合高产有利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培育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黄玲,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6](2019)在《旺长麦田春季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机械镇压对旺长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返青期对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了机械镇压处理。结果表明,镇压后起身期单株鲜重、干重、单株次生根条数和分蘖数降低。拔节期叶片长度和宽度减小:单株分蘖数、鲜重和干重明显降低,依次为-19.36%、-21.92%和-20.11%;0-20厘米土层水分含量提高5.14%。挑旗期旗叶及以下叁叶叶片宽度减小,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片长度增长,但是倒叁和倒四叶片长度减小;叶面积增减依次为8.99%、14.04%、-3.94%和-8.35%;旗叶、倒二叶、倒叁叶和倒四叶鲜重和干重依次增加5.03%、6.21%、1.33%、-47.21%和3.17%、1.65%、-3.94%、-50.00%。总体表现为抑制低位叶片生长,而对旗叶和倒二叶有促进作用,总体表现为先抑后促。镇压较未镇压株高降低4.76 cm,降幅5.61%。镇压对基部3个节间长影响较大,依次减少4.95%、10.42%和14.34%,对穗下第一、第二节间长度影响较小。机械镇压处理亩穗数增加0.91万,穗粒数增加0.79粒,千粒重增加0.34 g,分别较对照增加2.00%、2.25%和0.8%,增产5.77%。旺长麦田返青期至起身期前镇压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和产量,提高丰产稳产性,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倒增产增效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7](2019)在《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产品种济麦22和强筋品种济麦229为供试材料,于2017-2018年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四个播期,分别为10月1日、10月12日、10月20日、10月28日,监测低温冷害发生过程中气温变化,比较不同播期低温冷害下叶片饱和渗透势和SPAD值、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小穗结实率及籽粒产量,得出小麦晚播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济麦22播期推迟至10月20日时,受低温冷害影响,上述指标及叶片饱和渗透势与10月12日播种的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播期推迟至10月28日,小麦叶片抗冻能力显着提高,但籽粒产量显着下降。济麦229于10月12日播种的处理,上述指标与10月1日播种的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播期推迟至10月20日,叶片抗冻能力及籽粒产量均显着下降,开花期和灌浆期旗叶Pn、SPAD值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各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2可适期晚播至10月20日,济麦229可适期晚播至10月12日。(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路永强,刘玉秀,周发宝,张正茂,姜宗昊[8](2019)在《不同水分供应对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水分供应对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分配的调控作用,以‘普冰151’‘晋麦47’和‘普冰9946’为试验材料,田间模拟旱作栽培(W0)、少雨年(W1)、平雨年(W2)和多雨年(W3)环境,研究不同水分环境下小麦开花前后植株不同器官氮素吸收、积累和转运的异同。结果表明,与W0相比,小麦营养器官在W1、W2和W3环境下开花期氮素积累量以及花后转运氮素量均高于W0(除W2环境下的‘晋麦47’),小麦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分别比W0提高2.4%~22.9%、9.5%~10.5%和16.2%~30.2%,水分供应促进小麦营养器官花前积累氮素在花后再分配至籽粒。W1环境下‘晋麦47’营养器官氮素的平均转运效率显着高于W0;而‘普冰151’和‘普冰9946’在W1环境下显着小于W0。说明水分增加对小麦氮素转运能力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与W0相比,‘普冰151’和‘普冰9946’产量在水分处理条件下显着增加,但水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晋麦47’则表现为W3较W0减产但不显着,W2产量显着高于W0;水分供应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进而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秀春,卢家文,黄玲,徐成忠,杨洪宾[9](2019)在《鲁西南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性与产量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对比各品种田间自然倒伏情况及产量,筛选出抗倒性较高的品种,提出2种较快捷的减产率评价方法,明确小麦灌浆后期倒伏亦可导致减产10%以上。同时,研究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推荐了适合鲁西南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种植的小麦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11期)

卢彬[10](2019)在《渭北旱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陕西省渭北旱塬新选育的11个小麦新品种(含对照)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渭北旱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容重、单位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株高和千粒重。(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小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提高小麦产量需要很多措施相互结合,如今我国的小麦种植技术有所增长,年产量也在逐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探讨了一些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1].赵萍萍,王宏庭,于志勇,崔宝玉,贾俊芳.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山西小麦产量、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

[2].张丽娜,王冰,沈梦姝,晋伊美.小麦产量提高的措施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

[3].郑网宇,陈功磊,李传哲,吴迪,蒋国龙.测土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

[4].刘雪梅.含氨基酸水溶肥对盐碱地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5].张晗,孙加梅,韩瑞玺,陈建省,刘宾.基于小麦产量叁要素的产量条件QTL分析[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黄玲,徐兴科,闫璐,孙雷明,邵敏敏.旺长麦田春季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路永强,刘玉秀,周发宝,张正茂,姜宗昊.不同水分供应对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9

[9].董秀春,卢家文,黄玲,徐成忠,杨洪宾.鲁西南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性与产量差异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9

[10].卢彬.渭北旱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年东北地区各省小麦产量小麦GMP颗粒体积(A)、表面积(B)和数目(...花后不同时期遮光对小麦GMP粒度体积分布...不同遮光处理下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泰州小麦产量分布图关中地区小麦产量波动系数放大性...

标签:;  ;  ;  ;  ;  ;  ;  

小麦产量论文_赵萍萍,王宏庭,于志勇,崔宝玉,贾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